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朋友文文的孩子剛上二年級,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在家裡可是小霸王,什麼事都是你自己說的算,跟家長提什麼要求,家長就必須滿足孩子,只能服從孩子,一逆反孩子就鬧脾氣。剛開始朋友好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合適,覺得不過是順應孩子的要求罷了。可是後來發現孩子現在非常脆弱,也非常任性。
之前吃飯的時候孩子鬧脾氣不想吃飯,還抱怨奶奶做的飯不好吃,爸爸覺得孩子太沒禮貌訓斥了兩聲,孩子就開始踢凳子鬧脾氣,還摔門自己跑出去了。文文本來以為孩子只是鬧鬧脾氣,可是一直都沒回來,後來在同學家找到了孩子。孩子還說自己離家出走了,要在同學家住一段時間才回去,後來文文和老公好說歹說才把孩子接了回來。
看來文文這種教育方式的確存在問題,對孩子沒有任何底線,孩子變得越來越任性,這麼看來家長還是要注重孩子的底線教育。
底線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1、 更加保障孩子避免誤入歧途
很多孩子做出不當行為的時候,家長不加以提醒,總是用愛來當做縱容孩子的理由。不制止孩子其實就是變相地「支持」孩子的這些過分行為,比如不懂禮貌,說髒話或是撒謊這樣的原則問題更為嚴重。帶有這種強烈色彩的行為,父要及時去阻止,要直接明白地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下次不能這樣做了。對孩子設有原則底線,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不會誤入歧途。
2、讓孩子有清晰的是非觀念
對孩子有底線教育,能培養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孩子知道什麼能做什麼是不能做,這樣可以避免孩子以後犯一些不可挽回的錯誤。像文文那樣一味地偏袒孩子,寵著孩子,即使做錯事情家長也不會責怪孩子,孩子就會覺得自己這樣做是對的。
二、家長如何給孩子灌輸「底線教育」
1. 適當的懲罰很必要
家長要做到獎罰分明,孩子做錯事了,要給孩子一些適當的懲罰。孩子受到懲罰之後就會明白自己原來這件事做錯了,之後就會儘量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2. 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孩子的行為受家長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要想對孩子實現底線教育,家長就應該先做到這一點,通過日常的行為向孩子傳達。
3. 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底線」
對孩子進行底線教育,首先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底線。在一開始父母就要給孩子制定一個標準,孩子明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孩子才會約束自己的行為。
結語:
底線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很重要的,除了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是非觀,還能給孩子一個底線,給自己一個行為的約束,孩子久而久之就會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請家長們不要再溺愛孩子了,得為孩子的未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