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成語知多少?省內這個地方就孕育出155個成語

2020-12-14 荊楚網

  

  《成語湖北》出版:在500多則成語故事中探尋湖北文脈

  「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根植於五千年文明沃土的成語,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地處華中腹地,通衢九洲的湖北,自古人傑地靈、文化昌盛,孕育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時至今日,有多少人知道「班門弄斧」「亡羊補牢」「美人遲暮」等191個成語皆與楚文化有關?又有多少人知道湖北僅襄陽一地,就孕育了「價值連城」「安邦定國」「初生牛犢不畏虎」等155個成語?

  「文化不僅要傳承,更要傳播。」近日,《成語湖北》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2月17日,該書主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湖北分公司總經理任永信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專訪時說:「文化的傳播需要不斷創新形式、豐富載體,講好湖北故事,傳承湖北精神,彰顯湖北文化的時代魅力,讓保護、傳承、和弘揚湖北文化成為大眾共識、全民行動。這也是我們編撰《成語湖北》這本書的初衷。」

  以獨特視角填補湖北成語研究空白

  熊繹闢在荊山,「篳路藍縷」開創基業;屈原「懷石投江」,忠心光耀日月;楚莊王「止戈為武」,宣揚和平理念;養由基「百步穿楊」,一代名將威震四方;鍾儀「南冠楚囚」,忠貞不屈令人動容……

  成語作為語言的精華、歷史的縮影、文明的積澱,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和文化內涵。大到治國安邦,小到為人處世,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無不在一個個簡短的成語中得到充分體現。時至今日,大量成語仍然被人們廣泛使用。

  《成語湖北》一書收錄了500多則湖北成語故事,通過參閱大量文獻和成語故事集,從故事發生地、發生時間、主要人物等不同角度加以考證而來,突出了與湖北的關聯性:有的故事發生在湖北,有的故事與湖北密切相關,有的主要人物是湖北人,有的主要人物在湖北生活或工作過。這些故事或大氣磅礴,或快樂活潑;或血雨腥風,或詼諧幽默;或振聾發聵,或潤物無聲……它們將古代的政治軍事、日常生活、文學藝術、文化習俗、道德風尚和理想志趣等濃縮成一個個深刻雋永的片段,集中展現了古人的人生智慧和思想光芒。

  該書總策劃、知名作家、中國文化促進會副主席熊召政表示:這本書不同於一般的成語故事書,而是通過分析楚文化、三國文化、東坡文化等文化的特點和影響,探究湖北成語的歷史文化淵源,展現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文化湖北、成語湖北。內容豐富、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為每一個關心湖北、熱愛湖北、想要了解湖北的人提供了一個新穎獨特的文化視角,填補了湖北成語研究的空白。

  該書顧問、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劉玉堂認為:《成語湖北》一書還有助於人們對楚文化作縱橫兩方面的認識。自縱向觀之,楚文化的主源從楚

  人的先民祝融部落集團開始,經歷了濫觴期、茁長期、鼎盛期、滯緩期和轉化期,其間既有其相對獨立性,又有內在關聯性,由此可以窺見楚文化的演進規律。自橫向觀之,書中對構成楚文化的六大要素均有所涉及,這既包括爐火純青的青銅冶鑄、精美絕倫的絲織刺繡、巧奪天工的漆器製作等物質文明要素,又包括義理精深的老莊哲學、驚採絕豔的屈宋文學和出神入化的美術樂舞等精神文明要素。不僅如此,該書還對楚文化在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形成和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有精到點評。期待讀者能從中採擷文化精華,品味出歷史新意。

  另一顧問獨立學者、十翼書院院長米鴻賓則表示,那些由寥寥數個漢字濃縮而成的成語,是古代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源自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或口頭故事,多由四字組成。看似簡單的文字組合,實則奧義深藏——其內在的精闢,集朗朗上口、思想、精神、道德、智慧、歷史、文化脈絡於一體,可廣窺中國文化最鮮活的文脈精韻、先知智慧、世道人心乃至地域風情。將一個個與湖北有關的成語故事、歷史典故說清楚,講明白,集諸於《成語湖北》,讓地域與文化互為開解,立基於三楚大地而裨益於天下。

  【對話】「隨和」一詞源於隨州 「不服周」讓楚人「沐猴而冠」

  記者: 請問《成語湖北》一書的創作初衷是什麼?描寫楚人的成語既有春蘭秋菊、「陽春白雪」等美好的詞彙,也有「買櫝還珠」「畫蛇添足」這樣嘲諷的詞彙,這一雙面性是如何產生的?

  任永信: 湖北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荊楚大地,山川秀麗、人傑地靈。但我們在市面上沒有找到一本系統介紹湖北成語的書籍,所以我們就想通過分析研究楚文化、三國文化、東坡文化等文化的特點和影響,探究湖北成語的歷史文化淵源,為大家展現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文化湖北、成語湖北。

  楚國是《楚辭》的發源地,從「辭」中誕生了很多成語。比如:春蘭秋菊、美人遲暮、一概而論、眾醉獨醒等等,大多表現楚人追求美好、嫉惡如仇、屢僕屢起、上下求索的精神。另一方面,楚國巫風盛行,樂舞比較多,出現了很多形容楚人歌舞的成語。「高山流水」「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優孟衣冠」等,都是楚人能歌善舞的體現。

  但同時,也有「買櫝還珠」「畫蛇添足」「刻舟求劍」「南轅北轍」「沐猴而冠」這些大量嘲諷楚人的成語。這是因為楚武王不服從周禮和周天子,自封為王,意味著對當時中國禮法的極大破壞,由此開始了中原諸侯長期歧視楚國的歷史,武漢話「不服周」也源於此。楚國地處南方邊遠地區,遠離周王室以及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造成楚人與中原各國人民的信仰差別很大。所以在北方各民族眼中,楚國仍是蠻夷之地。

  人人都知道「楚王」,但歷史上有42位楚王,「問鼎中原」是哪一位,「一鳴驚人」的是哪一位,好細腰的是哪一位?

  文化不僅要傳承,更要傳播,需要不斷創新形式、豐富載體,講好湖北故事,傳承湖北精神,彰顯湖北文化的時代魅力,我們希望通過創作《成語湖北》一書,讓保護、傳承和弘揚湖北文化成為大眾共識、全民行動。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提升文化軟實力,郵政作為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有責任也有優勢,在挖掘和弘揚

  傳統文化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

  記者: 請問書中收錄了多少個和湖北有關的成語,是如何分門別類的?

  任永信: 五千年文明,三千年楚韻。《成語湖北》一書,收錄了520則湖北成語故事,以及13個成語背後的精彩人文故事。按文化分類,楚文化成語有191個、三國成語有151個,東坡文化成語27個,其他成語加起來有151個。按地市分類,荊州204個、襄陽155個、武漢27個、黃岡37個、宜昌30個、鹹寧20個,其他地市州也有不少成語故事。

  如大家經常說的「隨和」一詞源於隨州。成語「隨珠彈雀」出自戰國·宋·莊周《莊子·讓王》,意思是說,用夜明珠去彈鳥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輕重,因而得到的補償不了失去的。「隨侯珠」,是傳說中的寶珠,有這樣一段神話:隨侯(春秋時隨國國君)曾救治過一條受了傷的大蛇,後來大蛇銜了一顆直徑約一寸的夜明珠來報答他。人們把它作為天下最貴重的珍珠,與「和氏璧並稱為「和璧隨珠」,或「隨珠和璧」「隨和之寶」「隨珠趙璧」以形容稀世的珍寶。隨和一詞也是由此而來,形容為人謙和。

  「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個成語的發生地在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傳說在唐朝貞觀年間,西域回紇國進貢了一隻天鵝,護送天鵝的使者緬伯高途經沔陽湖時,只見白天鵝伸長脖子,張著嘴巴,吃力地喘息著,緬伯高心中不忍,便打開籠子,把白天鵝帶到水邊讓它喝了個痛快。誰知白天鵝喝足了水,合頸一扇翅膀,「撲喇喇」一聲飛上了天!緬伯高向前一撲,只撿到幾根羽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緬伯高只好將鵝毛獻上,又寫了一首詩,請求皇帝原諒。

  「朝秦暮楚」這個成語的發生地在關埡(核心遺址位於竹谿縣蔣家堰鎮關埡子村)。關埡處於秦楚夾縫中或者說是緩衝地帶,秦人早晨佔領了關埡內的楚地,但是晚上,楚人又奪回了失地。居住在關埡一帶的原巴國百姓,為了躲避戰亂的傷害,當秦軍打來的時候,就插上秦國的旗幟,穿上秦人的衣服。晚上楚軍打來,則換上楚國的旗幟,穿上楚人的衣衫。此地楚長城遺址比齊長城早約300年,比秦統一後大規模修的長城早約460年。但至今,這個歷史文化厚重的地方還是鮮為人知,遊客寥寥。

  「百步穿楊」這個成語人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神箭手養由基是湖北人,他出生於楚國古嶺村北二裡養家坪(今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拾橋鎮)。這一典故還引申出成語「百發百中」。

  記者: 您想通過這本書對每一位讀者傳達什麼?如何看待成語中存在的爭議?

  任永信: 三國文化中的成語「三顧茅廬」,究竟諸葛亮所說的「南陽」究竟所在何處?我們找出「襄陽說」和「南陽說」兩種觀點的論據,讓讀者細細斟酌和品味,找到答案。再比如「肥而不膩」,蘇軾在哪裡發明的「東坡肉」「東坡餅」?到底是黃州還是杭州,我們都知道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每月薪俸不多,生活不寬裕。但是,他並沒有消沉,在「東坡雪堂」,經常與友人一起吟詩唱酬,煮肉喝酒,藉以發洩政治上失意苦悶。「東坡肉」「東坡餅」就是當時被貶黃州時發明的。但是他第二次調往杭州任太守之職, 將黃州燒肉的經驗傳到杭州,「杭州東坡肉」這道菜餚由此開始享譽中外。其實,東坡肉應該出自我們湖北黃州。「拋妻棄子」這一成語中的陳世美。原型是湖北均縣、今丹江口市人,但歷史上的他卻是疼妻愛子的清官能臣。

  我們就是對一些有爭議、有影響的文化課題,提出了新的觀點,細細品嚼,大有滋味。

  湖北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孕育了篳路藍縷的奮鬥精神、革故鼎新的創新精神、博採眾長的開放精神、矢志不渝的愛國精神、一諾千金的誠信精神。這五種精神,既是荊楚先祖用血肉和靈魂鑄就的人格理想和價值追求,也是後世荊楚乃至中華兒女忠實地傳承和弘揚著的民族精神,為我們國家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希望願廣大讀者能喜愛和支持,和我們一起徜徉在文化的海洋中,感悟文化魅力,共築精神家園,汲取源源不斷的智慧和力量,傳承湖北精神。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胡新 金慧

相關焦點

  • 湖北教師招聘語文學科指導:易錯成語多義成語
    湖北教師招聘語文學科指導:易錯成語多義成語 http://hubei.hteacher.net 2019-03-15 10:23 湖北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除了成語之都邯鄲,想不到還有這麼多地方盛產成語
    有意思的是,很多成語都有其產生的地區,比如我們都知道河北邯鄲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都,是全國各地區中產生成語最多的地方,「胡服騎射」、「邯鄲學步」、「黃粱美夢」、「負荊請罪」等一千五百餘條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都和邯鄲有密切關係。那麼,除了河北邯鄲那之外,還有哪些地區盛產成語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六字成語,你知多少?
    六字成語,你知多少?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下面讓我們看看這些六字成語吧。士可殺不可辱士子寧可死,也不願受侮辱語出《禮記·儒行》:「儒者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儒者的剛毅是吃軟不吃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以,你胡攪蠻纏、要挾威迫卻行不通,寧可去死,也不願受侮。作者:卡車車牌號
  • 行測技巧:邏輯填空成語知多少
    2018國考馬上就要來了,作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邏輯填空不知道難倒了多少學生,真題刷了一遍又一遍,正確率實在是慘不忍睹,最終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飯要一口一口吃,中公教育專家在這裡跟大家講成語這一塊。  1、一屋子的牛?  大家看到這樣一個標題,基本上都會楞一下,這裡我們其實是要看這樣一個成語——汗牛充棟,這個成語不知道有多少同學認識,如果不認識的同學我們來看一下,汗牛不就是流汗的牛麼,棟常用作名詞,這裡不就是一棟房子,所以這個成語的意思就出來了:流汗的牛充滿了整個房子。
  • 看圖知成語翰林答案大全
    看圖知成語中是繼成語猜猜看玩完了以後推出的一款新遊戲,玩起來難度稍微大一些,下面就送給大家這些看圖知成語翰林答案大全吧,每一道題都是客服小妹自己一關一關玩的
  • 微信《看圖知成語》新手成語答案大全
    導 讀 微信看圖知成語攻略來啦!看圖知成語是微信小程序推出的一款趣味小遊戲,那麼微信看圖知成語怎麼玩呢?下文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 春花秋月何時了 秋季成語知多少
    你知道哪些關於秋季的成語?他們都出自於哪些古詩詞?今天小新與您一起分享關於秋季的成語以及它們都出自於哪些古詩詞,有哪些含義,趕快收藏吧。 【春花秋月】 來源: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解釋: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 看圖知成語全部答案
    看圖知成語,廢話不多說,奉上全部的答案給大家來猜猜看吧,一份一份,更多的答案,十分的豐厚,還有成語猜猜看的答案,一個關卡,一個關卡第慢慢過吧,也不用擔心無法激活了
  • 那些適合用作人名的成語你知道多少?用成語取個文雅好聽的名字
    家長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都渴望起個寓意美好又如意的名字。而用吉祥的四字成語給孩子起名,起出來的名字不僅文雅有內涵,還有祥瑞的寓意,很是不錯。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吉祥寓意的成語起名。今天小編就同大家討論如何用寓意吉祥的四字成語給小孩起名,有需要的可以看看參考下哦!我們在用吉利的四字成語給孩子起名時,可以採用成語與美好單字搭配的組合形式。也就是我們可以從吉祥的成語中抽取一個字眼,再與我們滿意的單字相搭配,組合成好聽的人名。
  • 描寫秋天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可以預料出事物的發展趨向。緊縮式成語;可作定語;指從局部推知未來 18、葉落知秋:看到樹葉落,便知秋天到來。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緊縮式成語;可作定語、分句;指從細微的變化可預測事物的發展 19、春蘭秋菊: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各自在自己開花的季節顯示出秀美。比喻各擅其美;各有所長。
  • 關於數字成語,我們知多少
    在生活中,為了使我們的交談或寫作作品更加形象、言簡意賅,更深入的表達我們的意思,經常會用到成語,這些通俗易懂的詞語包含著豐富的天文、地理、歷史、文化、風俗、常識、典故知識,體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數字是語言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數字成語更加體現了數字和成語這種結合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現舉例幾種劃分類型:1、表示「多」的意思:接二連三、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九死一生、百鍊成鋼、百孔千瘡、千方百計、千夫所指、千頭萬緒、萬變不離其宗、億萬斯年、千軍萬馬、千載難逢、萬紫千紅、萬水千山等。
  • 你知道成語「聞雞起舞」,但是你對這個成語的主人公了解多少?
    「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在我國的知名度非常高,但你知道這個成語說的是誰嗎?你對這個主人公又了解多少?晉朝時期有一個人叫做祖逖,他家原本是河北範陽的大族,祖上世代都有高官。後來祖逖出任司州主薄,結識了劉琨,二人意氣相投,經常縱論世事,企圖幹出一番事業。由於二人關係要好,所以經常同床睡覺。有一次半夜,祖逖被雞叫吵醒了,他覺得這是上天在激勵自己上進,於是就叫醒了劉琨,二人一同起床舞劍練武。這便是成語「聞雞起舞」的來歷,出自《晉書·祖逖傳》。祖逖如此刻苦勵志,那麼最後他的事業成功了嗎?很抱歉,沒有成功,而且最後非常悲哀。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邯鄲,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各具特色
    這座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其成語典故遍布大街小巷,這座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從邊塞到中原的邯鄲成語典故,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各具特色。位於河北省南端的河北省下轄市邯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距今8000多年前,這裡就已經有了人類的繁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邯鄲記》,始於戰國時期,為趙國的都城,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 成語 將門出將 詳解
    將門出將jiàng mén chū jiàng成語簡拼
  • 【團】涵蓋120個成語典故、1000個成語的啟蒙成語書《逗逗鎮的成語故事》
    但是由於要求孩子們掌握的成語數量極多(多達1000個),考察的內容十分廣泛(音、形、義上均可拓展出題目),加上現在的現實、網絡環境喜歡亂用成語,所以成語就成了孩子們語文考試中失分率最高的項目之一。整套書一共30本,涵蓋30個成語故事、120個成語典故、1000個成語,1700個生字。這套書所有的成語故事,都發生在一個叫逗逗鎮的地方。
  • 疫情下的國際關係,外交部連用10個成語!你還不好好學成語嗎?
    短短的一段話,居然用了10個成語!有人可能會納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成語吧?這句話出自清代徐釚《詞苑叢談》卷一:「(趙子昂)夫人答云:『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子昂得詞,大笑而止。」毛主席曾經也說過:「帝國主義國家同我們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一天一個成語.炙手可熱.這個成語居然是諷刺楊玉環的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來啊,造作啊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邯鄲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燦爛的古典文化,湧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是當之無愧的「成語之都」。據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曙光第二小學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傳統經典文化,在學校推出【成語典故,薪火相傳】系列活動,並制定了跟著成語遊邯鄲系列校本課程,將教育理念與地方傳統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向學生們講授和宣傳古典文化知識,受到了學生
  • 鼠年說鼠14:「鼠」字成語知多少?
    因為鼠與人關係密切,所以關於鼠的成語也很多。而且,很多成語後面還有故事,比如「投鼠忌器」的故事就有很多。第一個是個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很久以前「前」到什麼時候呢?至少是西漢以前吧!因為,這個故事就是西漢政治家、文學家賈誼講的,對就是寫《過秦論》的那個賈誼。話說很久很以前,有個富人,非常喜歡古董,他在家裡收藏了許許多多珍貴的古董。
  • 河北衛視《成語天下》火熱播出,還原每個成語背後的精彩的故事
    2019年6月30日晚21點20分,大型文化類節目《成語天下》在河北衛視重磅播出,在這個炎熱的夏季,為愛好成語的朋友們獻上了一份饕餮文化大餐。整個節目妙趣橫生,28位優秀的成語達人在遊戲和趣味中學到了很多成語知識,也讓電視機前的成語愛好者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