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8 08:3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見習記者 黃慧仙 通訊員 於偉
前不久,有媒體報導,一對老夫妻帶著4歲小孫女從北方老家一路南下到了中部某城見孩子父母。居住期間,為防小孫女「水土不服」,兩位老人特意從山東老家攜帶了一包約1斤重的泥土,並每天都用這包家鄉土泡開水給孫女喝。
那麼,家鄉的泥土泡上水真的能喝嗎?它真的能起到治療「水土不服」的作用嗎?
今天,我們來聽聽浙江省中醫院和浙江大學的專家是怎麼說的吧。
水土不服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 但並不提倡泥土泡水喝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水土不服」這個詞。但是,它到底有哪些症狀?人又為什麼會出現「水土不服」呢?
為此,記者找到了浙江省中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喬樵。
喬樵告訴記者,人在初到一個陌生環境時,因為環境的改變,身體容易因為不適應而出現一些症狀,如睡不著覺、便秘、腹瀉、食欲不振、皮疹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土不服」表現上,大人和小孩的症狀表現還有著一些細微差異呢。
「成年人到了新環境,容易出現睡不著,大便乾燥,甚至便秘的情況;而小孩則更容易出現食欲不振、易感冒、發燒等狀況,這些都是人在到一個新環境之初『水土不服』的 表現。」喬醫師說,「水土不服」與腸道菌群失調有一定關係。
那麼,前面新聞裡提到的「用家鄉土泡水喝治『水土不服』」的做法,專家們又是怎麼看的呢?
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田景奎教授說,泥土泡水喝治「水土不服」的做法缺乏科學依據。
「泥土中微生物很多,如不採取滅菌措施食用,有可能會引起胃腸道反應。」田教授說。
網上也有專家認為,泥土裡的成分都是不能被人體吸收的,泥土本身含有細菌,泥土泡水不乾淨,喝了容易導致腹瀉。
輕微「水土不服」兩三天會自愈 嚴重時可對症服藥緩解
說了這麼多,既然不提倡喝家鄉土泡的水治「水土不服」,那我們在遇到「水土不服」的相關情況時,到底採取哪些措施才是比較科學的呢?
喬樵告訴記者,「水土不服」的症狀有輕重之分。如果比較輕微,兩三天左右症狀便會自己消失,如果情況較為嚴重,則可以根據具體症狀服用相應藥物來調理。
由於「水土不服」的症狀表現較為多樣,並沒有某種特定藥物治療「水土不服」,只有對症下藥才能真正達到治療效果。
「比如有便秘情況時,可以吃點蜂蜜,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等;胃口不好則可以吃點山楂,或者到藥店配點消化酶;而在遇到拉肚子的情況時,則可以服用一些益生菌,來調節腸道菌群,或使用黃連素以實現抑菌效果。」喬樵說。
田景奎教授說,如果「水土不服」時出現上吐下洩,頭暈頭脹的情況,建議用一些蒮香正氣水;而如果有皮膚騷癢、過敏的情況,則可以服用息斯敏或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物,或者外塗皮炎平藥膏來緩解症狀。
土方界還有哪些「神奇」的配方?
除了泥土泡水治「水土不服」這樣的配方,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聽到各種各樣「神奇」的民間土方,甚至在長輩的督促下親身嘗試這樣的配方……
比如,前陣子因為英國王妃產後7小時便出現在大眾面前,網上便掀起了一陣關於是否該「坐月子」,以及家鄉都有哪些「坐月子」規矩的大討論。
「一個月不讓洗頭洗澡,出了月子第一次要洗熟湯(就是別人洗過的洗澡水),然後因為長久不洗澡,就搓得太狠了,加上熟水不那麼乾淨,導致洗完渾身皮膚瘙癢,看了多家醫院都無濟於事,每天撓得自己血淋淋,過了大半年才慢慢好起來。」
「被要求喝臍帶血是為了下奶,寶寶頭三天只喝水擔心母乳不好,不準吃鹽防止寶寶溼疹,不準用空調風扇怕我老了得關節炎,不準買紙尿褲怕寶寶得溼疹,只要反駁一句,立馬拋來一句話,我都是為你好,出了事你後果自負。」
「婆婆大人一開始讓我每天吃十個雞蛋!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減少到四個左右。」
……
好了,聽過上面網友們的「坐月子恐怖故事」之後,我們再來聽聽專家曾經遇到過的例子吧。
喬醫師告訴記者,在民間,時常也會發生將土三七當做三七來食用,而造成肝損傷,甚至死亡的案例。
三七為五加科有參屬,是無毒的。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而土三七為景天科,雖與三七長得很相像,但兩者其實是不同的植物。「農村雙搶的時候,農活辛苦,農民容易把土三七當做三七來食用,以為有進補的功效,卻最終因為誤食而帶來危險。」喬樵說。
據了解,土三七外用可治跌打損傷,但口服卻會出現中毒的情況,造成肝損傷,嚴重時會出現肝衰竭,甚至死亡。
「中藥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之分,上品有養生功效,基本無毒,可長期服用;中品調養治病,毒性較弱,病癒藥停;而下品攻邪,毒性較強,以治療急症為主,不可長期服用,用藥時需通過炮製、配伍等方式減輕或消除其毒性,從而發揮這類中藥在治療中的作用。」喬醫師說。
15257398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