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你好,我是謠言

2021-03-03 打腳巷

你是張女士,對吧。

對不起,我既不姓張,也不是女士。你願意的話,請叫我劉先生吧。

不,你是張女士。

不,我不是。

不,你是。

你這人有問題吧,誰是張女士?

你就是啊!

再說我抽你!

大家快來看哪,張女士又打人啦,上次偷東西這次又打人!

張女士又打人了!她還是那樣!

都來看張女士出洋相咯,太精彩了!

你們都是瞎子吧,我是男的!我姓劉!

還狡辯呢,大家跟我一起喊,張女士王八蛋!

王八蛋!

八蛋!

蛋!

荒謬嗎?熟悉嗎?事實上,真實世界的謠言有時要比這還要荒謬,而我們早已習以為常並樂在其中。指鹿為馬,抹黑為白,很多時候也不是出於遮羞的天性,對財富和影響力的求索才是謠言滿天飛的真正原因。

「最大的官——團長活下來了,看來這個團長個性是飛將+脫兔+神機+血路+強運。在此基礎上,外軍潰不成軍,抱頭鼠竄,反正我們贏了。」——2月19日微博主「辣筆小球」對中印邊界犧牲軍人的報導做出自己陰陽怪氣的評價。

「1月26號開始,酒駕不再只是扣分、罰款,言下之意可能面臨更多處罰。醫生和律師可能被吊銷執照;法官、公務員和教師可能被直接解僱;如果父母酒駕,孩子將被限制進入公務員系統、軍警學校和入黨。」——1月20日,微信廣泛傳播關於酒駕的「新政策」。

 

「上海一確診新冠肺炎鋼琴老師教了100多個學生,形勢嚴峻,有大面積爆發危險。」——2月7日,這則關於新冠疫情的最新情報流傳於朋友圈。

無論是侮辱烈士,編撰政策還是製造恐慌,這些謠言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有時是籠絡人心,有時是創造商機,有時是宣揚思想。影響力背後隨之而來的財富和機會是多少人念念不忘夢寐以求的。推薦大家登陸一個由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主辦,新華網承辦的官方網站: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在這裡我們可以管窺謠言的大海,每一條謠言的背後,細細想想,都能牽扯起一條長長的利益關係鏈。

造謠也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打開任何一款歷史類策略遊戲,從幾百上千年前的諸侯逐鹿到近現代的地緣爭霸再到未來星際間文明的合縱連橫,《三國群英傳》《歐陸風雲》也好,《鋼鐵雄心》《群星》也罷,遊戲永遠會給玩家一個策略選項,叫做:布謠。布謠之下還有離間、製造流言等等具體方案,追本溯源,宗旨只有一個:說點假話,並用假話影響他國。

用真真假假的訊息抹黑對手,誆騙對手的臣民,同時不斷防範對手抹黑自己,誆騙自己的臣民。謠言作為國家間相互鬥爭的手段見諸整個人類文明史,貫穿戰爭與和平的任何一個時期,橫越亞歐非美任何一個地域。

隨手舉個就近的例子,當柴靜聲淚俱下,拿著穿著「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馬甲的福特基金會的贊助,用一部濾鏡運用完美的《穹頂之下》紀錄片,引用欠妥的數據和案例,泣訴中國的霧霾毒害世界的時候,中美之間的鬥爭已經躍然紙上。把中國的環境問題放大,引導輿論將中國與世界環境問題禍源直接掛鈎,混亂國際視聽,降低這個新興經濟體的影響力,減少我們的國際夥伴,加深我們國內民眾的焦慮,從而遏制我們的發展。邏輯簡單清晰,手段豐富美妙,確實是很漂亮的一擊。

明朝在南京建都277年

江蘇南京 秦淮河夜景 攝於2017年

時間往回撥620年左右,謠言也曾被用作大明統治朝鮮半島的博弈手段之一。明洪武年間(1368-1398),尹彝(尹思康)、李初兩個高麗官員叛逃到明朝,他們杜撰了一個謠言並向朱元璋進行了匯報:李成桂是李仁任的兒子。

朝鮮半島上曾經建立過多個封建政權,最近的兩個分別是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高麗王朝歷經34代君主,共475年,之後就是朝鮮王朝,歷27代君主、519年。這李成桂正是朝鮮王朝的開國君主,死後廟號太祖,明朝賜諡號「康獻」,又稱「朝鮮太祖」。而這李仁任則是高麗王朝後期有名的權臣,被視為朝鮮半島歷史上最有名的奸臣之一,貪汙腐敗嚴重至極。

兩人之間毫無關係,沒有任何血脈關聯。把開國君主污衊成前朝奸佞之子,尹彝李初二人之心昭然若揭,無外乎通過抹黑當權者為流亡的自己再獲得一點政治籌碼。神武的明太祖聽聞謠言,感覺這是一個藉此鉗制新成立的朝鮮王朝的絕好機會,畢竟封建王朝的正統性與血緣緊密相連。於是朱元璋不僅對這則謠言表示信任,甚至大筆一揮,派了個使者去朝鮮,大大地恐嚇了李成桂一次,表示你這賊人之子,父子兩代都缺少道德根基,以後行事做人最好小心點兒!

左朝鮮右中國

遼寧丹東 鴨綠江斷橋上 攝於2017年

李成桂鍋從天降,莫名認賊作父,還被宗主國派人臭罵一通,顯然十分委屈,他立刻上報辯誣:「臣於仁任,本非一李。自臣與聞國政,將仁任所為不法,一皆正之,反為其黨所惡,至有尹彝、李初逃赴上國,妄構是非,尚賴陛下之明,已伏厥罪。然其黨與,潛伏中外,忌臣所為,至今紛紛不已。」

李成桂的這一辯誣,一不小心拉開了近400年關於這個謠言的話劇。他辯誣次年,明朝竟然把這層假的父子關係寫進了《皇明祖訓》。《皇明祖訓》是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編撰的典籍,主要寫了一些對其後世子孫的訓戒,相當於開朝君主奠定治國基調的總綱領。長路漫漫,等到這則消息傳到朝鮮君臣耳朵裡時兩邊都已換了皇帝,李成桂、朱元璋均已駕鶴西去。朝鮮這邊太宗李芳遠當權,他認為明朝的疏漏實在太大,有辱祖先,不敢怠慢,趕緊再次派使者前去辯誣。使者抵京,大明這邊剛剛上位的明成祖朱棣表示,確實搞錯了,真是難為你們了,可是祖上有訓《皇明祖訓》是「一字不可改易」的,我也改不了呀,沒轍!

朝鮮君臣見狀,大明祖訓確實不是說改就改的,只得讓步:好,改不了的就算了,以後新寫的求求大哥不能再錯了。不料聲猶在耳,明孝宗弘治年間(1488-1505)明朝開始編修大型正史《大明會典》,這大典裡再次把李成桂的父親寫成了李仁任。朝鮮半島的人民真的坐不住了,上表哀嚎:「《會典》所錄,錯妄至此,豈唯聖衷痛怛?百代臣庶之所共痛憤……無其實而被惡名,流布天下,實所痛心。」要不是大明乃是雄強的宗主國,朝鮮王室怕不是要罵出髒字了。

上表顯然不夠,還是派使者再去辯誣比較讓人放心。使者到了大明,照例一通哭訴,明朝鑑於朱棣之前認錯的先例,也給了使者一個空頭許諾,表示我們確實錯了,保管會改,只是修改國家正史茲事體大,急不得。急不得急不得,官場上一旦急不得事情就難辦了,明朝官宦隨即開始表演踢皮球的把戲,部門和部門之間相互推諉,口稱要改卻無一人行動。朝鮮人民苦苦等待,一等幾十年,盼星星盼月亮等著《會典》的重修。

隔著鴨綠江水就是朝鮮半島

遼寧丹東 鴨綠江 攝於2017年

嘉靖八年(朝鮮中宗二十四年,1529年),朝鮮得知明朝似乎要重修《大明會典》,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趕忙派出使者赴京提醒《大明會典》要記得修改朝鮮王朝的族系宗譜。結果,《會典》的重修一直斷斷續續,像這樣的小事情很快就被大家淡忘了,修改也是一拖再拖。想不到朝鮮皇帝相當執著,孜孜以求,在嘉靖十六年、十八年、三十六年、四十二年四次派出專門的辯誣使詢問明朝重修《大明會典》的進展。

大明也真是能拖,直到萬曆十六年(1588年),明神宗這才恩準對其中的錯漏進行勘誤,最後把校正的《大明會典》頒賜給了朝鮮。要知道,數次朝鮮辯誣使面聖,都到了「泣血以求」的程度才感動到了大明天子,博得了幾個字的修正。

南京應天府在行政級別上與北京順天府相同

江蘇南京 城牆 攝於2017年

這次幾乎跨越整個明朝的闢謠大戰終於告一段落,當時掌權半島的宣祖甚至把這件事情當做了自己從政一生的最大功績之一:「古之後嗣之君,莫大於中興祖業,光復舊物。然此不過外物耳,豈如今日得雪數百年至痛,使祖宗無父而有父,無君而有君,而環蝶域數千裡之場,始得為人類,彝倫攸敘,東韓再造,祖宗在天之靈,以為如何?予可以有辭矣。」

不幸的是,官方的文書修正阻擋不了民間久已形成的觀念。所謂以訛傳訛就是這樣,即使源頭的造謠者進行澄清了,作用也有限。水紋效應使得這則謠言直到清朝乾隆年間還在發揮著餘熱。

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朝鮮英祖四十七年,1771年),一本叫做《明紀輯略》的民間書籍傳入朝鮮,書中宣稱李成桂為李仁任之子。此書在朝鮮社會中引發巨大反響,人們紛紛開始臆測開國君主的「秘辛」,對當時朝鮮王朝的統治產生了嚴重的副作用。時任皇帝的英祖勃然大怒,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文字獄,不僅下令把這本書在全境焚毀,參與翻譯、引進、銷售、傳播甚至閱讀、討論的人員一概下獄處決,罪行嚴重的滿門抄斬。

270多年裡,大明利用這樣的謠言牢牢扼住朝鮮的咽喉,但凡有些許異動,都能拿這件事情問罪追責。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一個誤認的父親對朝鮮王朝可是傷筋動骨的,為了闢謠,朝鮮幾代君臣用盡手段,鞠躬盡瘁。然而直到大明覆滅,滿人當政,他們都沒能完全消磨掉謠言產生的影響。國家之間,利用謠言獲得政治影響力,自古以來就是上乘武功。

撒謊作為一種人性難以根除,傳謠造謠作為一種手段同樣很難消滅。我們都希望活在一個澄澈的世界裡,人與人之間坦蕩直率,國家之間平等友愛,可惜的是,這種願望只存在於烏託邦。從現在開始一直到遙遠的未來,謠言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古老伎倆,還會被無數的人使用,並毫無疑問會取得無數的成功。但我們不必為這樣的命數感到神傷,因為這就是真實。

最後,讓我來杜撰一句名言作為收尾吧,阿斯基德巴加諾說過:「謠言並不使人絕望,它只是讓人長大。」

喜歡打腳巷文章的朋友,請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送你一朵小紅花

從洛洛事件管窺性別對立

「爽」劇觀後記

春日裡的藝術家

相關焦點

  • 【網絡謠言粉碎機】我兩歲了,我的意義和我的心意...
    【網絡謠言粉碎機】我兩歲了,我的意義和我的心意......不論你是一直關注我的老相識,還是剛剛認識我的新朋友。今天,都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你好,我叫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 謠言心理學:謠言是怎麼讓你相信的
    謠言這個問題,從古至今一直存在,無論我們多麼努力的闢謠,仍舊阻止不了一些謠言的傳播,因為每一個謠言都是精心炮製的結果。愛逞能的人有些人總想通過一些聳人聽聞的「奇聞軼事」來「證明」自己的「才能」,他們總以為這樣就可以證明我比別人厲害
  • 【原創謠言粉碎機】食用明膠不安全?謠言!
    【原創謠言粉碎機】食用明膠不安全?謠言!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謠言粉碎機
  • 【網絡謠言粉碎機】 慎思明辨,粉碎謠言
    【網絡謠言粉碎機】 慎思明辨,粉碎謠言 2020-04-27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謠言熱榜】《八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新鮮出爐!
    梅梅點評:「丟準考證」的謠言大面積集中在六月份,到了八月份的時候,「丟錄取通知書」的謠言也會再次出現。我的一個病人,就只是進了家門洗個冷水腳,他的眼睛就看不清楚了,然後就昏倒,只有耳朵聽得到聲音,他嚇壞了,來就診,是毛細血管突然收縮引起的。天氣熱,喝冰水需要在室內溫度適應30分鐘以後,才可以慢慢喝冷水,或是喝與體溫36度一樣的溫水。我見過一個身體非常壯碩的男性,遇見他也來做體檢,我驚訝發現他中風了。
  • 4.18日中經謠言粉碎機 做謠言終結者
    當前,疫情防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然而有人卻在網絡空間捏造事實、撒播謠言、製造恐慌。為此,中國經濟網推出中經謠言粉碎機系列報導,為公眾還原真相。我們呼籲:科學防控,抗擊疫情,做謠言終結者! 謠言粉碎機一:北京西站出現大量白衣人,疑似疫情大爆發?不實!
  • 4.9日中經謠言粉碎機 做謠言終結者
    當前,疫情防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然而有人卻在網絡空間捏造事實、撒播謠言、製造恐慌。為此,中國經濟網推出中經謠言粉碎機系列報導,為公眾還原真相。我們呼籲:科學防控,抗擊疫情,做謠言終結者! 謠言粉碎機一:北京高三4月27日開學,西城中學畢業班5月15日返校?虛假信息!
  • 一部簡明謠言史:求不得的真相,闢不盡的謠言
    當時,美國政府、媒體及其他意見領袖都認為,鋪天蓋地的戰爭謠言嚴重影響了軍隊士氣。1942年,《生活》雜誌這樣寫道:「戰爭時期,攻擊一個國家脆弱神經的所有病毒中,數謠言最為惡毒。」儘管國家呼籲公民不要參與謠言傳播與討論,但酒吧和工作車間依舊成了謠言滋長的溫床。
  • 母乳的謠言
    母乳的謠言好像一直都存在,並一直困擾著哺乳的媽媽。謠言1:早年間的流傳,剛下來的初乳很髒,不乾淨,需要排出來,再給孩子吃。謠言2:母乳過了6個月就沒有營養了,需要斷掉。謠言3:媽媽生病了,不能哺乳。謠言4:經期餵奶,奶水有毒。謠言5:寶寶不好吃飯,就是母乳的原因。
  • 謠言止於智者
    然而,我們會發現身邊的長輩是更容易輕信謠言的群體,深有感觸的就是長輩往往分享的文章,總是那種標題黨,通過標題直接抓住人心。這些標題必然少不了【震驚】、【專家提醒】、【別吃了】等詞。謠言之所以能夠傳播,很大的原因在於沒有一個可以鑑別真偽的平臺。有些文章,別說長輩,很多人直到官方出面證實後才知道。
  • 搶孩子謠言頻發 警方總結「謠言通用模版」
    近日平安北京發布「搶孩子謠言通用模版」,宣傳如何甄別類似信息。為何「搶孩子」謠言會頻現?搶孩子謠言的發布者究竟是誰?北京青年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事件  「搶孩子」謠言頻發 警方總結謠言模版  連日來,北京頻現「搶孩子」謠言。
  • 談一談「主內」謠言現象——應建立一個針對「主內」謠言的闢謠和...
    為防失聯摘 要有些謠言比較好判斷,甚至用生活常識就能識破,但有些謠言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包括查閱相關背景資料。看了這個新聞,我有一些感觸,在網絡空間裡謠言不時冒出,但社會有一套闢謠和糾察機制,對影響惡劣者,還有懲戒機制。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不能杜絕謠言,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謠言的傳播和泛濫。
  • 臥底我媽朋友圈一周,我發現了謠言的魅力…
    希望老爺們在謠言面前,能多思考一點點,不上當受騙;如果遇到不確定的,也先別急著傳播,可能有反轉。如果還是想傳播,也請加上一句「真假未辨,謹慎參考」! 附錄2: 想給爸媽闢謠怎麼做?
  • 楊超:謠言止於智者?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謠言借著新興媒體和微博、博客等平臺快速擴散,其影響力不再像先前的口頭傳播那樣局限於某一地理區域,它的傳播範圍更為廣泛,傳播速度更為迅速,傳播路徑也更為複雜。顯然身處新媒體時代的謠言比起前新媒體階段的謠言來,危害更為嚴重,控制也更為困難。
  •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肥皂水可以驅蚊?這是謠言!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肥皂水可以驅蚊?這是謠言!> 網信雙橋weixinshuangqiao原標題:《【網絡謠言粉碎機
  • 【謠言粉碎機】「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謠言粉碎機】「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2020-12-1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製造成功謠言的九大定律
    如果我不是傻子,你也不會輕易上當受騙,那麼為什麼有些荒謬的謠言還是會四處傳播呢?「那件事兒讓我損失了很多錢,」服裝設計師湯米•希爾費格說道,「它破壞了我的形象。」令人震驚的 「那件事兒」指的是幾年來一直在網際網路流轉並被人們口耳相傳的故事:希爾費格以其絢麗的校園風格服裝而著稱,據說他上了奧普拉•溫弗瑞的脫口秀,並且在節目中大放厥詞「早知道非裔美國人、西班牙裔和亞洲人會買我的衣服,我就不應該把他們設計得這麼漂亮,」希爾費格抱怨道,「我希望那些人不要來買我的衣服,我的衣服是為上等白人設計的。」
  • 《易經》:不論人是非,讓謠言止於智者
    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總是這種「是非」之人,比如說背後經常議論他人,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輕易的去評價和定論一件事情,從來沒有想著負責,更沒有想過自己的謠言會對於當事人產生傷害,即便這樣無恥,但是自己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錯誤。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方便溝通的同時,更多的是造成了謠言的快速傳播,也為謠言傳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更產生了不良影響,甚至嚴重的後果。
  • 關於Windows95的一則謠言
    蠍子最近,我注意到長角謠言季(Longhorn Rumor Season)又開始流行起來了,這讓我想起了有關Windows 95的一些謠言。寫一篇有關謠言文章的好處之一就是,你所寫的不需要一定是對的。我聽說,雷德蒙德的夥計們準備在Win95光碟送往DMV之前,通過要求它的用戶使用加密狗來實現將Win95盜版率削減為零。是的,我說的是加密狗。加密狗是一種可以插入您的PC埠裡的東西。作業系統的每個副本均隨附一個加密狗,並且如果沒有檢測到正確的加密狗,則該軟體將無法運行。
  • 人民日報:近年致嚴重後果的十起網絡謠言案例
    編者按: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網絡謠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針對公民個人的誹謗,也有針對公共事件的捏造。網絡謠言不僅敗壞個人名譽,給受害人造成極大的精神困擾,更損害國家形象,影響社會穩定。在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網絡謠言的危害不容小視,必須依法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