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統計顯示:大流行期間死胎率急劇上升

2020-12-24 土土土衣食住行

來自世界各地的一系列研究數據顯示,並向世人報告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自全球大流行開始以來,以死產告終的懷孕比例顯著上升,其中大多數嬰兒都是死於子宮內。研究人員說,在一些國家,由于禁閉的限制和衛生保健服務的中斷,孕婦得到的護理比她們實際需要的要少得多。研究人員補充說:也因為如此,可能導致死產的併發症可能被忽略掉了。

阿德萊德南澳大利亞大學助產專家簡·沃蘭說:「我們所做的是在試圖保護(孕婦)免受COVID-19感染的同時,儘量避免出現意外地因此而導致死胎激增的情況。」

在《柳葉刀—全球健康》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死胎率上升的數據來自尼泊爾全國9家醫院的2萬多名產婦。據報導,死產率從今年3月下旬開始,全球範圍內的許多國家為阻止冠狀病毒的傳播,而進入禁閉期之前的每1000名新生兒中,就有14名死產;直至今年的5月份,則增加到了每1000名新生兒中有21名死產,死產率直接上升了將近50%。

這項由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圍產期流行病學家Ashish K.C.及其同事領導的研究發現,儘管死產率大幅上升,但在流感大流行期間,總的死產率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這種現象可以解釋為出現了另外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住院分娩人數減少了一半:實際上,住院分娩人數從禁閉前的平均每周1261例下降到651例。值得一提的是,在禁閉期住院分娩的嬰兒中有較高比例的人有併發症。研究人員不知道那些沒有去醫院的婦女或她們的孩子在此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所以他們不能說在全球範圍內,整個人群中死產率是否真的增加了。

Ashish K.C.說,醫院分娩中死產比例的增加不是由COVID-19感染而直接引起的。更確切地說,這可能是大流行如何影響到常規產前護理的直接結果。換言之,就是說因為許多國家對於產前產後的產檢服務被中斷了,而導致許多孕婦沒法進行正常的產檢,最終導致死產率增高。比如說,缺乏正常的產檢,可能會導致嬰兒在胎中的併發症出現而沒能及時處理,最終導致死胎於腹中。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孕婦可能由於沒有順暢的公共運輸工具而無法及時前往衛生機構進行有必要的產檢服務;在某些情況下,據報導,許多國家的產前預約服務都被取消了。還有一種可能,比如其他孕婦可能因為害怕感染COVID-19引起的SARS-CoV-2病毒而避開醫院,而選擇通過電話或網際網路進行簡單的諮詢,有的甚至直接選擇放棄,而這正是導致大流行期間死胎率急劇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死胎率急劇上升的全球趨勢

英國倫敦一家大醫院的出生數據也顯示了類似的趨勢。今年7月,英國倫敦大學聖喬治醫院的產科醫生阿斯瑪·哈利勒(Asma Khalil)和她的同事報告說,聖喬治醫院的死產發生率增加了近4倍,從2019年10月到今年1月底,每1000例嬰兒中有2.38例死產;而在今年的2月至6月中旬期間,每1000例新生兒中有9.31例死產。

阿斯瑪·哈利勒稱這是大流行「惹的禍」。她說,在禁閉期間,孕婦可能患上了未經診斷的併發症,可能由於各種資源的缺乏,而使得許多醫院在對待孕婦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因此只有在併發症嚴重時,醫生才會去重視孕婦,因為只有在併發症嚴重的情況下,醫院才可以節省更多的資源,以免「浪費」。

印度的四家醫院也報告說,在該國的封鎖期間,死胎率出現了激增。和尼泊爾一樣,在這些醫院生孩子的婦女越來越少。同時,那些需要緊急孕期護理的婦女轉診也減少了三分之二。這也恰恰表明了在印度,更多的嬰兒是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出生的,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其他相對安全的地方裡。蘇格蘭是為數不多的每月都會嚴格核對死產和嬰兒死亡數據的國家之一,但也發現在流感大流行的幾個月裡,他們這個地區的死產率也有所上升。

產檢服務被中斷

在正常情況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婦女在懷孕期間至少接受8次醫療專業人員的檢查,即使懷孕被認為是低風險的,但也要引起重視,儘可能地及時處理好可能傷害母親、嬰兒或兩者的健康問題。如果婦女從懷孕的28周開始側睡,停止吸菸,並在嬰兒活動減少時通知助產士或醫生,就可以避免死產的大部分風險。妊娠的最後三個月對於定期的健康檢查特別重要,如果是放在以前來看,通常會對婦女進行風險因素監測,例如胎兒生長受限和整個懷孕期間母親的血壓是否偏高等等。

當大流行來襲時,提供婦產保健的專業機構建議用遠程預約的模式,來代替一些面對面的傳統諮詢模式,以保護婦女免受冠狀病毒的侵襲。

但是在許多情況下,由于禁閉的限制,許多國家的醫護人員不能測量某人的血壓,也不能監聽嬰兒的心跳,更不能遠程做超聲波檢查。正因為如此,高風險的懷孕情況可能時有發生而被忽略掉,尤其是那些不太可能知道異常懷孕感覺的初生母親。例如,聖喬治醫院(St George's Hospital)報告說,在英國禁閉期間,出現高血壓的孕婦人數有所下降。這表明「患有高血壓的婦女並沒有像平時那樣得到正常的護理,未被發現的高血壓是導致死產的一個危險因素」。

澳大利亞墨爾本伯恩特研究所的助產研究員卡羅琳·霍默說,這些研究是對支持孕產婦和新生兒保健服務的呼籲,特別是在中低收入國家。「現在不是減少」這些服務的時候,她說。霍默說,在整個亞太地區,孕產婦保健工作人員已經轉向到COVID-19前線工作,產前保健服務減少了與孕婦面對面的接觸。她說,在一些地方,服務已經完全關閉。

但英國倫敦皇家婦產科學院副院長帕特·奧布萊恩(Pat O'Brien)表示,死產率上升背後的原因需要進一步探索。

「我們注意到一些懷孕婦女出現晚期胎動減少,這可能是其嬰兒不適的跡象,以及婦女錯過產前檢查的預約。」奧布萊恩說:「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對這些預約是否算作必要的護理而感到困惑,因為她們大多數人害怕去醫院看病,甚至是出於不想給國家保健服務系統增加負擔的考慮。」

美國的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公共衛生研究員艾米莉·卡特說,為了了解大流行對懷孕的全面影響,未來的研究將需要利用人口水平的數據來評估那些在大流行期間選擇不去醫院而在家裡分娩的母親的結局。卡特說:「有時,我們因為太過於關注和注重大流行這一方面的服務,而嚴重忽略了某些人群的情況有多嚴重,比如孕婦……」

相關焦點

  • 頭號飲酒狂熱國家 英國胎兒酒精症候群急劇上升
    人民網倫敦6月23日電 因母親懷孕期間大量飲酒而導致的胎兒出生缺陷在英國急劇上升。據觀察家報報導,目前的數據顯示該問題的發病率已經是16年前的三倍。  在2012-2013年有252例確診的胎兒酒精症候群,而1997-1998年的數據僅為89例,自2009-2010年已上升了37%。胎兒酒精症候群會給受害者造成嚴重的身心損害,但往往症狀不明顯,只有約20%的患者有較特別的外貌特徵或骨骼損傷。所以有人擔心目前公布的數字很可能是冰山一角。
  • 但是中國香港申請澳洲留學者,卻急劇增長
    政府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申請在澳大利亞大學學習的香港學生已達到三年來的最高水平。今年頭六個月,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申請赴澳大利亞學習的海外學生人數急劇下降,與此相反,香港學生申請澳大利亞大學的人數卻上升 。與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前六個月香港學生的申請數量增長了16%以上。
  • 「空氣清新房」熱度急劇飆升寧波溫泉、親子等特色酒店受寵
    攜程大數據顯示,預計2017年春節期間出境旅遊人次將超過600萬,其中超過七成遊客準備入住高星酒店,泰國、日本、韓國等地為海外酒店預訂熱門目的地。為了躲避霧霾,越來越多的國內消費者選擇去空氣清新的地區入住酒店。而在寧波,溫泉、親子等特色酒店特別受寵。記者 葉佳哪些地方酒店預訂熱?
  • 大數據降溫了,來看科技圈十大「上升」和「下降」的趨勢名詞
    彭博社報導,科技行業以變化快著稱,不過該行業的流行詞語變化可能更快。據西雅圖初創公司Textio對50萬份科技工作招聘啟事的研究報告顯示,去年最引人注目的一些專業名詞,例如大數據,到了今年對應聘者的加分已大不如去年顯著。這些陳舊的術語已經被人工智慧、實時數據等更熱們的趨勢取代。
  • 神刊CA公布2021年癌症統計數據,死亡率狂降31%
    2020年,癌症的診斷和治療受到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的阻礙。由於醫療機構關閉而導致就醫機會減少、診斷和治療延遲等,可能導致癌症發病率短期下降,進而導致晚期疾病上升,最終導致死亡率增加。
  • 法國最新報告:疫情期間移民死亡率更高
    來源:海外網圖源:巴黎人報海外網7月8日電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3月和4月新冠病毒流行期間,法國所有原因的死亡人數為12.9萬人,而2019據《費加羅報》報導,按照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的數據,今年3月和4月,出生於非洲和亞洲等國外的移民,死亡人數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48%,而出生於法國的死亡人數增加22%。
  • 最新數據顯示:澳門人口持續老化
    新華社澳門3月6日電(記者胡瑤)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澳門總人口達到653100人,其中老年人口 (65歲及以上) 佔10.5%,按年上升0.7個百分點。老化指數按年上升4.1個百分點至83.0%,反映人口持續老化。
  • 【泰國最新疫情消息】Worldometers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香港...
    2020-12-23 14:57:23來源:FX168 【泰國最新疫情消息】Worldometers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香港時間12月23日14時43分,泰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5762例。
  • 統計顯示青海暖溼化加劇
    中新社西寧10月25日電 (孫睿 楊延華)青海省氣候中心25日向中新社記者透露,據統計數據顯示,1961年以來青海省氣溫上升,降水量與降水日數增加,氣候呈現出暖溼化趨勢。據青海省氣候中心氣象專家介紹,資料顯示,1961至2017年,青海省年平均氣溫為2.1攝氏度,總體呈增暖趨勢,平均每10年升高0.43攝氏度,超過全球平均速率(0.12攝氏度/10年)的3倍,也是中國氣候變暖最顯著的區域之一,尤其1987年以來氣溫急劇升高,2016年平均氣溫較常年(1981年—2010年,下同)氣候平均值(2.4攝氏度)偏高1.4攝氏度,為歷史最高值
  • 【美國最新疫情動態】Worldometers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香港...
    2020-12-13 08:16:01來源:FX168 【美國最新疫情動態】Worldometers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香港時間12月13日8時13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652萬例,達到16,529,813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30.4萬例,達到304,962例。
  • 避險情緒急劇上升 黃金價格持續上漲
    原標題:避險情緒急劇上升黃金價格持續上漲今日周三(2月19日),黃金亞市開盤走勢止漲並窄幅交投。另外,避險推動的美指上漲並不能對金價造成打壓,這點要區別於無避險情緒下數據上帶來的上漲,所以做單上切勿盲目完全以美指作為參照物交易,發出為何美指漲黃金不跌等問題,詳細疑惑我們可閒時交流。從技術面來看,今天黃金依然要順勢看漲,而且是一個強勢看漲,不要期待金價有過多的回調,回調力度過大反而不利於金價的反彈。
  • 今日頭條公布最新數據顯示,95後健康關注度上升最明顯
    11月30日,2019今日頭條算數健康大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今日頭條平臺上健康類資訊閱讀量高達540億。「失眠」首次上榜「十大最受關注疾病」,「醫生」以55.5億的閱讀量成為今日頭條健康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和群體。
  • 統計數據顯示:大學女教師佔比持續增長,這意味著什麼?
    最近,教育部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01萬所,比上年增加1.13萬所。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82億人,比上年增加660.62萬人。其中高校女教師數量及佔比與往年相比呈現持續增長。
  • 統計數據顯示 抑鬱症患者三分之二是女性
    抑鬱症患者三分之二是女性   南京腦科醫院統計數據顯示
  • 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發布最新教育數據和指標 | 教育資訊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發布重要的教育數據,並且開發了一系列新指標來明確「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更廣泛的數據,包括從早期兒童教育發展項目到高等和成人教育。家庭教育支出數據統計研究所第一次發布可持續發展目標4.5.4,它提供每個學生、各個教育水平的支出與經濟來源(政府和家庭)。
  •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進入12月份之後,亞洲地區的日本、韓國和...
    亞洲多國疫情出現新高峰,恐對2021年經濟開局造成額外拖累並進一步利多全球金價;①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進入12月份之後,亞洲地區的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等國的新冠病毒新增感染人數都創出新的高峰,這可能對地區經濟前景造成負面衝擊。
  • ...據實時信息數據更新網站Worldometers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香港...
    2020-12-23 22:08:36來源:FX168 【加拿大最新疫情動態】據實時信息數據更新網站Worldometers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香港時間12月23日21:53,加拿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52萬例,為521,509例,死亡病例超過1.4萬例,達到14,425例。
  • 最新的上海人口統計數據發布 人口規模:上海科學發展大考題
    最新統計,上海常住人口去年已達2380萬。一些專家指出,上海可承載的人口正在接近極限,並非危言聳聽。   如何合理控制上海人口規模,成為一道考驗城市未來科學發展的大考題。   「承載極限」有多少   上海的人口最大承載量究竟有多少?
  • 港府統計處數據顯示觀塘區人口增幅冠香港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31日公布《二○一○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數據》,數據顯示,與二○○七年區議會選舉時相比,人口增長最多的分別是觀塘、元朗和油尖旺,而去年十八區中,按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計,最富的是灣仔,最窮的則是深水埗和觀塘。區議會選舉將於年底舉行,各區最新的人口分布受到關注。
  • 監測數據顯示:症狀輕危害大今年須防B型流感
    症狀輕危害大,今年須防B型流感  農曆新年期間,臺灣流感來勢洶洶,數據顯示,自2011年7月1日起,臺灣地區累計發現845例流感併發症確診病例,疫情在今年1月8日到14日達到最高峰,多數是感染B型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