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對高中生而言也意味著新學年的開始。如何在新學年再創輝煌或奮起直擊,是學生和家長都關心的問題。近日有網友發帖,詢問高二才開始努力會不會晚,要怎麼做才能使努力見到成效。
其實不僅是學生,很多人都有疑問,我現在開始做某件事晚了嗎?關於這件事,經濟學家Dambisa Moyo早就給出了答案。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Dambisa Moyo《dead aid》
從Dambisa Moyo的話語中我們就能知道這個世界缺的永遠不是想法,而是行動。因此,只要開始行動,永遠不會晚。
在努力的過程中你仔細觀察周圍的人就會發現,有些人看起來很勤奮,卻沒取得什麼成效;有些人看起來沒努力,卻能輕輕鬆鬆收穫好成績。或許你會認為這就是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但你也得知道,拉開學霸與學渣之間差距的除了先天因素,剩下的基本可以歸納為學習能力的差距。為了擺脫瞎忙的狀態,避免陷入低水平勤奮陷阱,在努力前還是需要好好規劃,將「鈍刀」磨鋒利。
從描述看你對自己的現狀比較明了,但這些現狀可以說是一目了然的,只要考試就能得知結果。所謂復盤,不僅僅是要對表面現狀有所了解,更要發功夫去了解隱性情況。對於學生來說主要包括:與現階段的課程大綱相比有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哪些知識點掌握不全面、哪門科目是薄弱環節需要重點攻克。把顯性與隱性情況了解清楚後就能對自己有個清楚的定位。
定位完成後暫時把設定明確目標的任務放下,思考造成自己目前局勢的原因。是學習能力不行導致成績不好;還是學習能力很好但被情緒、貪玩等因素影響導致成績不理想;或者是學習能力不夠強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致使心思沒放在學習上導致。
以上兩個步驟順利完成後就可以開始制定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了。長遠目標就是高考時要取得什麼樣的成績。短期目標可以是一周弄明白某個知識點,也可以是月考在年級排名進步多少,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能衡量努力成果的標準。
確定目標時也有小技巧,目標難度要適中,即通過努力能達到的水平。目標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樹立自信。因此,根據實際情況設定目標,看到努力後的成果,才能更好的朝著長遠目標努力。
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往往是行動,而不是天賦。復盤現狀與明確目標是努力的前期準備,真正的努力則是行動力與執行力。
前文提到過學習能力與明確目標的關係,可能你不知道自己的學習能力怎麼樣,簡單的做法就是認真聽講,考察自己對於基礎知識點的運用達到什麼程度,進而判斷自己的學習能力處於什麼水平,更好的預判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否合理。
設定好目標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始制定學習計劃,然後堅定的按照學習計劃執行。執行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許多問題,比如效率不高、有突發事情打斷等情況發生,這時候就不能呆板的執行計劃,而要靈活變通。
通常我自己做計劃都是列出今天需要完成哪些事,不會將時間固定到某個時間段,因為身在職場,總會有些突發狀況。雖然高中生活的變化性很小,但對於不喜歡將時間劃分太細緻的人也可以採用此方法。
行動能檢驗出計劃是否奏效,因此,對於行動引發的結果一定要重視,及時根據行動調整計劃,使學習效率最大化。
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夠彎道超車或者走捷徑達到目標,你可以借鑑學霸的經驗,但是千萬不要照搬。學霸自有一套實用的學習方法,如果你覺得好用可以借鑑經驗,但是記住不要照搬。正確做法應該是分析學霸學習方法背後的原理,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磨刀不誤砍柴工,找到適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就相當於找到捷徑,讓彎道超車成為可能。
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做好時間管理能夠最大限度的學習效率,但是也要注意勞逸結合。一個人的專注時間有限,當你感到疲勞時,記得找個方式讓自己放鬆一下,調整心態,再全力投入到學習中。
刷題、學習到深夜是努力的標配,光靠埋頭苦幹可能最終感動的只有自己。要想跳出低水平勤奮陷阱,就要先做出合理規劃,然後堅定不移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