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大二附院成功為食道閉鎖的「螃蟹寶寶」解鎖
健康一線(vodjk.com)訊:近日,一例食道閉鎖患兒在出生半小時吃奶後出現了嘔吐伴口周紺,而且口角像「螃蟹」一樣一直在吐泡泡,當地醫院在確診食道閉鎖後立即轉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新生兒病區就診,經診斷,該患兒被確診為先天性食道閉鎖伴食管氣管瘻,需儘快安排手術。
-
西藏全區首例先天性食道閉鎖修補手術在拉薩成功實施
圖為首都兒科研究所專家在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全力配合下,為患兒實施手術。記者 孫靖宇 攝 食道閉鎖是新生兒時期消化道的一種嚴重發育畸形,症狀為患兒吮吸奶汁立即嘔吐或出現嚴重嗆咳甚至窒息,危及患兒生命。
-
江西省爭取800萬元救助膽道閉鎖、食道閉鎖、肛門閉鎖三類患兒
11月9日,記者從省衛健委獲得好消息,經我省有關部門爭取,天津市華夏器官移植救助基金會向我省捐贈800萬元,用於救助我省患有膽道閉鎖、食道閉鎖、肛門閉鎖三種先天性缺陷疾病的新生兒,600名患兒有望得到項目救助、免費治療。
-
嬰兒食道成「死胡同」 武漢協和國內首用機器人完成食道閉鎖手術
6月10日上午11時,武漢協和醫院小兒外科醫務人員為患兒程程(化名)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滿月儀式。20天前,該科湯紹濤主任團隊為出生只有16天的程程成功施行國內首例機器人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現在已經滿月的她即將出院。來自恩施的劉先生與妻子育有一女,他常年從事建築工作,妻子一心在家相夫教子。
-
武漢協和醫院完成新生兒食道閉鎖機器人手術
現場,協和醫院小兒外科醫務人員為程程舉辦一場特殊的滿月儀式,希望他能健康成長。20天前,該科湯紹濤主任團隊為出生只有16天的程程成功施行國內首例機器人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現在已經滿月的她即將出院。醫護人員為程程舉行滿月儀式來自恩施的劉先生與妻子育有一女,他常年從事建築工作,妻子一心在家相夫教子。
-
國內首例新生兒機器人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在武漢完成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食管閉鎖是新生兒嚴重的消化道畸形疾病。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小兒外科成功完成了一起機器人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接受手術時,患兒剛出生16天,目前他已經恢復進食,即將出院。
-
機器人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在協和醫院完成
今天(10日),在武漢協和醫院小兒科,醫護人員為剛剛完成國內首例機器人胸腔食道閉鎖手術的患兒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滿月儀式。食管閉鎖是一種嚴重的新生兒消化道畸形疾病,會導致患兒無法進食。據醫院介紹,該患兒入院時只有16天,體重6斤2兩,協和醫院迅速組織專家會診並確定採用達文西機器人探查+食道重建術的方案。作為目前最先進的微創手術平臺,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所採用的3D視野顯示解剖結構更加清晰,7個緯度活動的機械臂和濾過防抖動功能可以使術中解剖和縫合操作更加精準流暢,有效減少組織損傷和手術併發症。
-
新生兒患先天性食管閉鎖 醫生操縱機器人完成手術
手術過程 聶文聞 攝中新網武漢6月10日電 (聶文聞 張茜 彭錦弦)程程(化名)是一名先天性食管閉鎖患兒,在他出生第16天的時候,武漢協和醫院醫生通過操縱達文西機器人,為他實施高難度的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
-
廣西婦幼成功救治數名先天性食管閉鎖危重患兒
廣西婦幼保健院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8日訊(記者 陶媛 通訊員 文俊驍 黃鑫鑫)日前,經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外科手術治療,數名被確診為先天性食道閉鎖合併食管氣管瘻的危重患兒獲成功救治。患兒術後恢復效果良好,均已康復出院。
-
西安交大二附院「胎兒結構畸形」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護佑折翼...
近日,西安交大二附院「胎兒結構畸形」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通力協作,共同救治一名出生缺陷嬰兒,目前母子平安,已成功出院。來自甘肅天水的王某,是一個已懷孕28周的準媽媽。王某夫妻婚後試懷孕8年,經2次宮腔鏡手術,1年餘備孕,終於等到了好消息。但隨著胎兒的一天天長大,產檢卻慢慢發現問題。胎兒四維B超、胎兒系統B超均發現胎兒「膈疝」,伴隨心臟右移、少量胸腔積液。孕媽媽愁上心頭,四處尋醫問藥,已被多家醫院確診。隨後,王某來到了西安交大二附院產科門診諮詢。段釗主任建議 「胎兒結構畸形」由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進行治療。
-
甘肅省成功實施首例胃鏡下新生兒十二指腸閉鎖手術
原標題:我省成功實施首例胃鏡下新生兒十二指腸閉鎖手術 中國甘肅網10月8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首席記者 田小東)近日,省婦幼保健院完成一例先天性十二指腸閉鎖胃鏡下十二指腸隔膜擴張術。
-
廣西醫科大成功為一新生兒實施首例腹腔鏡腎積水手術
    人民網南寧9月8日電 近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外科成功為3個月大腎積水患兒實施腹腔鏡下腎盂成形術,開創了腹腔鏡技術在小兒泌尿外科應用新領域。
-
一附院多學科協作成功救治一例妊娠合併巨大子宮肌瘤患者
近日,一附院成功救治一名妊娠合併巨大子宮肌瘤患者,切除了重達2.48公斤的子宮肌瘤、娩出胎兒,看到母子平安,醫護人員緊繃的心終於放鬆了下來。 36歲的王女士,趕上了二胎政策的放開,激動的她也渴望擁有一個健康可愛的二胎寶寶。
-
鄭大一附院完成經心尖介入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閆良生 10月15日,鄭大一附院心血管外二科成功完成經心尖介入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I),這是繼今年5月該科成功實施我省首例機器人輔助下冠脈搭橋手術後,又一高難度手術的技術創新,為全省的心臟外科手術技術提升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交大一附院成功完成國內首例巨大雙孔下腔型房間隔缺損封堵手術
患者系50歲中年女性,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下腔型房間隔缺損,發現心臟病已多年,曾跑遍了全國多家大型醫院就診,而醫生們的建議都是外科開胸手術治療在與患者及家屬反覆溝通後,張主任成立了治療小組,根據患者的食道超聲檢查影像及心臟CT影像,與西安交通大學3D列印技術團隊協作,經過多次交流溝通,反覆比對和研究,討論確定了患者的手術方案,列印出患者的心臟3D模型,為患者「量身訂製」了合適型號的封堵器。
-
合肥京東方醫院:多學科協作低齡低體重先心病患兒手術成功
近日,合肥京東方醫院多學科協作為一低齡低體重患兒成功施行了房間隔缺損修補+肺動脈狹窄矯治手術,在治療過程中,醫生團隊遇到了很多複雜的問題,最終憑藉過硬的技術,手術得以順利完成,目前患兒恢復良好,該患兒也是我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目前體重最小的手術患兒。患兒只有3個月大,體重3.5公斤,入院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肺動脈狹窄」。與成人相比,小嬰兒的體重小,意味著心臟小。
-
0.67kg、1.9kg……兒童醫院心臟外科打破低體重手術桎梏
鑑於洪寶寶是極低體重早產兒、營養不良,寶寶的術前狀態差,兩個科室專家聯合詳細討論下,這個僅670g的28周的小寶寶接受了莫緒明主任醫師主刀的床邊動脈導管未閉矯治術。手術非常順利,術後消化系統症狀好轉,這成為國內極低體重早產兒成功接受心臟手術的又一典型病例。
-
嬰兒皮膚發黃或為膽道閉鎖 手術不及時隱患大
南方日報訊 (記者/曹斯 實習生/魏孜芩 通訊員/林惠芳)來自韶關2個多月大的豆豆出生時全身皮膚發黃且一直不退,在當地一家醫院被診斷為「膽道閉鎖」。筆者日前獲悉,廣東省兒童醫院為豆豆實施了腹腔鏡下膽道閉鎖的葛西手術,也成為廣州地區率先開展腹腔鏡下葛西手術的醫院。
-
西安交大二附院多學科聯合成功完成「胎兒頸部淋巴囊腫」產前及產...
9月23日早7時30分,西安交大二附院超聲科介入手術室已開始緊張的術前準備,接受手術的是一位31歲的孕婦,妊娠40周,該孕婦於妊娠17周時發現胎兒頸部有直徑為1.5x1.2x1.2cm的囊性包塊,初步診斷為「胎兒頸部淋巴囊腫」, 父母輾轉多家醫院,在放棄與堅持之間難以抉擇,帶著最後希望
-
肺部腫塊擠歪了未出生寶寶心臟 多學科團隊協作成功手術
該院胎兒醫學MDT(多學科協作)團隊對這類疾病已有一套成熟的處理流程,很快,產科醫生將患者的彩超拿到兒外科會診,原來孩子患有一種先天性疾病—先天性肺囊腺瘤,這類疾病是由於肺或者氣管發育異常,導致肺部出現「腫瘤」,往往是良性病變,但是胎兒「腫瘤」太大了,彩超顯示6.7cm*5.1cm大小,可能影響孩子的肺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