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重慶市將迎來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後的首次高考。昨日,在深入推進普通高中學校捆綁發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工作會上,市教委主任周旭表示,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高考成績,同學們高中三年的綜合素質報告將首次成為高校在錄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明年起推綜合素質評價機制
「考試評價制度是客觀存在的教育『指揮棒』,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只有多樣化的評價機制,才有利於多樣化的人才脫穎而出!」周旭說,明年起,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高考選拔的重要參考依據。
明年是重慶市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後的第一次高考。重慶市將採取綜合評價、全面考核、分類分段測試、分批選拔、擇優錄取的選拔模式,逐步建立起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統一選拔考試三位一體的招生考試評價體系。
在以往的高考錄取中,高考成績幾乎是唯一的選拔標準。在明年的高考錄取中,每名考生的一份綜合素質評價報告也將同時提供給其報考院校。
在這份綜合素質報告中,記者(秦健)發現,不僅包括高中各學科的學業成績,還包括綜合素質評價。在綜合素質評價中,既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又有學校的綜合評價。
學生通過列舉事實的方式進行自我評價,比如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即使是做家務勞動,也可將自己參與的過程和感受記錄進去,再如農村學生的綜合素質體現也有多種方式,甚至是一次乘車的經歷與感受也可以寫進報告,「這主要是體現他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市教育評估院院長龔春燕說。
而學校則將通過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與創新、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
今後或憑綜合素質報告上大學
「高考分數是絕對標準,綜合素質是重要參考標準。」市教育評估院院長龔春燕介紹。他說,雖然綜合素質報告不佔分,但高校可通過它看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高中三年的發展軌跡,為高校選擇學生提供參考。
「如果學生有某項內容特別突出,即使是高考分數相對較低,但也有可能被高校錄取。」龔春燕說,今後,綜合素質報告將會更詳盡,同時,在高考中的權重會越來越大,並且重慶還將試點僅憑綜合素質報告就可上大學的選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