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裝成就大產業 浙江織裡童裝「產業變革」紀實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湖州10月22日電(記者 施紫楠)北依太湖,南靠長湖申航道,在長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坐落著「中國童裝之都」——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裡鎮。

  從一條佔地面積僅0.8平方公裡的「扁擔街」起步,發展到中國最大的童裝基地。近年來,織裡童裝也在不斷發生「產業變革」,從重製造向重研發轉變,從傳統商貿向新興服務業轉變,一個全新的「中國童裝之都」正在逐漸形成。

  正如吳興區委書記吳炳芳所言,織裡,是吳興區經濟重鎮、產業大鎮,是45萬新老織裡人創新創業、追逐夢想的地方。當前,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也正在給吳興及織裡的發展帶來無限可能。

織裡童裝企業車間 張棟 攝

  從無到有:一根扁擔挑出童裝之都

  20世紀70年代末的織裡,只有一條老街、一個村子,人多地少,農業衰萎,是杭嘉湖平原出了名的窮鄉僻壤。

  窮則思變。當時,一些織裡人操持起織造手藝,生產床罩、枕套等織品,靠著一股「闖勁」開始了「一根扁擔兩隻包,大江南北闖市場」的生活,打開被捆綁在土地上的手腳。

  據織裡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當時不少織裡人晚上縫製繡花枕套,白天偷偷到十裡八村兜售。很快,夜產日銷的家庭作坊模式在織裡蔓延開來,到20世紀80年代初,該鎮經營戶已達數千戶。

  看著堆積如山的邊角料,節儉勤勞的織裡人又將其製作成兒童肚兜、衣服進行售賣,從而逐步向童裝產業進發,最終在該鎮形成了「生產在一家一戶,規模在千家萬戶」的童裝產業格局。

  然而,種田出身的企業主,不懂管理、不擅創新,產品質量和競爭力都不高,以家庭手工作坊為主的織裡童裝業很快就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面對困境,不服輸的織裡人開始了二次創業,童裝生產設備「鳥槍換炮」,機器換人提升勞動效率,一批有實力的童裝生產戶迅速向規模型童裝企業轉化,從根本上改變了織裡童裝的層次和質量。

  截至目前,織裡已有童裝企業1.4萬餘家,年產各類童裝14.5億件(套),年銷售額超610億元人民幣,佔據中國童裝市場的三分之二,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童裝之都」。

企業主在直播帶貨 王建明 攝

  由舊到新:產業「觸網」迎來新機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成交的很多買賣只要輕輕點擊滑鼠就能完成,真是越來越方便快捷。」坐在電腦前,從事多年輔料經營的陶麗娟感慨道。

  陶麗娟的話,說出了織裡童裝產業主的心聲。「電商換市」,為傳統童裝企業謀求轉型打開了觸手可及的新局面。當下在織裡,越來越多的傳統童裝企業通過網絡煥發出新的生機。

  走進建成僅一年多的永信跨境電商園內,劉蘇麗正在為直播做著最後的準備。她細心地搭配好每一套童裝,將它們一一掛好,並核對所有新款是否都已上架。

  一年前,劉蘇麗與丈夫一起南下織裡創業,丈夫負責運營管理,她負責直播帶貨。現在,300平方米的倉庫換成了1200平方米,員工也擴容到16人,基本每天可轉化三五千個單子。

童裝企業車間所用絲線 王凌雲 攝

  劉蘇麗,只是織裡童裝「掘金」網際網路的一個縮影。

  「當下,織裡童裝產業正在謀求一種新的發展業態,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實現兩條腿走路。」據織裡鎮童裝產業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織裡已擁有童裝電商企業8700餘家。

  今年,織裡童裝企業大力開展線上數位化經營,已建起2000間網紅直播間,數字童裝品牌打造成效初顯。今年1月至8月,該鎮實現童裝線上銷售1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2%。

  正如吳興區委副書記、織裡鎮黨委書記寧雲所言,「當前,織裡童裝產業正處於跨越發展的關鍵節點,我們要緊抓『微笑曲線』兩端,朝著品牌化、國際化、數位化方向奮進,真正實現『時裝看巴黎,童裝看織裡』。」

織裡童裝城 張棟 攝

  升級求變:新興產業「多點開花」

  步入新時代,織裡的轉型升級,不僅表現在童裝行業內部的產品結構升級上,更體現在產業結構的整體優化上。童裝產業是織裡的金名片之一,卻不是唯一。

  連日來,在織裡東尼科技產業園內,各條生產線一派忙碌。隨著高新電子產業快速發展,公司生產用於手機等高端通信設備部件的超微細導體、復膜線等,一問世就供不應求。

  狠抓產業轉型升級,電子信息產業快速集聚,東尼電子如今已成為蘋果一級供應商。

  近年來,以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現代服務業等為重點的新興產業,成為推動織裡快速發展的新引擎。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在這裡集聚,形成「多點開花」的局面。

  在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織裡鎮政府也主動了解企業各方面困難與需求,不斷給予政策和實際支持,助力企業轉型。

  為解決企業資金鍊短缺問題,織裡鎮政府鼓勵商業銀行創新金融服務方式,進一步加大對製造業的信貸規模;為滿足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政府加快推進「南太湖精英計劃」等人才引育工作,促進創新人才集聚……

  「興一門產業、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經歷了40餘年風雨歷程的織裡童裝產業,幾經蛻變,始終與時代相得益彰,煥發出勃勃生機。(完)

相關焦點

  • 織裡童裝政協委員會客廳聚焦童裝產業發展
    「織裡可以圍繞兒童產業鏈進行延伸,不僅僅是做童裝。」「能否成立童裝流行趨勢研究所,更好加強童裝時尚研究?」12月6日,織裡童裝政協委員會客廳走進織裡童裝商會,共商如何「讓新時尚引領織裡童裝」。目前,湖州市織裡鎮共有童裝生產企業1.3萬家,年產童裝14.5億件(套)。助推當地童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是織裡童裝政協委員會客廳成立的初衷。會客廳「廳長」是湖州市政協委員、浙江布衣草人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水琴。她從事童裝生產經營多年,為更好推動童裝產業發展,邀請企業家朋友、專家到會客廳聊一聊。
  • 「小童裝」闖出「大世界」 小鎮織裡40年成就中國童裝之都
    從無到有:從繡花枕套孕育而來的大產業今年76歲的吳小章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年輕時補貼家用的小手藝,竟會成就家鄉的支柱產業。上世紀70年代初,吳小章還是織裡軋村中學的老師,擅長繪畫的他自己設計了繡品圖案,做成繡花枕套、帳沿,偷偷售賣。
  • 「小童裝」闖出「大世界」——傳統產業轉型帶動綜合發展的「織裡...
    新華社杭州9月11日電題:「小童裝」闖出「大世界」——傳統產業轉型帶動綜合發展的「織裡樣本」新華社記者吳帥帥、馬劍一邊,窄窄長長的扁擔街留存了改革開放之初童裝馬路市場的記憶;一邊,童裝電商小鎮、織裡童裝產業示範園等釋放發展新動能。這就是位於太湖南岸的湖州市吳興區織裡鎮。
  • 小童裝撐起富民大產業——來自浙江省湖州市織裡鎮的報導(下)
    上世紀80年代,織裡幾乎家家戶戶踩縫紉機,利用紡織、刺繡、縫紉等手藝,從事產銷枕頭套等小生意。  在摸爬滾打中,敏銳的織裡人逐漸從生產床罩、枕套進入盈利更多的童裝產業。憑著「一根扁擔兩個包,走南闖北到處跑」的扁擔精神,很多敢於「吃螃蟹」的人成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戶」。  上世紀90年代,織裡獲得的改革紅利更多。
  • 小童裝織就一座城——記織裡童裝產業四十年發展歷程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上世紀70年代末,勤勞能幹的織裡人從家庭小繡品起步,到了80年代,幾乎家家戶戶踩縫紉機,利用紡織、刺繡、縫紉等手藝,從事產銷枕套等小生意。在摸爬滾打中,敏銳的織裡人逐漸從生產床罩、枕套進入盈利更多的童裝產業,全鎮已然形成了「生產在一家一戶,規模在千家萬戶」的業態。步入90年代,織裡獲得了更多的改革紅利。
  • 浙江織裡:40年織就中國童裝夢
    40年來,織裡人在改革致富的道路上逐漸形成了敢想敢為、創新創強、開放開明的織裡精神。  煥發產業轉型升級新活力  「一根扁擔挑著膽量與命運,兩隻布包裝滿希望與憧憬。」每個走進中國童裝博物館的參觀者,都會被《走南闖北織裡人》的歌詞吸引,這首老歌唱出了艱苦創業的往事。
  • 時裝看巴黎 童裝看織裡 2020第二屆織裡童裝時尚周舉行
    央廣網湖州10月20日消息(記者 王海鵬 通訊員 張丹丹 王儒綱 吳英)2020第二屆織裡童裝時尚周暨第十二屆國際時尚色彩大會於10月19日~21日在國際童裝之都——浙江湖州吳興區織裡鎮舉辦。  據悉,為期3天的時裝周分為開幕式、走進織裡、童裝供應鏈對接會及品牌聯合秀、第十二屆國際時尚色彩大會暨2022春夏季流行色趨勢發布會和織裡童裝產業發展峰會。
  • 「童裝之都」浙江織裡 讓更多人在這裡找到「家」
    吳興區委書記吳智勇說,改革開放至今,織裡已成長為湖州市重要的商貿窗口。織裡現有童裝企業1.3萬餘家,與童裝產業相關的企業佔全部企業的近90%,童裝產業佔織裡經濟的比重超過60%。因織而興,因織而盛。在吳興區委常委、織裡鎮黨委書記寧雲看來,織裡「以業聚人」,是典型的因紡織業而興起的城鎮。
  • 織裡發展紀實:小童裝織成大產業
    歷史上的織裡鎮便因織造業的興盛而得名。從古至今,紡織、刺繡等工藝在織裡一直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織裡人未曾辜負地名中這個「織」字,「無中生有」織就了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的童裝,作為童裝之都,童裝業是織裡的支柱產業。從家庭副業到形成專業市場,再到形成產業集聚,童裝產業的發展是改革開放40年織裡走過的發展軌跡。
  • 童裝名鎮的產業之變管理之變城市之變——裡裡外外看織裡
    織裡鎮持續推動「生產進園區」,童裝產業示範園在不斷擴大、升級。  浙江在線9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裘一佼 錢禕 毛玫菁)在全國4萬多個鄉鎮中,湖州織裡鎮有些特別。  在織裡,企業和產業的活力展示著小鎮特有的韌性。從改革開放初期家家戶戶踩縫紉機、全國各地跑市場開始,「農民創業」歷經艱辛,「織裡童裝」聲名遠揚。  生產園區、面輔料市場、線上交易、設計中心、設計大賽……縱觀近年來織裡童裝的業態和模式之變,每一步都踩在了點子上。童裝雖小,但織裡在波折中實現新飛躍,在方寸間做出大生意。
  • 服務萬裡行首站,挺進浙江織裡,威武中國童裝名鎮
    本次和鷹服務萬裡行活動由客戶服務部選調骨幹工程師帶隊,結合全國100多位服務工程師,在浙江、山東、江蘇、廣東、福建、河南等全國幾十個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地開展,旨在幫助客戶升級技術、提高生產產能,實現效益最大化。小編有幸跟隨和鷹「大部隊」來到了服務萬裡行的首站—浙江織裡。
  • 浙報整版|時裝看巴黎 童裝看織裡 吳興區織裡鎮演繹童裝「新精彩」
    開放的織裡 童裝銷售走出國門從2020年織裡童裝時尚周上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浙江湖州(織裡)童裝及日用消費品交易中心成功獲批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這意味著織裡童裝將賣到全世界,讓「時裝看巴黎、童裝看織裡」這句口號真正享譽海內外。
  • 三天能出貨,線上年銷售額70億,淘寶店激活織裡童裝產業
    三天能出貨,線上年銷售額70億,淘寶店激活織裡童裝產業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8-12-06 摘要:在織裡,幸運留給了擁抱改變的人。
  • 聚力共進 2019織裡童裝時尚周開啟「國際童裝之都」新徵程
    ,實現科技賦能、數據賦能,提升童裝產業轉型升級和行業話語權,將童年色彩融合智能時尚,把織裡的童裝文化帶到全國,帶向世界!共同打造「責任導向的健康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不忘初心的幸福產業」,讓「健康、時尚、幸福」成為織裡童裝的原產地名片。大咖雲集 共謀產業發展方向吳興區織裡鎮,素有「中國童裝之都」美譽,這座浙北小城,因童裝而名,因童裝而興。
  • 織裡童裝業逆勢擴張 (圖)
    湖州市委書記孫文友指出:「織裡童裝能有如此喜人的表現,關鍵是抓住了金融危機下競爭對手紛紛倒下的機遇,及時拓展市場,同時大力推進轉型升級。」日夜趕工加班生產  織裡鎮在2008年生產童裝4億件(套),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加上原輔料等上下遊產業,去年童裝產業產值超過150億元。
  • 湖州織裡:中國童裝名鎮的發展亮點解析
    織裡鎮位於浙江省北部,湖州市吳興區東部,北依太湖,318國道和申蘇浙皖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與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等幾大城市相距均在一二百公裡左右。歷史上織裡鎮因織造業興盛而得名,史料中就有「遍聞機杼聲」的記載。
  • 現場| 2020第二屆織裡童裝時尚周暨第十二屆國際時尚色彩大會
    湖州市吳興區委書記 吳炳芳,湖州市吳興區委副書記、區長 潘永鋒為湖州(織裡)童裝及日用消費品交易中心揭牌。  為了加速網絡直播的發展,更好利用直播、短視頻等工具促進產業創新發展,帶動湖州織裡童裝邁向更廣領域。
  • 小童裝織就大產業——浙江省湖州市織裡鎮創新發展紀實
    來源:人民日報小童裝織就大產業(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浙江省湖州市織裡鎮創新發展紀實「戶戶皆繡機,遍聞機杼聲」,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裡鎮,因織造業興盛而得名。大批採購商常駐在此,每天都在街上看新款,一旦看中,立即打包發貨,第二天就擺上千裡之外的市場……完善的產業鏈,是織裡童裝的最大優勢。然而,童裝產業屬於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人力資源成本上升,轉型升級也勢在必然。2016年開始,吳興區鼓勵織裡童裝企業外發加工,補助企業為此增多的運輸、人工及管理等費用。
  • 中國小城鎮建設的「織裡樣本」:一根扁擔挑出中國童裝名鎮
    作為盼盼龍品牌童裝的創始人,姚志霄在浙江織裡經營童裝已有20多年。2004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造訪織裡鎮第一屆童裝博覽會時,曾走近她的展位,有過一番細緻的詢問。 「你們是自己的品牌嗎?」 「是自己的品牌。」 「你這個品牌叫什麼名字?」
  • 聚力共進新時代 2019首屆織裡童裝時尚周開啟「國際童裝之都」新徵程
    共同打造「責任導向的健康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不忘初心的幸福產業」,讓「健康、時尚、幸福」成為織裡童裝的原產地名片。大咖雲集 共謀產業發展方向吳興區織裡鎮,素有「中國童裝之都」美譽,這座浙北小城,因童裝而名,因童裝而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