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作業即將來襲!
學生們由於繁重的課業負擔,可以說多數時間都用來學習了,鮮有空閒的時間,體育鍛鍊也成了奢望,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學校裡的「小胖墩」、「小眼鏡」。但是,體育鍛鍊對強健體魄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不應該被忽視。
9月22日,教育部要求體育課將來也必須布置作業。
要把文化課的作業減下來,體育課作業加上去。
不過,在相關的調查中顯示,現階段的學生們可能都沒有時間,達到了70%。
雖然教育部的要求是減少文化課的作業,以此來騰出體育課作業的時間,但是,最終的現實,會是豐滿的,還是骨幹的,那可就難說了。
別像這位網友所說:
不要文化課的作業沒減下來,體育課的作業又加上了,學生負擔更重了。
有沒有時間還只是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家長錢包夠不?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報補習班成了現在孩子們的標配,作為孩子的父母,不報個補習班你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父母們普遍望子成龍,報起來補習班來,數量也都不少,一個、兩個不算事,三個、四個也不算多,五個以上才能勉強撐個門面,等報到了7個的時候才發現,工資已經不夠用了。
但是現在,眾多輔導班裡可能還會再增加一項:體育,哦不對,是一類,體育類。
如果說小學文化課,多數家長還能雞飛狗跳地輔導一下,眾多體育類項目,「頭腦簡單、四肢也不發達」的家長們,可能就更要撓頭了。
要說體育可是個大類,足籃排、桌球羽毛、遊泳擊劍、爬山跳繩等等,種類應有盡有。
光是納入中考必考的項目,就有這麼多:
如果非必考的項目也要布置作業,體育的花樣可比文化課多多了。
現在已經有家長給孩子報了體育類的補習班,遊泳、輪滑、籃球,甚至是跳繩也有補習班,而且價格也都不菲。
在當前已經基本排滿的24小時裡,還能不能給孩子擠出時間玩體育,恐怕是每個家長都犯難的事。
想要在極短的時間裡出成績,報班就可能成為很多家長的選擇。
要不大家商量一下?
就像剛開學的時候,教育部門再次強調了小學要減輕孩子和家長的負擔,要堅持零起點教學。
可實際情況是,孩子和家長們總被現實教育:
所以有網友就打趣說,教育部門在要求家長零起點的時候,能不能先和小學商量好?不能我這裡零起點了,小學那裡堅持「不零起點」,那兩邊又怎麼能對接得上?
同理,在準備把體育作業加上來的時候,能不能先和其他科目的老師商量一下?體育運動絕對是必須的,也是非常有益的,但增加作業的前提可能是,文化課的作業要能減得下來。
如果文化課作業根本沒變,體育的作業又加上來了,那對學生、家長來說,可能真是增加負擔了。
還有一個問題,由於升學考試的存在,即使文化課的作業量減了,學生、家長難道不會自己增加嗎?而且,體育老師長期「生病」這個問題,能不能先搞定了?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個死結,根本無解。
大家覺得,孩子還能騰出時間做體育作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