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大約在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有了性別意識的萌芽,他們能夠分清楚誰是自己的母親;
誰是自己的父親,知道自己父親和母親有什麼不同之處。
然而3歲小孩的性別意識的萌芽往往是模糊且片面的。
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如果自己的父母沒有對他做出正確的引導,那麼他們也無法擁有健康合理的性心理。這個圖片所帶的話題,是之前的一條新聞:山東淄博一家商場在女衛生間內設置了男童便池。
按商場方面的說法,這樣的設計是考慮到商場主要以家庭為導向,很多媽媽帶著孩子來,上廁所很不方便。尤其是很多男孩子,媽媽通常會選擇直接帶他去女廁所。
為了方便媽媽,商場決定直接在女廁所裡設置男童便池。
也不知怎麼回事,媽媽們好像對於「帶著兒子進女廁」這件事情,都達成了「共識」——
認為這是「正常的」、「普通的」、「約定俗成的」。
支持商場做法的網友認為,商場的想法很人性化,確實是考慮到了媽媽們的難處。
並且現實生活中,都是媽媽直接帶著自家兒子去上女廁所的,女廁所也都有隔間,並不影響。
更多網友則持反對意見,她們認為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忽略了爸爸帶女兒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犧牲了女廁所內其他女性的感受。
能理解一個媽媽帶孩子出門的不容易,尤其是有些孩子自理能力還不夠的,沒辦法放心讓他一個人去上廁所,帶著去女廁所是一種無奈之下的解決方法。
但實際上,問題的本質並沒有得到解決。媽媽還是得帶著男孩進女廁所,並在其他陌生女性的「圍觀」中如廁。
不僅孩子的隱私得到了侵犯,與此同時,其他女性的隱私,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侵犯了。
錯誤思想,培育出不羞不臊的娃
之前明爸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條新聞:一個炎熱的夏天,一位媽媽帶著女兒去超市買東西。
由於天氣太過於炎熱,小女孩熱得滿身大汗,汗水浸溼了身上的衣服。
這位媽媽突然做出一個大膽的舉動:大庭廣眾之下,把女兒把身上的衣服全脫光!然後當作沒事兒人一樣,繼續逛著超市。
旁邊的路人們看到了,小聲提醒這位媽媽,跟這位媽媽說道:"你還是把你女兒的衣服穿上吧,小孩子這麼大了,光著身子在超市裡跑,不但影響不好,而且孩子還容易著涼。"
媽媽聽完後,淡淡地回了一句:"多管閒事。"路人聽完,搖搖頭走開了。
還有一位媽媽,把4歲的兒子帶進遊泳館女更衣室,結果被管理員阿姨罵哭。
這位媽媽很委屈:「其實我兒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啊!」
在很多人的傳統印象裡,好像小孩子的身體就不是身體,孩子的性別就不是性別。
同樣,在「他還小」思想的庇護下也有很多人認為小孩子不需要性別意識,「小孩子還小,他們什麼都不懂」。
*點擊進入小程序參與
*點擊進入小程序參與
孩子性別意識的缺乏,根源在家長!
你們會在孩子的面前換衣服嗎?如果會的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一位幼兒園老師曾經提過這樣一件事:
班上新轉來一個4歲的男孩,每次午睡的時候,她都要盯著小女孩換衣服。甚至小女孩上廁所的時候,他還要蹲下去看個究竟。
有一次,把一個小女孩嚇得大哭。
老師告訴男孩: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隱私,這樣看女生是不禮貌的。
男孩說:我媽媽也是這樣換衣服的,我都可以看,為什麼其他人的不能看?
如果家長一直不注意,經常在孩子面前換衣服、裸露隱私部位,會無形中加重孩子對身體的好奇心。
有些孩子可能會直接問爸爸媽媽,而有一些孩子可能會選擇自己去尋找答案。
而在自己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則極易犯錯或出現問題。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總是當著孩子面脫衣服裸露身體,孩子會認為這是很平常的事,那他在陌生人面前可能更容易脫掉衣服。
你永遠無法想像,讓孩子脫掉衣服有多容易!
曾有一檔測試節目請來幾個孩子,一位叔叔拿出新衣服,謊稱是媽媽買的,但要他們脫下舊衣服,才能得到。
孩子們都爽快地脫下了衣服,有的還讓小朋友和叔叔幫忙。
這讓在隱蔽處旁觀的,原本充滿信心的媽媽們大驚失色。
只有一個女孩拒絕了,她說「我不敢在男生面前換 」,是媽媽教她的。
我們花那麼多心血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千萬不要因為疏忽了一些小細節,讓性別意識教育的成果功虧一簣。
父母尊重自己的隱私,才會更好地尊重孩子隱私,才能讓他們學會尊重、保護自己。
沒有性別意識的小孩,長大了有多恐怖?
韓國就發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一個小學生偷拍自己母親的「私房照」,偷拍之後上傳到自己的社交網絡平臺上,分享給別人。短時間內,很多韓國網友都看到了他媽媽的「私房照」。
缺乏性別意識的小學生全然成了娛樂的附庸,如果不及時糾正,後果難以預料。
同樣,孩子缺乏性別意識容易遭遇性侵害。
每當新聞中曝出孩子遭受性侵害的消息,做父母的我們總是憤恨不已,卻不知道,很有可能是自己沒告訴孩子這方面的知識。
之前在第一季《爸爸去哪兒》裡,王詩齡被交換給張亮當女兒。
因為有攝像機,張亮讓王詩齡躲在被子裡換衣服;午睡時,張亮讓王詩齡睡在被子裡,自己在一邊蓋著衣服睡,真是令人感動。
這是一個來自成年人的有心和自覺,是對孩子的最大尊重和保護。
願父母們時時自查、自省,切莫成為讓孩子受傷害的「幫兇」。
點個「在看」,並「分享」給更多人,孩子的性別意識不能忽略,家長們要注意了!
*點擊進入小程序參與
*點擊進入小程序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