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生產方式是醫生給出的建議,家屬們才決定選擇哪款分娩方式。
這種說法的確沒有錯,但是如果有寶媽選擇生二胎,也有可能一小部分寶媽會面臨頭胎是剖腹產,二胎繼續剖腹產的可能。
今天就來聊聊頭胎剖腹產和二胎剖腹產會產生哪些不同?
為什麼有過來人建議,如果想生兩個孩子,寶媽可以頭胎儘量選擇順產,把剖腹產的機會留給二胎。
丹丹在生老大的時候,二胎的政策還沒有開放,所以在醫生的建議下,老大出生時候選擇的是剖腹產的方式。但是後來沒過多久,二胎政策開放了,家裡人都勸丹丹趕緊生個老二吧,這時候給孩子也多一個伴呀。
可是馬上到了二胎的預產期,醫生卻又繼續建議丹丹選擇剖腹產。
丹丹一聽,我想老大的時候就是剖腹產,連續生兩次孩子都是剖腹產的話,那麼我的肚皮會不會被劃一個十字或者會不會讓傷口難以癒合呢?
醫生得知了丹丹的憂慮之後說:如果打算生二胎,二胎又不能保證是順產的話,建議再生老大的時候最好就順產。畢竟第二次剖腹產的時候,還有可能讓身體恢復的更慢,甚至分娩時更多的意外狀況,發生的概率都會比第一次剖腹蠶食要更高。
那麼連續兩次都是剖腹產的分娩方式,到底會給寶媽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首先,子宮已經發生了變化。子宮在生孩子之前是相對而言比較完整的,這時候如果已經生了老大,而且還是採用剖腹產的方式,那么子宮在生完老大之後已經破裂過,它的彈性已經減小了很多,雖然會恢復到良好狀態,但是難以恢復到最初的完美水平。
所以寶媽們在第二次生孩子選擇剖腹產的時候,明顯會感覺到子宮收縮的狀況會比第一次的水平要差一點。
第二: 手術難度也會提升。因為子宮彈性已經下降了,緊接著子宮的收縮能力也會下降,在這時,分娩自然會遇到更多的危機情況,比如說:孕婦大出血等等。
另外通過第1次剖腹產之後,身體裡的很多器官可能在沒生孩子之前的狀態已經發生了移位,所以對醫生的專業水平和臨床經驗要求自然也很高。
第三:寶媽的恢復,會比第一次也要慢一點。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需要一段時間慢慢將自己的健康水平和體內激素恢復到正常狀態。
寶媽在第一次剖腹產之後,她的子宮彈性可能還好一點,但是到了第二次剖腹產的時候,她們的子宮彈性下降了更多,身體面對創傷的恢復能力,自然也不比第一次。所以有很多寶媽說我在連續兩次剖腹產之後,明顯感覺到自己恢復期更難熬,不僅更疼,而且恢復的更慢。
其實不論是哪一種分娩方式,都會對寶媽的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所以過來人一再的強調,寶媽們在坐月子時一定要好好調理自己的身體,一方面是彌補之前的損傷,一方面是給自己的身體加油打氣,快速恢復到生子之前的健康水平,不給以後的身體留下後遺症。
而連續選擇剖腹產的寶媽們:你們辛苦了。希望她們能夠在生活當中,遇到能更加體貼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