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且缺乏整合的狀態,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甑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教師提高和教學實踐改進的功能;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 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02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以學生發展為本;穩定並加強基礎教育;加強大的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強課程綜合化;加強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課程逐漸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