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進學前教育免費制度,我國如何跟進

2020-12-11 九讀

上周五,日本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減免學前教育費用的立法。法案規定,從10月份起,所有日本3至5歲兒童學前教育將免費,同時將向來自低收入家庭的至多兩名兒童免費提供日託服務。該法案預計每年將耗資7760億日元(約合71億美元),資金將由10月份消費稅上調的收入來提供。日本政府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減輕撫養兒童的經濟負擔,從而提振低生育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四表示:教育和撫養孩子的經濟負擔沉重地壓在年輕人身上,成為他們生育和撫養孩子的瓶頸。這就是我們讓教育免費的原因。

此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表達「萬惡的資本主義」。

在我國的現階段,實行的仍然是九年的義務教育,幼兒園階段是需要自費的,而且大多數學校都是民辦的,質量參差不齊。以前的孩子不是每一個都上幼兒園的,到如今不上的才是稀奇,所以教育資源肯定是需要跟著社會的發展而進步的。當然,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這可不是一個71億美元可以解決的。

相關焦點

  • 日本放大招:每年耗資71億美元 推進學前教育免費制度
    日本放大招:每年耗資71億美元 推進學前教育免費制度 華爾街見聞 2019-05-13 16:05:20
  • 我國學前教育制度變遷:軌跡、邏輯與趨勢
    基於歷史制度主義將制度變遷置於宏觀與微觀之間的分析框架,我國學前教育制度變遷邏輯為:宏觀層面受政治、經濟、信息技術的客觀驅動,微觀層面受利益相關行動者對公平與優質需求的影響,並在二者共同張力作用下變革。新時代,學前教育制度將堅持政府統籌社會參與、推進學前教育立法進程、加強學前信息化教育、秉持學前教育公平理念、遵循幼兒本位價值取向,推動學前教育現代化發展。
  • 日本政府負債纍纍,竟然還說要幼兒教育免費?——學前教育立法思考之二
    日本民眾主人翁意識和參政議政意識比較強,真是把政府當管家的僕人來用,政府給提供免費幼兒教育的公共服務當然是很好,但說到底本來就是用國民自己的錢給自己免費,那就得想想這筆錢是不是花在別的地方更好。正如有的專家學者擔心:「粗糙的幼兒教育無償化制度設計,不一定會對幼兒教育有真正的好處」。
  • 新成就 新突破 全面推進我國學前教育改革發展
    五年來,我國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全面部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有力促進了學前教育事業的普及發展,為實現「基本普及學前教育」戰略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由於發展長期滯後、底子薄,學前教育仍然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最薄弱環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很有必要對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五年成就做一充分梳理,並釐清當前發展的主要問題、思考進一步改革發展的思路。
  • [錦州] 錦州市全力推進學前教育「重強抓」工作
    [錦州] 錦州市全力推進學前教育「重強抓」工作
  • 今年日本高考取消英語,我們是否跟進?「3+3」高考制度亮點更多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決定今年實施高考改革新方案,2020年起取消英語科目考試。插圖:2020年起日本高考取消英語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有贊成有反對。改革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必須要了解日本高考取消英語的改革初衷。
  • 國外幼小銜接特點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
    近年來,幼小銜接問題一直是我國幼教界比較關注的熱點話題。幼小銜接得不當容易導致兒童因無法適應學校生活而產生厭學、行為不良等障礙,甚至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因此,本文通過探究國外幼小銜接的特點,以獲取一些對於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啟示。
  • 如何持續推進學前教育事業?如何讓幼兒園教育事業更有活力?
    的基本性質,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第一章《總則》第三條是這樣規定的,「學前教育是學校教育制度的起始階段,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有關學前教育的教育制度,第三條是這樣規定的,「國家實行三年學前教育制度。」
  • 兩會「教育聲音」:學前教育的未來如何發展?
    5月14日,2020年學前教育重點工作任務視頻調度會召開,針對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做好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等重點工作,推進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目標任務。河北、遼寧等18個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的負責同志在會上做了發言,交流今年實現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目標的工作舉措。
  • 日本高考將取消英語科目,中國是否也應該效仿?網友:跟進
    當我國正在權衡取消英語科目考試帶來的利與弊時,日本就已經行動起來。據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導,日本的文部科學省決定對日本大學考試進行改革,從2020年四月開始,將不再設立專門的英語考試。這就意味著日本將不要要求學生參加統一的英語考試。
  • 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我國的教育制度
    01.教育制度的概念廣義:國民教育制度狹義:指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系,具體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要求、入學條件、修學年限及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概念,伊裡奇的「非學校化」主張提出構建學習化社會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體現(結合時政)03.現代教育制度的發展趨勢(非重要,附加記憶)加強學前教育,並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 學前教育實行補貼制度 上幼兒園每年至少三百
    全市教育工作會議透露    市政府將對本市戶籍幼兒的學前教育實行補貼制度:(記者陳昕宇、李倩)昨日,記者從上周五召開的2011年佛山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繼去年佛山一中首次拿出50個招生計劃分配給全市的50所較為薄弱初中招生後,今年這一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今年全市五區的一部分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將會拿出5%~10%的計劃名額,分配到全市相對薄弱的初中,以此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 普法專欄 | 我國學前教育現狀分析及立法建議
    基於國家及全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逐步重視,我國學前教育呈現出穩步擴張的態勢,包括幼兒園數量、入園兒童數量等均逐年增長, 2017年我國幼兒園數量達到25.5萬所,2018年我國幼兒園數量已達到26.67萬所,僅一年時間,新增了11700所幼兒園。
  • 教育部:目前學前教育仍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
    由於底子薄、欠帳多,目前學前教育仍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下一步,教育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若干意見》的決策部署,著力補短板,抓關鍵,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普惠性資源供給。
  •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學前教育課程改革的考察
    內容提要: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學前教育課程改革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每一階段的改革都促進了課程理念的更新和幼兒園科學化教育實踐的推進。不同改革階段所頒發的國家課程文件既充分體現課程改革的成果,又引導並促進課程改革實踐的深化。
  • 英國和日本的學前教育目標
    《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兒童的實際表現(即不同年齡兒童的發展過程,類似我國的《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和「實踐工作者的工作」(即如何為兒童設計、建構和提供適宜的活動類似我國的《教師指導綱要》)等,提出了基礎階段的目標為:個性、社會性和情感的健康;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傾向;
  • 我國教育制度的沿革
    在各類教師招聘考試中,我國的學校教育制度是一個重要的考點,但是在考試中卻又極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這部分內容主要是以單選題、多選題以及判斷題等客觀題的形式出現,為了更好大家記憶這部分內容,我們可以結合當時歷史背景幫助大家進行梳理,希望對大家有用。
  •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重點是如何發展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終身教育的開端。學前教育的質量對整個教育體系具有重要影響。將發展學前教育納入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重大任務之中,對於學前教育的穩步發展和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建設都至關重要。時至今日,學前教育仍然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從一定程度上說,學前教育的發展水平將影響我國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形成。
  • 日本「另類」的學前教育方式,看似難以接受,卻值得「細細品味」
    日本的幼兒園會通過以上五個教育目標,針對孩子的健康、人際關係、環境、語言和表現5個方面進行培養和教育。但是,我國的學前教育卻與日本的學前教育有著很多的區別。我國與日本學前教育的具體差異 全民「節儉風」在日本,幼兒園內,提倡節儉教育,嚴禁奢靡、攀比之風,老師會統一要求孩子和家長,親手縫製學習所用的書包,讓孩子們珍惜家長的辛勤勞動。
  • 行業觀察|如何認知現代日本學前教育的發展目標?
    在中國找尋與創設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學前教育之路時,廣大學前教育行業的從業者,也很有必要放眼世界,探知他國的學前教育行業發展的狀況。通過獲取更多的經驗與教訓,不斷充實自己,讓我國的學前教育行業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從而真正惠及全中國的孩子。日本的學前教育,起步早,投入大,其發展形態也常年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