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口家鄉的泥水能治水土不服?專家:小心腹瀉讓你服

2020-12-18 浙江在線

2018-05-08 08:3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見習記者 黃慧仙 通訊員 於偉

前不久,有媒體報導,一對老夫妻帶著4歲小孫女從北方老家一路南下到了中部某城見孩子父母。居住期間,為防小孫女「水土不服」,兩位老人特意從山東老家攜帶了一包約1斤重的泥土,並每天都用這包家鄉土泡開水給孫女喝。

那麼,家鄉的泥土泡上水真的能喝嗎?它真的能起到治療「水土不服」的作用嗎?

今天,我們來聽聽浙江省中醫院和浙江大學的專家是怎麼說的吧。

水土不服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 但並不提倡泥土泡水喝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水土不服」這個詞。但是,它到底有哪些症狀?人又為什麼會出現「水土不服」呢?

為此,記者找到了浙江省中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喬樵。

喬樵告訴記者,人在初到一個陌生環境時,因為環境的改變,身體容易因為不適應而出現一些症狀,如睡不著覺、便秘、腹瀉、食欲不振、皮疹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土不服」表現上,大人和小孩的症狀表現還有著一些細微差異呢。

「成年人到了新環境,容易出現睡不著,大便乾燥,甚至便秘的情況;而小孩則更容易出現食欲不振、易感冒、發燒等狀況,這些都是人在到一個新環境之初『水土不服』的 表現。」喬醫師說,「水土不服」與腸道菌群失調有一定關係。

那麼,前面新聞裡提到的「用家鄉土泡水喝治『水土不服』」的做法,專家們又是怎麼看的呢?

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田景奎教授說,泥土泡水喝治「水土不服」的做法缺乏科學依據。

「泥土中微生物很多,如不採取滅菌措施食用,有可能會引起胃腸道反應。」田教授說。

網上也有專家認為,泥土裡的成分都是不能被人體吸收的,泥土本身含有細菌,泥土泡水不乾淨,喝了容易導致腹瀉。

輕微「水土不服」兩三天會自愈 嚴重時可對症服藥緩解

說了這麼多,既然不提倡喝家鄉土泡的水治「水土不服」,那我們在遇到「水土不服」的相關情況時,到底採取哪些措施才是比較科學的呢?

喬樵告訴記者,「水土不服」的症狀有輕重之分。如果比較輕微,兩三天左右症狀便會自己消失,如果情況較為嚴重,則可以根據具體症狀服用相應藥物來調理。

由於「水土不服」的症狀表現較為多樣,並沒有某種特定藥物治療「水土不服」,只有對症下藥才能真正達到治療效果。

「比如有便秘情況時,可以吃點蜂蜜,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等;胃口不好則可以吃點山楂,或者到藥店配點消化酶;而在遇到拉肚子的情況時,則可以服用一些益生菌,來調節腸道菌群,或使用黃連素以實現抑菌效果。」喬樵說。

田景奎教授說,如果「水土不服」時出現上吐下洩,頭暈頭脹的情況,建議用一些蒮香正氣水;而如果有皮膚騷癢、過敏的情況,則可以服用息斯敏或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物,或者外塗皮炎平藥膏來緩解症狀。

土方界還有哪些「神奇」的配方?

除了泥土泡水治「水土不服」這樣的配方,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聽到各種各樣「神奇」的民間土方,甚至在長輩的督促下親身嘗試這樣的配方……

比如,前陣子因為英國王妃產後7小時便出現在大眾面前,網上便掀起了一陣關於是否該「坐月子」,以及家鄉都有哪些「坐月子」規矩的大討論。

「一個月不讓洗頭洗澡,出了月子第一次要洗熟湯(就是別人洗過的洗澡水),然後因為長久不洗澡,就搓得太狠了,加上熟水不那麼乾淨,導致洗完渾身皮膚瘙癢,看了多家醫院都無濟於事,每天撓得自己血淋淋,過了大半年才慢慢好起來。」

「被要求喝臍帶血是為了下奶,寶寶頭三天只喝水擔心母乳不好,不準吃鹽防止寶寶溼疹,不準用空調風扇怕我老了得關節炎,不準買紙尿褲怕寶寶得溼疹,只要反駁一句,立馬拋來一句話,我都是為你好,出了事你後果自負。」

「婆婆大人一開始讓我每天吃十個雞蛋!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減少到四個左右。」

……

好了,聽過上面網友們的「坐月子恐怖故事」之後,我們再來聽聽專家曾經遇到過的例子吧。

喬醫師告訴記者,在民間,時常也會發生將土三七當做三七來食用,而造成肝損傷,甚至死亡的案例。

三七為五加科有參屬,是無毒的。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而土三七為景天科,雖與三七長得很相像,但兩者其實是不同的植物。「農村雙搶的時候,農活辛苦,農民容易把土三七當做三七來食用,以為有進補的功效,卻最終因為誤食而帶來危險。」喬樵說。

據了解,土三七外用可治跌打損傷,但口服卻會出現中毒的情況,造成肝損傷,嚴重時會出現肝衰竭,甚至死亡。

「中藥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之分,上品有養生功效,基本無毒,可長期服用;中品調養治病,毒性較弱,病癒藥停;而下品攻邪,毒性較強,以治療急症為主,不可長期服用,用藥時需通過炮製、配伍等方式減輕或消除其毒性,從而發揮這類中藥在治療中的作用。」喬醫師說。

1525739870000

相關焦點

  • 第一次出門長輩心疼孫子,讓其帶上20斤土,水土不服可以泡水喝
    長輩都會擔心自己孩子到了外地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為了防止孩子受苦,他們各出奇招,有的甚至讓孩子喝泥水。近日,四川成都的一位小夥子就帶著一袋20對斤重的泥土出門了,據他介紹,自己是第一次出遠門的,這次的目的地是廣州,面對陌生的城市,爺爺奶奶怕小夥子去到外地會水土不服,就用上了偏方了,讓小夥子到了外地,如果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症狀就拿這袋「家鄉土」泡水喝。這真的有效果嗎?
  • 水土不服的症狀 有這5種症狀小心是水土不服
    4、腹瀉,由於腸道菌群失調,受到病毒如輪狀病毒,細菌如大腸桿菌感染引起的。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5、其它症狀,還會出現感冒、精神疲乏、心慌胸悶、長暗瘡等症狀。很多人對於為什麼自己會出現水土不服而不明白,大部分覺得自己身體健康,怎麼會換一個地方就出現水土不服呢,不少的人表示不理解,那麼,其實水土不服也是有原因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水土不服的原因。
  • 出遊如何應對水土不服?
    原標題:出遊如何應對水土不服?   受訪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梁文   外出旅遊,最怕的就是發生各種意外,毀掉整個美好的旅程。出門在外最易發生的問題就是「水土不服」,專家表示,水土不服其實是身體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從而引起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嘔吐、腹瀉等症狀。因此外出旅遊,要做足準備。
  • 為什麼有的人一出遠門就「水土不服」?讓你肚子難受的不是水和土
    等這些孩子上了大學,哪怕大學離家就1公裡遠,別看還在家鄉,也一樣很容易出現水土不服。 這是因為越清潔、越單一的飲食,讓腸道菌群的組成也變得單一化,而且這種環境相對脆弱,一旦發生衛生狀況的改變,有較多致病菌進入這一環境,給相對單一化的腸道菌群帶來的傷害會更大。
  • 寶寶腹瀉怎麼辦?不要濫用抗生素,你不是「藥神」,小心害了寶寶
    樂樂沒有任何徵兆,無緣無故就腹瀉了,這讓寶媽心急如焚,樂樂媽認為寶寶腹瀉就是得了腸炎,需要服用抗生素才能治療,趕緊去藥店買回來抗生素讓樂樂服下,連服幾天抗生素,病情並不見輕,看似越來越重了。不要濫用抗生素,你不是「藥神」,小心害了寶寶1、家長需要清晰地了解一點,寶寶出現的腹瀉是一種症狀,並不一定是疾病,導致寶寶腹瀉的根源也非常多,有一些寶寶拉肚子的現象,並不一定是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也有可能是寶寶消化不良、晚上睡覺受涼等因素引起,這樣的腹瀉,只要寶媽通過給寶寶調整飲食、合理餵養,不久就會恢復健康,這樣的情況下,濫用抗生素,是藥三分毒
  • 老人自帶泥土泡水給孫女喝防「水土不服」
    老人自帶泥土泡水給孫女喝防「水土不服」專家:偏方無科學依據,還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本報訊(記者陳奇雄 胡義華 黎清)家住山東德州的兩位老人,上月中旬帶著4歲的小孫女來武漢,到女婿鄭先生家小住。為防小孫女「水土不服」,兩位老人竟特意從山東老家攜帶一包泥土,天天用它泡水給小孫女喝。昨日,鄭先生致電新聞熱線說,兩位老人對小孫女濃濃的愛令人感動,但這個小偏方有科學依據嗎?多位醫學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用家鄉土泡水來治療所謂「水土不服」疾病,不僅沒有科學依據,還有極大安全風險。家住漢口工農兵路附近小區的鄭先生介紹,他本人是武漢人,妻子是山東德州德城區人。
  • 「水土不服」怎麼整?其實你就是拉肚子了
    這是我們平常俗稱的「水土不服」的表現之一,但醫生不會用那麼華麗的名詞,他們稱之為「旅行者腹瀉」。如果你在今年夏天訪問的地方缺少理想的汙水處理,例如在墨西哥的度假村或在拉賈斯坦邦的某個村莊,那麼你的胃腸道可能會給你添至少一兩次麻煩,也可能會一直騷擾你。要避免在旅行的時候拉肚子,首先要對付很多關於「旅行者腹瀉」的誤解和傳說。
  • 水土不服拉肚子怎麼辦?
    沒有烤串兒、小龍蝦和啤酒的夏天不叫夏天,但是夏季高發的腹瀉也隨之而來,到底是為啥?一喝牛奶就拉肚子,一來大姨媽就拉肚子……水土不服拉肚子怎麼辦?帶點老家的土衝水喝管不管用?
  • 大蒜治腹瀉母乳治溼疹?別再相信這些偏方
    本文專家: 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 陶承軍 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外科副主任醫師 彭建中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 楊建鋒 吃珍珠粉可以美容、大蒜能止瀉……這些曾經在爺爺奶奶口中流傳、又通過網絡傳進更多人視線的偏方,有些有道理,有些你可千萬別相信。
  • 牟進軍‖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 牟進軍 一直生活在農村的母親,未出過遠門,但從我記事起,她講的那些別人在異地他鄉喝水腹瀉、睡覺失眠首次告別故鄉,母親一再叮囑:「出門在外要好好照顧自己,當心水土不服。」我拍著胸脯說:「媽,就咱這身板,走到哪兒也不至於吧?」 入伍是冬季,軍營在千裡之遙的魯西南。雖然那裡的樹葉落得較晚,但內陸乾冷的氣候和家鄉海洋性氣候還是有差別的,蔬菜也由常吃的蘿蔔、大白菜變成了陌生的蓮藕和花菜。儘管如此,兩個月新兵連生活,還是讓我很快適應了新環境,沒有出現水土不服現象。
  • 47位留學生隔離中集體腹瀉!酒店卻說:水土不服
    但因吃了酒店提供的食物後導致腹瀉。並且腹瀉的不止他一人,目前初步統計,隔離的人員裡已有47人集體出現腹瀉等相關症狀。從6月13號開始,陸續有人開始出現腹瀉、頭痛、嘔吐,甚至發燒等症狀。部分嚴重的患者被送去了醫院,診斷結果為急性腸炎,醫生說和飲食有關。
  • 水土不服、暈車暈機怎麼辦?請收下這份國慶長假「健康」小貼士
    專家提醒:遊樂同時莫忘防病,長假期間要特別小心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來襲。呼吸道疾病秋季氣溫變化大,特別是早、中、晚及室內外溫差大,人的呼吸道容易受到冷刺激,加之空氣乾燥,呼吸道黏膜的防禦能力降低,這時病毒很容易乘趁虛而入,極易讓人受涼感冒。
  • 本想看「風土人情」奈何「水土不服」,旅行者腹瀉說來就來!
    原本想看看各地的「風土人情」,卻不料「水土不服」找上門,旅行者腹瀉說來就來! 旅行者腹瀉是指:旅行期間,或返回家後10日內發生的腹瀉。多見於從比較富裕的地方旅行到沒那麼富裕的地方,這種情況下,大概有40%-60%的人可能會發生腹瀉。
  • 巧用藿香正氣水治8種皮膚病
    巧用藿香正氣水治皮膚病!藿香正氣水的日常用途1、水土不服夏天是旅遊的高峰期,外出時如果水土不服,出現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等胃腸道不適,帶上一盒「藿香正氣」有備無患。藿香正氣水(液)具有解表化溼、理氣和中的作用,出現上述症狀時,每次服10毫升,每天3次,能夠緩解症狀。2、暈車暈船這也是旅遊時經常遇到的小麻煩。
  • 水土不服?總是拉肚子?別大意,需警惕!這3招幫你遠離腹瀉!
    包括我們到另一個地方旅行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出現腹瀉的現象。用我們老百姓的話來講,這是水土不服。其實從專業角度來說,這叫做「旅行者腹瀉」。全球每年有20億人次腹瀉。WHO調查顯示,旅途中遭遇腹瀉,5% 需住院治療,30% 需臥床休息,40%因此改變或中止旅行計劃,造成時間和經濟上的雙重損失。所以我們要重視這個問題,讓我們的生活或者說外出有一個更好的體驗。
  • 這11個小習慣可以幫助預防寶寶水土不服
    飲食不節制   到了當地,看到一些特色食物,寶寶愛吃,媽媽也不加阻攔,仍憑寶寶大吃大喝,這樣一來,超過了腸胃的負擔能力,自然容易腹瀉。   飲食忽冷忽熱  剛剛還是熱乎乎的飯菜,但會走累了就來一罐冰涼的飲料,這樣吃法,小寶貝的身體一定受不了了,抵抗力低也就容易出現腹瀉等症狀。
  • 網友:水土不服就服辯論隊的腦洞
    網友:水土不服就服辯論隊的腦洞 2019-02-28 09:38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26日,漢大學學生會 發布第十屆新生辯論賽68支隊伍名單,引發熱議。武大辯論隊隊長回應稱:只要不觸及法律和道德底線,鼓勵特別。
  • 新同學注意水土不服
    隨著火車越行越遠,家鄉早已看不見,只是知道那裡是家的方向。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難免有許多的不適應,有的人甚至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水土不服,是人對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飲食習慣等,不能夠適應,從而出現頭暈、嘔吐、拉肚子、失眠等問題。
  • 單方妙用:山藥粥治慢性腹瀉
    加水1500毫升煎煮成粥,分3次服用,每日一劑,連服半個月。&nbsp&nbsp&nbsp&nbsp方中山藥健脾益腎,苡仁健脾清熱利溼,糯米暖脾胃,大棗安中養脾,生薑止嘔和胃,數味合用,功能補益脾胃,適用脾胃虛弱引起的慢性腹瀉(症見久瀉不愈,時發時止,大便溏稀,四肢乏力等)節選自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老中醫霍列五60年單驗方秘傳》,霍毅、霍筱薇整理。
  • 艾灸治腹瀉
    調和腸道瀉立停——灸下巨虛、天樞、關元、命門穴腹瀉是指大便的次數增加、質地變稀,甚至瀉下如水。食物中毒或腸道感染、炎症、腫瘤都會引起急性或慢性腹瀉。中醫將腹瀉多稱之為「洩瀉」或「下利」,認為腹瀉發生的主要原因,不是外感溼濁之邪,就是體內水溼不化。一穴見效:下巨虛【溫和灸下巨虛】取穴原理:下巨虛是手太陽小腸經下合穴,對於調整小腸運化吸收有獨到療效,選用下巨虛治療洩瀉在臨床上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