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孕婦的健康和圍產期結局怎麼樣?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收錄於話題#新冠肺炎產婦1個

導語:對covid-19的發病率、危險因素、臨床表現和結果進行量化,是在大流行未來趨勢不明晰的情況下制定對臨床孕產婦護理和管理方案的關鍵。

pixabay

在新冠流行期間,孕婦被認為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病毒對孕產婦和圍產期結局的潛在不良影響備受關注。對covid-19的發病率、危險因素、臨床表現和結果進行量化,是在大流行未來趨勢不明晰的情況下制定對臨床孕產婦護理和管理方案的關鍵。

從新冠肺炎爆發到現在,有關孕期covid-19的出版物急劇增加,包括個別病例報告、病例系列、觀察研究和系統回顧等。截至2020年6月26日,在該領域發表的評論超過86篇,另有94篇在PROSPERO註冊。早期的回顧主要包括病例報告和病例系列報告,這些病例往往被不恰當的分析,導致出現有偏見的結論。隨著新證據的出現,這些評論很快就過時了。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項綜述全面評估了關於患有covid-19的孕婦和新近懷孕患者以及非孕婦的比較數據。此外,初級研究中的抽樣框架也各不相同,從對所有住院孕婦進行SARSCoV-2測試到基於症狀的測試。

各國國內和各國之間的檢測策略也不相同,許多早期研究根據流行病學風險評估和臨床特徵進行診斷,但沒有確診的感染,因此需要在分析中加以考慮。研究的外部和內部有效性的局限使得指導方針的制定者和政策制定者很難對患有covid-19的孕婦和新晉懷孕患者提出基於證據的建議。

9月1日,BMJ上發表了英國伯明罕大學應用健康研究學院、世衛組織全球婦女健康合作中心的John Allotey教授團隊的一項動態系統回顧性研究,確定covid-19在孕婦/新進懷孕孕婦中的臨床表現,以及相關併發症的危險因素,量化了孕產婦和圍產期結局,為臨床上對孕產婦的管理提供了一些參考。

研究的數據來源為Medline、Embase、Cochrane資料庫、WHO COVID-19資料庫、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中國知網)和自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6月26日的萬方資料庫,以及預印本伺服器、社交媒體和參考列表。

在刪除49684篇重複文獻後,研究者確定了20625篇獨特文獻,並將77篇隊列研究(55篇比較研究,22篇非比較研究)納入系統綜述(圖1)。

圖1.研究選擇過程

研究結果顯示,因任何原因住院或入院的孕婦和新進孕婦的covid-19診斷率為10%。比率因抽樣策略而異:在通過普遍篩查抽樣的婦女中,7%被診斷患有covid-19(4%至10%;18項研究,6247名婦女),而根據症狀抽樣的婦女中,有18%被診斷患有covid-19(10%至28%;8項研究,4928名婦女)。

通過各種取樣策略確定的孕婦和新進孕婦中新冠肺炎的患病率

疑似或確診covid-19的孕婦和新進孕婦報告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熱(40%)和咳嗽(39%);最常見的實驗室表現為淋巴組織病變(35%)和C反應蛋白水平升高(49%)。與未懷孕的育齡covid-19女性相比,孕婦和新進孕婦出現發熱和肌痛症狀的機率較低。有糖尿病病史的covid-19孕婦比無糖尿病病史的孕婦更常見。

共有73名確診為covid-19的孕婦死於各種原因。13%的患者被診斷為covid-19重症患者;4%的covid-19孕婦被收治到重症監護病房, 3%需要有創通氣,0.4%需要體外膜氧合。

新冠病毒病(covid-19)孕婦和近期孕婦與未懷孕育齡婦女的臨床表現比較

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孕婦和新進孕婦結局

那這些孕婦的圍產期結局怎麼樣呢?在患有covid-19的孕婦和新進懷孕的患者中,總的早產率分別為17%和6%。18個死產和6個新生兒死亡發生在患有covid-19的孕婦和新進懷孕患者中。總的來說,25%的covid-19產婦其新生兒被送入新生兒病房,合併有其他疾病的產婦其新生兒入院風險較高。其他圍產期結局無差異。

總之,與育齡非孕婦相比,孕婦和新進孕婦不太可能出現與covid-19相關的發熱和肌痛症狀,而且可能更需要重症監護治療。先前存在的共患病、產婦年齡高和體重指數高似乎是造成嚴重covid-19的危險因素。患有covid-19的孕婦的早產率比未患病的孕婦高。

研究者稱,「為了將偏倚風險最小化,我們將元分析限制在隊列研究,並報告納入研究的質量。同時通過聯繫作者並獲得未發表在PubMed上的報告,儘可能將丟失相關研究數據的風險降到最低。我們的系統綜述的樣本量很大,而且樣本量還在不斷增加,通過各種比較分析,可以全面評估妊娠與covid-19相關結局、covid-19與妊娠結局、SARS-CoV-2感染的危險因素和併發症之間的關係。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系統回顧將為covid-19和妊娠的生活指南提供強有力的證據基礎。」

那麼目前,對於懷孕的covid-19患者來說,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綜合 WHO的建議和我國的保健指南,疫情流行傳播時期,為了減少暴露和感染機會,可以適度調整產檢時間,而高危孕產婦的規定產檢時間和有時間限制的重要常規產前篩查,做好自身防護後,必須前往醫院檢查。

建議以下時段必須產檢:

停經6~8周完成首次檢查,確定宮內外妊娠,對於確定孕齡有指導意義。

孕11~13+6周超聲檢測頸後透明帶 ( nuchal translucency,NT) 值的重要時間,為胎兒畸形預判的第一道防線。

孕14~18周進行唐氏篩查或無創產前檢測,分娩期孕婦年滿335周歲者( 無禁忌證) ,按照國家規定預約做產前診斷( 19周後羊膜腔穿刺) 。

孕20~14周B型超聲檢查排除大體結構胎兒畸形,細微異常並非都可以查見。

孕24~28周糖耐量檢查。最晚不宜>孕28 周,指導孕婦血糖控制,避免胎兒風險。

孕28周後無特殊不適,孕婦沒有高危併發症,監測胎動正常,適度調整到孕滿36周做B型超聲檢查,胎心監護,B族鏈球菌篩查,相關生化指標檢測。

大致有兩種情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後,立即前往醫院,產科因素的建議產科首診,疫情流行期綜合性醫院應當開設專門的產科急診區域,以便與其他病患分流。非產科因素的建議至有產科的定點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在發熱門診需轉診前應當請產科醫生除外產科情況。

1.合併產科因素

胎膜早破、陰道流血、子宮收縮等; 血壓高、頭痛、視 物不清、腹痛、胎動異常等; 血糖異常升高,夜間不能平 臥; 下肢嚴重水腫、雙腿粗細不一致( 恐有下肢靜脈栓 塞) 。

2.非產科因素

如14 d內有疫區或患者接觸史,舌下體溫( 不推薦 腋下體溫) 超過37. 3℃,伴有咳嗽、乏力等臨床表現,應及時就診; 如14d內有疫區或者患者接觸史,體溫正常,但有呼吸短促、胸悶或經皮血氧飽和度下降,應及時就診; 沒有疫區或患者接觸史,體溫超過38℃,應及時就診。總之,疫情流行期間,孕產婦作為特殊的易感人群更要注重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少外出,尤其不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如必須外出一定要戴口罩,不宜在外或醫院久留。居家待產是醫務工作者和孕產婦關注的話題,不但疫情期,平素也應當重視,因為關乎到母兒安全,尤其要注意重點監控高危孕產婦,用好「五色」預警,守好安全底線。

pixabay

參考文獻:Allotey, J., Stallings, E., Bonet, M., Yap, M., Chatterjee, S., … Kew, T. (2020).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risk factors, and maternal and perinatal outcome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pregnancy: living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m3320. doi:10.1136/bmj.m3320.

原標題:《BMJ: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孕婦的健康和圍產期結局怎麼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關於印發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兒童和孕產婦管理等專家指導意見的通知
    為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兒童和孕產婦管理工作,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制定了《甘肅省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兒童管理專家指導意見》《甘肅省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孕產婦管理專家指導意見》《甘肅省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婦幼健康服務項目管理專家指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參照執行。
  • 孕婦愛哭可能是圍產期抑鬱症(圖)
    圍產期抑鬱症是女性心理健康三大殺手之一,造成孕婦愛哭、焦慮等,對胎兒健康不利。專家提出三級預防的觀念,以防止圍產期抑鬱症。
  • 中國將建圍產期護理規範 保護孕婦與新生兒
    中國將通過開展產科、新生兒科優質護理培訓和實踐活動,提升新生兒科臨床護理實踐能力,建立圍產期專業護理規範,從而保障孕產婦及新生兒安全。這是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郭燕紅17日披露的信息。  郭燕紅在此間舉行的「圍產期母嬰護理服務實踐項目」啟動會上指出,圍產期護理工作與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密切相關,是關係未來民族發展的重要任務。  旨在建立推廣圍產專科護士培養體系,造福母嬰健康的圍產期母嬰護理服務實踐項目是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的組成部分。該項目為期三年,覆蓋200餘家綜合醫院和婦產專科醫院。
  • 圍產期引入網際網路服務
    【深圳商報訊】(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秦茸蓉)昨天,深圳市婦幼保健院與「天使醫生」圍產期健康管理中心合作開通「圍產期健康管理系統」,為我市就診孕產婦提供從醫院到家庭、從孕婦到胎兒的完整圍產期健康管理網際網路服務。
  • 最新數據統計顯示:大流行期間死胎率急劇上升
    這項由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圍產期流行病學家Ashish K.C.及其同事領導的研究發現,儘管死產率大幅上升,但在流感大流行期間,總的死產率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這種現象可以解釋為出現了另外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住院分娩人數減少了一半:實際上,住院分娩人數從禁閉前的平均每周1261例下降到651例。值得一提的是,在禁閉期住院分娩的嬰兒中有較高比例的人有併發症。
  • 協和醫院馬良坤教授:疫情期間,關愛生命最初的1000天
    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妊娠期間發生SARS感染的母親所生嬰兒中,對SARS產婦的羊水、胎膜、胎盤、臍帶血,以及胎兒的鼻咽拭子、血液、胃內容物、尿液和糞便等樣本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無圍產期SARS感染的證據。對於上述病例,並不排除孩子出生後通過呼吸道傳染的可能性。
  • 新冠肺炎與流感如何鑑別?國家衛健委發布2020版流感診療方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全國流感監測結果顯示,每年10月開始我國各地陸續進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節。同時,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蔓延,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為確保全國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流感醫療救治工作平穩有序,進一步提高流感規範化治療水平,11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
  • BMJ:早產媽媽們的長期健康需要細心呵護 | 母嬰之聲
    早產女性或許需要長期的健康隨訪,以儘早發現和治療其慢性疾病的發生。Lancet:社區幹預促進母嬰健康Lancet——[60.392]① 共納入莫三比克、巴基斯坦、印度三國中69330個孕婦,根據當地行政劃分為44個群,隨機分入對照組和幹預組
  • 「圍產期」是孕期的一道分水嶺,孕媽注意5件事,生娃過程更順利
    但好多準媽媽都不知道的是,孕期除了這三個階段還有一個關鍵期——「圍產期 」,在這期間對孕婦和胎兒、還有新生兒都有著重要影響。 是保證孕婦和胎兒還有新生兒、以及產婦生命安全的關鍵階段。
  • 「圍產期」是孕期的一道分水嶺,孕媽注意5件事,生娃過程更順利
    但好多準媽媽都不知道的是,孕期除了這三個階段還有一個關鍵期——「圍產期 」,在這期間對孕婦和胎兒、還有新生兒都有著重要影響。>圍產期就是指孕婦,從懷孕28周一直到寶寶出生一周後的時間。是保證孕婦和胎兒還有新生兒、以及產婦生命安全的關鍵階段。
  • 浙大一院又有1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含1名孕27周孕婦
    今天下午,第三批1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其中包括8例重型患者,重型患者中有一例是浙大一院1月19日收治的第一例確診患者,還有一例是孕27周的孕婦。浙大一院12名新冠肺炎患者今日出院下午2點30分,這12位康復者來到了之江院區門診大廳,相比入院時的沉重,如今的他們腳步輕快,心情愉悅。
  • 生孩子要趁早,過了這個年齡,寶寶和媽媽都有高健康風險
    《英國醫學雜誌》( The BMJ )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流產的風險與孕婦年齡密切相關,並且表現出很強的復發模式,而且某些不良妊娠結局也會增加流產風險。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挪威生育與健康中心的研究員瑪麗亞·馬格努斯說:「這些發現表明,妊娠併發症和流產可能具有共同的危險因素。」
  • 新冠疫情期間,孕婦疫苗接種二三事
    並且常伴有早產、死胎、胎兒窘迫、低出生體重等不良結局。然而孕婦疫苗接種率普遍較低,原因在於擔心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對疾病嚴重程度和風險認知不夠、缺乏疫苗相關知識等因素。在新冠疫情期間,孕期接種疫苗到底需要了解些什麼?臨床藥師與您聊一聊,為孕婦消除顧慮,正確看待疫苗接種。
  • 大連通報遼寧首例感染新冠孕婦產子詳情:曾制定三套分娩預案,孩子...
    遼寧省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順利降生一名可愛的男嬰,孕34周,2160克,新生兒Apgar評分9分。大連市婦兒中心醫務部部長徐秀華表示,「我們很高興,一是為她高興,二是感覺我們的付出很值得!」  通報稱,12月21日,大連市六院從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轉運來一名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系一名懷孕已經超過33周的孕婦。12月23日孕婦出現了發熱症狀,結合臨床診斷,經省專家組覆核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徐秀華表示,新冠肺炎的特點就是進展快、病情重,症狀一旦開始出現,病情隨時會發生進展,此時就需要做好提前終止妊娠的準備。
  • 大連通報遼寧首例感染新冠孕婦產子詳情:曾制定三套分娩預案,孩子第一次檢測為陰性
    12月27日,大連發布(微信號:dl-fabu)通報,遼寧省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順利降生一名可愛的男嬰,孕34周,2160克,新生兒Apgar評分9分。大連市婦兒中心醫務部部長徐秀華表示,「我們很高興,一是為她高興,二是感覺我們的付出很值得!」通報稱,12月21日,大連市六院從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轉運來一名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系一名懷孕已經超過33周的孕婦。
  • 【防護知識】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口罩使用辦法(試行)
    科學合理選擇和正確使用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是公眾保護自身健康的重要手段。口罩不僅可以防止病人噴射飛沬,降低飛沫量和噴射速度,還可以阻擋含病毒的飛沬,防止佩戴者吸入。根據目前對新冠肺炎的認識,就科學合理使用口罩制定本辦法。
  • ***小學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新型冠狀肺炎防治宣傳和健康教育制度
    為提高在校師生對新型冠狀肺炎的防範意識,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學校新型冠狀肺炎的發生、流行,特制定本制度由政教處和團委負責開展預防、控制新冠肺炎相關的健康教育。二、以健康教育課形式系統開展新型冠狀肺炎防控健康教育。將新型冠狀肺炎防控相關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三、利用宣傳欄、廣播、視頻等多種形式,做好新型冠狀肺炎防控宣傳教育。四、利用微信群對學生家長開展新型冠狀肺炎防控宣傳教育,以提高家長的新型冠狀肺炎知識水平,取得家長與學校的配合。
  • ICU護士自述:新冠肺炎大流行讓我們精疲力盡
    導讀 「作為醫護人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讓我們感到精疲力盡。大多時候,我們是新冠肺炎患者臨終前與家人的唯一聯繫。」加拿大Markham Stouffville醫院ICU護士Lakisha Mohan講述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他們如何盡力幫患者與家人保持聯繫。同時,她也道出了害怕家人因自己而被感染的擔憂。 (注視頻中護理人員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和立場。)
  • 高齡產婦圍產期如何護理?3個階段,「晚婚晚育」變「優生優育」
    年齡的增長,生育能力也逐年下降,同時,過了最佳的生育年齡的女性,在生育的過程中,對自身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同時,對胎兒的健康也是不利的。所以,高齡孕婦,在自身現有的基礎條件之上,進行圍產期有效的護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高齡產婦圍產期如何護理?3個階段,「晚婚晚育」變「優生優育」通常情況下,圍產期是從孕婦妊娠28周到新生兒出生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