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新小學傳統文化進校園—誦讀《弟子規》,做儒雅小學生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積累的豐富的人生智慧,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精神家園。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有責任要保護好我們的文化遺產,在教育小學生的過程中要大力宣傳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吸取其精華,摒棄其糟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為此,左各莊鎮東新小學開展了對傳統文化《弟子規》學習的活動,通過引導學生誦讀《弟子規》,使學生接受聖賢智慧教育。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聖賢人的學生都叫弟子。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訓蒙文》在成書之初受到清朝政府大力推廣而廣泛流傳,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
雖然現在是抗「疫」的特殊時期,孩子們都居家進行線上教育,但我們的活動布置下去以後,學生們都積極參與,對學習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學生們都認真誦讀和抄寫《弟子規》總敘和入則孝的部分內容,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俗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相信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堅持學習一定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做人應盡的道理,做人應盡的規範。
學生們根據誦讀內容,確立主題,繪製相關手抄報,讓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弟子規》,不得不說,孩子們真是太優秀了!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對當前小學生的教育意義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學校的老師在學生學習的同時也不忘自我充電,力爭做弘揚傳統文化的傳播者。
通過讓學生們誦讀《弟子規》,根據誦讀內容繪製手抄報等活動,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品德,懂得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言而有信等,做一個文明儒雅的小學生。
左各莊鎮東新小學
2020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