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採油一廠無形上產增油1.2萬噸

2020-12-22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許澤漣 王芳)年初以來,大港採油一廠創新優化無形上產工作法,截至12月初,無形上產累計實施7308井次,累計增油1.2098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954井次,增油2858噸。

  面對嚴峻的生產形勢,這個廠不斷深化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節約油井生產維護成本,持續推動無形上產工作,相繼出臺《無形上產管理辦法》《無形上產實施方案》等科學指導基層單位開展日常工作。

  增產方面,這個廠重點針對其中的地面參數調整、間開改常開、長停井試開、拉油收油等工作創新提升,按照逐井排查、建立臺帳,工況對比、找準潛力,優選方案、科學實施,跟蹤效果、經濟有效等步驟展開工作。

  穩產方面,這個廠按照「季討論、月計劃、周完成」工作模式將清防蠟工作精細化,確保清防蠟落實率。

  提時率方面,這個廠圍繞「預警、診斷、施救、跟蹤」形成閉環,制定八類施救措施,紮實做好危險井搶救工作;形成「三類12式」標準化躺井治理模式,攻克生產瓶頸難題,積極做好控躺井工作。

相關焦點

  • 大港採油三廠水轉採日增產油能力4.5噸
    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文瑜 張愛枝)截至11月5日,大港油田採油三廠作業五區官14-39井實施水轉採措施,日增產油能力4.5噸,累計增油210噸,取得了較好的增油效果。  官14-39井位於官997斷塊,2016年11月因無效注水停注。
  • 江蘇油田採油一廠開足馬力掀起首季增儲上產火紅場面
    江蘇油田採油一廠堅決貫徹落實集體公司工作會和油田黨委擴大會精神,在老區穩產保持進攻態勢、以進促穩謀勝,帶領廣大幹部員工聞令而動、亮劍而進、克艱爭盈,瞄準首季日產1580噸目標高歌猛進,迅速掀起增儲上產的火紅場面。
  • 大港採三綜合調控水井度寒冬
    中國石油網消息(特約記者王學立)11月3日,記者從大港油田採油三廠上遊油氣水井生產數據管理系統獲悉:官37-64K井通過注水培植、扶植,結合檢泵簡單作業升級後,日產油15.36噸,日增油11.95噸,較措施前產量增加4.5倍。
  • 濮城採油廠:老區「不老」 水裡「淘金」
    通過治理,現在井口日產量已由2017年年底的65.5噸,提升至目前的88.2噸……」12月14日,濮城採油廠油藏管理主任師何維上報的老區開發情況的說明,不失為該廠瞄準全年生產任務目標發起衝刺的又一利好消息。    濮城油田油藏主要分為高滲、中滲、低滲和複雜低滲四大類,其中中滲油藏的地質儲量最高,佔比高達53.1%。
  • ...不汙染一滴碧水 中石油大港油田採油三廠:在發展中呵護綠水青山
    通訊員 張國輝 王鵬 記者 袁立朋金秋時節,風輕雲淡、碧空如洗,綠色的田野裡,桔紅的抽油機不停地律動,不遠處一群群牛羊在草地間嬉戲、覓食的和諧景象。經過數十年不間斷的生態環境保護,中石油大港油田採油三廠百裡油區儼然成為一幅綠色的生態畫廊。
  • 東辛採油廠:分類施策加快新井運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邵芳 通訊員 田真 張霞新井營14斜50投產後比原方案增油10噸,它的設計者李陽介紹經驗時覺得,這既是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營14斜50是「百日攻堅創效」期間,東辛採油廠投產的新井之一。設計之初,李陽為它選定的效益穩定層段是沙二5-10,按照新井施工前再論證的創效方向,李陽再次查閱相關井史時發現,鄰井營14-27鑽遇沙二14獲高產的資料。於是,他馬上調整方案,向下鑽探,新投層位沙二10-13,實現日增油10噸。
  • 東辛採油廠:提質增效緊盯市場「指揮棒」
    早在2018年,他們就共享了762萬噸儲量,原來動用油價在75美元/桶以上,合作後降到50美元/桶有效動用,實現新建產能4.1萬噸,新增經濟可採儲量39.8萬噸。「合作建產不僅讓儲量實現有效動用,也實現了認識上的升華。」
  • 孤東採油廠:做好水文章,注足效益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邵芳 通訊員 尹永華 何小蘭水井開井數從去年年底的772口增加至810口,恢復水驅控制儲量209萬噸,自然遞減率同比下降2.6%……今年以來,勝利油田孤東採油廠以注採結構調整、水井三率提升為抓手,通過水井綜合治理和精細注採管理,有效提高水井開井數和儲量動用程度。
  • 長慶油田:「脈衝採油技術」實現產量效益「雙提升」
    (資料圖) 張鵬飛 攝   中新網蘭州7月12日電 (張鵬飛)今年以來,長慶油田採油二廠大規模實施「脈衝採油」技術,僅上半年,脈衝採油累計實施井數就達4028口,實施井生產時率減少49.5%,減少無效注水45.8萬方,直接節約開發成本1716.4萬元,階段累計增油1.74萬噸。
  • 下寺灣採油廠「三年注水大會戰」 由規模化向精細化轉變
    建廠後,下寺灣採油廠堅持「以油養油、滾動開發」的工作思路,原油生產規模逐步擴大,1989年原油產量突破1萬噸,2000年跨上10萬噸臺階,2006年突破30萬噸,2008年達到歷年產量高峰43萬噸。可是「輝煌」過後,基礎設施薄弱、技術力量不足、發展不均衡等快速開發上產埋下的「隱患」日益顯現出來,產量開始逐年「縮水」。
  • 河南油田採油一廠:生產運行「寶典」促生產
    12月9日18時,河南油田採油一廠魏崗採油管理區外操一班值班室,採油工楊金良手拿一個小冊子,對同事丁熙文說。 近日,該管理區下發的《生產運行重要監控點》的小冊子,受到崗位員工的熱捧和點讚。 入冬以來,安全生產形勢更加嚴峻,產量出現下滑勢頭,為減少異常停井佔產,管理區分別出臺區級、班組級的重要監控點知識手冊,以強化生產運行效率,保證採油時率,為年終衝刺上產提供堅實保障。
  • 臨盤採油管理一區黨支部被評為集團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邵芳 通訊員 周國慶 孫志惠 鄧海霞無論是礦隊模式,還是新型採油管理區建設時期, 勝利油田臨盤採油管理一區黨支部始終堅持規範黨內生活,強化黨員管理,創新黨建工作,促進質量提升,履行五項職能,發揮支部引領力,融入中心促發展
  • 中石油大慶榆樹林油田微生物吞吐技術增油7530噸
    截至5月27日,中國石油大慶榆樹林油田應用微生物吞吐技術已累計增油7530.8噸。   一直以來,大慶榆樹林油田的常規解堵技術不具備解堵針對性。經過長期試驗研究,科技人員把目光投向微生物吞吐技術這一前沿技術領域。「奇兵」上陣,不但克敵制勝,而且在無二次汙染的基礎上,達到了增產的目的,填補了大慶油田外圍特低滲透油藏解除有機堵塞的空白。
  • 西北採油三廠智能化管理 走上高效開發路
    12月4日晚3點40分,西北油田採油三廠採油管理一區生產運行監控中心「PCS」生產指揮系統緊急的警報聲,打斷了深夜的寧靜,賀超群、高尚兩位值班人員立即查看電腦,發現是TH10276井回壓異常升高,需要立即處理。這正是油田高質量發展,消除生產異常,走上智能化高效開發之路的有力手段。
  • 大港採三科學化管理實現節能「綠色生產」
    中國石油網消息(特約記者王學立)大港油田採油三廠堅持科學化管理,保證油藏注採參數合理優化和注採協同效應最大化,實現節能降耗。截至10月28日,這個採油廠實施高耗能電泵井治理12口,日節電1.2萬千瓦時,減少汙水處理2.5萬立方米,實現節能環保「綠色生產」。
  • 大港油田人力資源改革探索與實踐
    10月10日,大港油田採油一廠青年員工劉宇深有感觸地說。  大崗位人才培養模式是大港油田緩解自身部分崗位結構性缺員壓力的新嘗試,也是深化人力資源管理改革的真實寫照。  頂層設計  打破人才流動壁壘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然而,大港油田的「第一資源」並不樂觀。
  • 立足資源實況 勇於創新實踐 準東採油廠21項特色技術介紹系列報導...
    技術應用準東採油廠2016至2017年共實施汙泥調剖18井次,處理含油汙泥25543m3。施工後注入壓力上升0.8MPa,視吸水指數下降了1.2m3/(d•MPa),井均增油221噸,共節約汙泥處理費用1099萬元。
  • 西北油田注氮氣三採技術增油突破200萬噸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注氮氣三採」低成本開發接替技術,在塔河油田縫洞型油藏成功應用,截止2018年5月,累計注氣量8.8億方,井次超過1000井次,增油逾210萬噸。    2012年,塔河首例注氣井TK404井成功開啟西北油田「注氮氣三採之路,注氣後實現增油5千餘噸,當年累計注氣9井次,累計注氣量497萬方,年增油量0.28萬噸,通過技術攻關,短短6年時間,「注氮氣三採技術」在塔河油田作為注水開發後的接替技術,實現規模推廣,2017年累計注氣264井次,累計注氣量2.2億方,年增油量61.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