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我們當然都會希望孩子能夠全身心都得到健康的成長和發展。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孩子面前所表現出的一些行為實際上卻是害了孩子。
有些行為非但不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促進作用,反而會對孩子產生種種不良的影響。
在一個周末,小何邀請閨蜜來家裡玩,吃完飯後,按照約定,小何和閨蜜準備出門看電影,可當時距離電影開始還有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
為了能夠儘快趕到電影院,小何當著自己9歲兒子濤濤的面換起了衣服,當濤濤看到媽媽換衣服後,更是直接將自己脫了個精光。
小何看到濤濤做出這樣的動作後,突然意識到原來兒子早已不是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娃娃了,為此她對自己的行為實在是後悔不已。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數不勝數。很多家長都不清楚,當孩子們到3歲開始,他們就開始對「性別」產生模糊的認知了。
隨著不斷的成長,他們會發現原來異性夥伴的身體和自己是有區別的。當孩子成長到10歲左右時,他們會開始分泌出性激素,第二性徵開始發育。
所以如若在這個階段,家長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行為,就很容易會促使孩子出現性早熟的情況。由此可見對孩子的性教育,家長真的需要盡職盡責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當孩子成長到3歲時,他們會開始對性別產生意識,而此時也正是父母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向孩子普及性知識的最好階段。
同時在平時的生活中,異性家長也要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露出隱私部位,避免在孩子面前洗澡、換衣服等。
受傳統文化影響,有關於「性」的話題家長總是覺得難以說出口,對於這樣的家長來說,可以選擇使用一些科普類的繪本、影視作品來完成性教育。
如印度的性教育短片《父與子的性教尬聊》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父母也完全可以學習短片中的爸爸,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加以解釋。
在我們中國人的思想中,往往會將「性」和「道德」牽扯到一起,甚至會有家長認為如果孩子知道「性」了之後,那麼他們就很可能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
但事實並非如此,相反的,給孩子進行性教育,更能防止孩子做錯錯誤的事。家長們要明白「禁果效應」,孩子們越是得不到的東西他們才會越想得到。
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文明的社會,但有關於性侵的案例還是不在少數,所以說我們給孩子適當的教育讓他們懂得保護自己。
只有通過對孩子的性教育,讓孩子學會如何去更好的保護自己及他人,也只有這樣作為家長我們才能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