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試(實)驗班是高校在創新培養模式中實現的一種跨專業培養模式。一般而言,這種培養模式不分專業,按文、理大類招生,入學後先進行通識培養,即在大一或大二階段以公共課、專業基礎課為主,待細分到具體專業後再學習相關的專業課程。
為了更好地指導進入學院、試(實)驗班的學生大學學習,較多實行導師制,由學校知名的教授、學者組成,全程為學生提供學習建議和組織學習活動。在培養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意願和學習情況,在考核的基礎上實行「分流」制。與其他普通專業學生相比,進入學院、試(實)驗班的學生,免試繼續深造的機率比較大。
要想進入學院或試(實)驗班學習,有的高校將其作為一個「專業」通過高考志願填報招生,有的高校由則通過自主選拔錄取、保送生等途徑選拔。在高考錄取中,對報考該專業的學生,有較高的分數要求。有的是要求在進檔考生中處於某個位置,如北京交通大學在其2012年《招生章程》中規定:理科試驗班類專業只招有志願考生,且考生投檔成績排名應達到本省區投檔考生數的前50%;有的是要求超出學校在該地調檔線一定分數,如北京科技大學規定:理科實驗班原則上要求考生高考實際總分高出我校在本省錄取最低分20分以上。同時,較多隻接受填報了該「專業」志願的考生。
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較之普通專業更高的錄取分數,以及廣闊的專業選擇空間,使許多學院、試(實)驗班成為考生心嚮往之的精英學院(班)。不同的學院、試(實)驗班在招生、學習、培養方面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且看本文揭曉——
學院
元培學院
所屬院校:北京大學
2007年,在以「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為培養方針的元培計劃基礎上,北京大學建立了非專業類本科學院——元培學院,以北京大學老校長蔡元培命名,繼續探索本科教育改革。元培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自由選擇專業、導師制、學分制和彈性學制、混合管理制的特點。
元培學院按文、理大類招生,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在低年級學習通識課程和寬口徑基礎課程。原則上,元培學院的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專業的課程,然後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並致力於深入研究的專業和領域。一名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的元培學院學生如是說:「在元培,我學會了選擇。」這名學生一開始選擇了生命科學學院和化學學院的專業課,但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學習這兩個專業。接著她又嘗試了光華管理學院的課程,依然發現這不是自己興趣所在。在與來自各院系的導師交流,傾聽其關於專業介紹的講座後,最終,在大二找到了自己喜歡並適合研究的專業:數學。
由於元培學院實行自由選擇課程、專業的制度,為了避免學生在選擇時「走彎路」,學院從各院系聘請資深教授作為其導師,向學生介紹各專業教學計劃,選擇某專業要達到的最低要求,以及文理科不同院系對各類課程的不同要求。同時,還通過講座、座談等活動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對學生學習內容及方法、科研活動等方向進行指導。
元培學院的學生在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可在全校範圍內自由選課,完成公共基礎課、通選課及相關專業課的學習,修滿規定的學分後,即可畢業,並獲得所學專業的學士學位證書,允許學生在3~6年內完成學業。
大禹學院
所屬院校: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型拔尖人才的需要,在舉辦多年基地強化班的基礎上,於2009年成立了大禹學院。
與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按文、理大類招生不同的是,大禹學院的建設定位是依託河海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在課程貫通的基礎上,實行本碩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型教學,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探索個性化人才培養體系。
學生一、二學年按水利土木大類培養,主要是通識教育和基礎培養。第三學年按專業方向進行培養,學生經過雙向選擇程序到各專業方向,主要有水文與水資源、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等專業。第四學年開始,滿足條件者可免試推薦、提前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採取措施提高學院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優先推薦學生到與學校合作的國外院校進一步深造,同時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
與其他專業的學生相比,大禹學院的學生能享受到更好的教學資源,由相關教學名師為導師,優秀教師為主講老師;擁有更多的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機會,能享受開放的實驗室和工程訓練中心;獲得與研究生同等的借閱圖書資源條件。此外,進入大禹學院的學生,在出國深造、參加學科競賽、獲得獎學金等方面也擁有一定的優勢。在學生組成方面,動態管理機制是大禹學院採取的培養方式之一,其一是為了吸收對該學科感興趣的其他專業優秀學子,其二是保障學生獲得最適合自己的培養方式。如考核不適合繼續在大禹學院學習,將轉至相關專業普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