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能拓展人的心靈,卻也會讓人拉肚子」丨水土不服

2021-01-19 澎湃新聞

原創 華山感染

旅行者腹瀉:原來水土不服是真的

「旅行能拓展人的心靈,卻也會讓人拉肚子。」

——寫在前面

一個真實的病例

愛好攝影的老王去年剛退休,思量著終於有閒空下來,可以出國看看。便去旅行社報名,和老伴去了東南亞三國的團隊旅遊。旅途中既有隨團一起的團餐,嘗到了冬陰功湯、碳烤大蝦等傳統的東南亞美食,也嘗試了不少街邊攤販的小食。

誰知道行程第四天出現了大便次數增多,每天約2-3次稀便。自以為是「水土不服」,趕緊吃了兩片自備的抗生素,腹瀉卻不見好轉。症狀雖然不嚴重,既沒有肚子痛,也沒有嘔吐,但是卻明顯影響了旅行的質量:別人在欣賞美景,他在尋找廁所,別人在大巴上歡聲笑語,他卻憋得臉青一陣白一陣的,導遊精彩地解說根本聽不進,特地新買的單眼相機也根本沒有派上用場。就這樣尷尬地熬過了10天的行程,症狀似乎略有好轉,回到家中後從此對出國旅行產生了畏懼心理。原本退休後10年週遊世界的計劃也成為泡影。

老伴催促老王去醫院檢查一下,可是在家的老王似乎胃腸功能並沒有問題,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拉肚子成為旅行的主旋律,有沒有辦法預防這種尷尬的事情再次發生呢?老王偶然中得知華山醫院感染科開設了旅行門診,專門治療一種叫做「旅行者腹瀉」的毛病,那自己這種情況是不是「旅行者腹瀉」呢?便特意趕來諮詢。

旅行者腹瀉是不是「水土不服」呢?

實際上,旅行者腹瀉最主要的因素是因為攝入了受汙染的食品和飲料引起的。當然你也許會問,那為什麼原住民吃著和我們一樣的東西卻很少感染呢?不排除有2個因素,一是旅行造成的疲勞引起你免疫功能的降低,二是你的腸道菌群可能在短時間內很難適應旅行地區的飲食結構,它可能和你原有的習慣差太多啦~原住民們長期居住在這個地方,對這裡的飲食形成了機體免疫,所以就不會像你一樣腹瀉啦。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旅行者腹瀉也是一種「水土不服」~

旅行者腹瀉有哪些表現?

根據旅行的類型和地點,旅行者腹瀉的發作通常在頭2周內發生。表現為突然發作的稀便、水樣便,伴有腹痛、發熱或者裡急後重(就是拉完了還想拉

)。嚴格的學術定義呢,還有頻率、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的要求,比如24小時內的出現至少3次。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讓人尷尬又煩惱的便便吧,看看到底什麼是腹瀉呢?

圖 布裡斯託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Chart)中第6/7型大便就是屬於腹瀉的便便(圖片來源:丁香醫生)

旅行者腹瀉患者發作時候的「緊迫感」常常令人終身難忘且尷尬不已,部分人可能會有前驅症狀,比如胃腸道咕嚕咕嚕響、發熱。在剛發作的時候,經常有噁心嘔吐症狀,年輕的患者更容易出現脫水。輕度的脫水也會加重乏力、頭疼和肌痛的症狀。

由於腹瀉的原因和身體狀況的差異,旅行中腹瀉的臨床表現有輕有重,臨床症狀較輕者恢復起來也快。但是其中絕大多數將在發作後的24小時內不能正常活動,也大約有25%的腹瀉旅客會必須改變他們的旅行計劃,症狀通常在3至4天內緩解。

何時&何地會發生?

說起旅行者腹瀉,我們想像中它應該是在整個旅行過程發生的概率是相同的,但是統計學告訴我們實際並非如此。通常隨旅行時間的延長,旅行者腹瀉的發生率逐漸下降。肯亞的一項研究顯示,其發生率在旅行第一周為36.7%,第二周下降到四分之一(9.9%),到了第三周繼續下降到三分之一(僅3.3%);因此如果你的旅行時間越久,發生旅行者腹瀉的概率越低。

我們通常使用至旅行目的地後的2周內的發生率來評估旅行者腹瀉的高發程度。

高風險地區:發生率≥20%

中風險地區:發生率8-20%

低分險地區:發生率<8%

隨著國家/地區經濟的發展或者旅行設施的逐漸完善,旅行者腹瀉的發生率會逐漸下降。但是總體來說相較於20年前的65%左右,現在的總體發生率已經有顯著的降低啦,目前發生率在10%-40%之間。但是呢,我們發現南亞和中西非地區仍然是旅行者腹瀉的高發地區,北非地區甚至從中危地區逐漸變為了高危地區。大家到相關地區旅行的時候一定要額外小心哦~

旅行者腹瀉的罪魁禍首

旅行者腹瀉患者約中50%-94%可以找到致病病原體。

大部分的旅行者腹瀉是由腸源性病原體引起的,通常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等。其中,細菌是最常見的病因,佔病因的80%-90%。當然有的時候也可能是由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引起。

旅行者腹瀉的常見病原體如下:

細菌

各種各樣的大腸桿菌、沙門菌屬、空腸彎曲菌、志賀菌屬、氣單胞菌屬、脆弱擬桿菌、弧菌屬、弓形桿菌屬

病毒

諾如病毒、輪狀病毒

寄生蟲

賈第鞭毛蟲、隱孢子蟲屬、微孢子蟲屬、溶組織阿米巴

另外,不同的病原體在不同的地方發生概率是不一樣的~下面這個表格會告訴大家一些常見病原體在不同的地區的發生概率。

什麼人&什麼情況下容易中招?

哪些人特別容易罹患旅行者腹瀉?

旅行者腹瀉沒有性別偏向性,男女都會發生。但是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去尋求醫療幫助。

青年比老年人更容易發生,因為青年人更容易胡吃海喝呀。

哪些人發生旅行者腹瀉後果會特別嚴重?

免疫低下的人,特別是兒童要家長重點關注;

有糖尿病,炎症性腸病,肝硬化的患者;

長期服用例如奧美拉唑等抑酸劑的人

不洗手的人

旅行前請好好學習六步洗手法!

哪些地方是旅行者腹瀉的高危地區?

氣候溫暖且無廁所的地區;

電力不足的地區;

缺乏潔淨水資源地區;

供水不足地區;

在溫帶地區,旅行者腹瀉可能有季節性偏向性,旱季更容易發生

在衛生條件相對較好的發達國家旅行,也要防範旅行者腹瀉嗎?

當然,即使在發達國家,餐廳處理和準備食物衛生環節的問題也有可能造成食物汙染。切不可大意哦!

得過一次旅行者腹瀉,可以有免疫力不得第二次嗎?

旅行者腹瀉引起的病原體多種多樣,切記如果你即使在同一次旅行中曾發生過旅行者腹瀉,也不要大意,這並不意味著不會發生第二次。

如何預防旅行者腹瀉?

完美假期人人都想擁有,愜意悠閒的旅行變成了緊張難堪的衛生間尋找之旅顯然是大家都不願遇到的情況。因此,預防旅行者腹瀉就成了守衛完美假期的必要條件之一,畢竟,預防旅行者腹瀉的發生比起治療旅行者腹瀉或者它的併發症要來得更加經濟實用。具體的預防措施有哪些呢?

# 正確識別高危人群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旅行者腹瀉的高危人群。旅行者腹瀉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兩類:發生旅行者腹瀉風險更高的人群或出現旅行者腹瀉併發症風險更高的人群。

旅行者腹瀉的高危人群

發生旅行者腹瀉風險升高

免疫缺陷人群

胃酸分泌低下

年輕人、冒險者或者參加極限旅遊的人群

經濟基礎較好的

過去6個月內未去過熱帶地區

從發達地區到欠發達地區旅行的人群

<6歲的兒童

出現旅行者腹瀉併發症風險升高

高齡人群

有慢性胃腸病基礎的

妊娠婦女

# 飲食的選擇和處理

所謂「病從口入」,正確地選擇和處理飲食是旅行者腹瀉最關鍵的預防措施。所有的措施可以用一句口號概括:煮沸,煮熟,剝皮,不然就別吃(boil it, cook it, peel it, or forget it),儘管這句口號聽上去擲地有聲也確實有道理,但實際旅行中,能嚴格遵守這些要求的旅行者卻並不容易。

從下圖我們可以了解哪些食物是安全的(左),哪些食物是我們要避免的(右)。簡而言之,正確的飲食飲料的選擇和處理是預防旅行者腹瀉的重要環節。建議旅行全程飲用瓶裝水或碳酸飲料,容器保證乾淨清潔,最好有密封蓋。吃充分燒煮的新鮮熱食,避免進食沙拉、調味醬汁、或生冷食物。

左圖:相對安全的食物,包括:碳酸飲料、瓶裝水、剝皮後水果、充分燒煮的食物或罐頭食物;

右圖:高風險食物,包括:生冷食品、調味劑、冰塊等

圖片來源:https://wwwnc.cdc.gov/travel/page/food-water-safety

# 可以通過喝酸奶來預防旅行者腹瀉嗎?

益生菌預防旅行者腹瀉的理論依據是定植在胃腸道內的非致病性微生物可以取代或者預防致病性微生物的入侵,還可以調節腸道內pH,從而抑制腸道微生物的生長。益生菌安全性較好,旅行者在保證謹慎選擇食物和飲水的前提下,仍然可以作為輔助預防用藥。酸奶中雖然含有部分益生菌,但作為食品,其中益生菌的種類和含量參差不齊,並且在非冷藏的環境中可能會導致活性喪失,因此喝酸奶不是預防旅行者腹瀉的推薦方法。

# 旅行者腹瀉有沒有可以預防的疫苗接種

由於旅行者腹瀉涉及的病原體眾多,因此針對旅行者腹瀉的疫苗發展非常緩慢。目前試驗中的疫苗主要針對志賀菌屬、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和腸產毒性大腸埃希菌。疫苗在預防旅行者腹瀉方面的效用依然具有爭議,即使接種了疫苗,旅行者仍需要隨身攜帶治療藥物,必要時甚至仍然需要接受預防性治療。

# 醫生是否推薦服用抗菌藥物來預防旅行者腹瀉

抗菌藥物耐藥性的出現給旅行者腹瀉的預防性治療帶來難題,迫使預防性抗生素的選擇隨細菌耐藥性而改變。通常來講並不推薦免疫功能正常的,沒有嚴重腸道疾病的人群通過服用抗菌藥物來預防旅行者腹瀉。而對於免疫缺陷或者有炎症性腸病的人群,去高危地區旅行,可以服用抗生素進行預防細菌造成的腹瀉,避免腹瀉產生的嚴重後果。

旅行者腹瀉的治療

旅途中出現腹瀉到底應該怎麼辦?

1.保證液體攝入是重中之重

對任何急性旅行者腹瀉或胃腸炎,補充充足的液體,維持機體水電解質平衡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治療手段。大部分輕至中度的旅行者腹瀉通過增加補充含有糖分的液體即可改善症狀。

對於大部分健康成年旅行者,若出現輕度的旅行者腹瀉症狀,通過攝入普通液體,如果汁或不含咖啡因的運動飲料等即可改善症狀。

對於頻繁出現水樣瀉或嘔吐的、兒童/嬰兒或老齡旅行者,必須及時給與平衡補液鹽(ORS)同時進行醫學評估。平衡補液鹽一般在當地的藥店都可買到。自製ORS配方一般為:6勺糖+0.5勺鹽,混合進1L飲用水中。

2.可以選用一些止瀉藥減輕腹瀉症狀

輕度的旅行者腹瀉(24小時內解1-3次稀便伴或不伴有腸道症狀)通常是自限性的。通過積極的液體支持,聯合抗動力藥等非抗菌藥物,如洛哌丁胺等藥物,即可改善症狀。洛哌丁胺通過減少腸道蠕動,降低糞便的排出。需要注意的是,洛哌丁胺禁用於2歲以下的兒童,若旅行者腹瀉患者出現體溫>38.5℃的發熱或出現血便,需要聯合抗生素治療。

3.抗生素對細菌性旅行者腹瀉有一定效果

抗生素可以縮短細菌造成的中至重度旅行者腹瀉的病程,但對於病毒造成的腹瀉沒有任何作用。藥物的選擇取決於旅行者所在的目的地位置。但是相關抗菌藥物的獲取需要醫師的處方。一般而言,旅行者腹瀉的療程約為3天左右。

如果旅行歸來,持續腹瀉怎麼辦?●●

大多數情況下,旅行者腹瀉是急性、自限性的,但約有2%旅行者的胃腸道症狀會持續>14天,成為持續腹瀉。旅行歸來持續腹瀉的發病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明確病因才能有效治療持續腹瀉。

1|持續感染

免疫抑制、其他致腹瀉病原體的繼發感染,或原蟲感染均可導致腹瀉遷延。旅行者持續腹瀉病程越長,寄生蟲原蟲性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01

02

03

1:隱孢子蟲;2:溶組織內阿米巴;3:賈第鞭毛蟲

2|基礎有胃腸道疾病

旅行前已存在的慢性胃腸道疾病,如炎症性腸病或乳糜瀉等。需結合病史、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腸鏡及活檢進行診斷。

3|感染後腸道易激症候群

4-31%旅行者腹瀉患者在急性胃腸道感染得到控制後持續存在胃腸道症狀,無明確病因。其特徵為小腸絨毛萎縮、吸收表面積減少、雙糖酶缺乏,攝入大量乳糖等雙糖時出現滲透性腹瀉。感染後腸道易激症候群的診斷需先排除前述兩類病因。

總之,出門在外旅行途中,誰都不希望因為突如其來的「拉肚子」而掃興。如何避免發生旅行者腹瀉,關鍵在於對於旅行目的地有比較充分的了解,做好相應的準備;同時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避免病從口入;對於高風險人群到高風險地區旅行,可以使用藥物進行預防。一旦旅途中萬一不幸中招,也不必緊張,保證水份攝入,絕大多數都能自行緩解。如果持續不緩解,還可以來「旅行門診」尋求醫療幫助。

文字:阮巧玲 張昊澄 喻一奇 周晶雨

編輯:喻一奇

審稿:王新宇

參考文獻及來源:

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Yellow Book 2020: Health Information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2. Sanders, J. W., et al. Travel Medicine (Fourth Edition). London, Elsevier; 2019.

3.Steffen R, Hill DR, DuPont HL. Traveler’s Diarrhea: A Clinical Review. JAMA. 2015;313(1):71–80.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水土不服」很慌張?教您6大方法輕鬆來應對!
    「旅行能拓展人的心靈,卻也會讓人拉肚子。」經常出門旅行的人,難免遭遇過旅途中拉肚子的不愉快經歷,不少人將之歸結為「水土不服」。實際上,對於外出拉肚子這件事,有個專業名詞叫——旅行者腹瀉。
  • 水土不服拉肚子怎麼辦?
    一喝牛奶就拉肚子,一來大姨媽就拉肚子……水土不服拉肚子怎麼辦?帶點老家的土衝水喝管不管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夏志偉為大家詳盡講解: 以下為【有請大醫生】有關「腹瀉」的直播文字實錄大便次數增加了就是腹瀉嗎? 不是。
  • 為什麼有的人一出遠門就「水土不服」?讓你肚子難受的不是水和土
    尤其是十一黃金周,又趕上假期出遊高峰,到了異地就開始拉肚子跑廁所的人就更多了。 人們常把這種現象稱為「水土不服」,意思是人到了異鄉,對那裡的水土不適應,就容易拉肚子。 那我們不禁要問,這所謂「水土不服」,到底是對水不服,還是對土不服?
  • 「水土不服」怎麼整?其實你就是拉肚子了
    如果你在今年夏天訪問的地方缺少理想的汙水處理,例如在墨西哥的度假村或在拉賈斯坦邦的某個村莊,那麼你的胃腸道可能會給你添至少一兩次麻煩,也可能會一直騷擾你。要避免在旅行的時候拉肚子,首先要對付很多關於「旅行者腹瀉」的誤解和傳說。
  • 為什麼吃壞了東西會「拉肚子」?
    一不小心吃壞肚子或者腹部受涼時就容易腹瀉,俗稱「拉肚子」,這是許多人都經常遇到的事。特別是在夏季、秋季腹瀉高發的季節,稍微不注意就會中招,那到底是什麼原因會導致腹瀉呢?比如肚子受涼、吃了不乾淨的東西、消化不良、食物過敏、感染病毒等,都會導致腹瀉。
  • 為什麼經常拉肚子 導致拉肚子的原因
    有些人在平時的生活中會出現經常拉肚子的現象,那麼為什麼經常拉肚子呢?是平時的飲食習慣導致的嗎?拉肚子不能吃什麼呢?經常拉肚子的危害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為什麼經常拉肚子1.細菌感染很多人在吃了一些有細菌的食物之後。
  • 外出水土不服怎麼辦
    有個同事,廣東土生土長,娶了個西安的媳婦,第一年陪媳婦回西安過國慶的時候,去了七天,每一天都在拉肚子。直到回到廣東,就沒有拉了。第二年第三年再去,也沒有出現腹瀉了。有個同學,也是廣東土生土長,工作需求要去北方各大城市出差。他說,一去到北方,鼻子就受不了,太乾燥了,皮膚也幹得繃緊,而嘴唇會幹得開裂。他說用著蛇油膏綿羊油膏也改變不了。
  • 水土不服?總是拉肚子?別大意,需警惕!這3招幫你遠離腹瀉!
    回想起上大學的時候,新舍友從家裡帶來了老家的土,以及老家的水,說預防拉肚子。包括我們到另一個地方旅行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出現腹瀉的現象。用我們老百姓的話來講,這是水土不服。其實從專業角度來說,這叫做「旅行者腹瀉」。全球每年有20億人次腹瀉。
  • 新同學注意水土不服
    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難免有許多的不適應,有的人甚至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水土不服,是人對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飲食習慣等,不能夠適應,從而出現頭暈、嘔吐、拉肚子、失眠等問題。在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城市,看不到相似的景,找不到相似的人,難免感受到孤獨,於是心情低落;結交新的朋友,交流不太順利,更是緊張焦慮,增加自己的精神壓力。要學會適當的對自己放個假,放緩自己的腳步,不要過於著急的去熟悉一切,把它交給時間;對待新朋友,也是如此,每個人都需要時間來了解一個陌生人,走進別人的世界,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為什麼有些人喝牛奶會拉肚子?
    為什麼有些人喝牛奶會拉肚子? 原創 醬紫蛙 科普醬紫蛙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01●● 什麼是乳糖不耐受症 ●●你或者身邊的朋友、家人,有沒有人一喝牛奶就拉肚子
  • 肚子痛拉肚子怎麼辦 腹瀉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
    秋冬季節,很多人因為脾陽不足,一受涼就要拉肚子。肚子痛拉肚子怎麼辦呢?
  • 水土不服常見問題處理思路和備用藥
    水土不服其實是一個總稱,去到不熟悉的環境下吃飯,住宿,除了食物和水的變化,還有心態上的不安定感,陌生感,都會讓身體處在敏感和警覺的狀態。相對平時比較虛寒,敏感,陽氣不足的人來說,出遠門,身體是需要經歷考驗的。比較常見的水土不服問題處理思路:(以下是給還沒有學會辨證的同學參考,不代表最佳意見。)1.拉肚子的問題。一般分為寒,熱,兩種。
  • 吃麻辣牛油火鍋後,有些人為什麼會拉肚子
    火鍋因為是重口味吃的多了自然是對胃會有影響的。不少人吃了火鍋之後容易拉肚子。除了和火鍋不是很乾淨之外過於重口味的會使腸胃收縮。為什麼有些人吃火鍋會拉肚子 怎樣吃火鍋不會拉肚子。
  • 調好脾胃,教你解決一出門就水土不服的困擾,說走就走!
    水土不服是一種病?遇上時,該怎麼辦呢?出現水土不服主要是由於脾胃虛弱、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種常見現象。一旦脾胃虛弱,人體就易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拉肚子等狀況,這就符合水土不服的典型症狀。中醫提醒,若想克服水土不服,安心旅行,就要健脾養胃,如何做?請看過來!
  • 20歲小夥,吃火鍋拉肚子,兩周暴瘦30斤,咋回事?醫生道出了實情
    前段時間一個年輕小夥因為吃火鍋拉肚子,兩周整整瘦了30斤。醫生檢查發現小火的腸道問題非常嚴重,經過藥物治療之後,醫生叮囑不要再吃火鍋,以及其他對腸胃有刺激性的食品。為什麼吃火鍋會拉肚子?這些刺激包括劇烈的溫差,辛辣的食物以及其他有刺激性的食品,以及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引起的水土不服等。小夥由於經常吃火鍋,吃了大量辛辣的食物,喝下了大量滾燙的燙,喝下了大量冰冷的啤酒。這些食物進入腸胃裡面嚴重刺激了腸胃,導致胃黏膜破損,同時刺激了腸道裡的菌落平衡,導致腸胃也無法正常工作,從而腸道開始罷工。吃火鍋拉肚子怎麼辦?
  • 為什麼吃完火鍋,很多人會拉肚子?要引起重視
    說起吃火鍋,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在中國各個城市裡,遍布著數不勝數的火鍋店,約上幾個朋友吃一頓火鍋想來是一件美妙無比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四川人、重慶人對於火鍋的熱愛更是到了極致,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依然會多多的吃火鍋。
  • 喝了普洱茶拉肚子,是茶出問題了嗎?
    但卻有人喝了會拉肚子,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普洱茶與紅茶、烏龍茶等相比,普洱熟茶的茶性溫和,因為經過人工渥堆發酵,大部分內質已經轉化為溫和,對於特別容易「醉茶」(喝茶後產生頭暈、胃腸不適等情況)的人,喝普洱熟茶倒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普洱茶有溫胃暖胃的功效,對於體質虛寒、胃腸功能弱的人,較為適用,而普洱生茶,特別是新生產的,由於沒有經過人工發酵,因此茶性和綠茶類似。
  • 為什麼老年人的腸胃,更容易拉肚子?醫生這樣解釋
    為什麼老年人的腸胃更容易拉肚子?首先要了解一下腸胃的菌落,人的腸道裡面其實包含大量的細菌,這些細菌分為有益細菌,有害細菌以及中性細菌,用細菌在腸道裡維持著一種動態平衡,幫助腸胃消化食物以及營養的吸收。從年齡增長的角度來看,人一旦超過30歲,身體機能就開始下滑,根據各個器官功能開始慢慢衰竭,尤其是腸胃。如果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保護腸胃,腸道健康會在30歲以後情況直轉急下,腸道變得更加敏感,腸道的菌落成分更容易失衡。老年人的腸道,有益細菌不容易繁殖,有害細菌極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增生,引發一系列的腸道問題,這就是為什麼老年人的腸道更容易拉肚子。
  • 中暑為什麼會拉肚子 很多臨沂人不清楚這件事
    大家都知道中暑是由於氣溫過高而導致的一些身體不適,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項病症,如果嚴重的話有可能危及生命,而拉肚子也是中暑後會發生的病症。   中暑是入在烈日下或高溫環境裡,體內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引起機體體溫調節發生障礙的一種急性疾病。
  • 喝口家鄉的泥水能治水土不服?專家:小心腹瀉讓你服
    水土不服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 但並不提倡泥土泡水喝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水土不服」這個詞。但是,它到底有哪些症狀?人又為什麼會出現「水土不服」呢?為此,記者找到了浙江省中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喬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