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也是清酒?這幾年我算是白喝了!

2020-12-22 紅酒百科全書1

剛剛點進來的你,看到下面這張圖是不是 Hin 熟悉?↓↓↓

沒錯,這就是最常見的 7 種清酒,被分為本釀造、純米酒、吟釀系列。這些雖然是最基礎和最常見的清酒分類方式。不過呢,如果你真想在妹子面前假裝「大佬」,光認識這幾個顯然是不夠的。因此,為了大家在大佬的路上走得更遠,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些,未必常見,但更具特色的清酒風格。

原酒

一般來說,清酒在裝瓶之前,會將從「醪」中榨取出的酒液,加水稀釋到酒精度 18% 以下。清酒中所謂的「原酒」,就是指沒有加水,直接榨取出的純粹酒液。

聽起來好似平平無奇,但你要知道,大多數度數較高的酒類飲料,都是因為經過蒸餾而使酒精度數變高的,以葡萄釀造的葡萄酒,超過 15% 度就算高度數的葡萄酒了,這是因為高酒精度通常會殺死酵母。

清酒在不經過蒸餾的情況下,單單通過酵母和添加麴(qū)米、掛(guà)米和水的「三段式投料」,可以讓清酒在發酵後就超過 23% 的酒精度。不過,由於釀造的進步,現在也有一些酒造能在一開始就將酒液的酒精度控制在 15% 左右,因此市面上也出現了不少不加水就直接裝瓶的原酒。

代表酒款:菊姬酒造山廢仕込純米酒 吞切原酒

這款酒香氣強勁活潑,帶有糖漬白桃與香蕉等水果香氣、金木樨的花果香,同時還摻雜著山廢特有的乳香、奶油糖霜、奶酪、杏仁般的乳製品香氣以及蒸米飯、麻糬、慄子等香氣。入口濃厚的甜味後隨之而來的是紮實的酸味,餘味則相當清爽。

生酒

新鮮榨取的酒液香氣華麗而強烈,馥鬱而清新,但若放置在那裡,就會出現「火落」的現象。「火落」是由被稱為「火落菌」的乳酸菌造成的,這種乳酸菌會讓酒液變得白濁苦酸,散發著米飯蒸過頭的異臭,說好聽點叫做「老香」。

為了殺死這種細菌,酒造通常會進行名為「火入」的加熱殺菌步驟,現代的具體過程會先使用加熱板將酒液瞬間加熱再瞬間冷卻。在傳統的釀酒法中,通常會進行 2 次火入。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讓清酒在出售後得以在常溫下保存,但也讓原有的華麗香氣與清新感逐漸消失。

因此,有些人會願意冒著出現「火落」與變質的風險,只為品嘗到新鮮原始的日本清酒。因此,市面上也會出現這種標示著「生酒」、「生生」或「本生」字樣的清酒,代表完全沒有經過任何加熱殺菌的步驟。

不過,為了避免變質,這類酒不管是運輸途中、餐廳、酒類專賣店還是自家酒櫃,都必須儲藏在 0 度左右的環境下。

比「生酒」穩定性略高的「生詰酒」屬於只進行過 1 次火入,也有稱作「冷卸酒」的。比「生詰酒」還穩定的叫做「生貯藏酒」。也有的酒造會直接標示「一次火入」,以涵蓋上面提到的 2 種情況。

代表酒款:末廣酒造生酒

這款酒在華麗的香氣伴隨著生酒特有的花蜜瓜、白桃、荔枝、麝香葡萄的糖漬果香,其中還摻雜著菩提樹與相思木花香、剛煮好的米飯、糯米糰子以及礦物質香氣。入口柔和順滑,風味甜美,餘味則保有輕快的清爽感。

生酛酒

為了讓清酒酒精發酵的過程更加順利,需要在發酵初期加入乳酸和酵母菌,這時就需要添加稱為「酛」的酒母。現代發酵技術下 90% 會使用速釀系酒母。在發酵初期直接添加釀造用乳酸菌和純粹培養用酵母,這樣大概 2 周左右就能完成釀造。

而更為古老的釀造方法,則是使用生酛系或山廢系酵母。這種方法是將米、麴米和水倒入桶中使其自然產生乳酸菌。這種自然而然培養出酒母的方式通常需要耗費 1 個月以上的時間。也有的酒造會加入被稱為「山卸」的步驟,即用木槌搗碎攪拌,以加速酒母的形成。不過這種步驟必須在寒冷的冬夜進行,且需要具備高超的技術才能完成,後逐漸被廢棄使用。

代表酒款:朝開酒造南部流生酛造特別純米酒

這款酒香氣沉穩複雜,有金銀花、紫丁香等白色花香,蒸米香、蒸慄香等來自原料的香氣以及山廢特有的奶油起司等乳製品香氣,除此以外還帶有白芝麻、磯石、泥土、礦物質等香氣。與普通的純米酒相比,山廢入口則帶有更紮實的酸味和濃鬱的旨味。

古酒

雖然許多人都在不斷強調,清酒要喝新鮮的,但其實清酒也是可以經過長期熟成的。根據日本長期熟成酒研究會的規定:「滿 3 年以上,於酒造內熟成且非糖類添加酒的清酒」才能被定義為「熟成古酒」。

如同葡萄酒、威士忌、白蘭地等酒類一樣,清酒也會因陳年而發展出更加複雜多變的香氣。但為何清酒中很少有經過陳年的酒款,其實與日本的歷史脫不開關係。

據說,在日本明治時代,有一種被稱為「造石稅」的稅收,倘若有人銷售之前釀造的清酒,還需要依量額外交稅。因此,大部分酒造都選擇在酒釀好後迅速出售,以避免繳納更多稅金。雖然這項稅收在二戰時被取締,但算上貯藏酒所需要的時間和空間成本後,使得這種古酒文化很難推行和普及。

由於缺少釀造熟成古酒的傳統,清酒陳年後到底會演化出哪些風味還有待發掘。而且,清酒陳年風味的演化,並非是由氧化帶來的,更多的是由胺基酸化合物與糖類發生反應帶來的。

一般來說,經過熟成的清酒,顏色上會發生褐變反應,色澤會逐漸變成深黃色、金黃色、深琥珀色,最終變成咖啡色。香氣上,清酒並不會像葡萄酒一般出現泥土的香氣,而是產生更明顯的堅果、焦糖、香料、樹脂、苦巧克力等香氣,甚至會出現味增或醬油的香氣。

代表酒款:達磨正宗酒造熟成三年

這款酒是以 2 款均熟成 3 年的古酒調和而成,色澤是明亮的金黃色,芳醇的香氣中帶有花生醬、蜂蜜、乾燥的洋甘菊、榛果、樹脂、泥土與磯石等香氣。入口優雅的甜味帶來圓潤的柔和感,隨後是均勻、柔順、平滑的口感,餘韻則能感受到舒適的苦旨味。

起泡清酒

只有葡萄才能釀造起泡酒嗎?其實,日本很早就有碳酸起泡的日本酒了。如今的起泡清酒,被分為以下 4 種類型:

(1)填充型的起泡清酒:裝瓶前將二氧化碳打入瓶中;或在發酵槽中時就加入二氧化碳,隨後再一起裝入瓶中。

(2)瓶內二次發酵的起泡清酒:清酒也可以像釀造香檳一樣採用瓶內二次發酵的方式。通常會將釀造好的清酒中與正在發酵中的清酒一同裝瓶,如此釀造出的起泡清酒通常會有一些渾濁。

(3)在瓶中完成發酵的起泡清酒:這種酒是將還在發酵中的清酒直接裝瓶,通過對整瓶進行低溫殺菌的方法停止發酵。

(4)活性濁酒:這種酒在壓制後通常會簡單用粗布過濾,以保留其中的活性酵母成分。並且也不使用低溫殺菌的方式停止發酵。因此,消費者會拿到一瓶帶有活性酵母的清酒,這些酵母則會不斷產生碳酸氣泡。是不是有那麼點自然酒的意思。

代表酒款:神龜酒造手工釀造純米活性濁酒

這款酒氣泡十分活潑,華麗的香氣中帶有白桃、香蕉等糖漬果香,橘子花、菩提樹的花香以及糯米糰子、蒸米飯的米香。口感圓潤、柔和甜美,雅致的酸味和氣泡的刺激營造出了清新感,後半段因米香帶出了馥鬱的滋味。

貴釀酒

貴釀酒誕生的契機,是某次日本招待國賓的晚宴上,當時的清酒是上不了臺面的民間酒飲,因此便拿出了法國葡萄酒招待客人。日本為了擁有本國的國酒,有了釀造高價清酒的想法。貴釀酒又稱「御酒」,就是指以清酒代替釀造所需的水,而釀造出的甘口型清酒。

如果將釀造過程中的全部水源都換成清酒,估計這釀造成本可是相當昂貴了。畢竟在製作酒母的階段,1 噸酒米就需要約 1,300 公升的水。因此,大部分酒造都是在三段式投料的「填料」階段將水替換成清酒。其結果就使得酒米中澱粉轉換的糖分不能完全發酵,使得酒液中的殘糖含量增大,釀造出口感甘甜的清酒。

不過,由於這種酒的酸度、胺基酸含量和甜度都普遍偏高,非常適合熟成。因此,大部分貴釀酒都會經過長時間陳年才出售。

代表酒款:華鳩貴釀酒 8 年貯藏

這款酒酒液呈現略帶黃玉色的琥珀色,香氣芳醇複雜,具有古酒特有的焦糖、楓糖漿香氣、蜂蜜、磯石與孜然等香料香氣、榛果、燒烤、雪茄菸草、普洱茶以及松茸等菇類香氣。入口甜味圓潤,隨後與酸味融為一體,在口腔中緩緩擴散,餘韻即保留了旨味又留有醇厚的口感。

流行趨勢總是不斷輪迴的,清酒的釀造趨勢也是如此。在經歷了一段極度追求高效、純淨的風潮過後,又會颳起一陣復古。

就如生酛系清酒一般,還有許多地方都在嘗試復刻古代的釀酒方式,甚至嘗試復原古代的酵母或酒米。這裡,又會出現「菩提酛」、「鬥瓶圍」、「樽酒」(放入山木桶陳年)以及使用傳統灰持酒製法的「赤酒」(在榨取醪之前加入木灰)等風格的清酒。

清酒的世界相當豐富,每當我看到那些似懂非懂,夾雜著漢字和片假名的清酒酒標,總會有種想要更了解它的欲望。但看著那些幾近偏執的專業名詞時,對於普通消費者,實在分不出這些細微的差別到底能產生多大不同。

今天介紹的這幾大類別,絕對是你一喝就能嘗出不同來的風味。其他那些「噱頭」,不懂也罷。畢竟酒嘛,好喝就完事了。

相關焦點

  • 日本清酒也能這樣喝,用清酒搭配海鮮你吃過嗎?
    隨著生活壓力大,偶爾約三五好友一起喝點小酒,沒有比這更讓人放鬆的事情了。不同人喜歡喝不同的酒,有人喜歡白酒的辣口,有人喜歡紅酒的醇厚回味,有人喜歡啤酒的豪情萬丈,而我喜歡清酒的清冽柔和。在日本,除了居酒屋能喝到清酒外,許多義大利、法國等餐廳都提供日本清酒,無論濃厚還是清淡的海鮮菜式,都能與之相配。所以說,清酒能搭配海鮮食材,甚至與中式菜完美結合。
  • 越喝越少的日本清酒
    很多人將清酒視為日本文化的象徵,其中不少為有紀念和收藏意義的酒類,這大多源於日本頻繁的地震影響,讓不少清酒由於水質等原因停止了生產,很多更為小規模釀造的清酒,就面臨著每喝一瓶就少一瓶的境況,而這期就來推薦這樣的清酒。
  • 日本清酒怎么喝更有鮮氣兒?收好這篇「清酒搭配海鮮」乾貨攻略
    眾所周知,穀氨酸來自蛋白質,蛋白質是鮮味的來源,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清酒喝起來有「蘑菇和豬肉湯」的味道。在過往的觀念中,每當吃海鮮料理時,大家會不約而同地倒上一杯白葡萄酒,正所謂白肉配白酒,看起來是最完美不過。但是黃山解釋到,葡萄酒裡含有鐵和亞硫酸,是令腥臭味產生的一大原因。
  • 喝清酒不僅為了放鬆,還不會喝醉,這五款清酒,你喝過哪種?
    清酒是日本的國民飲料,甚至還有特別的儀式來享用它。它會被放在一個叫做德利(tokkuri)的溫暖的瓷器裡,然後用一個叫做ぐい吞み(guinomi)的小酒杯裡啜飲。清酒(Sake)也被稱為日本酒(Nihonshu)或清酒(Seishu)。
  • 日本清酒最實用Q&A,知道這些就夠了!
    如同魚類的烹調技術進步, 日本清酒和海鮮類的配合度亦不斷提升。海鮮配餐時、大家都有使用白葡萄酒或輕酒體的紅葡萄酒配搭的意識, 但實際於近年的研究, 明白了葡萄酒的成分中所含有的鐵及亞硫酸(防止氧化劑)、是令腥臭味產生的一大原因; 而在這點上, 日本清酒在製造工程上、就把鐵質完全排除了, 同時, 也不使用亞硫酸。而且、日本清酒含有豊富的胺基酸、有將海鮮類的旨味引出、升華的作用。
  • 要過個冰涼的夏天,就靠這些夏季限定清酒了
    之前在《春天最應季的酒,賞花必喝,再不喝就夏天了》談過春季限定的清酒,接下來該喝現在最應季的夏酒了。 春天的花見酒一般都是風味衝擊力強、酒體結構不複雜的生酒或生原酒; 而夏酒卻不一樣,它需要更低的酒精度,要有清涼爽快的口感,風味不僅不複雜,也不需要太強的衝擊力和表現力。 ——給舌頭和身體造成的負擔越低越好,這樣才能冰起來,大口大口暢飲,有消暑的感覺。
  • 中國古人都喝什麼酒?清酒是日本特有的嗎?
    有小夥伴可能會問:中國的白酒那麼烈,他們是怎麼做到抱著罈子喝的呢?其實,這裡有個誤會,中國古代民間最常飲用的其實是一些類似於日本清酒的低度數米酒,酒精度一般在20度以下,也就跟我們現在喝的葡萄酒度數差不多。今天,中國南方許多地區的人們依然把這種酒當作日常的飲品。
  • 清酒你真的會喝嗎?4個小竅門告訴你吃日料時如何搭配清酒
    在每年正月一日喝藥酒(屠蘇酒)去百病祈求健康是這一風俗習慣的由來。但在如今的中國,「新年飲屠蘇」已漸漸被淡忘,而這一習俗卻在日本完整地保留並流傳了下來。現代的屠蘇酒並不加入藥草,而是用日本清酒來替代。最近流行的是選用元月才出現的「生酒」作為屠蘇酒,取其「高升」之意,也寓意著美好一年的嶄新開始。生酒是指未經加熱殺菌的清酒,是最新鮮的清酒。
  • 一文讀懂日本燒酒:第一次喝燒酒覺得喝到了假清酒?!
    上次給大家科普了日本清酒的由來與各種挑選清酒的知識(戳藍字複習),其實在日本,國人經常喝的酒還有另一種:燒酒。甚至比清酒更受歡迎喲。因為燒酒便宜很多,同時日本居酒屋文化的興起也讓燒酒更多地走進大家的視野。
  • 清酒入門,新人必看的基礎小知識?
    而清酒是使用米、米曲(酵母)、水以及其他法規允許的原料發酵而成,屬於發酵酒的一種。2、清酒的酒精度大概有多少?日本酒稅法規定,清酒的酒精度不能高於22度,實際上以14-18度居多,在純發酵酒當中,清酒的酒精度可能算是最高的了。但是仍然不能算入高度酒的行列之內。
  • 日本清酒掃盲百科
    而日本酒當中又以清酒最盛。考察古文獻,清酒的釀造方法是由中國通過朝鮮半島傳到日本本土的。算起來,黃酒可以說是清酒的祖師爺,不過這中間夾雜了個朝鮮半島,這事兒就捋不太清了。圖片來自一月熱播日劇《和歌子酒》  日本菜以魚類海鮮為主,吃日本菜喝威士忌,因酒性太烈,破壞了日本菜的鮮美,喝啤酒又覺得「味」不足,還是香醇爽口的清酒配上日本菜才有滋有味,再合適不過了。自古以來,日本人最喜歡清酒卻是名不虛傳。  所謂清酒
  • 這款白鶴淡雪氣泡清酒了解一下
    如果還想要體驗微醺的快樂,那麼這款超適合姐妹聚會的白鶴淡雪氣泡清酒你一定不能錯過!  作為一個平日裡就愛喝上兩杯的精緻養顏女孩,市面上賣得比較好的各種酒我都品嘗的七七八八了,這款白鶴淡雪氣泡清酒是少數讓我覺得真正適合女生的。第一眼在居酒屋眾多酒瓶中看到它,我就被它驚豔到。
  • 吐血總結︱為什麼日本清酒能成為歐洲新寵?
    有了協會和培訓機構,漸漸地愛好者們又發展了倫敦清酒比賽(Le London Sake Challenge),還有年度清酒侍酒師比賽(Sake Sommelier of the Year)。各位大佬先別忙著問我培訓賺不賺錢,組織這些培訓和比賽的機構大部分都是「協會」。
  • 清酒中的「鮮」從何來?|清酒知識
    問題是,無論出於何種原因,許多文化從未正確地認識到這一點。即使在「鮮味」一詞的發源地日本,你也能找到許多類似的文章,試圖解釋和揭開鮮味到底是什麼。所以,本著一勞永逸地解開鮮味之謎的精神,讓我們用我們所知道的最好的方式 — 喝清酒。什麼是Umami(鮮味)?
  • 史上最全清酒名詞解釋,拒絕喝糊塗酒!
    今天我們再來講講除了這 8 個詞,你喝清酒時還可能遇到的其它術語。讓你看到清酒酒標不再困惑,不再被賣家瞎吹給糊弄,搞懂哪些是真正給酒款增值的東西,喝得明明白白!
  • 傳說中「一滴入魂」的日本清酒,你真的會喝嗎?
    吃日料就不能不搭配日本酒,而日本酒中,又以清酒最出名。結束了一天工作之後,在居酒屋喝上一杯清酒,是日本人一天當中最輕鬆的時刻。可為什麼是清酒呢?日本菜以魚類海鮮為主,吃日本菜喝威士忌,酒性太烈,容易破壞食材的鮮美。喝啤酒又覺得「味」不足。
  • 一種低酒精又帶氣泡的清酒受日本年輕人歡迎,它是怎麼來的?
    過去,清酒是日本人下班後小酌一杯的飲品。日本白領曾習慣在下班後和同事喝杯啤酒、清酒,再來點威士忌。根據日本國稅廳,1970 年代中期的這些酒飲銷量是每年 167 萬公升,而 2014 年這個數字降到約 56 萬公升。清酒銷量自 1975 年以來減少了 30%,清酒釀造廠的數量也在過去 40 年關了一半。
  • 這本介紹清酒的小冊子,專門為愛上清酒的美國消費者而制
    日本千葉縣的飯沼本家釀酒廠,最近委託日本平面設計師藤田雅臣,設計了一本介紹清酒的小冊子 。這本用英文書寫的手冊,將專門用於向紐約的酒吧及餐廳服務人員普及清酒的知識,以便他們更好地為顧客們提供服務。An Introduction to Sake這本小冊子只有名片大小,可以放在口袋中,隨時拿出來翻閱。
  • 清酒標籤上的「精米步合」「精米度」,是什麼意思?
    吃日本料理,搭配日本清酒是最好的。我常常跟朋友們這樣推薦。不過,朋友們估計喝紅酒次數多,對清酒接觸的少。即便,清酒上面寫著的,大部分是中文,他們常常都有疑惑。當然,這在科學上也是有依據的。我們看一顆大米,會發現,它的中心是一個不透明的部分,這就是心白。
  • 清酒好喝說不出?教你如何精準描述清酒特徵
    不管是葡萄酒、洋酒還是清酒(Sake),初喝都覺得差不多,越品越發現個中差異萬千。剛入門清酒時,濃鬱、清新、溫和、芳香就能大致描述清酒的特徵了。但到了後面,這些簡單的詞並不足以形容我們的品酒體驗。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清酒大師都用哪些詞來形容清酒。