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讓很多想要二胎又擔心違反國家政策不能要二寶的家庭,都紛紛開始行動起來了!
寶媽們通過積極的備孕,一門心思地想要給自己的小家庭添丁進口。正常情況下,頭胎剖腹產後,寶媽需要間隔兩年再考慮再次懷孕。
而對於分娩的方式,有70%的醫生會建議寶媽在懷孕39周後再次剖腹產。這是因為頭胎剖腹產的時候,在子宮上留下了一道疤痕使得子宮的堅固性及彈性變差。
寶媽再次懷孕後,如果在分娩的時候選擇順產,那麼宮縮時對子宮的壓力比疤痕組織承受力大的時候就很可能發生破裂,對母子的生命安全就會造成威脅。
芽芽媽聽到很多生完二胎的寶媽吐槽說,自己在生二寶的時候,雖然打了麻藥但是仍然感覺很疼,而且,當麻藥勁兒過後,甚至會感覺比頭胎更疼!
為什麼剖腹產二胎比頭胎更疼呢?下面讓芽芽媽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01
產婦的心理作用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是所有人都會有的正常心理。
寶媽在經歷了第一次剖腹產的疼痛之後,心裡就會記得那種感覺。當再次剖腹產時,就會清晰地知道麻藥過後身體的感受及經歷。
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讓寶媽們產生恐懼、牴觸的情緒,在無形中就會將疼痛的感覺翻倍擴大,因此就會有第二次比第一次疼的感覺。
02
產婦年齡增大、體質下降
這裡芽芽媽來說說高齡產婦吧!高齡產婦(超過35歲)的子宮機能遠遠低於那些育齡期的產婦。
她們通常產道會比較鬆弛、產力也會比較弱,同時產道和宮頸擴張的能力都會有所下降。
如果順產的話無論是媽媽還是胎兒風險都會比較高,因此醫生一般都會建議高齡產婦選擇剖腹產。
由於高齡產婦的體質不如適齡期的產婦,對於疼痛的接受程度和忍耐程度也相對更低。因此,她們剖二胎時往往會感覺到更明顯、更劇烈的疼痛。
03
二次剖腹產、宮縮更強
寶媽在第一次剖腹產的時候,子宮肌肉的纖維彈性比較好,產後子宮只需要正常的宮縮就可以恢復了,因此疼痛感不會很強烈。
但是第二次剖腹產的時候,子宮再次擴張,肌肉的纖維彈性就會相對變弱,產後子宮就需要更大的宮縮力來恢復正常,因此疼痛的感覺就會變得更加強烈、更明顯。
04
二次剖腹,刀口在附近
如果寶媽頭胎是剖腹產,二胎也是是剖腹產的話,醫生在進行手術時會先切除上次傷口留下的的疤痕。
在原傷口上再次進行手術,而打開子宮壁時則會避開原來的傷口,在附近另開一個,看著就讓人心疼。
醫生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避免給寶媽留下兩個疤痕,另外也可以避免影響子宮的恢復。
寶媽在生完頭胎後,醫生會建議剖腹產的寶媽再要二胎的時候間隔兩年。
這正是因為經歷過剖腹產的子宮成為了瘢痕性子宮需要很長時間才能修復,術後兩年左右,子宮疤痕肌肉化才算達到理想狀態。
而二胎刀口在原來的疤痕上或者附近的位置再一次切割,會讓寶媽的痛覺神經變得更加敏感,對疼痛的承受能力也會有所下降。
由於寶媽的身體受到了二次傷害,所以,很多二胎剖腹產的寶媽會感受到比頭胎的疼痛感強烈。
05
寶媽對麻藥的耐藥性不同
一般情況下,剖腹產時會有專門的麻醉醫生,根據產婦的身體狀況(如體重)來決定麻醉劑的使用量,而基本剖頭胎和二胎之間的用量變化並不會太大。
由於產婦的體質不同,對麻藥的藥性反應也不同,有些會比較敏感,而有些則稍顯遲鈍。
這樣看來,後一種的產婦則要更加吃虧,因為可能差不多劑量的麻藥對她的作用不如其他產婦有效果,感受到的疼痛也就比其他產婦要更強烈。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二胎產婦經歷過頭胎的麻醉過程,身體會逐漸產生對麻藥的耐藥性。
因此麻藥對她的作用不明顯,麻醉效果也相對較差,所以手術時的疼痛感就會更加明顯。
剖腹產生寶寶的媽媽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我們都知道,剖腹產比順產對產婦造成的身體傷害要更大一些,身體恢復時間也要更長一些。所以,很多注意事項不能忽略。
1
剖腹產術後護理要多注意
剖腹產因為有刀口的存在,所以產後注意避免久坐和拉扯到傷口。如果傷口有裂開、出血的情況,應該及時到醫院就醫處理。
產婦在平時護理上,要注意衛生,消毒,不要用手觸摸刀口,儘量不要讓刀口沾水以及汗漬,以防感染。
2
給身體足夠的恢復期再考慮生二胎
一般來說,剖腹產後醫生都會囑咐產婦及其家人,至少要等到2年後才能再次生育。
因為,牽扯到肚子上的刀口、子宮癒合等身體恢復情況,不能太著急懷孕。否則,對身體損害太大,還容易因為胎兒增大導致子宮裂開。
分娩是女人的一大難關,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疼痛都無法完全避免,但是也並非痛得無法接受。
既然做出了要二寶的決定,寶媽就要勇敢面對,當看到二寶可愛的笑臉時,你會覺得這些疼都是值得的。
參考文獻
[1]生二胎順產還是剖腹產好[J].冬梅.農村科學實驗,2016(09):57.
[2]二胎媽媽的備孕建議[J].於丹丹.37°女人,2016(01):63.
[3].「懷二胎」的學問[J].農民文摘,2014(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