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的小故事,周恩來夫婦伉儷情深,一生的革命伴侶

2020-12-20 三哥史說

1975年冬天,周總理在做完最後一場手術後,體力已經消耗殆盡,他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奄奄一息的他,把秘書趙煒叫到身邊,吩咐道:「趙煒,你要照顧好大姐。」

周總理臨終前簡單而又充滿愛意的囑咐,讓趙煒深受感動,總理口中所說的這位大姐,正是他的愛人鄧穎超。周恩來仙逝之後,趙煒不負囑託,成為他愛人的貼身秘書,直到1992年鄧穎超女士去世,一直都由她照顧鄧穎超的起居飲食。

趙煒可以說是鄧穎超晚年唯一一個可以傾訴的親密之人,她也時常會向趙煒講了自己和周總理生活的一些故事。

趙煒回憶周恩來夫婦時說道:「在他們身邊那麼久,只見過他們吵過一次架。」那是在1973年的時候,趙煒準備去匯報工作,剛到總理的辦公室門前,還未走進門就見周總理氣呼呼地跑出來,按照以往周總理看見她,都會上前親切地打個招呼,而今天只冷冷的說一句:「趙煒,你去陪陪你大姐。」說完扭頭就走。

推開門進到房間,趙煒發現鄧穎超也氣呼呼地坐在凳子上,一言不發,知道是兩人意見不合吵架了。於是放下手裡的東西,過去安慰鄧穎超,漸漸地鄧穎超調整了情緒,也不再生氣了。等到第二天趙煒在見到兩人時,兩人已經和好如初。

回憶完這件事情,趙煒開始訴說兩人感情的開始,說起兩人的第一次見面,當時是五四運動之後的一場學生會,周恩來在臺上慷慨激昂的演講,臺下的鄧穎超被周恩來的氣質深深地吸引了,身邊的朋友看她目不轉睛,指著周恩來告訴她:「他就是周恩來。」那個時候的周恩來已經是一個大男孩了,英俊瀟灑,氣質不凡。鄧穎超看了之後很是心動,說道:「長得確實很帥。」

後來周恩來從日本留學回來,已經是一個有名的進步青年了。而鄧穎超當時還在師範讀書,剛滿15歲。巧合的是他們兩個都喜歡話劇,而剛好周總理的學校中沒有女生,鄧穎超的學校裡沒有男生。所以周恩來在學校扮演女生,鄧穎超扮演男生。

兩人也就因話劇而結緣,一開始並沒有男女之情,鄧穎超一直把周恩來當成哥哥,她雖然年紀尚小,也見過很多女性婚後的不滿和無奈,每次看到別人結婚都覺得,這個女人一生都毀了,於是想當個不婚主義者。

之後周恩來去了法國留學,在那邊就有了一個法國的女朋友,鄧穎超說當時周恩來的那個女朋友可比我漂亮多了。不過在1923年,他收到周恩來的明信片,周恩來表示,希望他們能一起上斷頭臺,這讓她深受感動。

後來周總理也曾和她說過:我那個法國的朋友,很同情革命,但作為革命伴侶,我覺得她並不合適。「所以周恩來希望鄧穎超能成為他的革命伴侶。

兩人結婚之後,鄧穎超並沒有成為小女人。在一次宴會上,他把周恩來的詩歌念了一遍,並講了一下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張治中誇獎道:」周夫人可真厲害,和咱們恩來一樣出色,都是一個演說家。「

鄧穎超馬上反駁道:」我不叫周夫人,我有名字,我叫鄧穎超。不過和周恩來的盛世美顏比起來,鄧穎超有時也會有些許自卑,她曾經說:「我不如恩來長得漂亮,所以一開始我也很納悶,他為什麼會選擇我,要和我做革命伴侶呢?

結婚之後有一次鄧穎超追問道,當時周總理說:」我只記得那次你天津登臺演講,那時候第一個上臺的人就是你,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下就吸引了我。「鄧穎超聽完非常滿意,笑得合不攏嘴。

有一次談及孩子,鄧穎超羨慕地對趙煒說:」你看你有兒有女多好啊。「其實鄧穎超和周總理之前是有機會要孩子的,在那段艱苦革命的崢嶸歲月,鄧穎超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當時他做的是地下黨工作,一心要把工作做好。

於是一個人偷偷到街上,到藥店買了墮胎藥,吃完藥不一會兒,她就痛得滿地打滾。周恩來知道後非常憤怒,嚴厲地指責道:」你的身體就是革命的本錢,怎麼能隨意糟踐,而且孩子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後代是咱們兩個人的後代,你怎麼不跟我商量就自作主張呢?「

鄧穎超回憶到這件事的時候,有些惋惜地說:」當時就是自己太幼稚了,不懂事。到了1927年,鄧穎超再一次懷孕,但是這一次分娩的時候,還是發生了意外,孩子難產,最後醫生不得不用鉗子把孩子給夾住,一不小心孩子的頭都被夾變形了,不久之後這個孩子也夭折了。

鄧穎超拍了拍趙煒的肩膀,接著說道:「那是一個男孩,如果現在還在的話,肯定比你還大了。難產之後,鄧穎超還沒來得及恢復,就因為421政變不得不離開廣州。當時國民黨已經把所有出逃的線路封鎖了,最後還是在醫院護士的幫助下安全撤離。可以說情況也是非常兇險。

從此之後,鄧穎超的肚子就再也沒有動靜了。有一段時間她內心也非常焦慮,時常湧出一個願望,想成為一個母親。

建國之後,她也曾到協和醫院請專業的醫師做了檢查,但檢查的結果並不樂觀,由於之前身體受到的損傷比較嚴重,所以懷孕的可能性不大了。但醫生也建議,鄧穎超可以做一個輸卵管的手術疏通,這樣可以增大懷孕的機率。

最後鄧穎超還是拒絕了,可能覺得自己年紀比較大了,無論是體力和精力折騰不來了,之後也就再也沒有懷過孕。#周恩來#

後來鄧穎超得知趙煒懷上二胎想要打掉,便極力勸說她不能打掉孩子,以免造成終生遺憾。後來孩子順利地出生了,是個漂亮的女孩,鄧穎超得知非常高興,並給她取了名字。

鄧穎超和周總理一生都沒有孩子,他們把愛和熱情都獻給了事業還有烈士的後代遺孤。曾經有報紙報導說,周恩來夫婦收養了10多個烈士的孩子,實在令人感動。他們心繫祖國的發展,對他們來說,革命事業就是他們的孩子,祖國的未來就是他們的一切。

相關焦點

  • 紀念周恩來逝世三十周年 清粥小菜化外交幹戈
    十裡長街送總理,那沉重的歷史畫面至今依然清晰,作為一個時代的偉人,周總理永遠讓人高山仰止,肅然起敬。  紀念,是我們對偉人的一種感懷;紀念,是我們透過歷史對現實的梳理。但偉人浩博的人生,無法用文字一一表達。我們只能濃縮歷史,擷取片段,去感悟滄桑,品味高尚。  周恩來曾說過:「我不能坐,一坐下就會睡著。」面對紛繁的國事和別人無法代勞的難事,他又事必躬親。
  • 周恩來鄧穎超書信圖片展上,侄女周秉德談年輕人婚戀觀
    2封明信片、50封書信、30張照片及1篇鄧穎超的回憶文章,並特別附上了珍貴的影像片段,以當代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周恩來、鄧穎超從相遇相識到相知相戀,再到攜手一生的歷程,對他們共同走過的革命生涯進行形象化、藝術化的展示。
  • 高亦吾:周恩來總理一生感念的啟蒙老師
    1979年11月,為紀念開國總理周恩來逝世三周年,周總理的啟蒙老師高亦吾先生之女高肇申應邀遠赴瀋陽東關模範學校(周總理少時在此就讀)參觀、訪問。出於對偉人的真情摯愛,高肇申一邊默默觀看,一邊悄悄抹淚,循著周總理生前的步履,進行了一次刻骨銘心的紅色「尋蹤」……  走訪期間,總理當年在本校的同學、時任遼寧省副省長的陸廣勳追憶說:「1936年西安事變時,我任張學良將軍的機要秘書。
  • 花神咖啡館與周恩來早期旅法革命活動
    戈德弗魯瓦街17號,這座周恩來當年居住的小旅館,1979年在時任巴黎市長的法國前總統席哈克主持下,舉行了周恩來雕像的揭幕儀式。在一塊墨綠色大理石的周恩來雕像下面,刻著鄧小平親筆書寫的「周恩來」三個大字和「1922―1924周恩來在此居住」的文字介紹。這是目前國內已知的唯一一處被當地政府立牌紀念的周恩來在歐洲進行革命活動的紀念地。
  • 長沙民政職院:用青春視角講革命故事 讓思政課「潮」起來
    走近人物,搜集資料,感悟為民初心湖南是偉人故裡、革命搖籃,有著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資源,為了領略革命前輩風範,師生團隊通過「講一個故事、訪一位黨史專家、找尋一本圖書、撰寫一份微劇本活動第三階段,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自主選取革命人物點滴,以革命人物背後的初心故事為起點,撰寫宣講稿,或在革命人物紀念館、或在校內開展形式多樣的微宣講活動。
  • 《永遠的戰友》:以情著史,再現偉人風雨人生
    正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熱播的《永遠的戰友》,以無產階級革命家鄧穎超的故事為主線,講述了她及周恩來、王根英等人為偉大的革命事業拼搏奮鬥的故事。在他看來,楊振德是一個有中華傳統美德的母親,從來不給孩子添麻煩,把所有的心血都用在孩子身上,默默地支持周恩來和鄧穎超。她又是一個有著自己獨立人格的女性,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懸壺濟世,同時她還是一名堅強的戰士,面對敵人堅貞不屈。「劇中周恩來對她說,『這一路走來,你是我和小超的精神支柱』。在這樣一位母親的身上,充分體現了創作者對於歷史發展動力的獨特理解。」
  • 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42周年暨《為偉人做翻譯》新書籤售活動將舉行
    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四十二周年座談會暨《為偉人做翻譯》新書籤售活動即將在京舉行2017年3月5日,範承祚大使出席了紀念周恩來總理誕辰119周年活動經貿文化快訊 2018年1月8日,是舉世景仰的新中國總理周恩來逝世四十二周年的日子。
  • 現代京劇《梅園往事》——講好偉人故事,詮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
    震撼動人,真實展現周恩來精神經過黨史專家的嚴格把關,《梅園往事》真實地再現了那段歷史,表現了以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事關中國兩個命運、兩種前途的鬥爭中,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卓越的膽略智慧,頂住以馬歇爾為代表的美國政府的巨大壓力,同國民党進行針鋒相對、有理有利有節鬥爭的經典故事。
  • 周恩來:身居鬥室心懷天下
    失落之中,周恩來收到友人吳瀚濤的書信。信中邀請周恩來前往京都與吳瀚濤一家同住以減輕經濟負擔,並鼓勵其考取京都大學。  「我們現在都是處於異國他鄉的外國人,難道我們不該互相幫助嗎?」周恩來看到吳瀚濤信中的言語深受感動,於是整好行裝,乘火車奔向京都。  1918年9月至1919年3月,周恩來一直和吳氏夫婦一同居住。每天他早早起床,整理房間、打掃衛生。
  •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特色思政課走進四川外國語大學
    圖為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精心打造的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現場。新華網發(胡鑑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8日電(陶玉蓮 胡鑑)12月7日,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精心打造的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四川外國語大學舉行,為現場師生帶來了一堂有情懷、有溫度的思政課。  據介紹,紅巖故事展演分「開篇」「上篇」「下篇」和「尾聲」四個部分,融合講、誦、展、演等活潑藝術形式,重現昨日革命,再塑偉人風範。
  • 《我的七爸周恩來》英文版首發
    本報訊4月10日,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旗下譯林出版社與英國查思出版有限公司(ACAPublishingLtd)在2018年倫敦書展上舉行了《我的七爸周恩來》英文版首發儀式。中國駐英國使館公使銜參贊楊曉坤等出席了活動。
  • 喜迎百年華誕 緬懷革命先烈之二——周恩來與「中央特科」
    周恩來是我黨、我軍的締造者,一生功勳卓著,今天和大家一起追憶的是周總理在隱蔽戰線上的卓越貢獻。在中國共產黨艱苦漫長的鬥爭歷程中,相對與敵人面對面作戰的公開戰場,還有一條為奪取革命勝利起過重大作用的隱蔽戰線。鮮為人知的是,周恩來就是這條戰線的主要創始人和傑出統帥。
  •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以平凡視角拍偉人,讓偉人更動人
    責任編輯:李玉素     《光榮與夢想》劇組提供 攝   中新網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 刁海洋)重大革命歷史劇
  • "偉人帖"風行校園?且看當今大學生心目中的偉人
    一個名為《中國十偉人,我們最崇拜》的帖子,在校園BBS上流傳了一年多,起初只有一份簡單的名單,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網友對偉人們的事跡做出概括,用他們自己的理解豐富著這份名單。  在對每個偉人作出獨到評價的同時,大學生們也在思考:偉人們的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崇拜?
  • 洛陽洛寧雷冰——瞻仰偉人樹,樹當代正氣
    8月23日,我和縣歷史愛好者周流宗、張澤民、程衛東、馬老虎一行懷著對革命前輩的敬仰之情來到了上戈鎮初級中學,瞻仰「偉人樹」,共同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周恩來(1月8日)、朱德(7月6日)、毛澤東(9月9日)三位偉人的相繼離世,讓每一位中國人悲痛欲絕。
  • 從不為人所知的周總理乾兒子,謹記教誨幾十年,一生低調工作生活
    對於周恩來總理,我們都知道他是個難得的偉人,他溫文爾雅,氣度非凡,為中國民族解放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上幾期我們曾介紹過周恩來66年一直不回淮安老家的故事。在眾人眼裡,他是完美的,無論從事業上還是人格,他都是那麼優秀,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一輩子都沒有自己的孩子。
  • 緬懷|十個歷史故事,回顧小平光輝一生
    下面,中國軍網為您梳理了10個與鄧小平有關的歷史故事,緬懷偉人的光輝一生。1、油印博士1920年8月27日,剛滿16歲的鄧小平作為四川重慶勤工儉學留法預備學校畢業學生離開故鄉,踏上前往法蘭西的旅程。但正是這5年的時間,他跟著趙世炎、王若飛學習馬列主義,和周恩來一起打地鋪,做了《赤光》雜誌的「油印博士」,也成為「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最年輕的成員。
  • 緬懷|十個歷史故事,回顧鄧小平光輝一生
    下面,中國軍網為您梳理了10個與鄧小平有關的歷史故事,緬懷偉人的光輝一生。  1、油印博士  1920年8月27日,剛滿16歲的鄧小平作為四川重慶勤工儉學留法預備學校畢業學生離開故鄉,踏上前往法蘭西的旅程。5年的時光,他當過施耐德工廠軋鋼工,也在巴黎運河邊上扎花。
  • 最值得當代中國青少年崇拜的十大偉人(圖)
    小編推薦的這篇文章總結了當代中國青年崇拜的十大偉人,他們有的是政治家有的是詩人,但他們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去學習的閃光點,無論是作為80後還是90後,中學生還是大學生。  從古到今,中國出現了成千上萬個偉人。這些偉人有的是詩人,有的曾是軍事家,有的曾是國家的主席。他們確實影響了整個中國,改變了中國人的命運,推動了中國歷史的前進。  為什麼他們能夠成為偉人?
  • ...甘肅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學習考察培訓班赴滬浙紅色革命舊址參觀...
    中共一大會址、南湖紅船、周公館、周恩來祖居、陳雲故居、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這些紅色革命舊址和紀念館,銘記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積澱著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