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拜登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許多人開始紛紛做出猜測,面對當前美國面臨的疫情以及國際形勢,拜登會採取哪些措施,其對華政策又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對此,拜登曾經明確指出,美國當前應該首先解決的是自身存在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疫情問題。同時,面對美國目前低迷的經濟狀況,他承諾會增加4000億美元用於購買美國製造的產品,用這種方式來強化「買美國貨」的政策。除此以外,他還承諾要降低在關鍵醫療產品上的對外高依賴性。而且,拜登認為必須通過對內重塑民主和對外推進外交的方式來使美國重新領導世界。至於這一策略是否能夠成功,主要取決於美國和西方世界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根據世界銀行提供的數據來看,美國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約佔四分之一,它與西方國家在全球經濟總量中佔比超過了一半。但是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美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中所佔的比重可能很快就會跌破20%。如果西方世界的經濟佔比持續下降,美國領導世界的願望就會泡湯,拜登的這一策略也會隨之「破產」。
值得一提的是,在對華政策方面,拜登曾經在今年十月公開表示,俄羅斯是美國當前最大的威脅,而中國是「最大的競爭對手」。面對中國這一「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國首先需要做的是加大對科研以及尖端技術的投入,並在該領域培養更多的人才。在安全競爭問題上,拜登明確提出要增加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存在,向美國地區盟友重申安全承諾。顯然,這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比較危險的信號。
美國相關人士認為,與川普政府相比,拜登會更加強調將盟友、規則等作為對華外交、經貿、安全政策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拜登可能會把對華政策的基礎調整為解決國內問題以及重塑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這樣看來,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並不會全面否定對華接觸政策,它會更加強調價值觀以及同盟體系的因素。
雖然拜登到現在依舊認為,應對「中國威脅」最有效的方式可能仍然是與美國盟友建立「統一戰線」,但他同時也表示在諸如氣候變化、全球衛生安全以及核武器等擁有共同利益的問題上,美國會積極與中國尋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