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進一步關注教育公平問題

2020-12-15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2018中,法國作為經合組織的重要成員國仍表現平平,其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分別名列第23、25、24位,數學和科學素養還有所下降。

然而,教育沒有「世界盃」,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提供的結果絕不僅是排名,堅持探索數據背後的教育規律和問題,將成為各國教育決策的努力方向。法國社會各方對結果表現出較為理性和謹慎的態度,更多的聲音是督促政府進一步關注教育公平問題。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本身是一項以實證為本的研究,除了排名之外,測試還從學生、教師、班級、學校等多個維度收集數據,旨在為各國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經合組織的分析報告顯示,法國是經合組織成員國中社會經濟地位和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結果聯繫最為密切的國家之一,社會經濟條件好的學生比社會經濟條件差的學生平均高出107分,遠高於經合組織平均差異水平89分。

經合組織教育項目分析師埃裡克·夏邦尼耶(Eric Charbonnier)指出,法國的問題還表現在「相當一部分社會經濟條件好的學生,即使取得了好的成績,卻表現出沒有進入高等教育的意願,這表示,即使聰明彌補了社會經濟條件的劣勢,但學生缺乏進步發展的動力」。經合組織秘書長安吉爾·古裡亞(Angel Gurria)表示:「自上一輪評估以來,法國一直未能減少不公平現象,法國需要採取行動以縮小教育鴻溝。」

法國國民教育部長讓·米歇爾·布朗蓋(Jean-Michel Blanquer)也表示,法國的結果不夠令人滿意。他指出,法國將努力增加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以提升教育公平和質量。今年法國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並逐漸減少幼兒園大班學生人數。2019年秋季學期起,全法「強化教育優先區」和「教育優先區」(移民較多的教育薄弱地區)的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班額減半。在初中階段,法國則推出「在校作業」的措施,學生可以在教師或助教的幫助下,在校完成作業並獲得個性化輔導,政府提供專項資金用於補貼教師額外工作時間。同時,法國還啟動了教師教育改革,將高等教育與教師學院提升為「國立高等教育與教師和學院」,在培養課程中增加班級管理、評估及教學策略內容的比例。

然而,經合組織教育分析師鮑琳·吉沃爾德(Pauline Givord)指出,根據測評結果,在對消除教育不平等取得成效的國家,諸如芬蘭、愛沙尼亞、愛爾蘭、加拿大等國家進行分析後發現,大量投入初等教育是其共同趨勢,從這一角度上看,法國的做法似乎也沒有偏離。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中國教育報》2019年12月13日第5版 

相關焦點

  • 法國審計法院「審問」教育不公平辦法在於教育制度本身(圖)
    近十幾年來,法國教育發展較快,教育環境也有了較大改善,教育經費增長了近25%,但這些年也恰恰是法國教育問題弊端日顯突出的一個時期。
  • 我國教育公平直面四大問題
    報告顯示,我國教育在取得兩項突出成就的同時,教育公平問題日益成為矛盾焦點,增加教育供給、提供廣泛而平等的教育機會是當前我國教育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在大體可反映這一狀況的「教育基尼係數」中,我國自1975年以來持續降低,這表明我國人均受教育程度逐年改善,2000年為0.383,低於印度同年水平,但與美國同期的0.161和日本的0.236仍有較大差距。報告同時指出,在總體統計數字呈現良好態勢的同時,教育公平仍存在四大問題。其一,各省、地區之間教育發展不均衡。
  • 【關注】湯敏:慕課能實現教育公平嗎?
  • 法國關注天才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問題
    新華網北京1月29日專電據法國《費加羅報》報導,法國「為了天才兒童」協會28日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行研討會,專門討論天才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問題。其中,關於天才兒童成年之後生活狀況的研討,十分值得注意。他考上了法國著名的巴黎高等理工大學,26歲就當上了法國工業部北加萊地區核工業部門的負責人,後來打算自己創業,也取得了成功。不過,塞德裡克至今仍記得小時候的苦惱,那時他總是問個不休,而周圍的人不僅答不上來,還嫌他煩人。為幫助和他一樣的「小天才」,塞德裡克發起成立了「科學冒險」夏令營組織,專門為智力超群的孩子組織活動。  科特指出,家長和老師應該因材施教,幫助智力超常的孩子更好地成長。
  • 結構化面試練習題:教育公平問題
    各省份教師招聘面試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中公教師網為考生準備了結構化面試練習題:教育公平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成功拿下面試考試。【結構化試題】有人說「要想教育公平,首先要保證教育投入公平」。對此你怎麼看?【中公講師解析】我認為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
  • 法國民眾對教育新政褒貶不一
    3月2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從2019年新學年起,法國義務教育學齡將從6歲降低到3歲。這是繼1882年法國規定從6歲起接受義務教育後,第一次對最低學齡進行修改。
  • 法國教育:80年代法國政府解決職業教育問題的對策和辦法
    二戰結束以後,法國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職業教育是促進法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和智力支撐,法國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機構包括技術高中、職業高中和學徒培訓中心。這些職業教育的貢獻就是為法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地後備力量,然而法國政府卻始終面臨著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困擾。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法國學生中的優秀學生仍然看好從普通中學到大學這條成才之路。也就是說,接受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生,很多都是學習成績不好,無法適應普通教育的學生。這種情況在職業高中最為突出。
  • ...要求堅持素質教育導向,切實維護教育公平,進一步規範競賽管理...
    2020-07-21 00:40:02來源:FX168 【教育部要求加強中小學生競賽管理】為規範個別競賽在組織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
  • 美國亂象中的教育公平問題
    華裔民權活動家陳玉平(Grace Lee)在《下一場美國革命》中描述了本應是提供均等機會的美國公立學校系統是如何進一步惡化美國黑人的處境。她認為,美國的公立學校仍然採用一種「命令與控制」的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把工薪階層的兒童當作是流水線的產品一樣無情地進行分類、測試、淘汰和認證,其目的是讓他們為未來的工薪生活做好準備,成為資本主義經濟機器的零件。
  • 法國教育部長布朗蓋的學前教育理念
    這讓我們感受到法國基於此而具有的強大、甚至獨特的力量,學前教育讓每個法國人為之自豪。   然而,1990年之後,教育問題逐漸顯露。社會變革的背景下,因為學習困難學生比例的增加而導致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性增強,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學生語言能力的差異顯著,學校教育由此遇到諸多困難。
  • 「教育券」能促進教育公平
    但他同時指出,「教育券等做法涉及基礎教育經費投入、管理等體制機制問題,尚不具備在較大範圍內推廣的條件。」「教育券」(也稱「學券」)是經濟學家弗裡德曼於上世紀60年代提出來的,其主要目的是,讓家長和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合適的學校,促進學校之間(包括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之間)的公平競爭。
  • 法國教育體系概況
    這裡是「河外微電臺||環球教育之聲」。 今天讓小編帶大家介紹法國的教育體系概況。 法國教育體系概況 法國崇尚教育公平,受教育的權利人人平等。
  • 學業文化差異下的高等教育過程公平問題探析
    摘 要:中國語境下的高等教育具有極強的社會公平意涵,除了目前得到更多關注的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和培養結果的公平外,培養過程的公平同樣值得重視。作為社會化的重要環節,高等教育階段的培養和塑造對於人的影響深遠。
  • 朱永新:用「閱讀公平」推進教育公平
    我們知道,社會公平的基礎是教育公平,當社會能夠為所有的受教育者提供相對公平的教育資源時,不同區域、不同群體的學生才有可能真正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科學發展觀提出以來,黨和政府在縮小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硬體的差距已經逐步填平。脫貧攻堅的成果,也讓千家萬戶的教育硬體,得到進一步的改善。這一切,無疑為社會公平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毋庸置疑,我國的東部與西部、城市與鄉村、重點校與薄弱校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 論教育中的程序公平與實質公平
    在現代社會,隨著教育對個體發展重要性的日益凸顯,教育公平成為一個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無論是196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公民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還是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無不將其作為重要內容而加以規定。
  • 我們的教育「公平」嗎?該如何看待現實中的「教育公平」呢?
    以前寫過一篇關於教育政策的小文,在網友的討論中,不少提到教育公平問題,有網友質疑當前教育不夠公平。對此問題,我也有自己的看法,並藉此機會和大家討論一下。一、關於教育公平。所謂教育公平,是指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範或原則。教育公平是社會現實與教育理想的統一,具有特定的歷史意義,包括它的歷史合理性和歷史局限性。教育公平一般有三個層次: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
  • 統一錄取分數,真能帶來教育公平與高考公平嗎?
    因為捆綁教育話題,的確容易引起廣泛傳播,遇到此類信息需要謹慎辨別,以免以訛傳訛。高考結束後,考生和家長自然會轉向關注高考閱卷和出分、公布錄取控制線。本來,按照目前的高考錄取制度,考生只需和本省範圍的同學競爭排名即可,因此,對於省教育部門來說,考生整體考得如何並不特別重要,沒有必要狠抓分數,然而,當引入省際分數比較後,雖然考生分數整體高低無關錄取格局,可是,卻影響本省教育的形象,於是「唯分數」在基礎教育領域被進一步強化。
  • 關注 | 辦好公平優質群眾滿意教育——全市教育工作綜述
    這一年,市教育和體育局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融入全局、找準定位,敢闖敢創、攻堅爭先,努力辦好公平優質、群眾滿意的教育,為打造全省縣域高質量發展樣板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今年以來,我市圍繞群眾反映突出的城鎮學校擠、鄉村學校弱兩大難題,進一步創新思路,加大力度,推動首批6個城鄉學校融合發展體建設,為城鄉學生安心學習、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的環境。打好化解中小學大班額攻堅戰,實驗小學荊河路校區等10處大班額化解項目秋季學期如期投入使用,新增學位1.1萬個。
  • 特別關注 | 陽光分班,對教育不公平Say No!
    以著力解決盲目擇班、擇師的問題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機會各學校要嚴格推行「均衡配置教師」「家長代表監督」「陽光分班」「禁止調班」等舉措,還社會和學生以公平,特別是校長要率先帶頭,堅決不開調班的口子,一旦出現問題,將對校長嚴肅追責。
  • 法國經驗:舉國統一的教育領域抗疫部署
    整體上看,法國抗疫期間的在線教育有三個主要的供給方:第一,是上文提到的國家遠程教育中心(CNED),藉助網際網路這一媒介,負責全面提供從幼兒園到大學(包括職業教育在內)的、以學科為單位的在線教育資源;第二,是法國電視電視臺和法國廣播電臺,藉助傳統傳播媒介,以積澱成熟的電視電臺節目進一步豐富遠程教育,並有效抵達網際網路和相關設備未能普及的地區和家庭;第三,是專門面向學校和教育者的國家級專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