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措施》:Covid-19流行期間的德國之旅

2021-01-21 澎湃新聞

關於「 評論家選擇獎Critics』 Choice Award 」

這是一個新的國際攝影獎項,該獎項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0位有影響力的專家來評審提交的作品,即要求每位專家選擇三組個人最愛來贏得「評論家選擇獎」,並解釋他們為什麼對精選作品特別喜歡。今年有來自150多個國家/地區的攝影師參與。此文介紹的是2020年獲獎前十名之一,今天是第3期。

管制措施-

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德國之旅

英格瑪·諾丁(INGMAR NOLTING)

德國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贊成對新冠病毒採取「管制措施」。當時,即2020年2月28日,德國確診感染病例不到50例,因此大部分人都不相信該病毒會損害這個擁有歐洲最佳醫療體系和最強大市場經濟的國家。

儘管確診病例超過170,000例,德國的情況似乎與鄰國不同。很大一部分人口支持政府的嚴格規定,醫療體系尚未崩潰,死亡人數的比例相對較低。

我的工作是穿越幾乎被關閉的德國的旅程。我的旅程使我沿著疫情的前線和後方走了9000公裡,以創建連貫而全面的情況的個人檔案。

我的攝影系列《管制措施》探討了在特殊危機時期德國社會的狀況

。德國是一個被經常與官僚、控制和秩序相聯繫的國家。

在德國的康斯坦茨和瑞士的克羅伊茨林根之間設有國際邊界,但是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居民可以在城市之間自由流動。4月18日,為了限制感染,官員們豎起了第一個柵欄,兩周後,又豎起了第二個柵欄,兩者之間的間隔為幾英尺。目的是防止這些年輕情侶進行身體接觸。

4月4日在漢諾瓦博覽會展廳設置臨時醫院的病床。臨時醫院應在所有其他可能性都用盡時使用。在展廳中,將為500名Covid-19病人創建治療設施,這些病人不需要深層醫療,但由於病情而無法在家中被照料。

3月25日,Roland Kolepke博士將在Ludwigsburg醫院的Covid-19測試中心輪值,擺拍的肖像。在德國,測試規模較大。

禁止教堂服務,教堂關閉。在杜塞道夫的汽車電影院中設置了一個臨時的復活節教會服務講臺。4月10日的耶穌受難日,共有400輛汽車停靠在這簡陋的布道處。

我的姨媽在4月29日在Vlotho進行牙科治療。牙醫Drte Stübbe於3月19日購買了「Sundstrem」防護頭盔,以保護自己和患者免受病毒侵害。

4月19日,安德裡亞(Andrea)和雷納·祖貝(Rainer Zube)在埃辛根的草地上演合奏。五個星期以來,教堂銅管樂隊的成員在每個星期日的上午10:30在村子裡演奏。由於疫情而無法見面。

4月18日,德國的Sigmarszell村莊與奧地利的Hohenweiler村莊之間的封閉邊界。

承辦人Markus Küstner於4月17日在達森豪森公墓的喪葬大廳舉行葬禮。由於葬禮的感染風險很高,那裡主要是老年人,因此,墓地管理層決定不允許任何喪葬者參加葬禮。因此,馬庫斯·庫斯特納(Markus Küstner)獨自進行葬禮。

漢諾瓦醫學院副校長託比亞斯·韋爾特(Tobias Welte),馬丁·梅明(Martin Memming)博士,史蒂芬·威爾(Stephan Weil),下薩克森州部長,曼弗雷德·施雷伯(Manfred Schreiber)上校,4月4日在漢諾瓦展覽館臨時醫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醫院的費用仍然不明了。

4月11日,卡梅倫·卡彭特(Cameron Carpenter)在柏林音樂廳舉行直播復活節音樂會的彩排。由於活動被禁,音樂會沒有觀眾。空蕩蕩的音樂廳為他提供了新的機會來放置他量身定製的風琴和揚聲器。卡彭特說,在觀眾面前不可能有這樣的聲音質量的音樂會。

評委點評:

吉姆·卡斯珀,主編, LensCulture

就像科幻電影中的劇照一樣,這些怪異的照片展現了一個世界,在試圖維持必要的日常生活時,人們感到震驚,並被迫以新的,理性的,防備的和偏僻的方式生活。邊境城鎮的少年戀情, 拜訪牙醫,古典音樂演奏會,為公眾提供的特殊宗教服務等等。我們已經從世界各地看到許多類似情況的圖像,但是這些圖像在他們的實際情況中傳達出明顯的平和安靜的,不可思議的孤立感。

路易絲·費多託夫·克萊門茨 FORMAT 藝術節和 QUAD 總監

英格瑪·諾爾丁(Ingmar Nolting)的《管制措施》項目-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德國之旅是一系列精美的圖像,代表了Covid-19大流行導致我們在全球所面臨的局勢中熟悉,超現實和充滿詩意的時刻。這位藝術家在德國旅行了9000公裡,記錄了在這個特殊危機時期的親密,和(通常是超現實主義)幾乎完全處於封鎖狀態的前線空間-從牙醫的手術,嚴格的邊界,田野中的音樂家,空葬,音樂會到劇院和布道。

本文翻譯、編輯:梁紅(美國)

原標題:《2020年「評論家選擇獎」 03-《管制措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積極發現與管理病例:遏制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措施
    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為全球大流行。截至5月31日,全球已報告超過590萬病例,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應對COVID-19大流行,各國根據本國流行狀況、處置能力和社會特點制定了不同的防控策略。本文從中國目前的應對經驗角度,描述了中國的COVID-19防控策略(包括圍堵和壓制)與具體措施。
  • Nat Med:科學家們呼籲採取全球應對措施,保護COVID-19疫情大爆發...
    2020年4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2020年4月8日,一篇發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的標題為「COVID-19 in humanitarian setting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past epidemics」的評論性論文呼籲採取全球應對措施,保護COVID-19疫情大爆發期間最脆弱的人群。圖片來自CC0 Public Domain。
  • 社交疏離幹預措施可顯著降低全球covid-19的發病率
    社交疏離幹預措施可顯著降低全球covid-19的發病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0 15:51:30 英國牛津大學Nazrul Islam團隊分析了社交疏離幹預措施與covid-19發病率的關係。
  • 照顧計劃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懷孕,正在懷孕或產後的婦女
    一些孕婦在懷孕期間患有COVID-19的母親生出的早產兒或早產兒體重很輕,但是這些結果是否與COVID-19相關尚不清楚。SARS-CoV-2從母親到新生兒的傳播可能在產前,圍產期或產後發生。在大多數出生後接受測試的新生兒中,SARS-CoV-2結果均為陰性。但是也有報導,患有COVID-19的母親所生的新生兒在生命中的幾天內感染了SARS-CoV-2,有症狀。
  • Science: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生育率可能會下降
    2020年7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縱觀歷史,戰爭和饑荒導致的死亡率飆升之後,出生率會增加,而西班牙流感導致生育率暫時下降,然後在「嬰兒潮(baby boom)」期間恢復。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義大利博科尼大學的Arnstein Aassve、Nicolò Cavalli、Letizia Mencarini和Samuel Plach和佛羅倫斯大學的Massimo Livi Bacci發現與這一歷史趨勢相反的是,COVID-19衛生緊急事件似乎將導致生育率下降,卻沒有過去導致生育高峰的因素。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The marathon of covid-19 vaccination②
    願各位學習愉快~本文選自The marathon of covid-19 vaccination4-6段④While countries wait for supplies, the central role in keeping the virus at bay will be played by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NPI
  • COVID-19大流行影響了超過半數藥劑師的心理健康
    COVID-19大流行影響了超過半數藥劑師的心理健康 2020-11-30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進博會期間上海交通管制措施公布
    為確保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安全、順利進行,上海市公安局昨天發布了進博會期間上海交通管制措施:2018年11月1日至11月11日期間,對本市部分道路和區域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    一、11月1日至11月11日,每日5時至 22時,G50滬渝高速(G15瀋海高速-S20外環高速)雙向禁止貨運機動車通行。
  • ICRC急救專家反思COVID-19疫情下的急救教育
    COVID-19對急救教育帶來了哪些影響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COVID-19為大流行病,並加強預防措施,以儘可能控制和減慢疾病的傳播,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關閉所有學校、大學和其他培訓及教育機構,並轉向在線教育。許多急救培訓課程、繼續急救教育和其他面對面培訓也是如此。
  • BMJ: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孕婦的健康和圍產期結局怎麼樣?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收錄於話題#新冠肺炎產婦1個導語:對covid-19的發病率、危險因素、臨床表現和結果進行量化,是在大流行未來趨勢不明晰的情況下制定對臨床孕產婦護理和管理方案的關鍵。
  • 2020年高考期間三明市相關道路交通管制措施
    三、管制措施管制期間,以上路段禁止機動車輛通行,周邊路段嚴禁車輛鳴笛,亂停亂放。沙縣考點:沙縣一中 一、管制時間7月7日、8日 7:40—12:00、13:40—17:30 二、管制路段 金沙東路、金學東路路段 三、管制措施1、管制期間除救護車、消防車、執行任務的警車,其他各類機動車輛,禁止駛入管制路段。
  • 中考期間 泉州市多個路段實施交通管制
    一、管制時間:  7月18日(周六)上午8:00-11:00,下午14:30-17:30  7月19日(周日)上午8:00-12:00,下午14:15-17:30  7月20日(周一)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8:00  二、管制措施:  (一)7月18-20日考試期間,洛江區萬賢街十一中路口至安達路路口路段一律不準進入
  • 全球、地區和國家對covid-19疫苗接種目標人群規模的估計
    全球、地區和國家對covid-19疫苗接種目標人群規模的估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21:35:00 復旦大學餘宏傑團隊研究了全球、地區和國家對covid-19疫苗接種目標人群規模的估計。
  • 通知:阿爾伯塔大學針對COVID-19的信息更新 (3月31日)
    同學們好,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大學每天都在公布相應的應對措施。這期我們將向大家介紹宿舍方面的更新,阿省衛生廳針對國際學生新冠疫情治療的決定,以及阿爾伯塔大學科學家們面對疫情的努力。阿省學習和居住的國際學生都將獲得與COVID-19相關的醫療救助和治療。
  • Circuit breakers、PPE和Veronica buckets:世界英語與Covid-19
    通過分析含有數十億單詞的牛津英語監測語料庫,《牛津英語辭典》(OED)的編輯們可以觀察全球英語使用者是如何改變詞彙,以應對由冠狀病毒大流行帶來的相似的社會壓力。2020年3月,我們針對不同英語變體的語料庫數據的研究顯示,一些最常用的單詞在所有變體中都是相同的——例如coronavirus(冠狀病毒)、covid-19(2019冠狀病毒病)、pandemic(大流行病)、self-isolation(自我隔離)、quarantine(隔離檢疫)等詞語。這意味著,從倫敦到紐約,從拉各斯到孟買,從吉隆坡到雪梨,所有英語使用者都在使用這些詞。
  • COVID-19大流行的現象動力學:調整參數的綜合分析
    本文由機器翻譯,僅供參考,感興趣請查閱論文原文核心速遞COVID-19大流行的現象動力學:調整參數的綜合分析使用SIR模型的修訂版對C0VID-19在義大利的擴散進行建模;逃脫流行病:通過少數者博弈優化運動;關於預測COVID-19流行過程的數據驅動模型的說明;全國性措施對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研究
  • 最全:佛山全市墓園交通管制措施公布
    清明節期間,佛山公安將對全市墓園、祭掃場所道路及周邊路段實行交通管制措施,將增派警力在主要路段、重要節點設置執勤點進行交通疏導與管控,對現場祭祀車輛、市民進行勸離,並在各主要祭祀場所周邊交通路口設置提醒和引導標識,加強對墓園周邊路段的巡查及對違停車輛的查處。
  • 接種過疫苗後是否還會傳播COVID-19?
    尚不清楚COVID-19疫苗是否能防止接種疫苗的人攜帶新型冠狀病毒而不會感到不適和不知不覺地將其傳播給他人。對於接種疫苗的人掩蓋其仍然很重要。On December 18,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uthorized the emergency use of Moderna's covid-19 vaccine.
  • 全球戰疫:法國「封城」一周後,為何管制措施更加嚴厲?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法國「封城」一周後,為何管制措施更加嚴厲?中新社巴黎3月25日電 題:法國「封城」一周後,為何管制措施更加嚴厲?在嚴厲管制措施下,巴黎市中心的很多地方——旺多姆廣場、協和廣場、羅浮宮廣場等地點,行人和車輛稀少。當地時間3月24日,法國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嚴峻,管制措施持續升級,民眾日常出行受到更嚴格的限制。圖為嚴厲管制措施下,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協和廣場當天幾乎沒有行人和車輛通行。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警方對管制措施的核查也是比較嚴格的。
  • 估計COVID-19大流行中的感染病例數
    將斯洛維尼亞目前對COVID-19流行病的持續預測與所收集的斯洛維尼亞數據進行比較。結果表明,目前在家庭/養老院內部傳播的可能性是在家庭之外的兩倍。我們使用一組模擬(N = 1000)來反演獲得模型參數的後驗分布,並估計COVID-19預測的不確定性。我們發現在不受控制的流行中,內在的不確定性主要源於病毒生物學的不確定性,即其繁殖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