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到底怪誰?聽聽她怎麼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2020-12-13 三哥影視經典

近日,四川省某市一位名叫狗蛋兒(化名)的女子終於忍無可忍,敘述了自己十六年來被家暴的經歷。這期間,狗蛋兒經常被丈夫暴打,身上各處都留下了傷痕,怎奈捨不得孩子,不希望孩子在一個單親家庭裡生活,所以一直選擇隱忍,這些年來警方也多次介入,但就像有人說的那樣,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是狗改不了吃那啥,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無論經過怎樣的懺悔,永遠都有下一次的犯錯,狗蛋兒這些年有過無數次自殺的念頭,但都由於對孩子的不舍或者是求生的本能,最後都活了下來,這一次,狗蛋兒終於鼓足了勇氣,說出了這一切,說出了自己被丈夫翠花兒(花名)用各種方式,各種工具施暴的經歷,狗蛋兒從那一刻起終於解脫了……

《反家庭暴力法》的出臺也有幾年了,但是家暴事件層出不窮,不知是清官難斷家務事還是怎樣,結果就是並沒有起到理想的效果,也希望相關法律法規能進一步完善。

筆者今天並不想深入探討家暴事件為什麼會越來越多,而是想淺談一下,在眾多的家暴案例之中,是怪男方多還是怪女方多。也許有人會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女人的懦弱助長了男人的囂張氣焰,是女人的捨不得孩子讓男人更加肆無忌憚。

筆者想說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式的名言,難道弱者被強者欺負了就一定要從弱者的身上找錯誤嗎?自古以來女人就在社會當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近代之後才逐漸地有了『女人能頂半邊天』『誰說女子不如男』『男女平等』的說法。相反地,在男人的血液中流淌著老祖宗遺傳下來的大男子主義。

所以,我們不妨試著這樣想,如果兩個人打架了,去公安局評理,警察會怎麼說?當然會問你是誰先動的手啊,先動手的就是沒理啊,法治社會不是野蠻部落,誰強大就聽誰的,法治社會更具有人性化,你不能到處撒野,老祖宗的野性也該收斂一點。

最後,筆者想說:常言道,人善被人欺,天不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關鍵時刻我們還是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權益。至於家暴到底怪男方還是怪女方,元芳,你怎麼看?

聲明: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可憐之人真的必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事實真的如此嗎?何為可憐之人,無家可歸之人,孤寡殘疾之人,生活貧苦之人,眾叛親離之人,身傷苦病之人,這些人都是可憐之人。這些人都有可恨之處?萬事沒有絕對,相信他們之中絕對有一部分人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不斷地作,才把自己作到可憐地步的。可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卻給天下所有的可憐人都定了性,讓他們都成了可恨之人。而且還有許多人視這句話為真理。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有一個老師曾經做過一個很有名的測試:在白紙上用鋼筆點了一個點,然後問學生看到了什麼。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說:黑點。老師的臉變嚴肅了:「只是一個黑點嗎?你們沒看到這麼大的一張白紙?」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什麼是可恨之人?看看魯迅怎麼說
    魯迅與孔乙己那些「可憐可恨」之事說起俗語,我最先想到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這句話出自哪卻無從考證,不過魯迅在《孔乙己》中有說過這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確實如魯迅所言,孔乙己是個可憐之人,他的可憐有環境的原因,也有個人原因導致的。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什麼是可恨之人?
    魯迅與孔乙己那些「可憐可恨」之事說起俗語,我最先想到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這句話出自哪卻無從考證,不過魯迅在《孔乙己》中有說過這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確實如魯迅所言,孔乙己是個可憐之人,他的可憐有環境的原因,也有個人原因導致的。一個讀書人讀到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地步,確實值得同情。無處釋懷的孔乙己,本想以讀書入仕,結果科舉向他關上大門,孔乙己恰好又趕上知識廉價的時代,所以一個可憐的落魄書生形象躍然紙上。
  • 古人講「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可恨之人呢?蘊含人性的弱點
    世間之事,多是一團亂麻。如晚唐後主李煜所言:「剪不斷,理還亂」,初讀不解其意,經年之後,明白其中含義後,卻是「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事物皆有兩面性,比如說那可憐之人,佛家說「今日之因,皆是他日之果」。於是有人說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何以產生如此想法?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實還有下一句
    現在我們也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意思就是,一個人看著可憐,過得很不如意,其實大多都是自己咎由自取,背後有讓人可恨的地方,不值得可憐,這句話說透了人性,其實這句話還有個下句,也很現實,那就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下一句,十人九不知,更是直戳人性
    有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用過,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看起來十分可憐的人,他肯定會有令人痛恨的地方。這句話是出自《增廣賢文》一書。出自《增廣賢文》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其實後半句更為經典,但是幾乎十人九不知,這後半句更是直戳人性,更加令人深思。關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有一個典故:在春秋時期,鄭莊公有一個弟弟十分狂妄、膽大妄為,經常做一些不合規矩的事情。但是鄭莊公卻一直驕縱他,對弟弟的這種行為視而不見。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背後是權威暗示效應下的逃避行為
    一、 未必有可恨之處許多人在只是習慣性的說出這句話,是一種不經思考片面的看法表達,那些可憐之人,並非一定有可恨之處。同時,在這句俗語後面還有一句話「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處」;如果我們用通俗的語言進行轉化,則成為了:「可憐的人,因為他們的可恨之處導致了可憐結果,而他們的可恨之處卻是由於可悲之苦導致的結果」。這樣看起來似乎邏輯通順了許多,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一句是精華,不妨反省一下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一句是精華,不妨自我反省一下最能體現一個千年大國的自我修養便是關於其傳統文化的延續,中華上下五千年之久到了咱們這代,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又有多少人還願意去學?這些經驗或許對於現在代人來說有些落後,但卻有值得翻新的價值,尤其是一些關於為人處世的做法,不管時代怎樣變遷總有其存在的意義。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作為家喻戶曉的經典名句其實還有下半句,你知道嗎?
  • 俗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揭示了人性,問世間多悲憫
    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所謂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出自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已」,喝過「墨水」四肢健全,卻堂而皇之的講著「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魯迅先生的「怒其不爭」,是斥責「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孔乙已身上所攜帶的愚昧與無知。最簡單的意思就是。可憐的人本身也是有著可恨的地方存在,也有一些是說,正是因為有這些可恨的地方,才成了一個可憐的人。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你會可憐馬保國這樣一個老人麼
    70多歲的人了,真的是不容易啊,還蠻讓人可憐的!小編覺得:馬保國這一路走來,還真心的不容易,有太多太多讓人可憐又可恨的地方。。。你說,馬保國一個馬上70歲的老人了,搏擊賽上被打倒、昏迷,怎麼能不讓人去可憐他?不過,也真的讓人覺得挺可恨的,武術大師的臉面算是讓他丟盡了!(二)異國他鄉授藝:馬保國自己說,2002年,他兒子出國借了十多萬,為了幫兒子還帳,馬保國從2002年到2007年,在英國呆了五年。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的」你怎麼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的」對此你怎麼看?個人贊同這個觀點。現實中確實有很多這樣的問題,有很多好吃懶做的人把日子過得朝不保夕,過得悽慘悲涼,讓大多人都生出惻隱之心,但是日子過成這樣肯定是有原因的,有些原因確實是讓人痛恨的!
  • 古怪的糖果國國王是大反派渦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無敵破壞王》中糖果國國王也是一個很讓人意想不到的反派角色。本來以為雲妮洛普的劇情主線是在拉爾夫的幫助下從一個系統故障的賽車手贏得金牌,實現自己的賽車夢。糖果國國王也只是一個死板守規矩的國王,沒有想到後面還有這麼大的陰謀。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十年婚姻的煎熬,怎能只怪女人現實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十年婚姻的煎熬,怎能只怪女人現實!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女人都現實了,特別是農村裡的女孩,對於物質生活追求與崇拜,早已忘卻了曾經的純樸,在瞿櫻沒說她的故事之前,我也曾天真的這麼想過,當聽了瞿櫻的故事,不禁反省中對著現實,有多少男人正在走同樣的路。
  • 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你對哪個角色恨得咬牙切齒
    每出一個劇情大火的劇必少不了反派角色,(當然了理智追劇沒不要上升到演員本身),反派人物更能推動劇情發展,當然了這些反派讓我們恨得咬牙切齒,可是細想下來這些角色也很可憐。今天一起看看這些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
  • 《無能力者娜娜》,粉切黑說起悲傷的過去,又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儘管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或者第二次,但這一次她是真的吃到底了,在那位學長的變態能力之下,她這個普通女孩毫無還手之力。 那位新登場的橘學長擁有變身成其他人,並複製超能力者能力的力量,雖說一些高階或者複雜的能力他無法輕易使用,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才可以,但他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擁有無數種超能力了。再加上他本人縝密的思維和老練的心態,絕對算得上是個怪物。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14日上午,又有一名年輕女子在同樣的位置一躍而下,所幸落入安全氣墊,並無生命危險。此外,這短短幾天內,爬到空中花園,跳樓未果的人還有兩個。失去至親,承受著喪子之痛的他們確實很可憐,但這樣以此索賠的行為真的很令人不齒。這不是純屬無理取鬧嗎?我不知道他們還經歷了什麼,也不清楚他們想要索賠多少金額,以及出於什麼目的做出這樣莫名其妙的事情。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聽起來很刺耳,但還是很有道理的。我是在昨天的微博熱搜前幾名看到關於「散裝衛生巾」這個話題的,就像絕大多數人一樣,我也是在看到這個熱搜才知道衛生巾還能散裝出售。在對這個事進行一番詳細的了解後,我心裡有一種很無奈的感覺。
  • 黃聖依被淘汰:一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必有可悲之苦!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之初,黃聖依就一直被罵,穿一件漂亮的裙子被罵「張揚」、「博熱度」;孟佳端水金晨提鞋,網友的攻擊點在黃聖依沒有說「謝謝」二字,罵她滾出節目,不要擺豪門少奶奶作風,把其他姐姐當丫鬟使喚。
  • 曾春亮: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他到底有什麼苦?
    案件公開後,舉國之眾,無不被犯罪分子的殘暴而震驚,一片譴責之聲。然而,除了譴責聲外,還有一種不協調的聲音,那就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並且有這樣觀點的人還有很多。「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實際上是在為可恨之人開脫的一句話,意思是說可恨之人之所以做了令人痛恨的事,一定是有原因的,你不了解別人所經歷的苦楚,就不要去評價別人的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