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時代,很多人把老師當作服務員,當成幫助他看孩子的保姆。不尊師重教,必然會吞下由此帶來的後果。
但,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指責有的人對老師不尊重。
前段時間,愛人聊起一件事,印象挺深。她說,有一次遇到了幾位教過的已級上初中的學生。這幾個學生從她身邊經過,倒也給老師打了招呼,她能夠清晰地叫出每個學生的名字。但是學生走過後,其中一名學生詢問另外的學生:剛才經過的那位老師叫吳什麼來。愛人對我說,這夥沒良心的,自己辛辛苦苦教了他們幾年,連老師的名字都不知道。現在的學生怎麼這麼樣呀!
我安慰她說,學生不可能都一樣,很多學生對你印象還是挺深刻的,很感激你的用心付出。你像崔**的父親,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談起你對學生的幫助。一個班那麼多學生,我們與有的學生交流少,很正常。
有人可能會解釋,上學時,學生不知道教師的名字,只知道老師姓什麼。師道尊嚴,學生是不能直呼老師的名字。這的確是一個原因。
那麼,反思我們自己,我們是否向學生正式地介紹過自己呢?想到了名師孫建鋒的公開課視頻。開課之前,他讓一個小女孩到黑板前面寫下了「孫建鋒」三個字,並讓她領讀。這種交流方式,讓學生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不一樣的老師。
可是我們課堂教學在做什麼呢?如果你統計了每學期的每節課,你會有吃驚的發現,我們關注了學生作業做完沒有,關注每次考試得了多少分,參加活動是否為班級獲得榮譽,至於學生是否記得老師的姓名這些小細節,很少涉及。我們教學生,特別關注的是學業水平,而對他們的愛好興趣,他們的感受,很少考慮。沒有人會否認我們對學生負責,我們真心愛學生,但是我們很少教會他們如何去愛。現在的課堂太高效了,高效的已忽視了課堂中那份溫情的東西。
從另外的角度說,學生對於老師認識不清,也是好事。當學生對於一位老師印象特別深刻,說明了他們過於依戀這位老師,同時也說明了他後來沒有遇到對他們影響更大更深的老師,這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悲哀。忘記了小學的老師,說明了他遇到了更多助他們成長的好老師。我的這個觀點與莊子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差不多。
我們與學生、與身邊的同事,就像一陣風匆匆而過,如果能夠讓對方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一絲的溫暖,或者在炎熱的夏季感受到一點的涼爽,足矣。刻骨銘心的愛,不應該成為追求,因為這不是生活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