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啊,普陀山臺灣蚊母樹古樹群,
又雙叒叕火爆朋友圈了!
不少小夥伴們都在驚嘆珍稀古樹的發現和保護,
但是也有很多人好奇地表示:
什麼是臺灣蚊母樹?和蚊子有關係嗎?
別急,現在就跟著小編去一探究竟。
科普課堂:
臺灣蚊母樹,為金縷梅科蚊母樹屬下的一個植物種,常綠喬木,非常珍稀的一種植物。葉廣橢圓形,嫩枝纖細,有褐色星狀柔毛。目前中國大陸只有普陀山有臺灣蚊母樹古樹群,我國的臺灣有少部分。
這種樹的名字其實與其葉片上常出現的一種「泡泡」有關。這些泡泡實為蟲癭,是蚊母樹上特有的蚜蟲取食後刺激葉片而形成的。古書《唐國史補》中就有記載:「蚊子群飛,唯皮殼而已。」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蚊母樹上縈繞的蚊子都是由皮殼(蟲癭)而來。古人將有翅蚜蟲誤認為蚊子,以為那些「皮殼」是孕育蚊子的母體,從而給這種植物起名「蚊母樹」。
普陀山這片臺灣蚊母樹古樹群分布在佛頂山一帶,海拔約250米的山頂。古樹群現有臺灣蚊母樹古樹205棵,最大樹齡500年,300至500年的有11株,其它為100至300年。最大那棵樹胸圍260釐米,整個樹群面積約4公頃。一棵棵臺灣蚊母樹蒼勁而優美,極具觀賞價值。
早在2014年,普陀山這片臺灣蚊母樹古樹群就已經得到了較好的保護。林間設置了氣象觀測儀、生長記錄儀等先進儀器,還有科研人員定期觀察記錄,基本摸清蚊母樹生長規律。2020年12月8日,舟山市有關部門為這片臺灣蚊母樹古樹群正式立了一塊保護牌,這也意味著我國目前保存面積最大的臺灣蚊母樹群保護工作進一步提檔升級。
普陀山獨特的氣候與地理環境,為臺灣蚊母樹古樹群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優勢。普陀山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在20℃左右,年降水量為1100毫米左右,水汽充沛,非常適合植物生長,同時,普陀山一代代護林工作者也為古樹保護工作奮鬥不息。
普陀山島植被總面積965.7公頃,森林覆蓋率73.4%,是浙江海島植被資源最豐富島嶼之一,也已成為我國海島生物多樣性基因庫。全山現有古樹1320株,除了臺灣蚊母樹古樹群外,還保存著紅山茶和羅漢松等古樹群;1930年發現的普陀鵝耳櫪,曾是全球野生狀態下僅存的一株,被稱為「地球獨子」。
▲普陀鵝耳櫪
▲羅漢松
▲紅山茶
遊客朋友們欣賞壯觀的臺灣蚊母樹古樹群之時,也別忘記去看一看其他珍稀而又獨特的古樹哦。
部分圖片來源:普陀山園林
(ps:本文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私信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