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兒童繪畫教學中要不要使用範畫?教師範畫是否會抹殺兒童繪畫想像力?
答:《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藝術領域教學建議指出:「繪畫教學不宜提供範畫,特別是不應要求幼兒完全按照範畫來畫。」但傳統的繪畫教學觀念影響著許多教師依然在幼兒繪畫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可以臨摹的範畫。在幼兒繪畫活動中,教師不應該為幼兒提供範畫,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創意與表達,做幼兒的傾聽者、支持者和鼓勵者。
教師不宜為幼兒提供範畫的原因: (一)從兒童繪畫的本質特點來說兒童繪畫是指兒童在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的觀察之後,藉助想像力並經過自由發揮,塗鴉或繪製出作品的過程。兒童繪畫實質上反映的是兒童的認知過程,兒童需要通過畫畫來表達他們在探索世界過程中所形成的認識。每位兒童的內心都存在個屬於自己的廣闊而獨特的宇宙,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感受各不相同,因此,每位兒童的繪畫表現也都與眾不同。通過兒童的繪畫表現我們可以更加直接地體察到兒童心靈的成長和發展軌跡。假若我們在繪畫活動中為幼兒提供範畫,把幼兒的心靈世界外化表達成一個模式,就大大違背了兒童繪畫的本源價值。
(二)從兒童繪畫的教育功能來說兒童繪畫是內在於兒童的一種自我表達工具,是兒童的「另一種語言」。兒童用繪畫語言來表達、建構和傳遞他們與周圍環境的關係,表達自己與周圍環境的溝通。成人通過兒童的繪畫語言走進兒童的心靈世界,了解兒童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感受,鼓勵兒童通過繪畫的方式去大膽表現和創造。教師應該把兒童的繪畫作品當作讀懂兒童的最佳媒介,並傾聽兒童想要告訴我們成人些什麼,進而我們能更好地為兒童提供和創設他們所需要的環境。在繪畫活動中,讓幼兒照著老師的範例畫,就會東縛住孩子的天性,限制了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以及無窮的創造力,這樣的繪畫活動遠離了幼兒的發展需要,就更談不上對幼兒的教育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