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娃建立「底線教育」,讓孩子有是非之分,要做到這3點

2020-09-04 梨渦媽咪

我一個朋友文文的孩子剛上二年級,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在家裡可是小霸王,什麼事都是你自己說的算,跟家長提什麼要求,家長就必須滿足孩子,只能服從孩子,一逆反孩子就鬧脾氣。剛開始朋友好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合適,覺得不過是順應孩子的要求罷了。可是後來發現孩子現在非常脆弱,也非常任性。

之前吃飯的時候孩子鬧脾氣不想吃飯,還抱怨奶奶做的飯不好吃,爸爸覺得孩子太沒禮貌訓斥了兩聲,孩子就開始踢凳子鬧脾氣,還摔門自己跑出去了。文文本來以為孩子只是鬧鬧脾氣,可是一直都沒回來,後來在同學家找到了孩子。孩子還說自己離家出走了,要在同學家住一段時間才回去,後來文文和老公好說歹說才把孩子接了回來。

看來文文這種教育方式的確存在問題,對孩子沒有任何底線,孩子變得越來越任性,這麼看來家長還是要注重孩子的底線教育。

底線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1、 更加保障孩子避免誤入歧途

很多孩子做出不當行為的時候,家長不加以提醒,總是用愛來當做縱容孩子的理由。不制止孩子其實就是變相地「支持」孩子的這些過分行為,比如不懂禮貌,說髒話或是撒謊這樣的原則問題更為嚴重。帶有這種強烈色彩的行為,父要及時去阻止,要直接明白地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下次不能這樣做了。對孩子設有原則底線,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不會誤入歧途。

2、讓孩子有清晰的是非觀念

對孩子有底線教育,能培養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孩子知道什麼能做什麼是不能做,這樣可以避免孩子以後犯一些不可挽回的錯誤。像文文那樣一味地偏袒孩子,寵著孩子,即使做錯事情家長也不會責怪孩子,孩子就會覺得自己這樣做是對的。

二、家長如何給孩子灌輸「底線教育」

1. 適當的懲罰很必要

家長要做到獎罰分明,孩子做錯事了,要給孩子一些適當的懲罰。孩子受到懲罰之後就會明白自己原來這件事做錯了,之後就會儘量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2. 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孩子的行為受家長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要想對孩子實現底線教育,家長就應該先做到這一點,通過日常的行為向孩子傳達。

3. 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底線」

對孩子進行底線教育,首先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底線。在一開始父母就要給孩子制定一個標準,孩子明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孩子才會約束自己的行為。

結語:

底線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很重要的,除了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是非觀,還能給孩子一個底線,給自己一個行為的約束,孩子久而久之就會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請家長們不要再溺愛孩子了,得為孩子的未來負責。

相關焦點

  • 孩子性格叛逆,家長要堅持這3大底線,讓孩子學會克制自己的行為
    孩子都是小幼苗,稚嫩到只能隨風搖擺,無法控制自己的方向。所以,家長要細心地澆灌、施肥,呵護孩子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還要教育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能再跟著風「走」,要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形成一個正確的是非觀。
  • 孩子總是無理取鬧?正確「是非觀」的培養,掌握這3點是關鍵
    >心理髮育尚未達到成熟水平這一點主要針對的是三歲內的孩子,畢竟他們所處的時期比較稚嫩,成熟的是非觀尚未形成,很難自己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這時父母要適當引導和教育,讓孩子形成正面的是非觀,這樣才會為日後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家長沒有正確地示範有些家長受社會風氣的影響,習慣了愛面子、愛鋪張的生活,或者是信奉&34;,認為金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 爸爸說兒子打媽媽不需要教育!毀掉孩子,有一人是非不分就夠了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最好的狀態自然是父母均參與,且有著正確的價值觀,能夠把孩子朝好的方向去引導。而最壞的狀態,自然是父母通通溺愛孩子,是非不分致使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歧途。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也是同等糟糕的,那便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夫妻雙方有一方堅持正義,而另一方卻毫無底線的護短,致使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老人帶娃,若能做到這3點,是孩子的「福分」,長大基本都很優秀
    導讀:老人帶娃,若能做到這3點,是孩子的「福分」,長大基本都很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帶娃,若能做到這3點,是孩子的「福分」,長大基本都很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做到"這3點",培養一個正能量的娃
    父母做到&34;,培養一個正能量的娃前幾天我看了一個視頻:杜江一家三口看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一家人興奮的手舞足蹈,嗯哼說:&34;。然後網友都紛紛留言說他們一家都是愛國青年,也看的出來家長正確的三觀,才能教育出一個積極,正能量的孩子。看看杜江夫婦是如何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的,我們從中吸取教育的精華,給孩子培養一個陽光健康的內心。
  • 老人帶孩子是喜是憂?家長做到這3點,隔代教育也能帶好娃
    ,所以說隔代教養還是有很多優勢的,但這些優勢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標準和界限之上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首先就要與孩子父母的教育態度保持一致,不要產生分歧,否則就會造成孩子人格上的分裂和不同。2、不利於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老人教育孩子只關心孩子有沒有吃飽、穿暖、睡好、玩好等這些問題,他們不懂如何去教育孩子品德方面的問題,甚至自己有時候還會做出一些違背道德底線的行為,例如帶孩子買東西從不排隊,公交車上搶佔座位等等這些不良行為會嚴重影響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
  • 身上有這4大「特徵」的婆婆,準能帶好娃,父母完全可以放心託付
    但由於當代年輕父母的思想觀念超前,而老一輩人又有很多不符合當下的認知,於是兩代人在教育這件事上,就會產生不小的摩擦。尤其是部分老人,自身思想不適應當下,經常會教給孩子一些錯誤的理念,而這也是讓父母最頭疼的事情。想要老人幫忙帶娃,但是又怕老人帶不好是很多父母的「心病」。
  • 清華教授:教育孩子有方法,做到「3嚴2松」,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清華教授:教育孩子有方法,家長做到「3針對這一問題,有個清華教授就曾經談論過他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教育孩子是有方法的,家長必須要清楚什麼時候該管孩子,什麼時候不該管孩子。如果說,家長能夠做到「3嚴2松」的話,那孩子將來會變得更有出息,更優秀。
  •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說明父母教育很成功,不懂教娃就看這本書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父母給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很充足,孩子可以做真實的自己。如果父母總是不分青紅皂白地責罵孩子,容易造成他們內心恐慌、膽怯,遇事不敢擔責任,總是撒謊、逃避,將來很難成為一個誠實、有擔當的人。如果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待人平等尊重、與人為善、遵守章紀、有道德有底線等等,都說明家教好,父母教育的很好。雖說沒有一個萬能的家庭教育方案,可是失敗的家庭教育總是不盡相同,背後的原因值得父母深思。
  • 讓孩子做好3點,長大後想沒出息都難,看看你做到了嗎?
    老子在《道德經》中曾提到:教育孩子要教育他吃三樣東西,第一吃飯,第二吃苦,第三吃虧。讓孩子做好3點,長大後想沒出息都難,看看你做到了嗎?1、孩子飯桌上,要有教養不管能力多強,如果不懂得尊重別人,沒有教養,終究會被社會拋棄。
  • 底線教育,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視頻底下,有人評論這位母親的三觀正,也有人指責母親沒把孩子教好。但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父母越是苦口婆心地講教育,孩子越是聽不進去。更何況,孩子品格的養成,不止是受家人的影響,成長的環境、周邊的人和事物都有可能促使孩子犯錯。要想讓孩子少受周圍環境的不良影響,從小進行底線教育非常重要。
  • 家有老人帶娃的必看!這3句口頭禪,分分鐘害了孩子
    「孩子要吃,偶爾一次沒事的。」老人家小聲辯解。這樣的場景,想必每個老人帶娃的家庭中,都會時有發生。這幾天和閨蜜們聊天,這樣的煩惱,也困擾著她們。坐椅子沒坐穩掉下來,打椅子,是椅子不牢固……可是地板和椅子在那一動沒動,它又何錯之有呢?明明是孩子自己不小心,又憑什麼讓這些物品承擔怒火?
  • 養娃捧手心沒想到成了「捧殺」,孩子怎麼教育,李玫瑾:堅持底線
    幼年時期的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而家庭在人的幼兒時期起到的教育作用是75%。在面對孩子教育問題上,家長應該保持一個負責任的狀態,主動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教育孩子也是有尺度的,過度教育成了「苛刻」,完全放手、隨孩子心意來就成了「溺愛」,很多家長也是很難把握教育的尺度。
  • 李玫瑾:教育孩子把握4個臺階,想要娃優秀家長別錯過3個時間點
    李玫瑾:教育孩子要把握18歲前的4個臺階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一直在宣傳一個理念:孩子18歲前有三個臺階,分別是6歲、12歲和18歲,其中6歲前可以分為——0到3歲和3到6歲,所以也可以說是四個臺階針對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性格培養,最重要的是,家長要讓孩子有底線意識,讓孩子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堅決不能觸碰的,這種教育不是說說就可以,家長得以身作則給孩子示範。
  • 家有老人帶娃的必看,這3句口頭禪,分分鐘害了孩子
    「孩子要吃,偶爾一次沒事的。」老人家小聲辯解。這樣的場景,想必每個老人帶娃的家庭中,都會時有發生。這幾天和閨蜜們聊天,這樣的煩惱,也困擾著她們。且不說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帶娃分歧,單單是老人常常掛在嘴上的那些口頭禪,就總是令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頭疼不已。
  • 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
    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也是如此,只不過鏡子裡的那個人變成了孩子,所以尊重是彼此的。想要獲得孩子的尊重,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個人空間,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建立健全孩子的個性自信和自尊,幫助孩子獨立,更自由、健康地成長。前不久,上海一11歲女孩的一份有關加強家長朋友圈健康「曬娃」家庭教育建議,引發網友關注。一時「曬娃需不需要徵得孩子的同意」成了熱議話題。
  •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父母的「無所謂」,遲早會毀了孩子
    有孩子僅僅因為好奇就去推孕婦,試圖讓其摔倒;有孩子對著自己的母親連扇巴掌,而父親表示&34;;有孩子對著其他孩子甚至是父母痛下殺手……面對這些讓人害怕的行為,你還能說出&34;這句話嗎?♦卑微姿態我們要明白,適當地示弱並不等於卑微討好。在孩子面前示弱,可以讓他們變得更有擔當;可卑微討好孩子,卻會失去作為父母的威嚴。有些家長在帶娃時一味央求孩子,反而縱容了孩子的錯誤行為,孩子不僅是非不分,也不會聽家長的話。
  • 娃的大腦發育高峰期僅有一次,做到這3點,就能拉開孩子間的差距
    導讀:娃的大腦發育高峰期僅有一次,做到這3點,就能拉開孩子間的差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的大腦發育高峰期僅有一次,做到這3點,就能拉開孩子間的差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快樂教育」之殤:寶媽「快樂教育」娃3年,娃遭4家幼兒園勸退
    孩子自己也意識到了這點,嚷著要學這個學那個,可嘉怡給孩子報了班之後,沒多久孩子就嫌累嫌苦不學了。也失去了興趣,最後錢花了不少,但啥也沒學成。嘉怡這才十分後悔,給孩子的「快樂教育」看似給了娃快樂,實則是把孩子坑慘了。
  • 「快樂教育」之殤:寶媽「快樂教育」娃3年,娃遭4家幼兒園勸退
    別的孩子不僅成績好,還或多或少都有一兩樣拿手的才藝,而自己的孩子根本就沒有拿得出手的才藝,成績更是平平。 孩子自己也意識到了這點,嚷著要學這個學那個,可嘉怡給孩子報了班之後,沒多久孩子就嫌累嫌苦不學了。也失去了興趣,最後錢花了不少,但啥也沒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