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報導,科技行業以變化快著稱,不過該行業的流行詞語變化可能更快。據西雅圖初創公司Textio對50萬份科技工作招聘啟事的研究報告顯示,去年最引人注目的一些專業名詞,例如大數據,到了今年對應聘者的加分已大不如去年顯著。這些陳舊的術語已經被人工智慧、實時數據等更熱們的趨勢取代。
Textio公司CEO基蘭·斯奈德(Kieran Snyder)稱,extio在研究中追蹤了5萬個在科技工作招聘啟事中常見的短語,然後由此統計出了過去一年來受影響最大的科技短語,分別按照受到正面影響和受到負面影響排列。據悉,在選出的五大「失意者」中,在2014年時均可謂是求職者身上的亮點,由此可見科技行業變化是如此之快。而在五大上升最快流行詞語中,只有兩個是去年的科技工作中會提到的技能,斯奈德說。
Textio主要以三個方面來衡量其榜單中的科技短語:一是申請包含該科技短語工作的應聘者人數;二是擁有該詞語所要求的技能和背景的應聘者在全部應聘者中的百分比;第三是工作招聘發出後多久能夠招到相關的人才。之後,Textio將這些數字與一年前的數字相比,再由此排名。以下為Textio公司評選出的今年科技術語五大「贏家」和五大「輸家」。
科技圈五大上升及下滑最快流行詞語
1、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與霍金(Stephen Hawking)可能會認為這種現象有點奇怪,但是科技職位申請正朝著人工智慧前進。過去6個月,在最佳科技職位招聘中,人工智慧術語的使用翻了四倍。
2、實時數據(Real-time data)
大數據雖然表現不佳,但實時數據卻表現很好。照預測,和大數據不同,實時數據相關招聘增加預示著企業希望根據最新信息開發產品,而不僅僅是根據眾多信息開發。
3、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
該領域反映了一個趨勢:開發一直處在連接狀態、幾乎從不停機的軟體,已經越來越重要,在技術上這是一大挑戰,許多工程師將更為重視。相比一年之前,此類招聘增長了42%。
4、穩健、可伸縮(Robust and scalable)
在過去的一個夏天,這兩個詞彙的總使用量明顯上升,僅是過去2個月就翻了2倍。這兩個術語涉及到軟體的強大,可以服務眾多用戶。
5、包容性(Inclusive)
對於求職者來說,辦公地點的多元化越來越重要,在科技產業尤其如此,於是招聘者便打出了包容牌。一直以來,企業經常利用「多樣化」「差異化」特色吸引求職者,現在這兩個術語的意義可能有所改變。可能正是因為這一改變,導致「包容性」術語在過去6個月越來越流行。
6、大數據(Big data)
在科技招聘廣告中,大數據是輸家。根據Textio的報告,大數據企業可能不再這麼稱呼自己了。2年前,一切都跟大數據扯上關係,但從5至6個月前開始,大數據術語的使用開始降溫。今天,如果在工程職位中使用「大數據」術語,比起不使用要糟糕30%。Textio公司CEO Snyder指出:「現在大數據術語使用已經飽和,你最好談談人工智慧而不是大數據。」
7、虛擬團隊(Virtual team or V-team)
使用企業術語會導致求職者遠離,「虛擬團隊」術語指的是「遠程辦公」,使用它會導致求職者數量過低。
8、故障排除(Troubleshooting)
對於眾多科技員工而言故障排除是一項關鍵技能,招聘人員最好管它叫「問題解決」「修理」「診斷」,因為「故障排除」術語的表現比其它術語要糟糕1倍。
9、主題專家(Subject matter expert)
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是某領域的專家,但這個術語的另一層意思是指應試者擅長一個領域,對其它領域卻所知甚少。科技企業需要的是「全能工程師」,而不是主題專家。
10、無毒工作環境(Drug-free workplace)
一些招聘企業會在廣告中使用該術語,結果是廣告效果糟糕20倍。6個月前,使用該術語的惡劣影響還只有現在的一半。為什麼會這樣呢?Textio也不是很確定,可能求職者讀到該表述時會認為工作環境苛刻。結果,一些尋找寬鬆工作環境的求職者掉頭離去,他們追求彈性工作時間,希望著裝隨意。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編譯/虎濤
來源:鳳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