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企業的家族傳承:兩代人較量創新者勝出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國民營企業的家族傳承:兩代人較量創新者勝出

  中新社北京9月18日電 (記者 邢利宇)「企業傳承既是兩代人較量,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這是一個規律。」將晚年夢想定位為「幫企業家解決家族傳承問題」,中國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第一代民企代表、方太集團董事長茅理翔如此認為。

  有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有超過750多萬家私營企業,其中家族企業佔95%以上。在全球,只有不到30%家族企業能實現兩代人的成功交接。

  茅理翔不僅使自己的企業順利交接,還在暮年創辦了國內首家家業接班人學院。

  「第一次創業是做產品,靠拼搏;第二次創業是做品牌,靠創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茅理翔回顧起上世紀90年代,其一次創業成果——點火槍被全國30多個廠家模仿,價格戰讓這位曾經的「世界點火槍大王」招架不住。經過慎重考慮,他動員剛從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的兒子茅忠群回來,共同二次創業。從調研市場、確定產品、企業定名、公司戰略、產品開發、網絡建設、品牌塑造、廣告策劃、招聘人才……父子二人從頭再來,「方太」從此誕生。

  第一個三年,企業就實現「兩大轉型」:從仿造到創造的產品轉型、從貼牌到自主品牌的轉型。目前,方太已有400多項技術在行業首位。更讓茅理翔津津樂道的是,當「方太」遭遇價格戰時,兒子堅持不降價,反而推出創新產品,令「方太」不戰而勝。「通過創新完成產品轉型,在當前民營企業中,還是有很大借鑑意義。」茅理翔認為。

  「創新能力是一個企業家必備的能力」,談到接班人的能力與素養,茅理翔特別指出,接班人朝氣蓬勃,雖具創新激情,卻不一定有創新能力,所以培養接班人的創新能力非常必要。董事長、總經理要親自抓創新,要善用創新型人才,制訂創新規劃,形成創新機制。

  從父輩的家庭紡織作坊到成為全球最大電腦針織橫機生產商,浙江省慈谿市「創二代」聯誼會理事長、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範,是民營企業家「創二代」中的佼佼者。

  「企業都是靠創新帶動的,這也是社會發展的方向。」孫平範說,具體到慈星的創新,則更多來自客戶的需求。國外出了什麼新技術,客戶需要什麼功能和效率等,慈星不僅要了解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之變為現實。所以,孫平範認為,創新來自對專業的專注,不了解客戶需要什麼,就沒有創新。

  目前,慈星每年有兩到三個新機型推出。對於企業的創新,孫平範特別強調,不是別人有了,我們再模仿,而是我們自己把創意變成現實,帶動產業發展。

  創業、創意、創新,中國民營企業家「創一代」、「創二代」兩個代表人物的經歷顯示,民企家族傳承:兩代人較量,創新者勝出。(完)

相關焦點

  • 論道「矛盾與和諧」,家族企業雜誌與中歐商學院再度聯袂舉辦家族...
    (財見2020年12月1日訊)2020年12月1日-2日,由《家族企業》雜誌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聯合主辦的「2020第七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暨中歐第九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將於廈門舉行。屆時將邀請來自歐洲、東南亞、美國、日本以及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的家族企業掌門人、接 班人與專家學者,圍繞「矛盾與和諧-平衡的藝術」這一主題,通過主題演講、連線討論、圓桌會議、兩代人對話、傳承夜話等環節,從多重角度分享家族企業的創新與創業,共同探尋後疫情時代的家族企業發展與傳承之道。
  • 家族企業的「常與變」與代際傳承
    > 兩代人之間的衝突是影響傳承順利實現的根本性障礙,溝通不暢是兩代人問題產生的主要根源之一,有鑑於此,自2016年開始,《家族企業》雜誌在每年的中國家族企業傳承論壇上設立「兩代人對話」環節,促進兩代人交流溝通,因話題深入、真情流露,已成為論壇特色環節之一。
  • 在新生代企業家眼中,與父輩理念不同是家族企業傳承最大的障礙
    2020年12月1日,在《家族企業》雜誌和中歐國際商學院聯合主辦的「2020第七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暨中歐第九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上,《2020第五屆中國新生代企業家組織調研暨中國新生代企業家調研白皮書》正式發布。本屆白皮書由《家族企業》雜誌和北京銀行聯合發布,安永為本次調研提供智慧支持。
  • 臺灣新五大家族企業傳承之秘
    與新希望所遇到的情況類似,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新加坡也曾上演著同樣的劇本。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早前涵蓋逾500家上市家族企業的一項研究指出,亞洲家族企業在傳承過程中,無論是由子嗣或者外界專業人士繼承,其財務方面均出現大幅度的倒退。香港的家族企業在傳承過程完成的前8年內,剔除其他市場因素(如金融風暴等),股價平均下跌80%,中國臺灣和新加坡均為40%。
  • 家族傳承|家族企業人才管理的挑戰
    前三篇從家族企業主角度,分享家族企業如何考量家族治理特徵與人力管理議題;後兩篇則針對非家族專業經理人,建議如何管理人才與發揮專長。 本導讀跳脫家族企業是否選任家族成員擔任執行長的討論,引導讀者以企業競爭力為導向,思考家族企業人才管理的特殊性與挑戰。
  • 相互參股豪門聯姻:香港家族企業傳承合縱連橫
    傳承與接班人:300萬民企的現實焦慮 之8 家族企業傳承的香港模式 下篇國外家族企業平均壽命40- 50歲,「股神」巴菲特就曾表示,他喜歡家族企業,他的錢也大部分投給了經營幾十年乃至上百年、一代一代經營的家族企業。不過,在中國,家族企業往往「富不過三代」,平均壽命只有3.5歲左右。
  • 中信銀行實現家族信託多種創新 業務規模超120億元
    中信銀行副行長郭黨懷在會上透露,中信銀行私人銀行作為國內首批啟動家族信託業務研發與實踐的金融機構,已實現家族信託多種創新,籤約客戶超500位,業務規模超120億元,市場佔有率和客戶滿意度均位居業內前列。郭黨懷表示,中信財富管理自創建以來,為客戶提供了諸多專業性、綜合性、定製化的家族財富管理與傳承解決方案。
  • 2019中國金融創新論壇分論壇——家族信託:創新與發展
    隨著信託架構的日益完善、受託財產的不斷豐富,家族信託業務也在創新中前行。為此,2019年5月28日,「2019中國金融創新論壇」特設「家族信託:創新與發展」分論壇,邀請業內專家共聚一堂,圍繞我國家族信託的發展展開了深入探討。
  • 【家族傳承】李錦記:我們用「家族憲法」撬動百年傳承
    有人將百億「家業」交給「外人」打理、有人用上市來激活企業的活力,當傳承和發展命題越來越急切地擺在家族企業面前時,何去何從是個艱難的選擇。2002年李錦記設立「家族委員會」,制定「家族憲法」,嚴格用制度進行家族建設,李錦記的家族管理和企業經營思路開始變得清晰。 10餘年後的今天,李錦記的「家族委員會」被家族企業們奉為學習對象。「家族委員會」的工作不是如何改善企業經營狀況,而是如何從戰略上規劃家族建設,包括『家族憲法』、家族價值觀的傳承及下一代甚至下兩代的培養。」
  • 專注家族企業管理研究二十年,破解家族企業「代際傳承」難題——第八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二等獎成果介紹
    ——家族企業二代繼承的權威合法性建構」(管理世界, 2015, (6): 110-124).完成人:李新春(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韓劍(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畢業生,通訊作者),李煒文(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李新春教授帶領團隊長期從事家族企業研究,涉及家族企業治理、傳承、創新和國際化等主題,對家族企業的理論發展和管理實踐做出了貢獻。
  • 金樂琦:家族基金會有助於家族價值觀的傳承
    股權結構的重組與集中,是家族基業牢固的關鍵慈傳媒《中國慈善家》:華人財富家族的傳承,哪些家族可為成功的代表案例?大陸比較推崇的有李錦記家族。金樂琦:在香港,傳承成功的家族代表有李錦記、利豐。在新加坡,有餘仁生。
  • 富勤財富:解碼家族財富傳承經久不衰的秘密
    來源:中華網如今,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高淨值人群的資產配置思路已經從單一地區市場走向了全球化投資,相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這些高淨值人群比較依賴具備國際化視野及專業財富管理機構,實現家族的財富管理和傳承。
  • 「共創·共贏·共成長」民營企業資本市場發展與創新研討會在粵...
    2019年5月15日下午14:00時,民營企業資本市場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暨廣東省民營企業資本運作促進會年度盛典在廣州東方賓館隆重舉行,本次盛典由廣東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指導,廣東省民營企業資本運作促進會(由原中共中央黨校廣東企業家聯誼會成員發起,以下簡稱:「資促會」)主辦,由盛興集團、光鼎國際控股集團、晟裕地產集團、益邦民集團、美悅集團、諾誠農業
  • 中國第一隱世家族:真正的家族財團,傳承至第五代,遍布世界各地
    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要說中國的豪門,大家會想到李嘉誠、何鴻燊、霍英東家族。但在這麼多百年家族中,沒有一個家族能與榮氏家族相媲美。榮毅仁是榮德生的二兒子,從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便幫助父親經營家族企業。建國前夕,榮毅仁並未像兄弟姐妹那樣遠走海外,而是留了下來。此後,榮毅仁帶領家族企業進軍醫藥、貨運領域。
  • 民營企業如何向創新「聚力」?---聽一線民營企業家們怎麼說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題:民營企業如何向創新「聚力」?----聽一線民營企業家們怎麼說  新華社記者胡喆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是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一招。民營企業如何堅持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
  • 中國民營企業成長路徑與機制
    政府在民營企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為促進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釋放其創新潛力,需發揮政府監督市場運行與糾正市場失靈的職能,積極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超過27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6500萬戶,註冊資本超過165萬億元。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 平安銀行私人銀行聯合福布斯發布《2020中國家族辦公室白皮書》
    ,為中國家族提供一站式傳承及全方位財富管理服務。   《白皮書》顯示,疫情並沒有放慢中國造富巨輪的前進速度,2020 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榜者的總財富值由一年前的9.1 萬億人民幣飆升至14.1 萬億人民幣,近三分之二的上榜者的財富在過去一年時間有所上漲
  • 第十六屆創業與家族企業國際研討會論文獲獎名單
    ——來自中國上市家族企業研發投入的經驗證據作者:王明琳,何秋琴杭州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二等獎1. 家族企業的傳承與創新:同行還是殊途?企業持續性經營困境與對外直接投資:基於威脅剛性理論視角作者:歐錦文,王安生,葉文平暨南大學管理學院7. 鎂光燈下的家族企業傳承:二代接班過程中的媒體印象管理與企業價值作者:張閆龍,閔亦傑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8.
  • 家族·傳承 | 偌大的家業傳給誰?國內三大家族「創一代」的傷痛你不懂!
    傳承是條荊棘路。一代向二代、甚至三代傳承推進的歷程中,呈現出多樣性的結果也非常合理,路徑選擇上,如何讓企業持久健康發展是「創一代」們的共同訴求。新一代接班人堅守家業、堅守主業,讓傳承過程根基穩健,並在此基礎上開拓創新、開疆闢土,無疑實現了兩代人價值觀的代際整合,這也是打造「百年老店」的成功之道。
  • 「家族企業管理」通讀筆記——前言
    第三本:《變革演義三十年:廣東民營家族企業組織變革歷程》第四本:《寧波幫家族企業制度創新研究》遺憾的是並未深入細節討論如何進行家族股份化。第五本:《家族企業治理、傳承及持續成長:基於溫州的實證研究》基本信息認為家族企業的主要課題是傳承,或者說,只有在傳承課題上,家族企業似乎才異於其他企業。認為職業經理人市場的不發達是阻礙家族企業股份化這條路的主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