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鞋巨頭銷售數據下滑 鞋業傳統銷售模式受衝擊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東莞厚街一家鞋廠生產線,原料漲價,鞋廠壓力變大,有實力的鞋廠在加快轉型步伐。南都記者 方光明 攝

  李先生是虎門宴崗百麗鞋廠的員工,其反映自去年12月份以來,原本每月3000多的工資驟降到一兩千。3月10日,千名工友因為對工廠這一行為表示不滿而反映了訴求。百麗連續10多年在中國女鞋銷售中居榜首,是許多都市女白領喜歡的品牌,然而3月1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四季度作為核心業務的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6.2%,三季度這一數據也下降了13.4%。

  3月3日晚,另一著名女鞋品牌達芙妮發布最新盈利警告,公司預計2016年全年虧損額將高達7.9億-8.4億港元。這兩家女鞋品牌在東莞都有代工廠和上遊廠,加之今年1月份以來,鞋材的各主要原料跟隨上調,純苯和A A的價格有20%-30%的上揚,鞋廠的壓力變大。其中有實力的鞋廠也在加快轉型步伐。

  百麗去年6-8月 內地關店276家

  李先生當時進入百麗鞋廠工作,就衝著這是個「大廠」。百麗集團旗下有Belle(百麗),Teenmix(天美意)、Tata(他她)、Staccato(思加圖)、Joy&Peace(真美詩)、Millie『s(妙麗)、Senda(森達)、Innet(茵奈兒)、Basto(百思圖)等,同時還代理經營7個品牌——Bata、Clarks、CAT、Fitflop、HushPuppies、Mephisto、Merrell等,一度是中國女鞋的霸主,然而近兩年來業績明顯下滑。

  去年12月9日,百麗國際發布的2016/2017財政年度第三季度國內零售營運數據顯示,百麗集團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13.4%,雖然運動、服飾業務同店銷售增長4.6%,但仍然難以抵擋鞋類業務的大幅下滑。

  去年上半年,雖然百麗集團與去年同期相比總體銷售收入增長0.9%至195.26億元,百麗集團歸屬淨利潤同比暴跌19.72%至17.33億元。當年的6月至8月,百麗集團在內地關閉276家門店。

  百麗3月19日發布四季度營運數據,該季度內銷售網店淨增加86間,鞋類同店銷售下降6.2%,2016-2017年度鞋類業務的收入、毛利及經營溢利較上一年度同期下降。

  同樣是女鞋界的知名品牌,2017年3月3日晚,達芙妮發布最新盈利警告顯示,公司預計2016年全年虧損額將高達7.9億-8.4億港元。與上年同期的虧損額相比,虧損增幅約為58%至70%.公告還顯示,2016年達芙妮銷售點數目減少了999家,包括810家直營店和189家加盟店。據悉,達芙妮全國核心業務門店銷售店鋪數量在巔峰時期逾6000家,而截至2016年底,該數字減少至4598家。

  人工和運費也大幅上漲

  位於東莞東城溫塘的東莞市建發鞋楦有限公司,一直是Burberry的供應商,轉內銷之後也有給百麗和達芙妮做開發、做服務,是這兩家企業的供應商。公司董事長楊文龍也印證了這兩家女鞋巨頭的訂單銳減。而去年底就來勢洶洶的鞋材漲價,在今年1月初有愈演愈烈之勢,讓眾多鞋材工廠和其他品牌的鞋廠,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垂直鞋業自媒體「鞋界教授」,在2月27日曬出某上市化學集團股份公司貼出的「TPU產品調價通知函」,其中提到自2016年12月初,純苯價格一路上揚;至2017年2月中旬,漲幅已經高達27%!受其影響:TPU各主要原料也跟隨上調,其中AA價格漲幅最大,達到了23%.

  於是,該公司決定,自2017年2月27日起:所有TPU產品銷售價格在原有基礎上上調人民幣5000-5500元/噸;亞太地區出口業務所有TPU產品銷售價格在原有基礎上上調300-400美元/噸。

  與此同時,多家化工類平臺,只發布每天原材料的上漲價格。東莞一家小型鞋材老闆吐苦水:「現在原料價瘋漲,BR9000從原來11000元左右漲到現在26000元,其他材料也漲了很多,這個價格如果鞋底不漲價的話我們只能喝西北風去了。」

  在這種環境下,橡膠大底也應聲漲價,至少每雙漲一塊。運營「鞋界教授」的自媒體人王勇均是浸淫鞋業多年的老江湖了,他也感受到今年鞋業的「春寒」,除了原材料漲價以外,人工和運費也都出現了兩位數的大幅上漲,最大的難題還是,訂單嚴重不足。

  一家鞋材自動化設備的銷售商談及,政府在大力推廣自動化,很多中小型製鞋企業也認可他們的機器足夠好,可訂單不足的情況下,原本的工人都開工不足,根本很難考慮購買自動化設備。

  大數據分析+私人定製或引領未來

  就在許多鞋企艱難抵抗原材料上漲和訂單減少的「雙重夾擊」之時,一家名為「必要」的C2M電商平臺,每天可以通過個性化定製帶來500-600單的製鞋訂單。這家平臺號稱「用戶與奢侈品製造商的直線連接,去除中間所有環節,保證最低成本」,接到的單子,也會發給有著給全球知名鞋業品牌和國內一線品牌做鞋的中小型工廠代工,只不過這一次貼上的是「必要」的牌子。

  一位給千百度做休閒鞋的企業老闆告訴記者,目前東莞厚街寮廈的不少鞋業批發店和他們的網店,都在推「個性定製」的產品,對接到中小型鞋企,一個星期,交貨到家:「這些單子的量跟大品牌的沒得比,但有一個好處是,絕對無庫存。有多少需求就做多少鞋子,最大程度降低了浪費,這樣利潤就有保障」。

  「東邊不亮西邊亮。實際上,賣得好的定製鞋款,補單都補不過來。」楊文龍的公司目前已經往「定製化」方向轉型,目前建發集團除了東莞以外,在佛山、成都和莆田都有分廠。他分析,中小鞋企現在摸索出來的「定製化服務」,正是應對百麗、達芙妮等大型品牌廠商這幾年被「打得一頭霧水」的危機中總結出來的。

  楊文龍分析,傳統的鞋業銷售模型,就是把品牌做大了,渠道為王,同一款鞋製造出幾千幾萬雙,然後放到渠道中就消化掉了。然而隨著電商的普及,一方面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從商場轉移到了網上,另一方面對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一旦某一季或者某一款鞋沒有摸準消費者的習慣,造成的庫存積壓是很可怕的。

  「我們都知道服裝行業有青島紅領,已經在率先嘗試用大數據來分析消費習慣,實現服裝的私人定製。實際上,鞋業也會往這個方向走,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銷售模式,必定會取代過去傳統的銷售模式。而百麗等大企業前面鋪排太多,一下子掉不過頭來,就容易遭遇危機。」楊文龍說,建發目前也在做鞋的數據研究,尤其鞋楦就是影響穿鞋舒適度的重要一環,他們加大這一塊的技術研發,爭取在轉型中佔據先機。

  聲音

  實際上,鞋業也會往這個方向(私人定製)走,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銷售模式,必定會取代過去傳統的銷售模式。而百麗等大企業前面鋪排太多,一下子掉不過頭來,就容易遭遇危機。

  ———Burberry供應商、東莞建發鞋楦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文龍

相關焦點

  • 銷售疲軟品牌賤賣 傳統女鞋為什麼會倒下?
    同時另外幾家上市的本土女鞋企業,業績也是深陷泥潭。有業內人士說,整個行業,已經到了不得不轉型的生死存亡一刻。  百麗國際發布2016/17財政年度第四季度零售營運數據及盈利警告,宣告集團上市10年首次錄得連續利潤下滑。
  • 鞋業巨頭們難掩頹勢,這家女鞋品牌的淨利潤卻漲了回來
    鞋業巨頭們難掩頹勢,這家女鞋品牌的淨利潤卻漲了回來 iwangshang / 孫姍姍 / 2017-04-19 摘要:就在這些巨頭們難掩頹勢、艱難轉型之時,這家女鞋品牌的淨利潤比上年同期增加
  • 大東成都工廠一年供貨2000萬雙 四川鞋業生產和銷售模式急需轉型
    大東成都工廠一年供貨2000萬雙 四川鞋業生產和銷售模式急需轉型 這家在四川紮根13年,為浙江總部提供大東女鞋的生產企業,將沿海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引入內地,而且見證了四川鞋業從起步到輝煌再到轉型的歷史。  「我個人看來,目前四川鞋業要轉型升級,必須要降低成本,還有改變銷售方式,要有自己的品牌和銷售渠道。」6月8日,康鳳鞋業董事長錢昭迪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坦言。
  • 百麗退市,達芙妮折翅,星期六苦撐,你所熟知的女鞋品牌這些年怎麼了?
    消費者只是用腳投票,就足以讓一個鞋業巨頭從神壇跌落。   近年來國內鞋業不斷遭受衝擊,百麗退市,哈森預跌,星期六業績下滑……新興品牌不斷崛起,傳統女鞋品牌老化,不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直線下滑。
  • 女鞋上市企業線下空間被持續壓縮
    但星期六在半年報中披露的數據,並不能代表女鞋企業的整體情況。   A股另一家女鞋企業奧康國際雖然尚未披露半年報,但是2013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下滑19.07%和43.92%,今年一季度,奧康國際實現營業收入7.419587億元,淨利潤1.237961億元,分別下滑11.21%和24.97%。
  • 百麗等女鞋巨頭日子不好過 「賣運動裝」成新增長點?
    實際上,諸如百麗、達芙妮、星期六這樣的鞋業品牌業績這兩年一直在下滑。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市場飽和、成本上漲、電商持續性衝擊等諸多因素的共同掣肘下,女鞋品牌單純走規模化、拼產能降成本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行不通。   女鞋也陷入關店潮中   2015年8月31日晚間,女鞋品牌千百度公布了截至2015年6月末的中期業績。
  • 關店持續 中國女鞋告別「規模為王」時代
    編者按:幾年前瘋狂開店的日子已經過去,傳統渠道的衰弱、電商衝擊等令包括達芙妮、星期六眾多品牌在內的國內女鞋企業漸漸走入增長乏力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謹慎擴張甚至大舉關店。就在2015年4月,那個在中國市場風頭正勁優衣庫(Uniqlo)發布消息,它們終於開始賣鞋子了。
  • 鞋業觀察|運動巨頭寶勝9月銷售重拾增長,裕元製鞋業務持續收縮
    行業資訊 1 運動巨頭寶勝9月銷售重拾增長,裕元製鞋業務持續收縮 中國運動服飾零售商寶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
  • 國產女鞋品牌業績低迷達芙妮百麗平均每天關3家店
    這是繼2015年淨利大跌38.4%後,百麗連續第二個年度業績大幅下滑。在達芙妮、百麗業績持續遭受重創的背後,傳統國產鞋履品牌已經陷入瓶頸期。達芙妮3年市值蒸發逾90%達芙妮國際表示,2016年營業額減少主要由於銷售店鋪數目大幅減少及同店銷售錄得負增長,導致核心品牌業務營業額下跌。此外,由於大幅打折的過季商品銷售佔比增加,導致達芙妮毛利率下跌。
  • 倒閉潮中逆襲成王的女鞋!一雙價格不過100元,創年銷售50億奇蹟
    在電商行業的衝擊下,傳統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曾經我們在街頭熟悉的品牌老店迫於無奈也都紛紛關門了,比如號稱「寶馬」的達芙妮女鞋,還有號稱「奔馳」的百麗女鞋,如今已幾乎看不到它們的身影。眾多鞋店都因網購的出現而半路夭折了,然而,在這種情形下卻出現一個逆襲成王的女鞋品牌。
  • 星期六鞋業成A股第一家女鞋品牌
    和百麗、達芙妮等知名品牌一樣,佛山星期六鞋業有限公司(下稱「星期六」)是一家女鞋製造及零售商,它自創的「ST&SAT」品牌,在中國內地已經建立起來1205個品牌連鎖店,2007年營收6億多元,淨利8571萬元。日前,星期六的IPO申請已經順利通過證監會審核。
  • 鴻國國際攜千百度轉戰香港IPO 國內三大女鞋巨頭直面資本大戰
    對於鴻國國際的再次上市,有業內分析師表示,國內三大女鞋巨頭都選擇上市融資,融資後的擴張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未來中國女鞋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募集資金將拓展銷售渠道據了解, 鴻國國際主要經營國內二線女鞋品牌,是中國第二大中高檔正裝及休閒女鞋零售商。其產品「C.banner千百度 」是鴻國國際成功運作的典範。
  • 滿街都是「大東女鞋」,這個網際網路+傳統企業是如何突圍的? ...
    據百麗官網2017年的資料顯示,百麗是中國鞋業規模最大的公司,年銷售額超過230億元;同時也是國內市值最大的消費零售股,香港恒生指數成分股,世界鞋類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第二。當年鞋界有一句話:百麗是女鞋業的「奔馳」,達芙妮是女鞋的「寶馬」!
  • 一年賣出1億雙鞋子,全國擁有9千家門店,為女鞋行業的王者
    近些年,隨著網絡購物的衝擊,不少線下的連鎖鞋業巨頭都紛紛潰敗,如百麗、達芙妮要麼退市,要麼關店。特別是達芙妮,公開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8年,這四年時間裡,達芙妮虧了超過29億港元,門店數量也從巔峰時的六千多家,減少到兩千多家,可見傳統企業經營艱難。
  • 達芙妮、百麗……曾佔中國女鞋半壁江山的它們為何沒人買了?
    查詢歷史數據可看到,2002年達芙妮的銷售網點約500個,到了2014年爆發增長至5748家,足足擴張了近10倍!與此同時,隨著市場曝光率的增加,達芙妮的股價開始進入快速拉升階段,從0.5港元左右升至2012年的11.84港元。當時甚至流傳:在達芙妮銷量最巔峰時期,國內賣出的女鞋中幾乎每5雙就有1雙來自達芙妮。「大眾鞋王」的美譽也由此傳開。
  • 達芙妮十年來首虧損 傳統女鞋行業開始洗牌
    3月29日晚間,達芙妮公布了其截至去年底的全年業績,在營業額減少19.1%至83.79億港元的同時,其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額為3.79億港元,同比去年大幅下滑超300%。這是達芙妮近10年來的首次虧損,再往前一次則要追溯到2001年,彼時其還未大舉擴張。  和達芙妮一樣,包括百麗、星期六在內的國內幾大女鞋企業目前多遭遇增長瓶頸,門店收縮,同店銷售亦是下滑等情況。
  • 惠東鞋業定下發展小目標:女鞋要做到千億元產值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該縣鞋業製造走過了30多年歷史,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家庭作坊生產到機械化流水線生產的發展歷程。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速,作為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產品附加值不高、生產成本逐年上漲、平臺支撐力不足等問題逐漸顯現,成為制約惠東鞋業發展的難題。
  • 實體鞋業寒冬降臨,百麗退市,達芙妮關2000家門店,大東卻逆襲了
    最近十幾年以來,女鞋行業可以說是起起伏伏,尤其是在電商的衝擊下,以及實體零售業的不斷衝擊之下,很多之前的女鞋神話已經跌落神壇。在2017年7月,一代鞋王百麗宣布退市,並且還有另外一家傳統女鞋品牌達芙妮也僅僅在兩年之內就已經關閉掉了近2000家的門店,這些曾經在女鞋市場實力很強的企業,為什麼現在都面臨著關店的結局?
  • 女鞋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 企業走出國門自謀發展
    人民網北京11月3日電 (賈興鵬)在大多數行業都步入「寒冬」的時候,中國的女鞋行業也未能倖免,進入深度調整期。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國際時裝周上,依思集團總裁羅少強表示,整個女鞋行業的銷售額都在下滑,未來兩三年將是女鞋行業的優勝劣汰期,而為了應對危機,依思Q選擇了走出國門,與韓國設計師跨界合作,尋求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