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需要250人的生產線,現在只需20餘人
文/圖 羊城派記者 文聰
2018年FIFA俄羅斯世界盃即將開幕,關於足球的話題也逐漸火熱。東莞身兼「體育名城」與「製造業名城」頭銜,記者11日獲悉,目前諸多國際比賽的用球都產自東莞,而國內首條足球自動化生產線也已在莞投入使用。以往需要250人的生產線,現在只需20餘人,生產效率更是提高近十倍。
球片裁切實現全自動化
在東莞市茶山鎮有一家知名足球製造企業,走進生產車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懸掛在半空中的五星紅旗。該企業的總經理王衝告訴記者說,這是為了提醒所有員工,雖然他們只是在生產足球,但卻代表著「中國製造」的形象,對產品的質量不能有任何馬虎。
車間的一個貨架上還掛著一張宣傳海報,上面寫著「助力中國足球走向世界」。王衝說,儘管在世界盃的賽場上看不到中國隊的身影,但他們已經讓中國生產的足球走向了世界。「全世界的足球基本上都是在中國生產的,我們是主要的製造商之一。
通過電腦控制,自動化裁切球片
去年12月,足球生產線正式投入使用,這是目前國內首條足球自動化生產線。該生產線包含四個模塊化的機器人工作站,11道生產工序。
每個球片都有「身份證」
記者首先看到的是一臺自動化的裁床,這是足球生產的第一個環節。據王衝介紹,一個足球是由許多球片構成,最多有32片。以往球片的裁切都是通過傳統的手工完成,現在球片自動化裁切,然後被自動轉入印刷環節,可以實現多種款式同時生產,這在以前的傳統生產線上是無法實現的。
每個球片都印有專屬二維碼
經過印刷環節後,每個球片上都會打上獨有的二維碼。王衝稱,這是整條生產線的核心技術,是首次把二維碼技術應用到足球製造上,讓每個球片都有一個專屬的「身份證」。「一個小時可能有上千個球片在生產線裡跑,這個球片是做哪個球的,如果要靠人來識別,那就太慢太難了,球片上的二維碼的作用就在這裡。機器讀取二維碼,就能準確地把不同的球片放到不同的位置。」王衝坦言,二維碼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進行產品溯源,只需掃碼就可以知道每個球片的生產批次和生產時間、操作員等信息,一旦出現質量問題,馬上可以進行倒查。
借力頂級賽事提升形象
東莞是製造業名城,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製造在體育產業中佔據了主導地位。近幾年來,借力全球頂級賽事,向世界展示品牌形象的莞企還有不少。位於東莞橫瀝新城工業區的一家玩具禮品有限公司有著16年的玩具製造經驗。2012年倫敦奧運會,鑫達生產的奧運特許商品有123款,合計約250萬件,佔奧運合金類產品五分之一。
此外,東莞市塘廈鎮不僅擁有國際高爾夫球場,是世界最大高爾夫球賽事舉辦地,而且也是中國高爾夫用品的製造基地。目前,東莞市塘廈鎮形成了完整的高爾夫球用具製造業鏈條,產品涵蓋高爾夫球、球桿、球衣等多個系列品種。
來源|羊城派
責編|李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