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給各位讀者科普過關於咖啡的文章,寫了很多它的優點,比方說可以降低癌症風險,女性可以降低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可以保護心血管的功能也得到證實。也說了很多關於它的缺點,最大的一點就是如果不能控制好量,容易「咖啡因中毒」,而且外面買的咖啡更多的是添加了很多糖和添加劑的「類飲料」。
同時我也提到了,茶跟咖啡雖然都可以提神醒腦,但是它們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今天筆者就信守承諾,把這部分內容科普給大家。
說到茶,比起咖啡而言,它在中國的歷史更加有淵源。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發現並利用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各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於文化學範疇。
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兩種提神的東西,茶更有中國文化韻味,而咖啡則更有西方的文化韻味不無道理。
茶的品類有相當多種,不同地方的人因當地的風俗和氣候,故喜歡喝的茶類也不同。比方說在廣東地區特別喜歡喝鐵觀音,普洱、綠茶等。另外為了下火,廣東人也喜歡喝一種茶叫做苦丁。在潮汕地區廣為流傳的一種茶叫做大紅袍,或許跟名字有比較大的關係,所以他也很適合用來逢年過節來送禮。而在華東地區呢,筆者也曾經嘗到過他們的龍井,也是非常有地方特色。而在西南地區,喝苦根茶、毛峰的人會比較多。
茶的優點挺多,不同的茶之間又有區別,像綠茶下火,龍井明目。共性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群體茶藝活動。用我自己的話概括:茶既養生,又有意境。
另外茶和咖啡都能提神,那咖啡為何不可用茶代替呢?
茶的含有咖啡因、單寧酸、維生素C、胺基酸、兒茶素、類黃酮及酚類等營養成分。咖啡的成分主要是咖啡因,它屬於植物黃質(動物肌肉成分)的一種,性質和可可內涵的可可鹼,綠茶內含的茶鹼相同,咖啡因又稱咖啡鹼,多含在咖啡、可可的種子和茶葉中,有興奮和利尿作用。
咖啡和茶都有著提神的作用,所以如果一起喝的話,咖啡因易過量,過量的咖啡因則會刺激中樞神經而導致失眠或心慌,也不利於健康。
順帶一提,茶和咖啡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延緩人體衰老,不過兩者發揮作用成分不同,茶葉中的是茶多酚,咖啡則是綠原酸。
網上看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當咖啡遇到茶,就如同電影《當北京遇上西雅圖》裡所表現出的西方與東方的文化撞擊,矛盾而又融洽。
茶和咖啡作為文化的「傳播者」,在東西方世界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東方人選擇在午后街角喝一杯咖啡,越來越多的西方人也嘗試通過茶來探索神秘的東方文化。
屏幕前的你,是更喜歡咖啡,還是更喜歡茶呢?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