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世界各地的一系列研究數據顯示,並向世人報告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自全球大流行開始以來,以死產告終的懷孕比例顯著上升,其中大多數嬰兒都是死於子宮內。研究人員說,在一些國家,由于禁閉的限制和衛生保健服務的中斷,孕婦得到的護理比她們實際需要的要少得多。研究人員補充說:也因為如此,可能導致死產的併發症可能被忽略掉了。
阿德萊德南澳大利亞大學助產專家簡·沃蘭說:「我們所做的是在試圖保護(孕婦)免受COVID-19感染的同時,儘量避免出現意外地因此而導致死胎激增的情況。」
在《柳葉刀—全球健康》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死胎率上升的數據來自尼泊爾全國9家醫院的2萬多名產婦。據報導,死產率從今年3月下旬開始,全球範圍內的許多國家為阻止冠狀病毒的傳播,而進入禁閉期之前的每1000名新生兒中,就有14名死產;直至今年的5月份,則增加到了每1000名新生兒中有21名死產,死產率直接上升了將近50%。
這項由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圍產期流行病學家Ashish K.C.及其同事領導的研究發現,儘管死產率大幅上升,但在流感大流行期間,總的死產率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這種現象可以解釋為出現了另外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住院分娩人數減少了一半:實際上,住院分娩人數從禁閉前的平均每周1261例下降到651例。值得一提的是,在禁閉期住院分娩的嬰兒中有較高比例的人有併發症。研究人員不知道那些沒有去醫院的婦女或她們的孩子在此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所以他們不能說在全球範圍內,整個人群中死產率是否真的增加了。
Ashish K.C.說,醫院分娩中死產比例的增加不是由COVID-19感染而直接引起的。更確切地說,這可能是大流行如何影響到常規產前護理的直接結果。換言之,就是說因為許多國家對於產前產後的產檢服務被中斷了,而導致許多孕婦沒法進行正常的產檢,最終導致死產率增高。比如說,缺乏正常的產檢,可能會導致嬰兒在胎中的併發症出現而沒能及時處理,最終導致死胎於腹中。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孕婦可能由於沒有順暢的公共運輸工具而無法及時前往衛生機構進行有必要的產檢服務;在某些情況下,據報導,許多國家的產前預約服務都被取消了。還有一種可能,比如其他孕婦可能因為害怕感染COVID-19引起的SARS-CoV-2病毒而避開醫院,而選擇通過電話或網際網路進行簡單的諮詢,有的甚至直接選擇放棄,而這正是導致大流行期間死胎率急劇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死胎率急劇上升的全球趨勢
英國倫敦一家大醫院的出生數據也顯示了類似的趨勢。今年7月,英國倫敦大學聖喬治醫院的產科醫生阿斯瑪·哈利勒(Asma Khalil)和她的同事報告說,聖喬治醫院的死產發生率增加了近4倍,從2019年10月到今年1月底,每1000例嬰兒中有2.38例死產;而在今年的2月至6月中旬期間,每1000例新生兒中有9.31例死產。
阿斯瑪·哈利勒稱這是大流行「惹的禍」。她說,在禁閉期間,孕婦可能患上了未經診斷的併發症,可能由於各種資源的缺乏,而使得許多醫院在對待孕婦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因此只有在併發症嚴重時,醫生才會去重視孕婦,因為只有在併發症嚴重的情況下,醫院才可以節省更多的資源,以免「浪費」。
印度的四家醫院也報告說,在該國的封鎖期間,死胎率出現了激增。和尼泊爾一樣,在這些醫院生孩子的婦女越來越少。同時,那些需要緊急孕期護理的婦女轉診也減少了三分之二。這也恰恰表明了在印度,更多的嬰兒是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出生的,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其他相對安全的地方裡。蘇格蘭是為數不多的每月都會嚴格核對死產和嬰兒死亡數據的國家之一,但也發現在流感大流行的幾個月裡,他們這個地區的死產率也有所上升。
產檢服務被中斷
在正常情況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婦女在懷孕期間至少接受8次醫療專業人員的檢查,即使懷孕被認為是低風險的,但也要引起重視,儘可能地及時處理好可能傷害母親、嬰兒或兩者的健康問題。如果婦女從懷孕的28周開始側睡,停止吸菸,並在嬰兒活動減少時通知助產士或醫生,就可以避免死產的大部分風險。妊娠的最後三個月對於定期的健康檢查特別重要,如果是放在以前來看,通常會對婦女進行風險因素監測,例如胎兒生長受限和整個懷孕期間母親的血壓是否偏高等等。
當大流行來襲時,提供婦產保健的專業機構建議用遠程預約的模式,來代替一些面對面的傳統諮詢模式,以保護婦女免受冠狀病毒的侵襲。
但是在許多情況下,由于禁閉的限制,許多國家的醫護人員不能測量某人的血壓,也不能監聽嬰兒的心跳,更不能遠程做超聲波檢查。正因為如此,高風險的懷孕情況可能時有發生而被忽略掉,尤其是那些不太可能知道異常懷孕感覺的初生母親。例如,聖喬治醫院(St George's Hospital)報告說,在英國禁閉期間,出現高血壓的孕婦人數有所下降。這表明「患有高血壓的婦女並沒有像平時那樣得到正常的護理,未被發現的高血壓是導致死產的一個危險因素」。
澳大利亞墨爾本伯恩特研究所的助產研究員卡羅琳·霍默說,這些研究是對支持孕產婦和新生兒保健服務的呼籲,特別是在中低收入國家。「現在不是減少」這些服務的時候,她說。霍默說,在整個亞太地區,孕產婦保健工作人員已經轉向到COVID-19前線工作,產前保健服務減少了與孕婦面對面的接觸。她說,在一些地方,服務已經完全關閉。
但英國倫敦皇家婦產科學院副院長帕特·奧布萊恩(Pat O'Brien)表示,死產率上升背後的原因需要進一步探索。
「我們注意到一些懷孕婦女出現晚期胎動減少,這可能是其嬰兒不適的跡象,以及婦女錯過產前檢查的預約。」奧布萊恩說:「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對這些預約是否算作必要的護理而感到困惑,因為她們大多數人害怕去醫院看病,甚至是出於不想給國家保健服務系統增加負擔的考慮。」
美國的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公共衛生研究員艾米莉·卡特說,為了了解大流行對懷孕的全面影響,未來的研究將需要利用人口水平的數據來評估那些在大流行期間選擇不去醫院而在家裡分娩的母親的結局。卡特說:「有時,我們因為太過於關注和注重大流行這一方面的服務,而嚴重忽略了某些人群的情況有多嚴重,比如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