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元培育「健康細胞」 戰勝因病致貧頑症

2021-01-09 慈善公益報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王希文)近年來,四川省廣元市以「阻擊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鞏固健康扶貧成果」為目的,「以提升家庭整體健康素養、改善健康生活條件、強化醫療保障水平」為核心,全面開展了以創建「健康家庭」「健康村」和培養健康明白人為抓手的「健康細胞」建設,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廣元市農村群眾發病率明顯降低,健康素養普遍提升。

「健康細胞」是系統工程

11月7日,四川省廣元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袁明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所謂「健康細胞」,是指健康家庭和健康村。健康家庭標準就是「四好五有」,「四好」就是習慣好、身體好、環境好、家風好,「五有」就是每個家庭有健康明白人、有籤約醫生服務、有應急小藥箱、有健康勞動力、有無公害種養殖業。健康村的標準是「六個好」,就是健康教育開展好、健康家庭創建好、醫療衛生服務好、環境衛生整治好、綠色產業發展好、村風民俗形成好。

為推進「健康細胞」建設,廣元市由黨委、政府統一安排部署,每年初制定年度創建方案,實施目標管理。各縣區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創建實施主體,形成了縣、鄉鎮、村組和家庭「四級共建」的創建機制。同時由衛生健康部門綜合協調,實施考核評估和表揚命名授牌,整合市縣鄉(鎮)村四級醫療人員組建了健康服務團隊開展上門服務,實現了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和科學治療。

廣元市還堅持把創建健康家庭、健康村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廁所革命、醫療服務、文明建設、環境整治等工作統籌推進,有效整合醫保、民政、財政、殘聯等部門資金資源,形成完整的、可持久的貧困醫療救助機制。除建檔立卡貧困戶外,全市各縣區還建立了農村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救助基金,有效阻擊農村困難群眾患重特大疾病經濟陷入困境而致貧、返貧,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群眾是健康細胞建設的主體,群眾參與程度直接影響創建成效,廣元市引導和支持各縣區開辦健康知識大講堂,積極發動和組織群眾廣泛參與,努力為每個家庭培養一名「健康明白人」,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在健康細胞建設中的獲得感。

「健康細胞」的長遠規劃

在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後,廣元市對因病致貧貧困戶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分析後,發現致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群眾健康意識淡薄,居住的環境和衛生條件差,醫療衛生保障能力也較弱,這些情況成為患病的主要原因。生病之後,由於醫療費用負擔較重,容易致貧或返貧。

針對上述現狀,為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廣元市從2016年就開始在蒼溪縣、昭化區兩個縣區探索試點,實施「健康細胞」建設。

在健康細胞建設中,針對農村群眾健康意識普遍較低的問題,蒼溪縣開辦了健康知識大講堂,努力為每個家庭培養一名「健康明白人」;組建了以鄉村幹部和衛生防病、衛生監督與醫療服務專家為主的師資隊伍,依託「農民夜校」,採取鄉村幹部講政策、醫療專家講常識的辦法,對村民進行健康知識大宣講。

鄉村醫生承擔著醫療服務的最後一公裡,蒼溪縣的鄉村醫生對居家治療或康復的貧困患者實行每日巡診、送藥上門,每天將治療和康復情況電話報告給鄉鎮衛生院籤約服務醫生;對貧困空巢老人或貧困單人家庭每天電話詢問健康狀況並記錄在檔。鄉鎮衛生院由醫生和護理人員組成服務團隊,對居家治療或康復的貧困患者每周或每個治療周期巡診一次;縣級醫院籤約服務醫生對居家治療或康復的重特大疾病貧困患者每月或每個治療周期上門診療一次。

另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早在2017年,廣元市出臺的《關於實施「健康細胞」建設鞏固健康扶貧成果的實施意見》中明確,到2020年,廣元市739個貧困村和34.82萬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都將100%建成健康家庭和健康村。另外1802個非貧困村中50%要建成健康村,非貧困戶中的50%要建成健康家庭。到2030年,與健康中國建設同步,力爭使廣元市所有的貧困村、貧困家庭、非貧困家庭100%創建為健康村和健康家庭,達到廣元市「健康細胞」建設的預期目標。

相關焦點

  • 四川昭化:織牢織密因病致貧返貧「防護網」
    近日,四川省廣元市健康扶貧長效機制建設座談會上,昭化區被確定為全市健康扶貧長效機制建設試點單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農村貧困人口最為突出的致貧因素,為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廣元市昭化區在築牢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的基礎上,創新實施「勞動能力恢復」工程,建立因病致貧返貧阻擊機制,進一步織牢織密因病致貧返貧「防護網」。恢復勞動力 重樹追求「巴適」生活的信心2014年,昭化鎮朝陽村果農焦樹張被確診為股骨頭壞死。
  • 四川南部縣:為破解因病致貧返貧開「處方」
    針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一現象,如何幫助困難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南部縣開出「處方」。具體而言,通過築牢基本醫療保險、商業保險、民政救助、愛心基金幫扶「四道防線」,確保群眾看得起病;實施源頭工程、加強基層能力建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三大工程」,確保群眾看得起病;建立動態篩查機制、定期巡查機制、長效便民「三大機制」,確保群眾看得上病這三個特效「處方」,一舉破解因病致貧、返貧頑疾。
  • 開灤集團:「對症下藥」幫助因病致貧家庭走出困境
    長城網訊(通訊員 李曉輝 田璐璐 張秀麗 記者 信賀寧)「病治好了,能打工掙錢養家了,心裡亮亮堂堂的!」這是開灤集團對口幫扶的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海字村村民魏顯強提起自己生活變化時必說的一句話。為全面掌握貧困家庭致貧原因,開灤集團駐村工作隊在對3個村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走訪調研後發現,因病致貧家庭有157戶,佔貧困戶比例達28.81%。針對這種情況,開灤集團提出不僅要做好產業扶貧,還要發揮企業擁有三甲醫院和優質醫療資源的優勢,著眼貧困群眾身體健康,向因病致貧「開刀、用藥」。
  • 自貢市大安區:「五大行動」解決「因病致貧」問題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6月26日下午,自貢市政協副主席、農工黨自貢市委主委徐武斌率隊到自貢市大安區調研醫療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大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永豐,大安區政協副主席魏玉華等陪同調研。
  •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健康保險讓看病不再難
    圖片來源:攝圖網為了「病有所醫,病有所依」,一份健康保險是少不了的。健康保險是我們戰勝病魔的定海神針,他不僅可以讓我們接受疾病治療,還可以讓家庭生活不會因為疾病發生而失去親人、妻離子散。目前,健康保險可以分為醫療保險、疾病保險、收入保障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那麼,眾多種類的健康保險,他們都有什麼作用呢?
  • 廣東雲端「把脈」為因病致貧者「開方」
    廣州7名知名專家與韶關市、南雄市本地專家通過遠程會診平臺,為省裡掛牌督戰脫貧攻堅篩查的南雄10名因病因殘致貧且有康復預期的大病患者「把脈開方」。這也是省衛生健康委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和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呼應基層需求,開展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的一個創新舉措。
  • 重慶實施健康醫療扶貧專項行動 建立因病致貧返貧監測預警和精準...
    4月2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獲悉,健康醫療扶貧專項行動的主要目標是,2020年總體上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個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內,慢病和重特大疾病門診自付比例控制在20%以內,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大病集中救治病種擴大到30種以上。
  • 破解因病致貧返貧頑疾 南部「處方」全省推廣
    在決戰全勝脫貧攻堅行動中,南部縣通過築牢基本醫療保險、商業保險、民政救助「三道防線」; 施源頭工程、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技術培訓和醫療聯合「三大工程」;建立動態篩查、定期巡診、長效便民「三大機制」,一舉破解因病致貧、返貧頑疾。日前,省委政策研究室向全省推廣南部「處方」。
  • 臨渭區補助因病致貧家庭自付費用1萬以內全報
    昨日,在渭南市第二醫院治完病出院時,64歲的楊改土說。住院花了近5000元自己不用掏楊改土是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民家村村民,家裡一共有4口人,分別是兒子、兒媳和5歲的孫子,兒子在外地打工,兒媳患有重病,常年需要治療,本來就貧困的家庭,因為兒媳和他患病,更加貧困。楊改土家是因病致貧的家庭,也是低保戶。
  • 【扶貧攻堅進行時】我縣農村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家庭可申請民政醫療...
    近日,記者從縣民政局獲悉,我縣農村建檔立卡因病致貧家庭可申請民政醫療救助,重病患者可享受資助參保、普通疾病救助、重大疾病救助等醫療救助。      據悉,我縣民政醫療救助實行屬地管理原則,農村因病致貧的家庭現家中有重病患者(除已納入醫療救助的家庭)的,可納入民政對象享受民政醫療救助。
  • 四川省廣元市:推進「健康細胞」建設 將貧困地區健康「扶」起來
    近年來,四川省廣元市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的《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方案》要求,以「阻擊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鞏固健康扶貧成果」為目的,以「提升家庭整體素養」為核心,全面開展了以「健康家庭」「健康村」創建和健康明白人培養為抓手的「健康細胞」建設,持續改善貧困地區人口的健康狀況,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 「貧困地區健康促進」四川:營造貧困地區人人參與的健康氛圍
    四川是全國6個扶貧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貧困面寬、量大、程度深,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對衛生健康行業來說,如何讓群眾不生病,少生病,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健康扶貧的重要任務。特別是在民族貧困地區,因受教育程度低,知識背景欠缺,群眾生活習慣、衛生習慣亟待改善。為此,四川省衛生健康委自2018年年底起,聯合省扶貧移民局,在全省開展了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
  • 「五統一」防範因病致貧
    日前,省醫療保障局出臺《關於做好醫療救助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市地要在2020年底前初步建立健全統一規範的醫療救助制度,實現市域內醫療救助對象範圍、認定程序、救助方式及標準、經辦管理、信息系統「五統一」的工作目標,初步建立了防範和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提高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我省出臺農村低保新政 因病致貧低保認定有法可依
    我省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中有44%屬於因病致貧,這種低保資格如何認定?近日省民政廳、省扶貧辦、省人社廳、省衛計委和省殘聯5部門聯合下發《關於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加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準確把握農村低保對象認定條件、合理計算農村低保家庭收入等四方面進行重點解釋說明。
  • 焦點訪談:「治未病」是什麼?看完就知道它有多重要了
    絕對貧困的問題得到解決,但並不意味著貧困不會再出現,尤其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十四五」期間,將把鞏固脫貧成果和防止返貧作為重點,脫貧攻堅戰將向常態化轉變。那麼,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的醫藥衛生制度如何從健康扶貧轉變為健康防貧呢?
  • 60%癲癇患者未獲得規範治療,許多家庭因病致貧!百名癲癇患者家庭將...
    癲癇不僅是一個健康問題,也是重要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醫務分會副秘書長、上海德濟醫院院長郭輝教授表示,我國有超過900萬名癲癇患者,卻有60%的患者沒有得到規範治療,其中相當部分家庭因病致貧,嚴重影響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質量。
  • 廣元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健康廣元行動的實施意見
    >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健康四川行動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19〕27號)文件精神,結合廣元實際,現就推進健康廣元行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保持全市碘缺乏病、克山病、瘧疾等消除成果。到2022年和2030年,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 (四)發揮廣元優勢促進群眾健康。
  • 特困人員將享受優質醫療護理保險 防止因病致貧返貧
    隨著脫貧攻堅戰嘹亮號角吹響,健康扶貧作為一種重要的扶貧模式,正發揮作用,力阻「病根」變「窮根」。近日,記者從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合肥將完善特困人員醫療護理保險制度。防止特困家庭因患病無法走出貧困按照規定,具有合肥市戶籍的城鄉老年人、殘疾人,同時具備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三個條件的,可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範圍。
  • 全國推動因殘致貧家庭脫貧攻堅暨失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和託養...
    5月25日,全國推動因殘致貧家庭脫貧攻堅暨失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和託養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圖為大會會場。我們將以此次全國現場會在河南召開為契機,認真學習貫徹這次會議精神,充分吸納各地先進經驗,以更強烈的使命擔當、更過硬的工作作風,拉高標杆、持續求進,精準施策、紮實工作,確保因殘致貧家庭與全省人民一道如期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綠色省運 康養廣元」2018四川媒體廣元行——走進廣元天立國際學校
    四川發布客戶端消息「場館建設都是按照國際級標準建設,沙灘排球場地的沙子是從海邊精選的細沙,質地柔軟可以很好地保護運動員」。6月21日,「綠色省運 康養廣元」2018四川媒體廣元集中採訪活動走進廣元天立國際學校,探訪省運會沙灘排球競技場籌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