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爸爸,要媽媽」,寶寶出現「分離焦慮症」,家長該如何處理

2021-01-08 蜂蜜媽媽

(本文原創,歡迎轉發分享)

現在家庭一般的家庭分配的情況就是,爸爸在外面忙工作,媽媽在家照顧孩子,所以現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會比較依賴媽媽。

有一個非常活的綜藝節目叫做《爸爸去哪兒啊》,這個真人秀節目就是講述幾個明星爸爸帶著自己的孩子們去四處體驗生活。

在節目的開始,幾乎每個家庭裡面都上演了這樣一幕,當孩子得知自己要和爸爸出去的時候,每個孩子都幾乎產生了牴觸的情緒,都哭著喊著「不要爸爸,要媽媽」。

之後好說歹說才讓孩子們接受要和爸爸去單獨旅行。除了這個,生活中還

有很多類似的情況。

就比如現在正是開學季,也是孩子們的噩夢,不僅是孩子的噩夢,也是家長的噩夢,孩子們在孩子們還沒有進門的時候,就已經哭得聲嘶力竭了。

很多家長們雖然很不捨得,很不忍心,但是為了孩子們的未來,只好忍痛讓孩子離開。

實際上小孩子會有這樣的牴觸分離的行為,就是「分離焦慮症」在作祟,那麼「分離恐懼症」一般都有什麼樣的特徵?

1、嘔吐,噁心

成年人都應該有這種體驗,就是一旦緊張的時候,手心就會冒汗、肚子痛、想上廁所,甚至有的還會出現嘔吐的症狀。

這樣的情況同樣會出現在孩子的身上,當孩子沒有原因的突然之間出現嘔吐、噁心的症狀的時候,家長就要注意一下了。

這說明孩子正處於緊張的恐懼的情緒當中。

2、模仿別人

送孩子上過幼兒園的家長們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把孩子送去時,孩子很不情願,但是沒有哭。

但是當班級裡面有一個小朋友開始哭的時候,緊接著就會響起一片哭聲,之所以會產生的這種模仿行為,就是孩子也會出現了焦慮的現狀,希望通過這樣來挽留爸爸媽媽。

3、大哭

這是是孩子「分離恐懼症」最直接和最顯著的特徵,孩子會突然之間號啕大哭,怎樣都哄不好。

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分離恐懼症」?

1、及時跟孩子疏導

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假如孩子一旦是即將要面對什麼新的情況的時候,就要提前跟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

假如孩子幼兒園即將開學了,家長一定要提前就跟孩子疏導,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有多好,多講講在幼兒園的好處,這樣孩子就不會那麼恐懼。

2、讓孩子學會獨立

孩子之所以會有對分離的恐懼,是因為他們對於之前的舒適的環境,和對自己的父母太過於依賴。

他們無法獨自去面對陌生的環境,所以父母要教會孩子學會獨立,要孩子習慣自己去面對一些事情。

父母和孩子終究是一場漸行漸遠的修行,總有一天父母要離開孩子,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去面對生活,所以教會孩子獨立,也是讓孩子在以後可以更好的生活。

你的孩子有過這樣情況嗎?一般是怎樣應對的?快來下方評論吧!

---

屏幕前的你,在育兒的過程中,有什麼問題不明白,都可以向我提問,我會儘可能地為大家進行解答,如果有什麼育兒方面的心得,也可以向我分享。

為了寶寶更好的成長,大家一起努力。喜歡本文內容的話,歡迎點讚評論+轉發,讓更多家長們看到吧!

相關焦點

  • 開學季到了,如何處理寶寶的分離焦慮症?父母可以從這4方面入手
    在入園後,大多數寶寶都會出現哭鬧不斷、情緒起伏大、食慾減退的現象,這都是分離焦慮症的體現。一、什麼是分離焦慮症呢?寶寶離開家人或者熟悉的人,從而導致的一些負面情緒,例如恐慌、緊張、不安、煩躁等等,我們稱之為分離焦慮症。
  • 開學季到了,如何處理寶寶的分離焦慮症?父母可以從這4方面入手
    在入園後,大多數寶寶都會出現哭鬧不斷、情緒起伏大、食慾減退的現象,這都是分離焦慮症的體現。1、對父母的依賴性寶寶年齡還小,因此對家人有很強的依賴感。當他們到第一次帶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並且得知要較長時間的離開一直陪伴在身邊的爸爸媽媽,容易出現焦慮的情緒,擔心爸爸媽媽不會來接自己了。所以常問的一句話就是:媽媽在哪裡?會來接我回家嗎?
  • 多大的寶寶會出現分離焦慮症?
    五六個月大的寶寶,逐漸與母親建立依附關係,只要媽媽一離開身邊,他就會感到焦慮和恐懼,這是寶寶「分離焦慮症」的表現,能不能順利地度過危機關鍵在於媽媽如何處理!為什麼有分離焦慮症三四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區別熟人與陌生人的不同。進而對陌生人產生恐懼及逃避的反應。
  • 如何處理兒童分離焦慮症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營養健康>健康護理>正文如何處理兒童分離焦慮症 2012-04-15 12:25 來源:39健康網
  • 寶寶有分離焦慮症,離開媽媽就哭,快看看怎麼解決
    也是孩子已經學會叫爸爸媽媽了,對於媽媽而言如果寶寶出現了這樣的問題肯定是不忍心看孩子進行分離,一旦跟小寶寶分開寶寶就一直哭,這對於家長而言也是非常揪心的。其實每一位寶寶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從出生以後就會呵護得非常的好,就是媽媽們一直離不開他所以說很多的寶寶對爸爸媽媽的依賴性是非常強,一旦孩子跟爸媽分開的時候就會產生分離焦慮症。
  • 孩子對家長「難捨難分」?這是分離焦慮症!
    孩子已經上小學了,還是要和爸媽在一起睡,每次給她抱到自己的屋裡就會崩潰大哭,媽媽一心軟,又給抱回來了。這些孩子對家長「難捨難分」的日常,每個家長總經歷過。分離焦慮症,不僅困擾著孩子,也讓每一位在工作與家庭間穿梭的父母感到為難和頭痛。
  • 孩子出現這三種行為,可能是患上「分離焦慮症」,得治
    寶寶的焦慮對象是分人的,情緒發洩也是「看人下菜碟」。比如同樣是去上幼兒園,寶媽送寶寶的時候,寶寶就是黏在媽媽身上不下來,老師過來勸也不好使,總要上演一出出斷舍離的大戲,才能勉強入園。哭得慘兮兮的,媽媽心裡也好難受。但寶爸送孩子就不一樣了,爸爸把寶寶往幼兒園裡一送,頭也不回地就走了。
  • 讓孩子輕鬆開學,教媽媽們怎麼搞定寶寶的開學分離焦慮症
    開學在即,假如寶寶出現下面這些問題,媽媽們就要警惕起來啦~1.粘人,看不到父母就哭2.尤其喜歡跟媽媽、爸爸待在一起這些都是分離焦慮開始的典型現象,要是不加幹預,會發展成為分離焦慮症,進而變成媽媽不在身邊,寶寶就會出現抗議,進而絕望的情緒。
  • 孩子離不開媽媽,半步不離身?多半是「分離焦慮症」,要儘早治療
    其實很多寶媽不知道,孩子離不開媽媽,半步不離身,只是孩子的一種分離焦慮症。什麼是孩子的分離焦慮症呢?分離焦慮症是指:嬰幼兒與親人分離所引起的焦慮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以及孩子對父母的依戀表現。
  • 可能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家長別忽視
    如果小雅的爸爸媽媽懂得如何幫助她克服焦慮,那她早就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一樣快快樂樂地上幼兒園,也不用比別的孩子晚上兩年了。「分離焦慮症」指的是孩子與自己親近的人分離時產生的一種焦慮、恐懼、害怕的情緒。每個孩子的一生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分離,如果處理得不好,很容易讓他越來越不願意與別人溝通、交流,嚴重的甚至還會影響他的智力。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各位家長要十分重視這個「分離焦慮症」,一旦孩子表露出相應的症狀,就要及時採取措施,將其扼殺在搖籃裡。
  • 孩子有分離焦慮症,家長的分離焦慮也別小瞧
    每年剛開學那一段時間,幼兒園總是上演著各類哭法,很多家長看了啼笑皆非。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症耳熟能詳,殊不知,其實很多家長在開學季和孩子一樣會患有分離焦慮症。
  • 幼兒分離焦慮症怎麼解決 怎樣解決幼兒的分離焦慮症
    幼兒分離焦慮症怎麼解決1、擴大孩子的接觸面從小要讓孩子習慣多人養育,不要讓孩子依賴一個養育者,讓孩子儘量多接觸家庭以外的小朋友和大人,要讓孩子擁有多個一起玩的小夥伴。要培養孩子與陌生人打招呼的習慣,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膽小、怕生、怕人多等。
  • 秋季入園,如何解決孩子分離焦慮症?轉給家長
    馬上又到了幼兒園的入學時間了,很多父母開始在擔心孩子上幼兒園時的分離焦慮問題,常爸每天都能接到很多這方面的諮詢。如何安撫好孩子的分離焦慮?這些招,讓孩子輕鬆適應幼兒園!只要孩子想吃,不管什麼時間,全部滿足;還有部分家長生怕孩子吃少了,所以一到吃飯時就端著碗追著餵;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否合理,一概滿足。因此,假期過後,部分孩子就會出現不會自己吃飯,正餐時間吃不下飯或者身體不適,嚴重的則不能按時入園,甚至要送醫院。為了孩子能順利地回到幼兒園,家長要儘快恢復過節前的飲食習慣。
  • 「媽媽別走!」|兒童分離焦慮症,怎麼辦?
    對學齡前的寶寶來說,分離焦慮有兩個高發期:一個是從7月齡左右開始,持續到一歲半;另一個高發期是3歲左右入幼兒園時。「分離焦慮指與某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關係,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以表示拒絕分離,又稱離別焦慮。」
  • 「媽媽別走!」| 兒童分離焦慮症,怎麼辦?
    根據《美國醫學詞典》中分離焦慮的定義:孩子因與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分離而產生的憂慮或恐懼。當家長和孩子說再見時,孩子會焦慮、哭泣、發脾氣或緊張是他們對分離的正常反應。分離焦慮的強度水平和時間因孩子而異,而如果孩子的分離焦慮症影響到他的正常活動,並且持續數月,那麼這種焦慮就是分離焦慮症。
  • 分離焦慮是寶寶成長的關鍵階段,家長要慎重處理
    分離焦慮是指當寶寶和爸爸媽媽等親人分開時,會產生一種不適應行為,很多媽媽在寶寶幾個月以後都要返回工作崗位繼續工作了,可是寶寶卻已經和媽媽之間建立起了比較穩定的親子依戀關係,所以媽媽離開時,寶寶會顯得很焦慮、不安
  • 寶寶出現分離焦慮現象怎麼辦?爸媽不要急,要弄明白這三點
    寶寶出現分離焦慮現象怎麼辦?爸媽不要急,要弄明白這三點很多媽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要自己離開寶寶一會,寶寶就會嚎啕大哭,哭著鬧著只要自己的媽媽,誰來陪伴都無濟於事。寶寶離開媽媽哭鬧的現象屬於分離焦慮症。
  • 開學季,你的孩子上幼兒園,你該如何輕鬆解決寶寶分離焦慮症
    很多寶媽在寶寶要上幼兒園前,都要跨過跟寶寶分離的焦慮症候群。這一段時間如果處理得好,那麼寶寶就會順利地渡過,到幼兒園後也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不會像別的一些小朋友,離開媽媽後各種哭鬧、咆哮著不願意在幼兒園呆著。給寶媽和寶爸帶來很多的煩惱。
  • 聽說過孩子有分離焦慮症,家長的分離焦慮,你可別小瞧
    每年剛開學那一段時間,幼兒園總是上演著各類哭法,很多家長看了啼笑皆非。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症耳熟能詳,殊不知,其實很多家長在開學季和孩子一樣會患有分離焦慮症。一.什麼是分離焦慮症分離焦慮是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與年齡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多發生在6歲以前,其特徵是當與親人分離或離開他熟悉的環境時,表現出過度的焦慮。
  • 寶寶突然和爸爸媽媽分開,出現的分離焦慮你知多少?
    受疫情影響,孩子們都度過了一個超長假期,家長和孩子們度過了一段「特別」的親子時光。最近,各地的疫情都得到了很好的防控,相信很快,孩子們就要回歸正常的幼兒園生活了。孩子們要上幼兒園了,家長們想必是喜憂參半吧。開心的是,不必每天都和孩子鬥智鬥勇了,擔憂的是,孩子這麼長時間沒有去幼兒園,突然要和爸爸媽媽分開,孩子可以適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