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冬天,周總理在做完最後一場手術後,體力已經消耗殆盡,他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奄奄一息的他,把秘書趙煒叫到身邊,吩咐道:「趙煒,你要照顧好大姐。」
周總理臨終前簡單而又充滿愛意的囑咐,讓趙煒深受感動,總理口中所說的這位大姐,正是他的愛人鄧穎超。周恩來仙逝之後,趙煒不負囑託,成為他愛人的貼身秘書,直到1992年鄧穎超女士去世,一直都由她照顧鄧穎超的起居飲食。
趙煒可以說是鄧穎超晚年唯一一個可以傾訴的親密之人,她也時常會向趙煒講了自己和周總理生活的一些故事。
趙煒回憶周恩來夫婦時說道:「在他們身邊那麼久,只見過他們吵過一次架。」那是在1973年的時候,趙煒準備去匯報工作,剛到總理的辦公室門前,還未走進門就見周總理氣呼呼地跑出來,按照以往周總理看見她,都會上前親切地打個招呼,而今天只冷冷的說一句:「趙煒,你去陪陪你大姐。」說完扭頭就走。
推開門進到房間,趙煒發現鄧穎超也氣呼呼地坐在凳子上,一言不發,知道是兩人意見不合吵架了。於是放下手裡的東西,過去安慰鄧穎超,漸漸地鄧穎超調整了情緒,也不再生氣了。等到第二天趙煒在見到兩人時,兩人已經和好如初。
回憶完這件事情,趙煒開始訴說兩人感情的開始,說起兩人的第一次見面,當時是五四運動之後的一場學生會,周恩來在臺上慷慨激昂的演講,臺下的鄧穎超被周恩來的氣質深深地吸引了,身邊的朋友看她目不轉睛,指著周恩來告訴她:「他就是周恩來。」那個時候的周恩來已經是一個大男孩了,英俊瀟灑,氣質不凡。鄧穎超看了之後很是心動,說道:「長得確實很帥。」
後來周恩來從日本留學回來,已經是一個有名的進步青年了。而鄧穎超當時還在師範讀書,剛滿15歲。巧合的是他們兩個都喜歡話劇,而剛好周總理的學校中沒有女生,鄧穎超的學校裡沒有男生。所以周恩來在學校扮演女生,鄧穎超扮演男生。
兩人也就因話劇而結緣,一開始並沒有男女之情,鄧穎超一直把周恩來當成哥哥,她雖然年紀尚小,也見過很多女性婚後的不滿和無奈,每次看到別人結婚都覺得,這個女人一生都毀了,於是想當個不婚主義者。
之後周恩來去了法國留學,在那邊就有了一個法國的女朋友,鄧穎超說當時周恩來的那個女朋友可比我漂亮多了。不過在1923年,他收到周恩來的明信片,周恩來表示,希望他們能一起上斷頭臺,這讓她深受感動。
後來周總理也曾和她說過:我那個法國的朋友,很同情革命,但作為革命伴侶,我覺得她並不合適。「所以周恩來希望鄧穎超能成為他的革命伴侶。
兩人結婚之後,鄧穎超並沒有成為小女人。在一次宴會上,他把周恩來的詩歌念了一遍,並講了一下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張治中誇獎道:」周夫人可真厲害,和咱們恩來一樣出色,都是一個演說家。「
鄧穎超馬上反駁道:」我不叫周夫人,我有名字,我叫鄧穎超。不過和周恩來的盛世美顏比起來,鄧穎超有時也會有些許自卑,她曾經說:「我不如恩來長得漂亮,所以一開始我也很納悶,他為什麼會選擇我,要和我做革命伴侶呢?
結婚之後有一次鄧穎超追問道,當時周總理說:」我只記得那次你天津登臺演講,那時候第一個上臺的人就是你,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下就吸引了我。「鄧穎超聽完非常滿意,笑得合不攏嘴。
有一次談及孩子,鄧穎超羨慕地對趙煒說:」你看你有兒有女多好啊。「其實鄧穎超和周總理之前是有機會要孩子的,在那段艱苦革命的崢嶸歲月,鄧穎超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當時他做的是地下黨工作,一心要把工作做好。
於是一個人偷偷到街上,到藥店買了墮胎藥,吃完藥不一會兒,她就痛得滿地打滾。周恩來知道後非常憤怒,嚴厲地指責道:」你的身體就是革命的本錢,怎麼能隨意糟踐,而且孩子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後代是咱們兩個人的後代,你怎麼不跟我商量就自作主張呢?「
鄧穎超回憶到這件事的時候,有些惋惜地說:」當時就是自己太幼稚了,不懂事。到了1927年,鄧穎超再一次懷孕,但是這一次分娩的時候,還是發生了意外,孩子難產,最後醫生不得不用鉗子把孩子給夾住,一不小心孩子的頭都被夾變形了,不久之後這個孩子也夭折了。
鄧穎超拍了拍趙煒的肩膀,接著說道:「那是一個男孩,如果現在還在的話,肯定比你還大了。難產之後,鄧穎超還沒來得及恢復,就因為421政變不得不離開廣州。當時國民黨已經把所有出逃的線路封鎖了,最後還是在醫院護士的幫助下安全撤離。可以說情況也是非常兇險。
從此之後,鄧穎超的肚子就再也沒有動靜了。有一段時間她內心也非常焦慮,時常湧出一個願望,想成為一個母親。
建國之後,她也曾到協和醫院請專業的醫師做了檢查,但檢查的結果並不樂觀,由於之前身體受到的損傷比較嚴重,所以懷孕的可能性不大了。但醫生也建議,鄧穎超可以做一個輸卵管的手術疏通,這樣可以增大懷孕的機率。
最後鄧穎超還是拒絕了,可能覺得自己年紀比較大了,無論是體力和精力折騰不來了,之後也就再也沒有懷過孕。#周恩來#
後來鄧穎超得知趙煒懷上二胎想要打掉,便極力勸說她不能打掉孩子,以免造成終生遺憾。後來孩子順利地出生了,是個漂亮的女孩,鄧穎超得知非常高興,並給她取了名字。
鄧穎超和周總理一生都沒有孩子,他們把愛和熱情都獻給了事業還有烈士的後代遺孤。曾經有報紙報導說,周恩來夫婦收養了10多個烈士的孩子,實在令人感動。他們心繫祖國的發展,對他們來說,革命事業就是他們的孩子,祖國的未來就是他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