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小學生在北京參加2019年世界機器人大賽冠軍賽 記者林敏 攝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9日訊(記者林敏 通訊員蘇利華)指揮機器人幫忙做家務、編一段喜歡的動畫小程序、用3D印表機製作模型,讓武漢的中小學生動起手來當小小「科學家」。8日,武漢市人大代表、江夏區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劉潔梅建議,武漢全市中小學建設創客教室,實現創客教育全覆蓋,培養學生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創客教育是將創客理念和教育相結合,基於學生的興趣,利用現代化的工具,以項目式和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造物的一種素質教育。劉潔梅介紹,我市從2015年便開始大力鼓勵創客教育發展,但因缺乏師資和教學體系搭建,導致目前創客教育仍較落後。
「有的學校想發展創客教育,投入資金建教室、採購了機器設備,但苦於缺乏專業老師和課程體系,維持一段時間後只好擱置,學生們想學想操作也只能望『機』興嘆。」劉潔梅說,這不僅是資源浪費,也耽誤了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最佳階段。
劉潔梅介紹,江夏區自2016年起便完成了13所中小學創客空間的建設工作。但因前期規劃和後期維護等原因,目前只有少部分學校開設了創客教學,學校只能在「4點半興趣小組活動」中,向少數學生提供創客教學。
劉潔梅建議,建議有條件的中小學,以校企合作模式啟動創客教育服務活動。逐步開展對鄉鎮中小學創課教育的普惠活動,讓更多鄉鎮學子也能享受同等的教學資源和服務,基本實現武漢市創客教育全覆蓋,初步建立全市初中、高中興趣特長生社團培養模式,逐步完善創客興趣特長生成長體系。
【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