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令美自行車產業舉步維艱——美國業界人士講述貿易爭端下的...

2020-12-16 央廣網

▲2019年6月6日,在美國新澤西州帕西帕尼,美國自行車製造企業肯特集團執行總裁阿諾德·卡姆勒接受採訪。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新華社華盛頓6月11日電(記者孫丁、熊茂伶、胡友松)去年9月,美國政府在一片反對聲中升級對華貿易爭端,對價值約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由於自行車整車和部分零部件屬於被加徵關稅的商品,這讓高度依賴中國供應商的美國自行車廠商叫苦不迭。雪上加霜的是,稅率近期又被提升到了25%。

新華社記者近期在走訪多家美國自行車廠商時了解到,加徵關稅已嚴重影響生產與經營,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未能推動自行車製造業及相關就業崗位重返美國,反而為行業發展蒙上陰影。並且,對這些美國廠商而言,轉移生產或使用替代進口源存在巨大風險,全球自行車供應鏈離不開中國。

加徵關稅危害多

阿諾德·卡姆勒的家族早在1907年就涉足自行車業,經過百餘年發展,當初的修車鋪已成為美國最大的自行車進口商之一。

卡姆勒告訴新華社記者,直接從中國進口整車成本低,省下來的錢可以用來僱用更多員工、提升員工福利等;更重要的是,中國製造的產品質量好、工藝佳、有保障。

據卡姆勒介紹,10%的額外關稅讓其公司的整體運營成本增加了7.5%,他無力單獨消化,只能轉嫁給客戶,去年秋季銷量因此下降了5%。隨著關稅稅率升高,卡姆勒被迫再次漲價,他擔心今年下半年銷量會進一步下滑。他抱怨說:「美國挑起貿易爭端,遭罪的卻是美國企業,這太不公平了。」

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研究顯示,美國政府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從10%上調至25%,將導致一個普通美國家庭每年負擔增加831美元。

不過,相比短期損失,讓卡姆勒更苦悶的是,他原打算依託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逐步把他在南卡羅來納州組裝工廠的年產量從35萬輛提升至100萬輛。「可在關稅問題得到解決前,這些擴張計劃只能被擱置。」他說。

製造業崗位難返美

扎卡裡·帕沙克的自行車廠位於密西根州底特律市西部城郊,雖然他不從中國進口自行車整車,但針對部分零部件的額外關稅讓他面臨更高的採購成本。

帕沙克坦言,自行車製造業曾在美國消失了十幾年,因此他在建廠之初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既找不到業內人士,也不知道去哪裡購買設備。雖然他的工廠已經運營多年,但帕沙克依舊未能實現盈利。他解釋說,因為美國辦廠成本很高、前期投入巨大。

就美國政府所謂加徵關稅能把製造業和就業崗位帶回美國的說法,帕沙克認為關稅無法將自行車製造業帶回美國。他說:「加徵關稅只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美國廠商從中國進口的意願,但這並不等同於能大規模在美國創造就業,所以加徵關稅並沒有幫到美國什麼。」

據英國諮詢公司IHS馬基特公司去年底一項針對美國製造商的調查,僅有十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會因關稅等貿易因素減少海外生產,並把生產轉移回美國;超過7成受訪者表示,未來2年內不會改變在美國的就業崗位數。

專家普遍認為,美國製造業工作崗位流失主要是因為產業升級、自動化技術普及等原因,並非是中美貿易造成的。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埃裡克·赫斯特表示,設置貿易壁壘難以改變製造業自動化運作模式,根本幫不到「藍領」人群。

供應鏈離不開中國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已成為自行車業最重要的產業集群所在地,產品質量、製造工藝、成本控制、生產效率等環節全球領先。

據美國自行車零部件供應商協會提供的數據,美國挑起經貿摩擦之前,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1400萬輛至1500萬輛自行車整車,約佔美國自行車整車年進口總量的90%。

美國自行車零部件供應商協會理事會成員鮑勃·馬格維丘斯表示,中國是全球自行車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美國自行車廠商與中國合作夥伴多年來一直合作融洽。

但在貿易爭端陰霾之下,一些美國自行車廠商被迫尋找備選方案。馬格維丘斯說:「把生產轉移出中國會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而且我們很難指望其他國家和地區能夠複製在中國的一切。」

卡姆勒則表示,轉移生產會帶來巨大風險,沒人敢拿產品質量和安全性下賭注。

帕薩克說,美國乃至全球自行車業都離不開中國,因為沒有任何地方具備能夠滿足整個行業需求的生產力,「供應鏈上繞過中國並不是一個現實選項」。(參與記者:高攀)

相關焦點

  • 美國對華升級關稅措施無助於解決貿易爭端
    新華社華盛頓9月18日電 題:美國對華升級關稅措施無助於解決貿易爭端新華社記者 高攀 朱東陽不顧國際國內絕大多數反對意見,美國政府日前宣布自24日起對約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的關稅,並將採取其他關稅升級措施。
  • 國際社會:挑起貿易爭端是霸凌主義和強權表現
    近期,美國政府在一片反對聲中再度升級對華貿易爭端,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這讓高度依賴中國供應商的美國自行車廠商叫苦不迭,給美國相關行業發展蒙上陰影。圖為5月21日,工作人員在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市一家自行車廠工作。
  • 川普政府挑起的貿易爭端正在傷害美國——訪美國喬治·梅森大學...
    新華社美國費爾法克斯8月7日電  專訪:川普政府挑起的貿易爭端正在傷害美國——訪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唐納德·布德羅新華社記者孫丁 胡友松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唐納德·布德羅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川普政府當前的貿易觀是錯誤的,其挑起的貿易爭端正在對美國自身造成傷害。
  • WTO: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違反了國際貿易規則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由3名貿易專家組成的世貿小組委員會認為,美國兩年前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額外關稅違反了國際貿易原則,其中一條要求世貿成員國對組織內貿易夥伴徵收相同的關稅稅率。「美國徵收的額外關稅僅針對中國,並且高於美國承諾的最高稅率。此外,美國從未解釋為何要實施該措施。」
  • 美國猶他州: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
    猶他州地處美國中西部,近年來經濟活力位居全美前列。雖不臨海,猶他州與世界市場的聯繫卻非常緊密,對華合作交往水平更是長期在全美各州處於領先地位,當地人對此深感自豪。記者日前在猶他州採訪時發現,就美國聯邦政府單方面挑起、升級貿易摩擦,當地官員和企業界呼籲最多的,是停止加徵關稅、繼續開展對華合作。
  • 美國猶他州對華合作熱情不減: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
    出任新職不久,漢森在當地報紙《鹽湖城論壇報》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他不無擔憂地寫道:「猶他州許多公司正籠罩在陰雲之下,在努力應對這場持續不斷的貿易爭端帶來的實際成本上升和不確定性。」本屆美國政府在貿易領域四處出擊,給美國各州經濟帶來了衝擊,猶他州也不例外。當地企業「Verex成像」集團就因此陷入了困境。該企業專門提供醫療X射線光管和圖像處理解決方案,在猶他州僱用了超過1000名員工。
  • 歐盟將對4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據央視財經消息,路透社9月30日報導,消息人士稱,世界貿易組織(WTO)已準許歐盟對價值4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作為對波音公司獲得美國補貼的反制措施。據悉,WTO仲裁員在上周五(9月25日)私下通知了這一決定,預計裁決將在幾周內公布。
  • 中方對美超百項商品加徵關稅 專家剖析貿易爭端三種走向
    中方宣布,自2018年4月2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使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關稅。財政部關稅司發布的通知顯示,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18年4月2日起,對自美進口的128項產品加徵15%或25%的關稅。其中,對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為25%。
  • 美對華輸美商品加徵關稅聽證會:美企「懇求」不要加稅
    約州的羊絨服裝廠商來了,加利福尼亞州的嬰兒用品製造商來了,麻薩諸塞州的運動鞋製造公司也來了……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城南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大樓,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當天是美國政府召開的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7天系列聽證會的第一天。
  • 美國國會欲限制川普徵關稅 多數美企不支持對華關稅戰
    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境外媒體稱,此前,川普政府公布了一份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清單,升級了他正在進行的對華貿易戰,令美消費者承受關稅之痛,中方表明將作出必要反制。對此,美國參議院表示準備對川普總統最近徵收關稅之舉進行反擊,同時,大多數美企也表示不支持對華關稅戰。
  • 『Me Too』——美國貿易「霸凌」惹眾怒
    連日來,多國政商學界人士和普通民眾普遍對川普政府的相關做法表示憂慮和不滿。3月22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川普(前)籤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
  • 美國與歐盟加緊推動就波音空客補貼爭端達成和解
    來源:新浪財經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和歐盟的高級貿易官員正抓緊努力,期望在明年1月前就長期以來圍繞航空補貼存在的爭端達成和解。因談判未公開而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與歐盟貿易代表Valdis Dombrovskis在就涉及波音和空中巴士的這個爭端定期接觸。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萊特希澤分別與法國和德國官員討論了談判情況。若能在1月20日前達成協議,將是經歷數月緊張局勢和僵局後的意外轉變。
  • 貿易戰陰影籠罩美歐 美徵高關稅損人害己
    美國政府3月8日宣布,將對進口鋼鐵徵收25%的關稅,對進口鋁產品徵收10%的關稅。一石激起千層浪,遠親近鄰齊反對。多國譴責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歐盟更是激烈地宣稱,一旦美國對歐盟的鋼鐵和鋁產品徵收高關稅,歐盟將採取反制措施,報復性地對美國多項產品徵收高關稅。
  • 數字稅爭端波瀾再起,美國「報復」法國奢侈品將有何收效?
    【歐洲時報網】據路透中文網13日報導,川普政府近日表示,為了回應法國對美國科技公司徵收數字稅造成的不利影響。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擬對總額達13億美元的法國對美國出口商品徵收關稅,涉及路威酩軒(LVMH)、愛馬仕(Hermès)和歐萊雅(L』Oreal)等集團旗下的奢侈品和化妝品。專家表示,美國此次對法國徵收關稅的額度並不大,沒有戳中法國的要害。
  • 美歐貿易爭端正面衝擊義大利,帕爾瑪奶酪在美市場份額暴跌90%?
    美歐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爭端,衝擊著本就疲軟的義大利經濟。世界貿易組織(WTO)對「美國訴歐盟補貼空客」案作出仲裁決定,批准美國每年對價值約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36億元)的歐盟進口商品和服務加徵關稅。
  • 美智庫:美國永遠不會贏得與中國的貿易戰 終將在這場爭端中妥協(2)
    資料圖:圖為外媒報導的中美貿易戰(Trade War)宣傳圖。(拖拽圖片可查看大圖)■2.物價上漲一家公司可能會把關稅成本轉嫁給其客戶(就像蘋果公司建議的那樣),如此一來,消費者需要為同樣的產品支付更多的錢。這意味著,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花在其他商品或服務上的錢就會減少。■3. 需求下降一家公司可以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但客戶的需求也會隨之下降,因為消費者的購買力減弱了。
  • 框架理論視角下對中美貿易爭端報導的比較
    (二)文獻綜述 目前,從新聞傳播的角度研究貿易戰的文獻不多,與我國政府和媒體業界對中美貿易爭端的重視程度不相匹配。成為最重要的關鍵詞,美朝關係也牽動著中美貿易關係,同時以「people」、「white house」、「administration」、「republican」為代表的美國內政意群仍然佔有極大比重;圖4(f,g)顯示在2018年1月-2018年2月期間,報導議題重回美國內政,但也有了微妙的變化,「trade war」、「percent」等詞比重加大,可以合理推斷中美「貿易」問題開始被提上議事日程;圖
  • 「美國退出WTO」真假玄機:欲令WTO名存實亡
    1947年,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前身——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在日內瓦籤訂。此前一年,美國總統川普出生。不過對與自己幾乎同齡的WTO,川普卻充滿了嫌棄。在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川普曾公開表示「WTO完全是場災難」。近日,多家美國媒體先後爆出,川普數度表示希望讓美國退出WTO。
  • 國際輿論紛紛譴責美挑起貿易戰:擾亂全球經濟,危害美國自身
    此外,海外經濟波動和對貿易政策的擔憂也不時令美國股票價格承壓。紀要顯示,許多美聯儲官員認為,圍繞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已經上升,擔心這最終會給美國企業信心和投資支出造成負面影響。英國《金融時報》5日報導了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對美國貿易政策的批評。卡尼稱,美國在全球範圍擴大貿易爭端,受損最多的將是美國。
  • 西班牙政府抗議美國擬對部分歐盟產品加徵關稅
    新華社馬德裡10月5日電(記者馮俊偉 謝宇智)西班牙負責歐盟事務的國務秘書路易斯·馬爾科·阿吉裡亞諾4日代表政府召見美國駐西班牙大使杜克·巴肯,抗議美國政府計劃對部分歐盟輸美產品加徵關稅。  西班牙首相府4日晚發表聲明說,西班牙政府堅決反對美國對一系列歐盟輸美產品加徵關稅,希望美國能夠認識到,在未來幾周內達成一項協議是必要的,「以避免破壞體現雙邊關係特徵的合作精神和諒解精神」。  聲明強調,如果美國政府拒絕西班牙和歐盟提出的對話意願,西班牙政府將立即以堅定和明確的態度作出回應,捍衛本國公民和企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