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
前陣子去閨蜜家發生這麼一件事,一直讓我覺得不舒服,我忽然意識到可能並不是單單我閨蜜沒有這種意識,恐怕很多家長也是不以為意。
今天和大家說說,異性的親子關係。
那天去閨蜜家玩,正好是閨蜜的生日,我們晚上約好了去外面聚餐。臨行前,閨蜜去換衣服,沒一會兒喊我過去幫忙選一下穿哪件裙子。
我走進臥室正準備調侃一下只穿著內衣的閨蜜,去而突然發現閨蜜的兒子也在臥室內翻東西,我看了一眼正在換衣服的閨蜜,再瞅瞅絲毫未覺不妥的閨蜜兒子,一時間大腦有些宕機。
閨蜜的兒子12歲了,媽媽在換衣服都不知道避嫌?
頓時我的惱怒大於驚訝,聲音有些大的急吼了出來,「你在這幹啥呢?你媽媽換衣服呢你不知道?趕緊出去!」
我這一嗓子明顯把倆人嚇了一跳,但接下來的事情卻讓我有些發懵,孩子顯然看出我發火了,但明顯不知道為什麼,或許他覺得這只是小事吧,更讓我氣憤又驚訝是閨蜜的態度。
閨蜜愣了一下看到我的反應後,趕忙打圓場:「沒事沒事,自己兒子沒啥。」說完趕緊給了孩子一個眼神,之後孩子一臉無所謂的走出房門。
我實在忍不住:「他都已經12歲了!」「沒事」閨蜜似乎毫不在意「自己兒子怕啥,前幾天那麼熱為了省空調,我兒子還跟我一個床睡覺呢,沒事啊。」
看了閨蜜的態度,我終究還是忍住了,沒再說啥。
男孩兒12歲難道還小?就因為是親母子就可以毫不在意?
異性親子間到底需不需要避嫌?
這還用問?當然需要避嫌了!事實上,從孩子幼兒時期開始,對於性的認知就開始存在了,1-2歲的時候是性的萌芽期,3歲左右孩子基本能分清男女性別差異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對男女的隱私部位、身體差異產生強烈的好奇。所以,兒童性教育、最基本的性別觀念和禮節從小就要開始注意培養、引導。
從最基本的瑣事說起,一般來說,3歲左右洗澡就不要用異性家長來幫忙了,一起洗澡的情況更要避免。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這時候也可嘗試和孩子分床睡,這樣對孩子對夫妻都好。
有的家長可能不以為意,覺得孩子還小啥都不懂,即便偶爾看到一些不該看的情況,問了一些敏感的話題,多數家長也都會言語搪塞,殊不知這樣非但無法解決問題,久而久之還會對孩子造成不利影響。
面對這些敏感問題,家長一定要做好相關的處理工作
▼私人物品要收好
首先是內衣褲等貼身物品,洗澡之後髒衣服不要隨便扔哪都是,收進洗衣筐放好或者直接就進行清洗,懸掛晾曬的時候也要注意,內衣褲這種私人物品儘量掛在不顯眼的角落,畢竟太過扎眼也不雅觀。
晾乾之後還要及時收納進自己的衣櫥,家長的衣櫥一定要和孩子的分開。
另外,計生用品的收納也是重中之重,為了避免尷尬,也為了兒童安全著想,相關的用品一定要收拾妥當。
▼在孩子面前不要過於暴露
首先,作為母親來講,在適當的年齡就要學會放手,相信父親一樣可以帶好孩子,完全沒必要事必躬親,甚至和兒子形影不離。甚至一些比較私密的事情也帶著兒子,比如洗澡、買內衣等等。
其次,作為父親來說,對於女兒也要有足夠的重視和尊重,尤其在炎熱的夏季,在家裡千萬別在孩子面前只穿一條內褲走來走去。甚至以這種形象去和女兒互動,這都是非常錯誤的行為。還有,也儘量不要赤裸上身。
▼在孩子面前注意言談舉止
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言談方面除了注意不要「出口成髒」之外,也要注意與愛人的互動,別當著孩子的面調情,更別當著孩子的面舉止曖昧。
這些行為都會對兒童造成迷惑的心理,更會留下深刻印象。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也十分不利。
總之,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並無小事,所有的事情、細節都值得家長時刻注意、留心觀察,千萬別大意,否則說不定哪個不經意的舉動都會對後來的孩子成長發育造成影響。
所以家長們平時還是多收斂收斂,養成一些好習慣,為了孩子,也是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