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革普洱茶的歸來:且思且品
文革普洱茶
題記望著杯中明豔通透的茶湯,紅色基調中泛著一抹琥珀的金黃,楚楚動人,好似《歸來》中陸焉識的眼神,耐人尋味……
電影《歸來》大熱,我也前去湊了個熱鬧。影片講述了一個離亂紛飛的年代,一則感人至深的故事。導演用最簡單的手法成就了一次情感的窖藏,不喧譁、不張揚,所有的深情與刻骨的傷痛都隱藏在平靜的敘述裡,表達得不動聲色,似將一款老茶的風骨與內蘊,完全悶泡在一個平實的故事裡。
有人說,若是現在的我們無法感動,只因缺失了那個特殊年代的氣息與情懷。
翌日,帶著淡淡的遺憾來到國香茶城天寶祥,與當家人李偉交流觀後感。聽完我的疑慮,李偉從搖搖欲墜的茶堆下抽出一個不起眼的沱茶,對我說,「今天雖無法讓時光倒流,倒也可沾沾『文革』年代的氣息,一同品品這『文革』沱吧。」
「文革」普洱系列多製成於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晚期,距今已有30餘年。由於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價值,口感引人入勝,特點鮮明,在老茶越來越稀缺的當下無疑已經成為普洱茶老饕們珍視的藏品。
由於存放時間較長,重量也因長期存儲有所磨損、揮發而減輕。眼前的「文革」沱早已沒了包裝,烏黑油潤的條索像聽到了「最高指示」一般,緊緊抱作一團。
有人說,三十年以內的茶喝的是香氣、湯色、口感、喉韻等感官上的味道;三十年往上的茶品的是茶氣、時間、文化與內涵等無形間的氣息。新有新的味道,老有老的陳韻,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迷人之處。
水聲鼎沸,傾壺出湯。一時間,波光粼粼,香茶悠然,沉澱的歲月在濃釅的茶湯中肆意流淌。小啜一口,茶氣平順、豐滿,頃刻間即佔領了整個口腔,質厚香醇,綿中帶剛。那茶香煞是獨特——微酸,似藥,有點甜,好似梅子姑娘與人參先生正在我的鼻腔中舉行著婚禮。如此嚴肅的「文革」沱在我的口中變得熱烈起來,令我心潮湧動,久久不能平靜。
轉念一想,茶人常談老茶之活性,謂之上品老茶必須是當年內涵物質非常豐富的雲南老樹茶料,經傳統工藝生產為茶品後,歷經空間陳化、轉化、最後的熟化,才能成為有活性的老茶。此時此刻,如此多變的「文革」沱,不也正在向我展示它美妙鮮活的一面?
望著杯中明豔通透的茶湯,紅色基調中泛著一抹琥珀的金黃,楚楚動人,好似《歸來》中陸焉識的眼神,耐人尋味。
靜心想來,茶若失去了活性,就像人沒有了靈魂,任時間再久也失去了生命的意義。動蕩的年代因為擁有了愛,就像老茶保有的那份活性,縱然再苦澀,也能沉澱一份獨特的美。就像此刻「文革」沱帶來的跌宕起伏一般,那激蕩味蕾直衝百會的茶氣,那鮮爽通透直墜丹田的茶香,讓小小的我,再一次感悟到了博大的茶。
就這樣,在氤氳茶香中,我好像終於嗅到了那個特殊年代的遙遠氣息。(劉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