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夥冒充正規雜誌刊發職稱論文年收1200萬

2020-12-13 央視網

團夥冒充正規雜誌刊發職稱論文年收1200萬

原標題:

王某(左一)等9名嫌疑人受審。京華時報記者鄭羽佳攝

  團夥冒充正規雜誌,製作高仿期刊,通過網絡刊發廣告,幫助需要評職稱的人刊發相關論文,以此賺取「版面費」。不到1年,該團夥賺了1200餘萬元。昨天上午,王某等9人因涉嫌非法經營罪在順義法院受審。法庭上,王某辯稱和很多正規期刊都有相關協議,並支付了費用。 京華時報記者鄭羽佳

  ◎指控

  冒名辦刊物發稿賺大錢

  昨天上午10時許,王某等9人被帶進法庭,部分人向旁聽席的家屬望去,隨後落淚,而旁聽席內也傳來哭聲。法官提醒雙方要控制情緒。

  據檢方指控,王某於2012年、2013年註冊成立了北京聖麟閣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刊博天下國際文化有限公司,並先後僱傭張某、薛某等人,在順義區馬坡花園一區的一間出租屋內,在未取得出版許可證的情況下,冒用正規期刊名義,許諾為作者刊登文章並收取「版面費」。王某等人擅自使用涉案期刊刊號,出版、印刷、複製、發行《科技研究》、《電源技術應用》、《中國文房四寶》、《新材料新裝飾》、《時代財富》、《華中電力》、《三角洲》、《公訴人》等期刊,並將交納「版面費」的作者的文章刊登在上面。

  經查,2014年1月至10月間,王某等人共收取「版面費」1200餘萬元。

  2014年8月18日10時,順義警方接匿名舉報後,將王某等人抓獲。據悉,該團夥中年齡最大的1988年出生,最小的1995年出生,均來自陝西平利縣,大都為親戚關係。

  公訴機關認為,應當以非法經營罪追究王某等人刑事責任,王某系主犯,其他被告人為從犯。綜合案件事實及情節,建議對王某判處有期徒刑8年至9年,並處罰金;建議判處其他被告人有期徒刑2年至3年之間,並處罰金。

  ◎辯解

  給雜誌社錢獲對方授權

  據了解,主犯王某1993年出生,曾在雜誌社工作,因覺得幫人發表論文收取「版面費」很掙錢,因此成立公司單幹。

  面對指控,王某表示對罪名沒有異議,但對指控的部分事實不認可,「我公司與雜誌社是有合作的,也就是與各個雜誌社形成了口頭或者書面協議,雜誌社授權給我,我沒有冒用雜誌社名義。」王某稱,他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是這麼做的,所以認為這一行是合法的。

  王某稱,他主要負責管理公司並和相關雜誌社、印刷廠等進行工作協商,員工則以雜誌社名義對外徵稿,主要通過在QQ群發布廣告,版面費用從180元到350元不等。事成後,員工可從中獲得10%-15%的提成。

  「論文刊發後,期刊是不對外發行的。」王某稱,他與雜誌社達成協議後,會交納20多萬到40多萬不等的「管理費」並拿到收據,期限為1年。員工將收到的論文簡單整理後發給他,他初審後再發給雜誌社終審,「雜誌社審完後,我再找其他公司負責排版和印刷,每次印刷200多本,最後以快遞的方式給作者」。

  除王某外的其他被告人表示,他們的工作是通過QQ群發布廣告,然後收集論文稿件,經簡單編輯後都發給老闆王某,「雜誌社是否授權,我們也都不知道,也不知道雜誌是真是假」。

  ◎證言

  個別期刊承認收管理費

  在庭審中,王某多次提及公司與雜誌社是合作關係,並與雜誌社籤訂了協議。對於協議一事,涉案的多家雜誌社並不認可。

  《新材料新裝飾》編輯部負責人稱,他們雜誌不是學術性期刊,而屬於市場營銷性質的雜誌,面向的是材料商、設計師等,「我們雜誌社沒搞作者投稿,只面向設計師徵稿,公司並沒有委託其他公司進行學術性期刊徵稿出版,也沒有籤過協議合同」。

  「我們雜誌社沒有委託別人收稿,我也不認識王某。」《華東科技》執行總編說,他們的期刊是在網上在線閱讀,「我們沒有合作方,而且我們的刊號不可能交給他人使用收手續費」。

  據了解,除了部分雜誌社不認可對外有合作,還有一些雜誌社表示已停刊。

  《時代財富》的社長在證言中表示,他是2007年到《時代財富》雜誌社擔任雜誌社的社長,2010年他調離雜誌社,「2009年3月份《時代財富》雜誌就停刊了,刊號也已經撤銷」。《華中電力》雜誌社的主編也表示,2012年10月,該雜誌社已經不存在了。

  《電源技術應用》的編輯部主任在證言中稱,他跟王某有合作協議,合同內容是編輯部授權給王某的公司出版《電源技術應用》(學術版),授權王某刊登學術文章,但主刊不允許,「分三次共收取了40多萬的管理費,這些費用用於編輯部的日常支出了」。

  ■追訪

  為評職稱花550元登論文

  據了解,找王某刊發論文的多為需要獎學金評定加分的學生,和需要評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

  在校大學生王某稱,2014年開學之後,他想發表一篇文章為獎學金評定加分,因此從百度上搜到了《科學研究》期刊雜誌,「我從已經畢業的師哥那裡了解到,可以通過淘寶網找到刊登的代理,後來在淘寶上搜索找到了代理人」。

  王某稱,他跟代理人聯繫上後,對方表示,600元可以發表文章,隨後就將錢打到了代理人的淘寶帳號。兩天後,他收到了《科技研究》的錄用通知,幾天後又收到了對方郵寄的發表了文章的那期《科技研究》。

  另一位在某企業上班的楊女士稱,因評職稱時需要發表論文,她經同事介紹,在QQ上認識了一個代理人,「我把想發表的文章發給對方郵箱,並往他的支付寶裡打了550元」。一個月後,她收到了刊發論文的《科技研究》雜誌。

相關焦點

  • 以在期刊上發論文騙錢 這個團夥作案千起,騙了600萬
    揚子晚報網5月27日訊 (通訊員 張玉成 智云云 記者 王國柱)現如今,很多行業職工在評級或者晉升時,都有期刊論文發表的要求,這給平時忽略學術研究、缺乏文字功底的人員造成不少困擾。可如果有人宣稱只要花錢就能在正規期刊上發表文章,你會信嗎?
  • 團夥出假期刊幫人發論文牟利1200餘萬 9人受審
    晉級職稱必要一關就是發表論文,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選擇花錢買個版面登論文,這催生了假論文期刊行業。  昨天,順義法院審理了一起利用出版假學術期刊騙取版面費的案件,以王某為首的9人團夥成立公司專門印製假論文期刊,許諾為作者刊登論文並收取版面費獲利1200餘萬元,涉嫌非法經營罪受審。  該案因被告人眾多,案情複雜,審理長達一天。
  • 不提供論文就能在知名雜誌上發表?11人團夥落網
    不需要提供論文,只要交錢,就可以在知名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男子焦先生轉帳後,對方直接失聯。北青-北京頭條記者8月11日獲悉,北京順義警方成功打掉一詐騙團夥,董某等11人被刑事拘留。5月28日,順義公安分局刑偵支隊接焦先生報警稱:被人詐騙1萬餘元。
  • 曝光|團夥靠代寫代發論文詐騙600萬,成員只有初高中文化……
    近日,泰州姜堰警方就通過縝密偵查,搗毀一個以「買賣、代發論文」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跨省抓獲12名犯罪嫌疑人。以為給錢就能發論文,結果被騙8500元今年41歲的王女士是姜堰某單位的一名正式職工,由於評職稱需要在期刊上發表論文,給多年不執筆的王女士帶來煩惱。
  • 交錢就發論文 男子辦假期刊10個月狂賺1200萬(圖)
    王某先後擅自出版多種期刊,在2014年1月至10月間,收取版面費1200餘萬元。昨天上午,此案在順義區法院開庭審理,王某被控非法經營罪。王某辯護人認為,王某系和出版社合作,不構成犯罪。據悉,目前交錢發論文已經「屢見不鮮」,一些教師、學生、職業人士都通過交錢發論文來達到畢業和晉升職稱的目的。由於大量評價機制均以發表論文為重點,導致論文需求遠大於期刊數量,這給了一些非法期刊「斂財」的機會。
  • 靠代寫代發論文詐騙600萬 警方:成員大多只有初高中文化
    如果這時,有人告訴你只要花錢就能在正規期刊上發表文章,你會信嗎?江蘇警方告訴你,別信!假的! 近日,泰州姜堰警方就通過縝密偵查,搗毀一個以「買賣、代發論文」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跨省抓獲12名犯罪嫌疑人。
  • 假雜誌發職稱論文騙倒884人 3年騙得200萬餘元
    京華時報記者蒲東峰攝   醫生若想獲得職稱晉升,需要在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北漂高中畢業生李朋陽看到了「商機」,他仿冒知名醫學雜誌製作假刊,3年間以幫發論文為名騙取全國884名醫生200萬餘元。昨天,李朋陽及其3名親屬因涉嫌詐騙罪在順義法院受審。多名醫生向記者表示,目前晉級職稱「唯論文」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希望儘快推進職稱制度改革。
  • 為了發論文評職稱,這些醫護人員被一夥初高中畢業生騙走600萬
    據《財新》報導,辦案警官孫喬介紹,「一些醫院只要看到有這本書,書上有你的文章,文章有你的署名、你的單位,也就不會去核實這本期刊是否真實存在,就給你評職稱了。所以這些受害者覺得假不假都無所謂。」 這些犯罪嫌疑人也不是一個團夥在戰鬥。在裁判文書網可以找到不少類似的案件,其中一個涉及135名被害醫護,涉案金額超過173萬。
  • 犯罪團夥靠代寫代發論文詐騙600萬,警方揭露真實身份
    通報稱,涉事兩名學生存在由他人代寫、買賣論文的「學術作假」行為,兩所大學分別撤銷了兩人所獲得的碩士學位,並收回、註銷了碩士學位證書。 近日,江蘇泰州警方就搗毀了一個以「代寫、代發論文」為由實施詐騙的團夥,該團夥兩年內瘋狂作案1000餘起,詐騙金額超過600萬。那麼,警方是如何撥開迷霧偵破案件的呢?
  • 職稱論文亂象:「金錢換版面」已成「明規則」?
    2012年5月,李龍也遭遇冒牌「中華全科醫師雜誌」騙局,未能完成「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兩篇」的指標,耽誤了職稱晉升的機會。   記者以「論文發表」或「代發論文」為關鍵詞在網絡上搜索,可以獲得4600萬條以上的搜索結果,其中許多網站就是由假期刊開設的。它們絕大多數隻留下一個電子郵箱或郵政信箱,既沒有ICP備案,沒有網際網路出版許可證,也沒有教育主管部門頒發的網際網路教育信息服務的批文。
  • 代發論文,省級2500國家級5000,詐騙團夥「誠信贏天下」
    都是騙子為你精心準備的話術,以為花點小錢就能搞定期刊論文發表,殊不知正中騙子圈套。近日,昆明刑偵支隊協助江蘇泰州姜堰警方搗毀了一個以「買賣、代發論文」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搗毀該團夥在昆明的窩點,現場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扣押手機、電腦等物品百餘件。
  • 醫護人員評職稱難 易成「代寫代發論文」受騙群體
    對方聲稱不僅可以代發論文,甚至可以根據職業需求提供代寫服務,並保證代寫的論文能夠見刊。對方還給王女士發來一些以往的「成功範例」,表示「公司要深度合作幾家期刊」,並提醒不要擔心。雙方商定好價格後,王女士通過微信先給對方轉了3000元「定金」,並約定論文寫好,確認後再談刊發的事。
  • 犯罪團夥代寫論文詐騙600萬,警方:成員大多是初高中文化
    現如今,很多行業職工在評級或者晉升時,都有期刊論文發表的要求,這一點給平時忽略學術研究、缺乏文字功底的人員造成不少困擾。如果這時,有人告訴你只要花錢就能在正規期刊上發表文章,你會信嗎?江蘇警方告訴你,別信!假的!
  • 為評職稱花錢買論文 論文買賣形成完整產業鏈
    劉強說,因為評職稱,單位很多同事都花錢發表過論文,發表論文的雜誌有國家級的、地方級的,只要交錢就可以刊發。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如今許多人把論文視作一種明碼標價、公開買賣的商品,有些人把論文代寫、代發當作一種謀利的途徑。
  • 職稱論文範文(發表論文)職稱論文範文
    一名雜誌期刊的教授編輯每年接收到的作者投稿和經手送審、編輯的論文稿件都在400篇以上,但是,可以發表的稿件不足16%,錄用率相當低
  • 你找的論文代寫,可能只有初高中文化……而他們賺了600萬!
    如果這時有人告訴你,只要花錢就能在正規期刊上發表文章,你會信嗎?警方告訴你,別信!假的!點擊查看視頻近日,江蘇泰州姜堰警方就通過縝密偵查,搗毀一個以「買賣、代發論文」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跨省抓獲12名犯罪嫌疑人。
  • 一本假雜誌,70多人被騙10多萬!論文投稿注意防詐騙
    按照廣東省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的要求,正高需要提供4篇有效論文,且在中國知網或者萬方醫學網有論文的資料庫連結。如果沒有網址連結,則要提供論文發表當期的雜誌原件。小趙有一篇論文沒有連結,就按要求提供了當期的雜誌原件,沒想到卻發生了出乎意料的事情……我們看看問題出在哪?
  • 湖北麻城警方抓獲發表期刊論文代寫論文31人詐騙團夥
    眾所周知,醫生若想獲得職稱晉升,需要在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不少人也為此非常發愁,可要是有人給你打電話,說不論是什麼級別的期刊,只要你花點錢,都可以幫你發表論文,你會信嗎?12月2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黃岡市公安局獲悉,近日,麻城警方破獲了一起以「發表期刊學術論文、代寫論文」實施詐騙的案件,抓獲團夥成員31名。目前,該團夥抓獲的涉案人員均已被刑拘。
  • 海南教師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考核改革的開始
    海南教師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東方網6月26日消息:海南省近日出臺《中小學、中職教師教育教學論文代表作鑑定實施辦法》,論文發表不再作為教師評職稱的硬性條件。教師為了評職稱花錢買論文,或者花錢買版面出版論文等「論文造假」現象,在中國教育界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 男子冒充期刊雜誌編輯 詐騙投稿人出版費
    男子劉某利用很多高校學生、單位職工參與評先評優、職稱評定必須在期刊雜誌上發表論文的需求,冒充期刊雜誌工作人員實施詐騙,屢屢得手。10月30日,淮南市大通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該起詐騙案件作出判決,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劉某有期徒刑三年八個月,並處罰金2萬元,並對其違法所得予以追繳。2018年年底,年關將近,剛刑滿釋放的劉某因沒錢過年,便想「重操舊業」,通過詐騙弄點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