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村民家門口務工領「雙薪」

2020-12-18 每日甘肅

瓜州:村民家門口務工領「雙薪」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鄧曉旭 劉珍珍

近日,枸杞進入採摘旺季。瓜州縣雙塔鎮的枸杞地裡人頭攢動,村民正頂著高溫,俯身認真採摘枸杞。

弋建許是瓜州縣雙塔鎮2019年脫貧的貧困戶,以前在外務工沒有固定的地方,幹一些泥瓦工的活,現在家門口有了扶貧車間,他一邊打工賺錢,一邊照顧家裡的3個孩子。

「在扶貧車間打工一年賺4萬,加上20畝地的收成,差不多有6萬的收入。車間沒活的時候我就開車去新疆挖甘草,一年能賺7萬左右。」弋建許說。

與弋建許一樣,瓜州縣雙塔鎮金河村十五組建檔立卡貧困戶王登峰也在扶貧車間務工。「2018年廠子建起來後我就在廠裡上班,離家近,有錢掙,還可以照顧家裡家外。農忙的時候在家務農,農閒時在車間打工掙錢,還能學學枸杞種植技術,一舉兩得。去年我家14畝枸杞收入4萬多,車間務工還有2萬多的收入,2019年脫了貧。」

為了推動產業升級、農民增收,2016年,瓜州縣雙塔鎮金河村採取領辦方式,投資210萬元成立瓜州縣世紀紅枸杞專業合作社,並採取「車間+基地+農戶」的模式,為年齡較大、勞動力弱的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目前,扶貧車間共吸收23名貧困戶就業,帶動一般農戶80人就近就業,實現人均每月增收2000元以上,走出了一條「車間駐村、群眾脫貧、互利共贏」的新路子。

早上五點,瓜州縣梁湖鄉青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劉楊平拿著掃帚、鐮刀等工具,對入村道路兩邊的垃圾和雜草認真清理。2019年,劉楊平通過鄉村公益性崗位應聘,成為了村裡的一名專職護路員,負責青山村道路的路面清掃管護。「自己從來沒想過會有一份工作,每個月有500元的收入,既不耽誤農活,也能照顧家裡,政策太好了。」劉楊平說。

據梁湖鄉青山村黨支部書記劉富軍介紹,從2018年開始,青山村共為1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實現戶均年增收6000元。通過設立公益性崗位,不僅提高貧困戶的就業收入,更讓其在參與村莊建設等公益事業中增強獲得感。

近年來,瓜州縣人社局按照「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發展思路,不斷探索就業扶貧新模式,整合現有就業扶貧政策,分領域、分類別推進婦女就業、貧困人口自主創業工作,落實勞務獎補、社保補貼、信貸支持等政策扶持力度,配合完成扶貧車間建設、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等工作。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及勞動力參訓意願,大力開展以育嬰員、牛肉拉麵師、挖掘機、裝載機等為主要內容的職業技能培訓,使農村貧困勞動力學習新技術,接觸新觀念,增強自信心,增強脫貧「造血功能」,著力讓「無法轉移、無法就業、無固定收入」的「三無」貧困人員實現「家門口」就業和長期穩定收益。

「目前,全縣經認定的扶貧車間共計4家,已吸納220人就近就業,其中有88人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425個,已安置425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通過精準就業解決貧困勞動力無固定工作、無穩定收入的難題,讓貧困群眾在不誤農活的基礎上持續增收,穩步奔向小康。」瓜州縣人社局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建榮說。

相關焦點

  • 「土地流轉+就地就業」,讓村民掙「雙薪」
    「土地流轉+就地就業」,讓村民掙「雙薪」 2020-10-22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裡的村民領「雙薪」
    李傳玉是商丘市睢陽區婁店鄉孫李堂村村民。兩年前的這個時候他還在自家地裡忙著收割小麥,如今他成了在自家地裡打工的「上班族」。「我家有10畝地,孩子們都在外地打工,以前年年種玉米、小麥,根本忙不過來。現在這10畝地都流轉給村裡種植大戶了,每年每畝地給1000元租金。
  • 楠木鄉:冬栽茶樹 村民家門口務工增收
    酉州城事訊(全媒體記者白鳳英 唐宇文/圖)12月17日,在楠木鄉紅星村3組寶福山(小地名),村民們把綠油油的茶樹苗栽到鋪好薄膜的土壟上。雖然當天天寒地凍,但是村民們卻幹得熱火朝天,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從今年初春開始,華茂公司在紅星村3、4、5組以150元/畝的價格流轉了3000畝撂荒地,發展涪陵大白綠茶,春季已栽種了300畝,並從9月4號開始冬栽,每天都有四五十名村民在基地務工,其中貧困戶30多名。紅星村5組貧困戶田應來夫妻倆都在基地務工,妻子每天掙80元,田應來每天掙120元,這段時間,夫妻兩人一個月可掙五六千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瓜州昊泰:創品牌 興產業 富...
    瓜州縣沙河回族鄉沙河村村民楊平順家的10畝枸杞正在採收。記者 蔣夢娣:「您這個枸杞長得好呀,產量肯定不低吧?」沙河回族鄉沙河村村民 楊平順:「好著呢,像今年這長勢,(每畝地)在1千斤左右鮮果。」記者 蔣夢娣:「那您收入怎麼樣?」
  • 返鄉加工「太空泥」,90後帶動2000村民家門口就業!
    如今,他引來的太空泥分裝項目在平陰縣的每一個鄉鎮都有至少一個加工點,2000餘不能外出務工的老年人和婦女實現了年門口就業,平均年收入人均增加近萬元。村民分包太空泥,家門口也能掙錢。返鄉之前,宋京偉原本在上海做餐飲生意,當聽說太空泥包裝項目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工序簡單好學,他覺著特別符合家鄉的實際情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開心農場」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扎蘭屯市達斡爾民族鄉巴圖村加大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積極打造「開心農場」解決村民和貧困戶就業問題,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金秋時節,走進巴圖村的「開心農場」,茄子、豆角等各種綠色蔬菜映入了我們的眼帘。村民們正在忙著採摘除草等工作,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 沙集村甩掉「窮帽子」就近上班掙「雙薪」村民住進小洋樓
    談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儀徵陳集鎮沙集村村民孫如昌忍不住地「炫耀」。孫如昌所在的沙集村,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是揚州的革命老區,也是曾經的經濟薄弱村。近年來,這一片「紅色熱土」,通過農業招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一舉甩掉「窮帽子」的同時,更是翻身成了脫貧致富典型村。
  • 事業人員兼職取酬是如何規定的,有沒有同時佔兩個編制領雙薪的
    一個人有兩個事業編制的工作,並同時領工資,這是標準的兼職。事業單位不允許兼職取酬,如果根據工作需要,在下屬事業單位或者企業兼職的,只能領一份工資,在兼職單位所獲得的所有收入,包括發明專利收入等,都要明確報備,由原單位進行分配。
  • 村民齊刷牆,「家門口」煥然一新
    為持續性的推進道明鎮新華村示範社區建設進程,高效、有力的開展馮家林盤「養花放綠」社治品牌工作,對林盤周邊整體形態進行改造,並提高新華村「四融四創」參與式鄉村社區營造的路途探索項目成效,12月9日一早,馮家林盤管委會成員就召集村民在「家門口」開展了第二季家園行動,以刷牆方式美化院落,
  • 瓜州枸杞八寶茶廣告在央視播出
    瓜州枸杞八寶茶廣告在央視播出每日甘肅網12月24日訊 據酒泉日報瓜州報導 12月21日,瓜州縣布隆吉鄉九上村自辦企業生產的枸杞八寶茶廣告在CCTV-17農業農村頻道播出。今年以來,布隆吉鄉積極爭取上級組織部門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專項扶持資金,立足本鄉無公害枸杞產業優勢,由九上村黨支部成立甘肅絲路佰特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申請「布隆吉爾」商標,建設「布隆吉爾」農產品產加銷基地,生產枸杞八寶茶、手工黑醋等農產品衍生品,在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帶動勞動力特別是建檔立卡戶在家門口就業,增加群眾收入。
  • 福清鏡洋波蘭村引企業落戶 村民在家門口上班
    土匪橫行   村民蓋起炮樓  在波蘭村村中,立著一座用紅磚砌成的四方形小樓,樓高3層,而窗戶是用厚鐵皮做成的。據介紹,這小炮樓是專門蓋來防土匪的,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村民老莊說,上世紀初,波蘭村土匪橫行。「土匪來時,搶糧搶財物。
  • 安陽市龍安區高小屯村:「寶寶鞋」讓村民在家門口掙工資
    項目建成後可安排百餘人就業,讓高小屯村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掙工資。廠房內,工人穿梭忙碌,幹勁兒正酣。聽聞記者採訪,正在砌牆的畢光才放下手中的抹泥板,笑著說:「俺在這裡做工,一天能掙200元,村裡引來這個項目,讓俺不出村就有活兒幹、有錢掙。等廠子建好了,要有俺能幹的活兒,俺還來這兒幹,那樣就不用外出打工了。」記者經了解得知,67歲的畢光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 「在村民家門口撒錢」的派出所所長已被立案調查
    11月18日,郯城縣紀委監委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通報:2020年11月16日,針對網傳「山東一派出所長在村民家門口撒錢」一事,郯城縣紀委監委迅速成立核查組調查落實。經初核,郯城縣公安局西關派出所原所長吳某某涉嫌違紀違法。18日,郯城縣紀委監委決定,對其立案審查調查。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 工頭稱可帶人去澳門務工 騙村民80萬中介費
    工頭稱可帶人去澳門務工 騙村民80萬中介費 去年4月,湘潭縣茶恩寺鎮金坪村的很多村民聽到這個消息都交了錢,結果9個月過去了,外出務工的事卻沒有一點動靜。馬上快過年了,他們日前只得求助當地鎮政府。  唐成建是茶恩寺鎮一位小有名氣的包工頭。2011年,當地村民在他帶領下到喬治亞務工,掙了不少錢。去年4月,唐成建稱,受連雲港凱旋人力資源公司委託,交8500元中介費便可以帶村民去澳門務工。對此,村民們深信不疑。
  • 臨潁:這個村有一家服裝代加工廠,4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在臨潁縣窩城鎮邢莊村,有一家服裝代加工廠,帶動了周邊4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其中7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增收。家住邢莊村的脫貧戶張改芳也是老員工了,之前主要在家帶孩子、做家務,沒有外出務工,比較清閒。剛入廠,作為一名新手她從零開始,在操作臺上先學習縫紉一些簡單的邊料,熟練之後開始剪裁、配件、拼接直到完成整件服裝製作。現在,她已成為車間技能能手,月平均收入2000元以上,2018年實現脫貧。
  • 家門口就業是什麼感受?象州縣大佃村村戶這麼說
    7月21日,開著攪拌車的潘炳建告訴記者,「現在在家門口的企業務工,每個月都有4500多元收入。」潘炳建是廣西來賓市象州縣馬坪鎮大佃村的貧困戶,家中有父母和他三人,以前的家庭收入全靠他在外務工。近年來,父母年邁又患病,他一直希望能夠回到近家的地方一面照顧父母一面工作。他口中的家門口企業就是就在距離村子不到3公裡三江口森林工業城。
  • 禿鷲腹瀉栽倒村民家門口
    昨天上午8時許,平潮鎮國道村三組一位村民家門口,突然出現了一隻受傷的大鳥。此鳥模樣兇狠,村民不敢貿然接近,於是馬上報警。 接到警情,民警火速趕往現場,發現一隻黑色大鳥趴在地上一動不動。此鳥大嘴呈彎鉤狀,頸部有白色環狀羽毛覆蓋。
  • 瓜州:織密政策保障網 穩住就業「基本盤」
    2020年,瓜州縣突出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真金白銀」援企穩崗,抓牢就業定盤星,織密政策保障網,兜住就業底線,著力穩就業穩增長保民生,有效激發了群眾務工增收的內生動力。常年在外務工的瓜州縣雙塔鎮福泉村村民黃增雲,近日滿心歡喜的拿到了政府發放的勞務獎勵金。對於黃增雲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 合川:閒置老茶場變身生態農業園 吸納村民就近務工
    華龍網-新華龍客戶端12月18日7時訊(特約通訊員 周雲)昨(17)日,筆者在合川區土場鎮楊柳村10社一個名叫易家坪山地看到,這裡有一個佔地約400畝的生態農業園,來自土場鎮楊柳村與鄰近合川區草街街道龍潭村的近40名村民在這裡務工,他們有的在地裡除草、清溝,有的在維護生態農業園的道路
  • 山東一派出所所長在村民家門口撒錢被立案
    【山東一派出所所長在村民家門口撒錢被立案】據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紀律檢查委員會官方微信消息,16日,針對「山東一派出所長在村民家門口撒錢」一事,郯城縣紀委監委迅速成立核查組調查落實。經初核,郯城縣公安局西關派出所原所長吳某某涉嫌違紀違法。18日,郯城縣紀委監委決定,對其立案審查調查。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