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優設
字間留空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一種排版設計技巧,這種排版設計方式大多應用於海報、Banner圖、H5,同時,在動畫設計、視頻當中也有相當多的應用。今天,我們來深入梳理總結一下這種排版設計技法。
字間留空排版的核心特徵
在設計的時候,將標題、短句或者單詞中間的字間距放大,變為充滿呼吸感的留白,藉此將文本變成疏鬆、分散的字符片,化線為面。
邏輯上,只要你能保證對比度,字間留空可以隨意使用襯線和無襯線字體,無論粗細都可以,不過為了保證形式感和識別度,多數的設計當中,加粗的無襯線字體是首選。在具體的排版應用上,字間留空可以搭配的手法非常之多,我們後續會詳細說明。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2年在油管上超級火的頻道 The First Take ,就將字間留空和純白簡約的布景設計結合到一起,形成了極具識別度的頻道特色:
The First Take 講究的是開放空間,一鏡到底,話筒、樂器和表演者大多和鏡頭呈90度角,大量的留白和這種側面視角充滿了強烈的平面感,可以說是和字間留空形成了堪稱完美的搭配。
字間留空排版的4個優點
字間留空這一設計手法的優點可以歸結為4點:
· 特點顯著,執行方便
超大的字間距讓這種設計手法極具識別度,而且執行起來上手也很快,只要把字間距拉開,將每個字母或者文字快速地重新排布,就可以呈現出極具視覺識別度的版式。
· 風格百變,樣式百搭
字間留空本身只是諸多排版技巧中的一種,多數時候它會呈現出一種整飭的平面感,不帶有明顯的情緒,這使得它可以搭配各種不同版式,對稱或不對稱,規整或錯落,都問題不大。
· 化線為面,層級增加
將留白填充進詞彙、短句、標題之後,原本在視覺上類似單一線條的文本元素,就變成了一片富有呼吸感的視覺層,由於它本身的強烈呼吸感,這個層可以清晰透出底下的視覺信息。
· 幾何感強,構建骨架
在重新排列字母和文字的時候,可以構成緊湊的「點」,完全鋪開則是「面」,如果沿著特定的軌跡排布還能凸顯一些特定的「路徑」,在視覺上,它可以作為一個框架來使用。
字間留空排版的3大缺陷
字間留空這種手法也是有缺陷的,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下面3點:
· 不支持長單詞和長句子
太長的句子和單詞,被拆分開之後,要麼是留白不足,顯得呼吸感不足,要麼是信息量太大,顯得形式感不足。只有短句和短單詞更容體現它的特徵。
· 文本識別度會降低
這種排版方式和日常閱讀習慣相左,太長的單詞被留白分割、又被跳轉分段之後,基本就不存在什麼識別度了,而如果是中文短句使用字間留空,閱讀也不會像原本那麼順暢。
· 過多視覺層級下會顯得混亂
由於字間留空這種技法涉及大量「留白」,如果底層的背景元素太複雜了,或者層級太多了,會很容易和前景的文字雜糅到一起,無法分辨。
字間留空排版的8種玩法技巧
由於字間留空的玩法很多,我們這裡將最為典型的幾種字間留空排版方式總結梳理出來
01 居中矩形平鋪展
採用筆觸超粗的字體,將文本拆散,拉寬間隙,居中均勻平鋪成一片整齊的矩形,作為視覺主體,同時,控制好前景和背景之間的對比度,就能呈現出不錯的效果:
下面是排版範例:
02 傾斜透視居中展示
將留空的文本以傾斜或帶透視的方式來排布,能夠讓整體更加富有動感和空間感,營造出具有傾向性和趨勢感:
下面是範例:
03 結合輔助線條展示
在字間留空的排版中加入輔助線,能夠讓排版的形體感、結構感更強,讓視覺上更加飽滿,裝飾性更強。輔助線的呈現方式通常分3種,一種是在行列之間強化分割:
參考範例:
一種是在文字中「穿針引線」作為視覺引導:
參考範例:
最後一種是在外邊緣,強調框架和邊界:
參考範例:
04 結合色塊背景來呈現
為文本添加或大或小的色塊背景,可以更好地控制文本的對比度。加入純色的背景可以讓文本完全不受背景影響,而用半透明的色塊則可以更好地調和前後關係,又確保對比度:
參考範例:
05 壓角到出血位來呈現
這種呈現方式更加具有張力,將整個版式納入到字裡行間的「留白」當中,這個時候還可以結合更加具有性格的字體風格來呈現:
參考範例:
06 和其他元素互相穿插
讓分散的文字元素和其他的元素,互相穿插交疊,形成彼此交疊、融入的感覺,這樣的排版方式也非常的有趣:
參考範例:
07 多組文本組合穿插
將多個採用字間留空排版的文本,有主次地組合起來使用,也可能讓整體風格統一又層次豐富,可以說是一種進階玩法:
參考範例:
08 結合不同的樣式風格
除了版式上的花樣之外,還可以在字體樣式和風格上玩出更多花樣,比如可以製作出失真的效果:
可以將填充樣式的文本改成描邊樣式:
還可以針對筆觸進行處理,比如預設,或者進行修飾,強化設計感:
結語
字間留空是一種泛用性很強的排版設計手法,這裡所列舉的案例花樣已經很多,下一期,我們可以梳理總結一些別的排版技巧,敬請期待。
----------------- 點再看 多留言 ---------------
#精彩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