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招生錄取重要參考
實驗教學納入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 按照實施意見規定,我省將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重要依據 實施意見規定,規範學業水平考試。將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其他科目必修內容納入合格性考試內容。
-
北京市朝陽區:勞動教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來自朝陽區十餘所中小學的37位教師展示了在學科課程中進行勞動教育的特色做法。記者從會上獲悉,朝陽區各校將勞動教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形成了職教—普教勞動教育資源共享的局面。劉曉巖介紹,朝陽區還探索在學科專業中有機滲透勞動教育。例如在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藝術等學科要有重點地納入勞動創造人、勞動創造歷史、勞動創造世界、勞動不分貴賤等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納入歌頌勞模、歌頌普通勞動者的選文選材,納入闡釋勤勞、節儉、艱苦奮鬥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內容,加強對學生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合法勞動等方面的教育。
-
深圳開始實施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將成為學生升學的重要參考
評價形式:檔案式記錄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目前暫以《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檔案》的形式存在,需要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客觀記錄。內容形式:寫實記錄、評語評價與重要觀測點計分評價。與其他省市綜合素質評價不同的是,「重要觀測點計分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量化的評價方式。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與主課地位有持平之勢
「小三門」與主課地位價值有持平之勢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這「小三門」,開始逐步與過去所說的主課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的傾向。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的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比較大。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綜合素質評價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
-
石家莊市勞動素養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提出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若干措施》強化了課程實施中的勞動教育。要求學校開齊開足開好勞動教育必修課,並在學科專業和教育活動中滲透勞動教育。依託集團、學區和農村學校獨有資源等,開展城鄉結對、建構學校聯盟等,創建勞動教育共同體,激發區域勞動教育活力,開創石家莊勞動教育特色。堅持學校、家庭、社會共育。
-
2020年高考新模式:信息學奧賽獎項將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3.綜合素質評價綜合素質評價分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方面。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三方面,凡符合基本標準者,可評為合格;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三方面,分 A、B、C、D 四個等級。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業內怎麼看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小三門」與主課地位價值有持平之勢 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這「小三門」,開始逐步與過去所說的主課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的傾向。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的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比較大。
-
2020 年江蘇高考模式公布!將信息學奧賽獎項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在綜合素質評價表中,江蘇省將信息學奧賽獎項作為學科特長證明,填報同學只需獲得市級以上獎項即可。 綜合素質評價雖然沒有明確的分數考核及標準,但卻是高校選拔優秀學生不可缺少的指標,特別是在「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特殊類型招生中,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考生綜合成績的有機組成部分,高考分數相同的情況下,高校更傾向於選擇綜合素質評價較高的學生。
-
怎樣看待綜合素質評價
改革內容涉及高考理念、高考模式、考試內容和形式、招生錄取等方方面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高考改革。 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確定,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框架為「兩依據,一參考」。「兩依據」是指高校招生錄取依據的考生總分,由統一高考3科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科組成;「一參考」是指錄取時要參考考生在中學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
將這項內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將這項內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2020-12-15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高考來了!綜合素質評價很重要!
什麼叫新高考?也就是新時期的一種新型高考錄取方式,即「兩依據一參考」:依據高考成績、學考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年逾六十的老人,記得當時高考只看家庭出身和思想表現,工人農民保送上大學。改革開放以後,高考成績是唯一錄取標準。
-
上海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 勞動實踐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文件要求,建設並不斷完善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每周不少於1課時;普通高等學校要開設實踐體驗性勞動教育課程,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上海市教委介紹,實施意見把學段內容要求拓展到幼兒園階段,明確提出幼兒園要注重勞動意識啟蒙,小學要注重基本勞動習慣養成,初中要注重職業勞動體驗,普通高中要注重社會勞動實踐,普通高等學校要注重創造性勞動鍛鍊,職業院校要注重職業技術技能訓練。
-
勞動教育成為「硬核」要求
二是明確三類勞動教育的內容,包括日常生活勞動教育、生產勞動教育和服務性勞動教育。其中,日常生活勞動教育要讓學生立足個人生活事務處理,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強化自立自強意識;生產勞動教育要讓學生體驗工農業生產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增強產品質量意識,體會平凡勞動中的偉大;服務性勞動教育要注重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技能,服務他人和社會,強化社會責任感。
-
北京新中學生日常規範出爐 日常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新規範 要求學生以規範語言發表網絡言論 表現將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市教委昨天發布《北京市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2016年修訂)》。新版《規範》要求中小學生合理使用網絡,瀏覽健康內容,以規範、文明語言發表網絡言論。團結同學,發生矛盾時多做自我批評。
-
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畢業升學依據或參考
一、 目的意義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初中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是整體反映學生初中階段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客觀記錄初中學生成長過程的突出表現,為落實因材施教、促進學生成長提供依據,並作為學生畢業升學的依據或參考。
-
重慶:高考錄取參考學生綜合素質報告
明年重慶市將迎來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後的首次高考。昨日,在深入推進普通高中學校捆綁發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工作會上,市教委主任周旭表示,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高考成績,同學們高中三年的綜合素質報告將首次成為高校在錄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
專家解讀高考改革:綜合素質評價會否流於形式?
● 學生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總成績 ● 成績按比例分等級,破除「唯分數論」 ● 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參考 12月16日,教育部網站發布《教育部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和《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
-
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校招生考核,評什麼?怎麼評?
目前,上海、浙江均建立了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並在高校招生中參考使用,使對學生的一次性、終結性評價轉變為過程性評價。此項改革旨在改變傳統高考中的「唯分數論」傾向,最重要的是大多數高校的綜合素質評價按成績折算,一般是佔總成績折算的10%!
-
綜合素質評價何以成為評價「硬核」
綜合素質評價是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確立的新型教育評價制度,是破除「唯分數」「唯智育」等頑瘴痼疾的重要手段。2019年6月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目前,我國部分省份如上海、浙江等已先行嘗試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其他省份將在2020年至2021年陸續實施新高考方案。
-
教育部直屬單位舉辦研討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納入中考和高考錄取
教育部直屬單位舉辦研討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納入中考和高考錄取近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開展了關於「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研討會」.會議中明確指出「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納入中考和高考錄取,是為了更好的發揮指揮棒的作用,以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