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器臂給力!廣東首條小型預製構件自動化生產線投產,產能升5倍

2020-12-10 金羊網

智能機器臂給力!廣東首條小型預製構件自動化生產線投產,產能升5倍

金羊網  作者:王丹陽  2020-09-10

目前項目啟用的小型預製構件自動化生產線屬廣東唯一,整個生產過程全部由機械自動完成。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丹陽 通訊員 沈高 黃海敏

9月10日,在廣東省交通集團所屬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1500平方米的小型預製構件廠裡,輸送帶正輸送著一個個光滑平整的小型預製構件,機器人的機械臂正快速、精準地來回作業。

這是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在全省首次引進的小型預製構件自動化生產線,實現了24小時連續自動化生產,產能比原有傳統生產方式提升5倍。

小型預製構件自動化生產線

目標608.5萬塊!

廣東第一條小型預製構件自動化生產線

高速公路小型預製構件主要用於路基、邊坡和隧道排水溝的砌築,深汕西改擴建項目共需小型預製構件608.5萬塊。目前項目啟用的小型預製構件自動化生產線屬廣東唯一,整個生產過程全部由機械自動完成。

「流水線各功能區通過信息、通訊技術智能聯接,再配合機械臂、傳送帶等機械介質,使集中加工、集中生產、集中供應的效用得到最大發揮。」深汕西改擴建項目工程部部長陳長萬介紹,該生產線還可根據工程需求量配套增減生產能力,實現對全線預製構件的動態化生產調整。

傳統的小型預製構件的生產方式主要是人工生產為主、機械輔助。而在小型預製構件自動化生產線上,工人主要負責系統的監控維護。

機器人碼垛

70個模具同時運轉

24小時自動化作業產能升5倍

擺放模具、噴灑脫模劑、布料和振搗成型……預製功能區的四個標準化工序僅需50秒就可完成,小型預製構件廠上演著不一樣的「速度與激情」。

「自動化的生產線一套流程只需9個小時,比傳統的生產線節約了6個多小時,能夠滿足70個模具同時運轉,1天能完成16000件小預製構件,比傳統的生產方式一天2600多件的產能,足足提高了5倍。」陳長萬表示,並且生產線不受場地和外界天氣影響,24小時連續自動化作業。

料盤180°自動翻轉

「生活場地」恆溫恆溼

自動化生產打造品質產品

小型預製構件外形尺寸對路基和邊坡的排水順暢度具有重要影響。以往傳統的人工生產,容易導致構件表面出現浮漿、氣泡,甚至缺稜角等現象發生。

而在機器自動化作業現場,陳長萬表示每一道工序的參數都受平臺實時監控,嚴把每道工序的質量關:

——機器作業精準、均勻給模具布料,自動刮平浮漿和氣泡;

—-180°旋轉模具以相同的高頻率進行振動,讓模具與產品自動分離;

—-機器人再迅速通過不同的角度旋轉,把1立方米的產品有序堆疊成一個個正方體……

此外,自動化生產線配備恆溫恆溼的蒸汽養護,小型預製構件不僅不會出現幹縮裂縫,還比傳統的養護方式縮短一半時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起於陸豐潭西鎮,對接深汕東高速公路,路線向西途徑汕尾市、深汕合作區、惠州市、深圳市,終於深圳市龍崗區,與惠鹽高速公路對接,全長146.55公裡,全線按照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進行改擴建,目前,深圳惠州段已全面推進施工。項目建成通車後,將有效改善區域交通條件,對推動深汕特別合作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編輯:空明

相關焦點

  • 經開區全球首條超大平板自動化生產線建成投產
    近日,西藏日出東方大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項目建成投產儀式暨與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就業合作籤約儀式在拉薩經開區舉行。該項目系全球首條超大平板自動化生產線,由日出東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出東方」)投資建設,總投資5000萬元,投產後預計年產值達4000萬元,可解決就業80人,主要建設太陽能平板集熱器組裝生產線。
  • 廣東首條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在增城區點亮
    12月20日,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點亮儀式在廣州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這標誌著廣東首條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正式投產,為助力增城打造千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廣州打造「世界顯示之都」注入了全新動能。
  • 全球首條漱口水高端生產線在上海投產 實現國產價格將下降
    原標題:全球首條漱口水高端生產線在上海投產  實現國產價格將下降  圖說:檢驗檢疫人員核查該項目生產線 採訪對象供圖  記者從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強生集團全球首條漱口水高速連續混合、灌裝生產線項目進口設備,目前已順利完成檢驗檢疫,於前天投產。
  • 安徽首條全柔AMOLED生產線正式點亮投產
    據新華社合肥12月8日電 (記者程士華)7日,維信諾(合肥)第六代全柔AMOLED生產線點亮儀式暨創新大會在合肥新站高新區舉行。據合肥新站高新區介紹,這是安徽省首條正式投產的全柔AMOLED生產線。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德強介紹,該項目於2018年底啟動建設,產品定位高端市場,加入多項自主創新研發新技術,具備全產能高端技術對應能力,可為客戶提供高端定製化服務。作為安徽省首條全柔AMOLED生產線,該生產線是合肥全面深化新型顯示產業布局的重點項目。
  • 扶貧車間轉產助戰「疫」:臨夏州首條醫用防護服生產線投產運行
    臨夏州首條醫用防護服生產線在積石山縣生產運行。(臨夏州委宣傳部供圖) 臨夏州首條醫用防護服生產線。(臨夏州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蘭州2月20日電 (邵蘭)日前,由服裝加工扶貧車間轉產改造的臨夏州首條醫用防護服生產線在積石山縣順利生產運行。
  • 京東方合肥10.5代TFT-LCD生產線提前投產 8K顯示屏有望量產
    12月20日,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提前投產,這也是全球首條投產的10.5代線(目前最高世代線),設計產能為每月12萬片玻璃基板。資料顯示,8K顯示屏解析度高達7680×4320,顯示效果是4K×2K顯示屏的4倍,更是目前主流的高畫質電視解析度的16倍。由於具有纖毫畢現的視覺體驗優勢,8K顯示除了應用於家庭領域,還在商用領域具備很好的市場前景,如運用於醫療領域,博物館、美術館等頂級藝術展示,安防監控,大型體育賽事、音樂會、會議轉播中心等領域。
  • 寧夏首條燃料乙醇生產線項目土建基礎全部完成 預計年底建成投產
    寧夏首條燃料乙醇生產線項目土建基礎全部完成 預計年底建成投產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20-05-08 12:12:48
  • 椒江智能迭代:每兩分鐘,就有一臺冰激淋櫃「誕生」……
    伴隨著流水線上自動化機器緊張而有節奏的作業聲,約莫一兩分鐘,就有一臺冰激淋櫃「走」下流水線。據悉,三分廠車間是去年11月底啟用投產的,總投資超6億元,建成投產後年產能超100萬臺,銷售收入20億元,共建有2條生產線。
  • 日產10萬 首條四川省屬國企緊急投建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投產
    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3月3日,位於四川省資陽市高新區的川投集團華西牙科項目內,1條全自動平面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投產。該產線由四川省屬國企川投集團投資建設,是四川省屬國企緊急投建的首條全自動一次性醫用口罩產線。
  • 小面板有大學問——安徽首條全柔AMOLED生產線正式點亮投產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電子設備等都必須擁有姓名。隨著以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終端出貨量不斷攀升。而顯示器件作為上述智能終端設備的關鍵部件,市場需求也日益增長。7日,維信諾(合肥)第六代全柔AMOLED生產線點亮儀式暨創新大會在合肥新站高新區舉行。
  • 【陶瓷工廠新聞】新明珠等發布採購需求;東鵬、依諾等5條生產線...
    東鵬清遠基地雙層巖板窯爐點火 10月15日,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清遠基地雙層巖板窯爐順利點火。該生產線可滿足生產厚度為5.5-15mm的多種規格巖板,可實現柔性生產,紋理可控,能夠快速轉換規格,滿足各種家居設計方案對高品質定製化的需求。
  • 全國首條偏光片基膜生產線即將投產 「綿陽造」將取代進口
    汪三貴 攝中新網綿陽7月8日電 (楊勇 王澤宇 汪三貴)「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2.5米寬偏光片基膜生產線最後的安裝部分,這個月底就將完成安裝並進入調試階段。」7月8日,在位於四川綿陽臨港工業園的龍華薄膜廠區,該公司鳳凰膜都項目負責人羅林介紹說。
  • 大陸首條高端COF線在上達電子投產顯示面板「卡脖子」局面徹底終結
    挖貝網 9月14日消息,上達電子COF項目在江蘇邳州正式投產,高端COF基板長期被日韓臺壟斷供應的局面徹底終結。大陸首條高端COF線投產據介紹,COF即Chip on Film,是一種主要應用於面板驅動IC的封裝技術。
  • 「工廠新聞」新明珠等發布採購需求;東鵬、依諾等5條生產線點火
    這是繼1期2期生產線點火後迎來的首批巖板量產。此次5#、6#大巖板生產線的主要生產規格為1200×2400(mm)、 1200×2700(mm)、800×2600(mm)和1600×3200(mm),厚度6-18mm的環保巖板,最大產量達14000m/天。其中,5#生產線採用恆力泰16890噸級超大型壓機,6#生產線採用義大利薩克米壓機。
  • 內蒙古:世界首條稀土硫化物著色劑隧道窯生產線將投產
    央廣網包頭11月13日消息(記者金建軍包頭臺記者王瑞晶)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籤約暨稀土硫化物及稀土光源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在內蒙古包頭市舉行,世界上首條稀土硫化物著色劑隧道窯生產線將於年底在包頭投產。
  • 每一條交付生產線都是一座智能車間
    8月19日下午,在廣東生波爾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簡稱「生波爾」),研發人員正在實驗室研發用於半導體領域的真空鍍膜裝備關鍵部件。去年,該企業解決真空鍍膜國產裝備卡脖子問題,研製並交付首套半導體行業應用的高精度掩模板鍍膜生產線。近日,其「基於PDM+SE系統真空鍍膜裝備全生命周期智能製造示範項目」被評為「2020年廣東省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是中山3個入選項目之一。
  • 真智能工廠!護童綠色健康桌椅智能工廠獲得官方認定
    本網12月31日訊 在五金焊接生產線,輕微的機械聲從不遠處傳來。亮黃色的機器人整整齊齊地「站」成兩排,學習桌椅的五金部件被預先放置到一個特製的託盤上,待智能視覺對部件位置進行視覺校正後,機器臂準確無誤地完成著各種精密焊接連續動作,整個過程保持極其穩定的焊接速度和焊接姿態。
  • 2019年下半年鋁企業投產情況匯總
    項目總投資2億元,分二期建設,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產15萬噸再生鋁合金鑄軋板、10萬噸鋁棒、5萬噸大板錠。  截至9月初,貴州興仁登高新材料已經完成144臺530KA電解槽投產(約20.5萬噸),預計將在9月22日投產完25萬噸的合規產能。項目總規劃150萬噸/年鋁液生產線,已完成70萬噸/年全部基礎配套設施和50萬噸/年電解鋁生產線正在投產中。
  • 國內首條足球自動化生產線在莞投入使用
    以往需要250人的生產線,現在只需20餘人   文/圖 羊城派記者 文聰  2018年FIFA俄羅斯世界盃即將開幕,關於足球的話題也逐漸火熱。東莞身兼「體育名城」與「製造業名城」頭銜,記者11日獲悉,目前諸多國際比賽的用球都產自東莞,而國內首條足球自動化生產線也已在莞投入使用。
  • 全球首條6米超寬幅複合新材料在德州投產
    德州新聞網訊12月16日,德州市舉辦山東晶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複合新材料投產典禮活動,慶祝晶創公司順利投產全球首條6米超寬幅聚丙烯長絲土工布生產線項目,該項目突破了我國多年受制於人的「撕破強力」「抗拉強力」等技術瓶頸,打破了行業內國際壟斷,將進一步推動我國高端非織造材料應用全球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