【扶貧攻堅進行時】我縣農村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家庭可申請民政醫療...

2020-12-17 城口新聞網

 


      近日,記者從縣民政局獲悉,我縣農村建檔立卡因病致貧家庭可申請民政醫療救助,重病患者可享受資助參保、普通疾病救助、重大疾病救助等醫療救助。
      據悉,我縣民政醫療救助實行屬地管理原則,農村因病致貧的家庭現家中有重病患者(除已納入醫療救助的家庭)的,可納入民政對象享受民政醫療救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將對農村建檔立卡因病致貧家庭進行認真篩查,提出需納入醫療救助對象的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的初步名單;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民政、扶貧部門在村民委員會協助下,通過入戶調查和鄰裡訪問對納入名單中的對象逐一進行調查審核,符合條件的納入民政醫療救助,對名單中的患者已痊癒恢復健康的,不再納入,對雖未在名單中,但確實正患重病的建檔立卡貧困對象,也將納入救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調查審核結果,確定擬納入醫療救助的對象名單,上報縣民政局、縣扶貧辦;縣民政局、縣扶貧辦對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上報的對象進行聯合審查,符合條件的,納入民政醫療救助。
      「我縣已將農村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納入民政醫療救助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在扶貧對象中符合條件的,將及時納入保障範圍,不遺漏,做到應救盡救。」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我縣民政醫療救助實行的是動態管理原則,對不符合救助條件的人員,將及時清出救助範圍,對符合條件的將及時納入救助範圍,確保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充分發揮民政醫療救助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面的重要作用。

 

(記者 謝模燕)

相關焦點

  • 我省出臺農村低保新政 因病致貧低保認定有法可依
    我省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中有44%屬於因病致貧,這種低保資格如何認定?近日省民政廳、省扶貧辦、省人社廳、省衛計委和省殘聯5部門聯合下發《關於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加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準確把握農村低保對象認定條件、合理計算農村低保家庭收入等四方面進行重點解釋說明。
  • 四川廣元培育「健康細胞」 戰勝因病致貧頑症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王希文)近年來,四川省廣元市以「阻擊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鞏固健康扶貧成果」為目的,「以提升家庭整體健康素養、改善健康生活條件、強化醫療保障水平」為核心,全面開展了以創建「健康家庭」「健康村」和培養健康明白人為抓手的「健康細胞」建設,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 臨渭區補助因病致貧家庭自付費用1萬以內全報
    昨日,在渭南市第二醫院治完病出院時,64歲的楊改土說。住院花了近5000元自己不用掏楊改土是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民家村村民,家裡一共有4口人,分別是兒子、兒媳和5歲的孫子,兒子在外地打工,兒媳患有重病,常年需要治療,本來就貧困的家庭,因為兒媳和他患病,更加貧困。楊改土家是因病致貧的家庭,也是低保戶。
  • 重慶實施健康醫療扶貧專項行動 建立因病致貧返貧監測預警和精準...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健康促進處處長袁禮文介紹,市衛生健康部門牽頭實施健康醫療扶貧專項行動,在2020年,將圍繞「基本醫療有保障」標準要求,確保醫療衛生機構「三建好」、醫療技術人員「三合格」、醫療服務能力「三達標」、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總體上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個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內,慢病和重特大疾病門診自付比例控制在20%以內,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
  • 四川昭化:織牢織密因病致貧返貧「防護網」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農村貧困人口最為突出的致貧因素,為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廣元市昭化區在築牢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的基礎上,創新實施「勞動能力恢復」工程,建立因病致貧返貧阻擊機制,進一步織牢織密因病致貧返貧「防護網」。恢復勞動力 重樹追求「巴適」生活的信心2014年,昭化鎮朝陽村果農焦樹張被確診為股骨頭壞死。
  • 四川南部縣:為破解因病致貧返貧開「處方」
    針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一現象,如何幫助困難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南部縣開出「處方」。具體而言,通過築牢基本醫療保險、商業保險、民政救助、愛心基金幫扶「四道防線」,確保群眾看得起病;實施源頭工程、加強基層能力建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三大工程」,確保群眾看得起病;建立動態篩查機制、定期巡查機制、長效便民「三大機制」,確保群眾看得上病這三個特效「處方」,一舉破解因病致貧、返貧頑疾。
  • 開灤集團:「對症下藥」幫助因病致貧家庭走出困境
    長城網訊(通訊員 李曉輝 田璐璐 張秀麗 記者 信賀寧)「病治好了,能打工掙錢養家了,心裡亮亮堂堂的!」這是開灤集團對口幫扶的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海字村村民魏顯強提起自己生活變化時必說的一句話。為全面掌握貧困家庭致貧原因,開灤集團駐村工作隊在對3個村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走訪調研後發現,因病致貧家庭有157戶,佔貧困戶比例達28.81%。針對這種情況,開灤集團提出不僅要做好產業扶貧,還要發揮企業擁有三甲醫院和優質醫療資源的優勢,著眼貧困群眾身體健康,向因病致貧「開刀、用藥」。
  • 有了醫療救助證貧困戶患者得實惠
    改變他命運的是一個 「綠本本」——雁江區精準扶貧醫療救助證。    這相當於該區因病致貧群眾的另一張「身份證」。有了它,可以實現快速轉診,訂製個性化診療方案,還能減免醫療費用。綠色通道轉診動態管理貧困戶患者    黃顯平一年前突發腸梗阻,一直靠姐姐的接濟艱辛度日。
  • 綿陽涪城:精準「醫改」確保健康扶貧
    家住龍門鎮尖峰村7組的貧困戶林文財今年72歲,由於患有高血壓和腦梗塞後遺症,腿腳行動不便,為了使他能及時享受健康扶貧的醫療保障政策,11月30日,由區人社局、衛計局組織到龍門鎮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性病進行現場認定的醫療專家組一行便上門到其家裡為他認定。脫貧攻堅,貴在精準與落實。涪城區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農村困難群眾2119戶、4925人,因病致貧1458人。
  • 2020年度民政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自評報告
    今年以來,我局重點排查了未脫貧未納入保障對象、脫貧不穩定未納入保障對象、邊緣易致貧未納入保障對象等,累計排查困難群眾6000餘人次。針對家庭經濟條件好轉的程度,實行動態管理,對收入超過我縣低保標準的貧困家庭,給予1到12個月的減退期。(五)完善常規性工作,提高辦公效率。
  • 合陽縣:以健康扶貧為抓手掛圖作戰決勝脫貧攻堅
    2016年實施健康扶貧工程以來,全縣建檔立卡「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家庭由5476戶減少到436戶、貧困患者由5834人減少到837人,因病致貧人口佔貧困人口的比率由29.6%下降到0.23%,縣域內貧困患者就診率達93%以上,基本實現了貧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的目標,健康扶貧工作連年多次被評為省市先進單位。
  • 破解因病致貧返貧頑疾 南部「處方」全省推廣
    在決戰全勝脫貧攻堅行動中,南部縣通過築牢基本醫療保險、商業保險、民政救助「三道防線」; 施源頭工程、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技術培訓和醫療聯合「三大工程」;建立動態篩查、定期巡診、長效便民「三大機制」,一舉破解因病致貧、返貧頑疾。日前,省委政策研究室向全省推廣南部「處方」。
  • 阜陽界首市代橋鎮因戶施策力促脫貧攻堅
    原標題:界首市代橋鎮因戶施策力促脫貧攻堅   據阜陽新聞網消息,自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開展以來,界首市代橋鎮對每一個貧困戶、貧困人口信息進行逐一核查,以「兩不愁、三保障」為目標,根據貧困戶家庭情況、致貧原因和自身發展意願,確定發展需求,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扶貧措施。
  • 綿陽涪城:醫改精準落地,助力健康扶貧
    「十免四補助」、「一對一」服務保障機制、基本醫療保險、分級診療……隨著一項項醫療改革措施的落實落地,綿陽市涪城區健康扶貧工程為貧困群眾生命健康築起一道道安全「防火牆」。 涪城區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農村困難群眾共2119戶、4925人,因病致貧145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因病致貧774人,農村困難群眾中因病致貧684人。
  • 自貢市大安區:「五大行動」解決「因病致貧」問題
    自貢市政協調研大安區醫療扶貧工作  據悉,徐武斌一行先後前往大安區人民醫院、新店鎮衛生院、新店鎮何院村衛生室,詳細了解了大安區醫療扶貧推進措施和特色亮點,仔細詢問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就醫報銷流程和政策待遇方面的落實情況
  • 買藥最高可省68% 貧困戶的千元購藥補貼如何領取?
    實際上,受益於國家精準扶貧等政策傾斜,我國貧困發生率已由2012年的10.2%,大幅降至2019年底的0.6%。國家和各地在「保基本、兜底線」的原則下,優先選擇基本醫保目錄內安全有效、經濟適宜的診療技術和藥品、耗材,大大減輕了農村貧困人口大病醫療費用負擔。
  • 喜報|我縣兩個家庭獲重慶市最美「巾幗脫貧戶」
    我縣雙龍鎮安靜村肖豔家庭、平河鄉陶灣村陳祖蓮家庭獲重慶市最美「巾幗脫貧戶」!肖豔家庭巫山縣雙龍鎮,系國家級深度貧困鄉鎮,居住在雙龍鎮安靜村的肖豔一家,又是村裡尤為突出的貧困戶。然而,一家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脫貧攻堅政策的引領下,不等不靠奮力脫貧致富。
  • 脫貧任務即將收官,「後扶貧時代」的醫療救助要怎麼調整?
    2020年底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我國貧困人口的貧困形態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同時,基於國家治理現代化和鄉鎮振興戰略的宏大背景和現實需求,也需要我們以更加廣闊的視野去審視後扶貧時代醫療救助的功能定位和目標任務,調整和規範救助對象的範圍、合理界定救助標準與救助程序。
  • 2020年脫貧攻堅應知應會知識要點、貧困戶和幫扶幹部「十三個說得...
    22.貧困戶致貧原因有哪幾個類型?答:致貧原因包括因病、因殘、因災、因學、缺技術、缺勞力、缺資金、自身發展動力不足和其它等。23.國家貧困線標準(貧困戶識別標準)是什麼?一核,入戶核實農戶收支狀況;二看,詳細查看家庭生產和生活條件;三比,綜合比較農戶收入、住房、財產狀況;四評議,在農戶申請的基礎上形成建檔立卡初選名單,依次開展村民小組、村兩委和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五公示,即對評議後的建檔立卡名單在本行政村進行第一次公示,無異議報鄉鎮審核後分別在該行政村和鄉鎮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公示,無異議報縣區覆審後在縣區和鄉鎮進行兩次公告,最後由農戶、村兩委、駐村幫扶工作隊、鄉鎮
  • 延安市「十三五」農村扶貧開發規劃
    由於自然條件有限,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不足,自身積累較差,因災、因病、因學、因婚致貧返貧現象較為普遍,特別是2013年,我市遭遇百年不遇強降雨特大自然災害,因災返貧致貧人口激增。截至2015年底,全市9.88萬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佔39.7%,因殘致貧佔15.3%,因學致貧佔5.1%,因災致貧佔3.5%。勞動技能差,限制了貧困農民的就業和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