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婆婆,當著4歲兒子的面換衣服、上廁所不關門」,怎麼辦?

2020-08-29 凱叔講故事

作者 | 郁郁青青

同事的婆婆從老家過來幫忙帶孩子,可剛來了三天,就被送回了老家。

說到原因,大家詫異不已。

竟是因為,婆婆總是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

那天,她給婆婆買了件新衣服,一轉身的功夫她看見婆婆光著上身在4歲的兒子面前換衣服。她一陣尷尬,忙勸婆婆以後不要在孩子面前換衣服了。

可接下來的幾天,她發現,不光是換衣服的問題。

婆婆在家裡上廁所從不避諱,當著老公和兒子的面也不關門。更讓她生氣的是,晚上睡覺前婆婆總是只穿一條內褲在屋子裡走來走去,給她買的睡衣也不穿,說是穿上不舒服。

同事多次好言相勸,婆婆卻不以為然:「都是自家人,怕什麼?」

在溝通無果後,同事依然決定把婆婆送回了老家。

和周圍的朋友探討這個話題,發現很多老人都有這種行為。有不少媽媽說,自己平時換衣服和上廁所也從來沒有避諱過孩子,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事情,身為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

知乎上一個女孩的帖子,引數百萬人圍觀。

「怎麼看待12歲弟弟在家只穿內褲?」

她的弟弟,一個12歲的男孩,夏天在家就只穿一條內褲來回走動。

她多次提出不滿,要求弟弟起碼要穿戴完整,可他依舊我行我素。而且,洗完澡裸著身子就出來,幾次撞到都讓她尷尬不已。

她一次次向媽媽求助,媽媽常以「他還小 」為由搪塞過去,或者笑笑說「下次不要了 」,卻從未真正阻止過。

她知道,媽媽根本就沒當回事,弟弟穿內褲在屋子裡晃動的習慣,也是多年前媽媽教他的。

如果父母認為,孩子小在家裡穿少一點也無傷大雅,長大了自然會有隱私意識,那就大錯特錯。

既然所受的「教育 」告訴他,暴露自己的身體很正常,意識不到潛在的危害,也不覺得這是對他人的不尊重,又怎麼會輕易改變自己?

不得不承認,不是孩子不懂得保護自己,而是父母根本沒有隱私意識。

女兒幼兒園的班裡有個小男孩,特別喜歡嘴對嘴親親小朋友,被小朋友拒絕後,男孩覺得自己很委屈,總是和老師告狀。

老師告訴他:「喜歡小朋友可以拉手、擁抱,這樣親別人是不禮貌的。」

可男孩卻說:「媽媽說喜歡我,就一直這樣親我呀?」

父母再愛孩子也不要 「侵犯 」孩子的身體隱私。

孩子會模仿、學習父母的行為,父母不適當的行為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我的身體、他人的身體可以隨便看、隨便觸碰。

這種意識一旦在孩子心裡扎了根,對孩子的影響遠遠不止當下。

不但會侵犯他人的隱私,還會喪失對熟人,甚至陌生人侵害的防範意識。

給孩子帶來的不是安全感,而是潛在的危害。

一個朋友曾向我抱怨,5歲的女兒這幾天鬧情緒,怎麼都不肯去幼兒園。

朋友哄女兒說著:「今天穿漂亮的公主裙去上學,所有小朋友都會喜歡我們的。」

聽了媽媽的話,女兒突然大哭起來:「我不要穿漂亮裙子,我不要穿漂亮裙子。」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班上有個小男生經常掀女兒的裙子,還對其他幾個男孩說,她穿的是什麼顏色的內褲。

朋友在群裡提醒男孩家長多加管教,沒想到對方奶奶卻說:「孩子還小,鬧著玩呢!」

我們不太清楚這個小男孩為什麼會總是去撩女孩的裙子,但孩子的行為映射出來的問題,才是我們應該注重的,這也是引導、教育孩子的最好時機。

兒童性教育專家胡萍說:

「有一種會給孩子性心理帶來巨大傷害的隱性性侵害,常常被忽視,它不但會破壞孩子的身體界限,還會破壞孩子心理的正常發育軌跡。

而它就來自於家庭、來自於父母,來自很多不恰當的養育方式。」

3歲以後,孩子的性意識開始萌芽,想要明白男女身體的不同。如果父母隨意在孩子面前暴露隱私,或表現不恰當的親密行為,就會加重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得不到答案,就會想辦法在別人身上尋找,極易做出越界的行為。

所以,父母需懂得避嫌,養成保護自己隱私的習慣,上廁所要關門,換衣服儘量避開孩子,3歲後異性父母不和孩子共浴。

這會幫孩子認識到:兩個人再親密,也有自己的身體界限,不能被隨意暴露、觀看和觸摸。

有時候,耳濡目染的薰陶勝過100句說教。

父母也注意要主動與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 」。

一位父親從女兒3歲開始,洗澡、擦屁股這類事,都交給妻子來做。他說:

「我就是想讓女兒明白,她的隱私部位絕不能讓男性看到或觸碰,女性也只有媽媽或者媽媽允許的人。」

「至於手或臉其它部位,如果她不願意,我們也不碰,因為這是她身體的一部分,其他人不能隨便碰。」

尊重孩子的身體,幫他建立隱私意識,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長期研究發現:3歲前,如果孩子就知道身體是自己的,以及有說不的權利,會大大降低被性侵的可能,並且他的知識儲備會直接對有非分之想的成人產生威懾力。

很多危險的發生,在於孩子的身體界限被觸碰了而不自知,有些壞人甚至會溫水煮青蛙似的一步步達到目的。

孩子一開始就了解人際交往的適當距離,掌握身體接觸範圍,才會有防範意識。

美國早期兒童性教育中有一項工具——社交圈。

最中間的圈,指孩子本人;

離他最近的綠色圈,代表家人、最親密的朋友,可以握手、擁抱、親吻臉頰;

黃色圈指一般的朋友、熟人,可以握手、擊掌、拍肩膀表示友好;

橙色圈指醫生、老師等,可以握手,禮貌性地點到為止;

最外的紅色圈則指陌生人,一般不要有身體接觸,不是讓孩子對陌生人懷有敵意,但要小心。

無論哪一種身體接觸,必須雙方都同意。

除此之外的觸碰,都可以理解為壞的觸碰。

突破交往圈的身體接觸要警惕,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隨意親吻自己,如果有人讓你感到不舒服,要第一時間拒絕、逃離。

只有建立了身體上的界限,才會擁有心理上的界限,懂得自尊自愛,自我保護。

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光著上身的4歲男孩發現有人正在用手機拍他,趕緊捂住自己的胸部,警告道: 不要拍了!

男孩的爸爸說,他和妻子很早就開始對兒子進行性知識方面的教育。兒子知道保護自己的身體,誰都不能隨便看,換衣服也要避開人。

這次因為洗頭弄溼了後背,才會脫掉上衣,兒子及時遮住自己的行為讓他很欣慰。

相信每一對父母都會盡力看管好孩子,但我們無法時刻在孩子身邊,唯一能給他的是自我保護能力。讓他在壞人面前懂得覺察、拒絕,為自己贏得脫險的時機。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相信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給他人造成傷害。

我們要從小在他的內心埋下尊重別人的種子。

讓他在私慾面前,懂得自律自控,堅守底線。

為人父母后才發現,把孩子平平安安養大,是一場穿越黑暗的冒險。

我們給孩子讀繪本、教他性方面的知識,但是一定不要忽略了生活中的細節。

界限感這堂課,千萬不要等到孩子變壞了才來補,更不要等到壞人來教。


作者:郁郁青青,與孩子共同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孕校素材】當著孩子面換衣服、上廁所不關門,危害竟然這麼大
    一位幼兒園老師曾經提過這樣一件事:班上新轉來一個4歲的男孩,每次午睡的時候,她都要盯著小女孩換衣服。甚至小女孩上廁所的時候,他還要蹲下去看個究竟。有一次,把一個小女孩嚇得大哭。老師告訴男孩: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隱私,這樣看女生是不禮貌的。男孩說:我媽媽也是這樣換衣服的,我都可以看,為什麼其他人的不能看?
  • 當著孩子面換衣服、帶孩子進異性浴池……模糊「性別界限」危害竟然這麼大
    一些最應該注意的生活細節,可能被你忽略了當著孩子面肆無忌憚換衣服前幾天閨蜜跟我吐槽,婆婆對孩子完全沒有界限感:有次,我連續出差兩周,已經很久沒見到兒子了,一下了飛機就興衝衝的往家趕可有天我又發現了新問題:婆婆也當著老公的面換內衣。我感到特別不適,立即說了聲:「媽,孩子爸爸都三十好幾的人,您就別當著他的面換衣服了。」婆婆毫不在意地回了句:「我是他親媽有什麼不可以的,人都是我養大的,我又不是外人!」最後還「開玩笑」地說:「你還吃醋了。」
  • 父母當著寶寶的面換衣服,居然有這麼多潛在危害?!後悔知道晚了!
    在家長們看來,「孩子還小,懂什麼呢」、「我自己生的,有什麼關係」、「簡直是小題大做!」……這個觀念,讓很多家長和孩子之間沒有了任何避諱。當孩子面換衣服、上廁所不關門、和孩子一起洗澡等行為,幾乎成為了常事。
  • 孩子3歲後,媽媽請不要當著孩子面做這三件事情,對孩子危害很大
    生活中很多媽媽在孩子面前會毫無忌諱地換衣服、上廁所,覺得是自己親生的有什麼不能看,況且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可當你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就已經晚了,可能已經對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傷害了。1、換衣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這是大部分媽媽都做過的事情,比如孩子還很小的時候,讓孩子單獨呆著不放心,只能帶他一起到房間換衣服。但是當孩子3歲之後,特別是兒子,最好別這樣做了。
  • 媽媽當著兒子的面洗澡、換衣服,這樣好不好?
    我馬上制止了兒子,並讓他趕快出去:「媽媽正在洗澡,你為什麼不敲門就進來!快出去,我不能跟你一起洗。」兒子實在捨不得泡泡,一臉委屈地帶著哭腔說:「為什麼以前可以一起泡?現在就不行了!」姥姥聞訊也過來幫腔,說孩子還那麼小,你們一起泡個澡就怎麼了?!真是「矯情」!
  • 媽媽別再當著孩子面換衣服,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危害可能想不到
    我又問媽媽,她平常是不是經常當著孩子和爸爸的面換衣服?媽媽沉默了一會兒,問道:「她又不是男孩子,這還有關係嗎?」當然有關係。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在幼兒階段,都會模仿爸爸媽媽的行為。讓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吧。媽媽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會有什麼危害?
  • 媽媽別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了,其中的危害你想像不到!
    生活中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很多媽媽覺得孩子還小,所以並不忌諱在孩子面前換衣服,有些媽媽還經常和兒子一起洗澡,相比於爸爸,覺得自己更能照顧好孩子
  • 媽媽當著9歲孩子的面「換衣服」,兒子的行為,讓媽媽後悔不已
    為了能夠儘快趕到電影院,小何當著自己9歲兒子濤濤的面換起了衣服,當濤濤看到媽媽換衣服後,更是直接將自己脫了個精光。小何看到濤濤做出這樣的動作後,突然意識到原來兒子早已不是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娃娃了,為此她對自己的行為實在是後悔不已。
  • 那些當著孩子面換衣服的媽媽,你們想像不到的危害都在這
    導讀:那些當著孩子面換衣服的媽媽,你們想像不到的危害都在這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那些當著孩子面換衣服的媽媽,你們想像不到的危害都在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當著兒子的面換衣服,究竟好不好?看看日本是怎麼進行「性教育...
    」小編敢說在中國,很多大人總是因為覺得孩子還小,所以肆無忌憚的當著孩子的面脫衣服、換衣服,卻萬萬沒想到孩子好奇心最強的地方,就是最喜歡模仿爸爸媽媽的舉動了!而這對寶寶以後的性別意識啟蒙以及生長發育都會帶來負面影響。三歲分水嶺在9-12個月的時候,嬰兒能夠根據頭髮和服飾辨別男性和女性面孔。
  • 婆婆洗澡讓30歲兒子搓澡,我該怎麼辦?
    我給你們細細縷縷我婆婆 事兒不事兒多你們評判吧!先說個我接受不了的事兒,你們能接受婆婆洗澡一絲不掛的讓30歲了的兒子給搓澡嘛?前提是我在的情況下,不讓我給搓澡讓他兒子給搓澡,我是接受不了,夏天的時候在家就光膀子小褲衩,真真的光著上身滿哪溜達,兒子都那麼大歲數的人了,雖說是媽吧那是不是應該也得注意點啊?上廁所從來不關門,在她兒子面前什麼都無所謂,如果我要一絲不掛的讓我爸給我搓澡我估計我媽得踢死我,就算我媽不踢死我我自己也壓根不好意思!
  • 父母別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了,其中的危害你想不到!
    有些家長習慣在孩子面前換衣服,和孩子一起洗澡,覺得孩子那麼小,什麼也不懂,不用避諱。真的是這樣麼? 孩子並不是什麼都不懂。3歲左右的孩子,性意識開始萌芽。 這時候如果異性當著孩子面換衣服,和孩子一起洗澡,會導致孩子性別意識模糊,覺得在異性面前暴露自己的身體很正常,不會在乎自己的身體,也學不會保護自己的身體。同時,可能隨意觸摸別的異性的身體,不懂尊重別人的隱私。
  • 孩子幾歲後,媽媽就不要當著孩子面「換衣服」了,危害你意想不到
    前幾天,我在某視頻平臺看到這樣一則視頻,是一位單親媽媽,向周圍人求助,希望有人能幫忙帶自家5歲的兒子去洗澡。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要求,立刻引發網友的熱議:當然了,懂得人深表理解與同情。但也有不懂的人,質疑該媽媽的視頻別有「深意」。
  • 當著孩子的面做這種事,危害超出你的想像
    班上新轉來一個4歲的男孩,每天午睡時,他都盯著女生換衣服;甚至女生上廁所的時候,他還要蹲下去看個究竟。老師告訴男孩: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隱私,看女生換衣服、上廁所是不禮貌的。另外,父母總是當著孩子的面脫掉衣服,也會讓孩子認為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那麼他就會認為,我在陌生人面前,也可以脫掉衣服。
  • 寶媽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孩子講出的話讓寶媽明白,該避嫌了
    朋友小慧的兒子已經上幼兒園了,一次全家人在小飯店吃飯,可能是天氣太熱了,鄰桌一位男士把上衣脫了,直接光著膀子吃飯。兒子看到了,一臉天真的問媽媽:「為什麼他的奶奶那麼小,沒有你的大「,聲音有點大,整個飯店的人都往這邊看,小慧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 你怎麼能當著我的面脫衣服呢?
    家長別覺得孩子還小,就不注重對孩子性啟蒙的教育,這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比如媽媽如果經常在孩子面前換衣服,孩子會覺得在別人面前裸露身體是很正常的事,這不利於孩子形成自我尊重和保護意識的概念。孩子自3歲開始,異性家長需停止和孩子一起洗澡、別在孩子面前換衣服、上廁所也要記得關門、別親孩子胸口及屁屁等不恰當的地方,幫助孩子建立起隱私的概念。
  • 父母總當著孩子面換衣服,會造成孩子4點傷害,現在改還來得及
    媽媽當著孩子面換衣服高女士有一個6歲的兒子,因為是第一胎生的也不容易,高女士對兒子很是寵愛從小幫兒子洗澡,至今也睡同一張床。因為覺得孩子還小,之前也經常當著孩子面毫無遮擋地換衣服,直到最近,她才覺得應該避著點了。
  • 婆婆在孫子前換衣服,老公與女兒親親,沒有界限感的家庭真可怕
    最近,有位寶媽在家長慕課後臺留言訴苦,說婆婆不避嫌,經常當著兒子、孫子面換衣服,她十分焦慮,很擔心長期的耳濡目染,養出沒有性別意識、沒有身體界限感的孩子。這不是小慕第一次聽到寶媽吐槽家庭成員沒有界限感了。
  • 當著孩子面換衣服,危害竟然這麼大!
    還有一位媽媽,把4歲的兒子帶進遊泳館女更衣室,結果被管理員阿姨罵哭。這位媽媽很委屈:「其實我兒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啊!」在很多人的傳統印象裡,好像小孩子的身體就不是身體,孩子的性別就不是性別。同樣,在「他還小」思想的庇護下也有很多人認為小孩子不需要性別意識,「小孩子還小,他們什麼都不懂」。
  • 婆婆竟然當著我的面逗女兒吃奶,隔代帶娃思想太害人
    女兒一歲前都是母乳餵養,沒加過配方奶,一歲後我的母乳開始變少,就開始混合餵養,準備秋天孩子20個月時候再斷奶。但孩子越大奶癮也越來越大,經常玩著玩著就犯癮,鬧著要吃母乳,如果不給直接哭,掉眼淚威脅你,有時能哄好,有時哄不住只能滿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