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市教委新發布的北京新高考落地執行方案,北京城市廣播《教育面對面》節目特別邀請市教委發展規劃處處長姚林修、北京教育考試院高招辦主任張林獅、北師大實驗中學教學副校長李曉輝,為考生和家長解讀釋惑。
嘉賓:市教委發展規劃處處長姚林修(中)、北京教育考試院高招辦主任張林獅(右)、北師大實驗中學教學副校長李曉輝(左)
等級折算賦分
與題目難度無關,只看考生成績相對位置
等級折算賦分是為了解決不同學科間可比性問題。如:所有選擇物理科目考生,原始分數排為一隊,根據所在比例等級折算。與題目難度無關,只看考生成績的相對位置。
綜合評價錄取和綜合素質評價是兩個不同概念
市教委發展規劃處處長姚林修表示,綜合評價錄取和綜合素質評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本市2020年高考採取的是「兩依據一參考」:依據的是語數外統一高考的成績450分+三門等級性考試各100分,共750分;綜合素質評價是重要參考。
未來向教育部申請的招生模式——綜合評價錄取是改革後高考錄取的一個渠道
綜合評價錄取是改革後高考錄取的一個渠道,是未來要向教育部申請的一種招生模式,這種模式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學校面試成績以及各中學對考生作出的綜合素質評價等多個方面,組成一種新的選拔方式。在這種選拔方式中,統一高考成績佔比原則上不低於總成績的60%。「有人理解成所有錄取都以這種方式進行,這是不對的。」
姚林修解釋,綜合素質評價錄取試點,是未來想探索的一種利用綜合素質評價從「選分」到「選人」的一個小規模的試點項目。也就是說,未來會選擇很少的學校,拿出少量計劃來進行試點,以期能在選拔人才的途徑上進一步拓寬。「這部分數量比較小,未來不會作為招生錄取的主渠道。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還是要走統一高考錄取這一渠道」。
中學負責記錄,高校負責評價——綜合素質評價是重要參考
綜合素質評價是綜合評價錄取的一個方面,現階段其他錄取方式也會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目前在本市的保送生、自主招生、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藝術體育類專業、運動訓練和民族傳統體育、高職自主招生等類型招生中,招生學校都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資格審核和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中學負責記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招生高校負責評價。中學將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包括學生學生之外的社會實踐活動)提供給高校招生參考。相關高校根據自身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方向,制定科學規範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辦法,提前向社會公布。按照要求,使用情況必須規範、公正。
小編提醒:招生高校負責評價學生綜合素質,各個學校會有不同的規定和招生規則,學生要關注各個高校具體招生細則。
等級性考試還是高三參加嗎?
姚林修表示,等級性學業水平考試每年組織一次,每年六月,與高考同期,當年參加統一高考學生(應屆生及社會考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