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如何根治?它最怕4種藥,用對了遠離胃病

2021-01-22 騰訊網

同事小琳向來是個話多的人,平時辦公室只有她一個人在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但今天的她尤為安靜。

原來,小琳前幾天參加了公司的體檢,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陽性」。

得知結果後,小琳茶飯不思好幾天了,腦子裡一直在想自己會不會得胃癌,正琢磨著去做個胃鏡。

其實,小琳的想法並不是個例,很多人對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的關係並不了解,乍以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實際上它們倆的關係並沒這麼「深」。

國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達60%

人類的胃部是一種很特殊的存在,說它特殊,就是因為它甚至可以把石頭都能消化掉,這就得益於胃酸以及膽汁這些消化液體了。正因為這些液體強大的消化能力,從而使得幾乎所有的微生物、細菌甚至病毒,都不能夠在胃酸裡存活。

然而偏偏就有特例,幽門螺桿菌就是這個特例中的奇葩。嚴格意義上來說,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細菌,是一個個肉眼看不見的活物,按說胃酸能夠殺死它,可人家偏偏就是喜歡呆在有胃酸的地方。所以,這傢伙就在胃部安家落戶了。

我國是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大國,感染率達到了50%到80%,這個數據還只是一個大概的估計,因為社會上還有一大部分人沒有做過胃部體檢,所以真實的感染率可能更高一些。之所以感染率這麼高,跟我們獨特的飲食文化密不可分。

我們的飲食文化是典型的共餐制,大家一起圍坐吃飯是常態,這就給幽門螺桿菌提供了絕佳的傳播渠道和路徑。除了共餐制之外,我國老年人以前還有用嘴餵孩子吃飯的習慣,這都給幽門螺桿菌的傳播和感染提供過優良的條件。但是幽門螺桿菌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不耐高溫,開水消毒就能將其輕易的殺死。

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有的僅僅是攜帶者但是不發病,有的則會呈現發病的狀態。典型的症狀就是不同程度的胃部炎症,比如淺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等,胃疼、胃酸會時常伴隨著某些患者。

幽門螺桿菌陽性,離胃癌還有多遠?

幽門螺桿菌的可怕之處在於,它被世衛組織列為了一類致癌物。當然,這個演變的過程是間接式的。幽門螺桿菌大部分感染者會出現胃炎的病症,而臨床上公認的胃炎癌變的過程是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變。當然,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演化過程。

根據日本的臨床數據顯示,14歲到20歲的年輕人,消除了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後,胃炎、胃潰瘍以及胃癌的發病率都明顯下降。目前,日本胃癌的發病率只有0.14%。所以不難看出,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確實有很大的機率患癌,但是只要除掉這個隱患,不但胃病的發病率會降低,也能降低胃癌的發病風險。

共餐就會感染,有必要根除嗎?如何根除?

既然知道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是口口傳播、手口傳播以及糞口傳播,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家庭之外的就餐情況,就應該儘量減少共餐制,即使是共餐的情況下,也要儘量用公共筷子分吃食物,這樣就可以有效杜絕幽門螺桿菌的公共傳播。

對於已經感染的患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曾志榮表示,只要年齡在40歲以下的患者,胃部沒有明顯不適或者病症的話,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只要在中年後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就行。之所以採取相對保守的措施,是因為我國感染人數龐大,如果用抗生素根除,那可能會引起嚴重的抗生素耐藥現象。

如果因為感染出現了明顯的胃部病症,也可以進行根除性的治療。臨床上一般採取四聯療法,所使用的主要藥物是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枸櫞酸鉍鉀鉍劑藥物、阿莫西林、四環素等抗生素類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臨床上,幽門螺桿菌對克拉黴素、甲硝唑等抗生素已經有了較高的耐藥性。所以在具體用藥的時候,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用藥史以及耐藥性等相關情況。而且,用藥的劑量相對較大,用藥的時間也比較長。

總的來說,通過藥物的治療,可以有效根除幽門螺桿菌,但是這不能保證以後不會再被感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外就餐還是在家吃飯,都要明確注意飲食安全。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感染了的情況下,更要小心謹慎,要避免把病菌傳染給家人和其他人。

參考資料:

[1]《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藥物怎麼選?》 丁香園 2019.1.21

[2]《超易中招的幽門螺桿菌 我們該拿你怎麼辦》 錢江晚報 2019.8.24

[3]《幽門螺旋桿菌陽性 未必都需要根治》 羊城晚報 2015.3.2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桿菌最怕4種藥,堅持服用,有徹底治癒幽門螺桿菌可能!
    6種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及時清除理論上來講,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容易傳染的細菌,一旦發現,無論有無臨床症狀,都應該積極根治。不過,我國人口基數大,想要篩查出所有的感染者是不現實的。因此,即便根治了也容易再次感染。
  • 胃病最怕1種水,連喝15天,幽門螺桿菌滅盡,胃病自己好
    說到幽門螺桿菌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會對它陌生,畢竟很多人的胃之所以會出現問題,都是離不開這種細菌在背後作怪,究竟這種細菌會有多大的危害呢?它具有較高的繁殖性以及極強的傳染性,能夠不斷的破壞我們的胃部黏膜,同時也可以傳染給我們身邊親近的人,如果不加以及時的防範和治療的話,也會引發各種胃炎胃病的問題。
  • 幽門螺桿菌「最怕」1種水!早晚堅持喝,口臭沒影了,胃會感激你
    但前段時間開始,孟女士開始經常胃疼,並且同事跟她說話時,也是刻意用手遮住鼻子,並且和她保持明顯的距離,這讓孟女士很尷尬,直到前段時間戴口罩,才發現自己有明顯的口臭。本以為可能就是普通胃病導致的,於是自己去藥店隨便買了些胃藥吃了幾天,沒想到口臭和胃疼不但沒緩解,最近反而嚴重了,而且胃疼的次數越來越多,這才趕緊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孟女士患了胃炎。
  • 胃病的前兆——幽門螺桿菌來臨前的3種表現,你遇到了嗎?
    導語: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出現了胃部的疾病,或是飲食不規律,或是平時吃的非常雜亂,有些人就表示,自己的胃病都是反反覆覆的,無論跑多少次醫院,胃病都無法根治,其實想要改善胃病不僅要靠治療,更重要的是靠日常養護,大部分人之所以無法進行根治,主要是因為胃已經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而幽門螺桿菌又沒有得到及時徹底根治
  • 消化科醫生:幽門菌很怕一種「菇」,沒事多吃點,胃病或能遠離
    根據數據統計,全球的新發胃病大約有47%都出現在我國,而且患有胃病的人數還在逐年上升,而之所以胃病如此高發,和一種細菌也有脫不開的關係——那就是幽門螺桿菌。
  • 身體出現這幾種表現 你可能感染幽門螺桿菌了
    幽門螺桿菌(也稱幽門螺旋桿菌,英文名稱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為Hp)在我國感染率較高,但只有少部分感染患者進行了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且在常規的體檢項目中,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只是作為一個備選項目而被很多人忽視了。感染幽門螺桿菌會有很多患病的風險,因此需儘早進行篩查。
  • 幽門螺桿菌根治後,為何又重複感染,醫生:你可能忽視了這一點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困擾許多朋友的問題,不知吧,怕引發胃部疾病,也怕傳染給家人,去治療吧,又擔心藥物副作用,還擔心即使根除成功了,過不了多久又會復發。的確這樣的病例也有不少,本來根治效果很好,根治服藥療程完成後後一個月複查幽門螺桿菌,C14檢查也已經顯示陰性,即使在飲食衛生、勤洗手等方面也都非常注意了,但過不了多久,幽門螺桿菌卻又會重複感染,面對這樣的情況,要不要再次根治,二次或多次根治的藥物組合如何選擇,都將成為很大的難題。
  • 酒糟鼻,或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其實,如果胃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就會分解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產生有毒或刺激因子等物質,影響胃黏膜的消化吸收,使大分子過敏物質通過胃黏膜進入體內,引發持久的過敏,造成上述病變。  1.口臭  幽門螺桿菌是引起口臭的直接病菌之一,幽門螺桿菌感染人體後,在胃內寄生並大量繁殖。幽門螺桿菌可以分解尿素產生氨、硫化氫和甲硫醇,這幾種氣體正是口臭氣體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 幽門螺桿菌最怕的4物,長期堅持3個好習慣,胃病會慢慢好轉
    其中,相關實驗已證實,西蘭花內含的萊菔硫烷這種含硫化合物,具有抑制幽門螺桿菌的作用,減少幽門螺桿菌對胃的損害,從而減輕胃病。所以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平時可多食用吃西蘭花,對預防和改善幽門螺桿菌胃病有很好的效果。
  • 胃病怕「一種水」,你若愛喝,衝走幽門螺桿菌,口臭一去不復返!
    醫生表示,服用藥物根除幽門螺桿菌,這並不意味著你會有終身抗體,遠離幽門螺桿菌,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下面來一起看看吧!胃裡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身體就會出現異常,希望你不要傻的忽視1、口臭如果胃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口臭變得很明顯。
  • 4物3茶,是胃病「天敵」,幽門死對頭!堅持吃,修復損傷胃黏膜!
    幽門螺桿菌感染非常的常見,如果出現幽門螺桿菌感染,很容易患有慢性胃炎以及胃潰瘍,在體檢的時候,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的體檢單上出現了幽門螺桿菌感染這一情況,看到這一複雜的病菌名字,很多人都嚇了一跳,這是什麼病菌?為什麼自己被感染了一點感覺都沒有?事實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已經高達50%。
  • 胃病潛伏的敵人——幽門螺桿菌,已有7億人中招
    凡是有胃腸道問題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據統計全國有約7億人被幽門螺旋桿菌困擾。在業內,幽門螺旋桿菌被認為除與各種胃病、胃癌相關以外,還與數十種病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從1983 年澳大利亞學者 J. Robin Warren 和 Barry J.
  • 胃病反覆發作?多次治療無法根治?可能是幽門螺桿菌在「作祟」
    相信大家都聽過「十人九胃病」,說的是十個人中,九個人有胃病,可見胃病的高發程度。不過有些「老胃病」患者跑了好多地方都沒治好胃病,究其原因,可能是幽門螺桿菌在作祟。河南省中醫院肝膽脾胃科主任醫師王品醫生介紹,由於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胃病一直治不好的病人,他每次坐診都會碰到那麼幾個,可惜的是,大部分患者對幽門螺桿菌一點都不了解。幽門螺桿菌屬於「吃進去的細菌」,它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傳播方式是口至口傳播。食物不衛生,便後不洗手都會加大幽門螺桿菌的傳播機率。人群中至少有六成的人胃內有幽門螺桿菌,但並不是都達到足以致病的量。
  • 關於幽門螺桿菌:一旦感染,身體會有4個症狀,及時殺菌防胃病
    幽門螺桿菌是與胃病有著密切聯繫的細菌,幽門螺桿菌不僅是可以在胃酸環境下生存繁殖的細菌,而且還會對胃黏膜造成破壞,傷害胃部健康。據悉,95%以上的胃病患者,都與感染幽門螺桿菌脫不開干係。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呢?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6個方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是感染性較強的菌種,它的主要轉播方式是「糞口傳播」、「口口傳播」,如果人們就餐時不注意衛生,不用公筷,互相夾菜,都是非常容易造成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此外,如廁時不注意做好清潔工作,上完廁所後不洗手,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概率也會很大。
  • 幽門螺桿菌很「狡猾」 及時科學根治是關鍵
    作為胃癌的頭號致癌因素,幽門螺桿菌困擾著許多胃病患者。數據顯示,中國人感染率高達55%以上,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國。到底怎樣治療、如何預防這一胃病的「罪魁禍首」?「螺旋桿菌主要通過『口-口』進行傳播,由於中國人特殊的飲食習慣,大都實行共餐制,幽門螺桿菌很容易傳播。」施瑞華說,如果家人中有一個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他的家人大概率都會感染這種細菌。專家表示,幽門螺桿菌不僅傳播力強,「殺傷力」同樣不可小覷,是造成多種胃病的「罪魁禍首」,如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
  • 家長感染幽門螺桿菌,兒童需要檢查、根治嗎?如何才能有效預防?
    說到幽門螺桿菌(Hp ),大家或多或少也有些了解:它易傳染,一人患病,可能就全家「遭殃」,還可能誘發胃癌……隨著它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不少家長擔心自家孩子是否有Hp感染?要不要根治?那麼,兒童到底該怎麼辦?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聊聊這些問題。
  • 幽門螺桿菌「賴」著不走,導致胃病反覆發作?這樣做或可解決問題
    我想有很多人是因為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工作應酬等生活中各種原因導致患上胃病的吧。胃病其實可嚴重也可不嚴重,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怎麼去養護胃部。很多人明明有在養胃,但是效果卻不佳,胃病還是反覆發作,那是你還沒找到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幽門螺桿菌。一、幽門螺桿菌是什麼?
  • 牙膏、大蒜能根治幽門螺桿菌?醫生:規範治療,不信偏方
    對此,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脾胃病科的葉渟渟醫生說,幽門螺桿菌可根除,極少數感染者才會發展為胃癌。一旦確診陽性,要及時進行規範治療,不要相信偏方。 說法一 大蒜是個寶, 能抑菌還能抗癌?沒用的 朋友圈流傳說,民間認為,大蒜含有「大蒜素」,有消炎作用,吃大蒜不用吃藥就可根治幽門螺桿菌,還能抗癌。
  • 花了6萬塊請來月嫂,卻被感染幽門螺桿菌!警惕3種傳播途徑
    一個幽門螺桿菌,讓悠悠獲得了4萬多的理賠,到底幽門螺桿菌是一個多可怕的存在?為何負責人會說是悠悠母親和月嫂接吻了呢?難道幽門螺桿菌只通過接吻傳染嗎? 幽門螺桿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